曹毅;汤锦波;顾宇彤;陈峰
目的为探索Ⅱd区不同伤情下肌腱的合理修复方法,进行动物实验,以提供对临床有用的参考依据.材料和方法选用正常白色来亨鸡24只,每组12只,24趾.A组,单纯切割伤组,左侧修复双腱,右侧切除浅腱修复深腱;B组,严重挫伤组,修复同前.
作者:谢仁国;汤锦波;顾宇彤;徐燕;于晓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微力超声波脉冲治疗仪(Low Energy Pulsed Ultrasound, LEPUS)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骨折,并有促进骨折治愈的作用,但是其作用机理并不清楚.在骨折治愈的过程中,新的血管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证实:多种生长因子能诱导新血管形成,还发现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对骨形成有影响.
作者:邓力;吴立志;陈槐卿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锁骨半片骨瓣截取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选取经防腐固定的成人锁骨左右配对14根标本,测试完整锁骨的扭转刚度:然后随机配对分为两组:一组在靠近锁骨内侧端切取长为85cm的半片骨瓣;另一组在靠近锁骨的内侧端切取长为4.5cm的半片骨瓣.测试切取骨瓣后锁骨的扭转刚度和强度.结果完整锁骨左右两侧的扭转刚度无显著性差异 (P>0.O5)切取半片骨瓣后锁骨的扭转刚度显著下降(p
作者:许本柯;朱青安;舒先涛;钟世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血管重建过程中,其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是血管功能重建的主要表现.动脉顺应性是动脉生物力学特性的一个指标,它是反映血管可扩张程度的量.高血压动脉重建时,其动脉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含量的比值(C/E)值升高,顺应性降低.而低血压动脉重建时,动脉顺应性发生怎样的变化,尚未见有报道.
作者:姜宗来;李洪海;刘波;滕忠照;张传森;杨向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人膝关节是人体主要也是重要的关节之一.由于其在临床医学、康复工程、生物机械工程等领域的重要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长期来吸引了大量的生物力学研究者投入对其的研究,也是生物力学领域中具挑战性的课题之--.而人膝关节病变更是直接与膝关节处所受应力大小有紧密关系.
作者:王西十;白瑞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心输出量是心血管系统有价值的一项参数, 它是进入人体体循环的血液流量的一个直接度量, 因此它可用来衡量体内氧气及其它营养成分的输运能力.
作者:胡喆;刁颖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脑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与健康的疾病.近年来新发展的介入疗法,把微弹簧圈通过插入人体动脉的微导管送入动脉瘤,再用通电使弹簧圈解脱,留在瘤内,诱发血栓形成,使瘤闭塞.介入疗法使得一些原来难以治疗的脑动脉瘤得到有效的治疗,大大减小了病人的痛苦、危险和致死、致残率.
作者:山慧贤;严宗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作者:汤谷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1年文宗曜、陶祖莱等提出了新型激光衍射法,该法使用低粘的PBS作为悬浮介质,将由传统激光衍射法得到的变形指数分解为表征红细胞沿C=0轨道取向并产生等容小变形的取向指数(DI)or和小变形指数(DId),来研究红细胞的微观流变特性.文宗曜、严宗毅等又进一步提出了利用小变形指数来计算红细胞膜剪切弹性模量的公式.
作者:文宗曜;姚伟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采用自由基接枝改性了聚乳酸,并用红外光谱,13C,1H核磁共振谱,热分析仪对改性产物进行了表征.用微管吸吮装置对接种在材料表面的大鼠成骨原代细胞的粘附行为进行了研究.
作者:潘君;王远亮;秦建;卢晓;蔡绍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红细胞脆性的增加会导致细胞的溶血,使红细胞寿命缩短.有研究指出随着红细胞的老化,其膜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红细胞脆性增加,使之易溶血.Kuypers等用不饱和卵磷脂置换正常人红细胞中的卵磷脂,但不改变其含量,结果发现,随着膜中卵磷脂不饱和度的增加,红细胞稳定性下降,渗透脆性增加.
作者:孙大公;李玉梅;喀蔚波;文宗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绝经后的骨丢失与松质骨结构破坏有关,从而导致骨的力学强度降低,易发骨折,目前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病因尚十分不清楚.我们采用山羊去势手术,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在术后不同阶段,测定双光子骨密度、观察骨的微观结构并测定各种骨的力学参数.
作者:李良;陈槐卿;何成明;陈孟诗;吴文超;郑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血流以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动脉系统,冠状动脉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冠状动脉的特殊生理功能和解剖学位置,决定了冠状动脉将随心脏的舒缩搏动作整体大幅度的往复运动.因此,在研究冠状动脉中血液动力学问题时,不仅要考虑血管壁弹性对血液脉动流的影响,而且要考虑心脏有节律的收缩引起的动脉管壁周期运动的作用.但迄今为止,关于作轴向运动的血管中血液脉动流的研究报道,以刚性管模型的结果为主,尚未见到有关既考虑血管壁轴向运动,又考虑血管壁弹性的血液脉动流的分析结果.
作者:姚大康;柳兆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Womersley曾用受约束均匀弹性管模型分析动脉中的脉动血液流,由此得出了血流脉搏波波速随血管弹性、血液粘度、脉动频率、血管所受周围结缔组织约束等因素变化的特征.然而,近年来理论和实验研究发现血管存在一个非圆管的零应力状态.
作者:严育兵;柳兆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通用的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的前后处理功能对于结构形状规则,材料种类少的研究对象已非常适用,但对于直接应用于牙齿、关节等具有较复杂结构的研究对象来说,却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和一定的难度.目前处理这类问题,或者是简化模型以减低工作量(但往往会导致单元类型、形状、和节点数的不合理,降低计算精度);或者是手工仔细建模(但工作量极大,效率低、出错率高,导致研究成本和周期的大幅增加);或者是采用一些软件的自动剖分网格功能,但目前尚不成熟.
作者:蒋文涛;蒲放;樊瑜波;陈君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The in vivo real-time measurement system to study the thrombus formation was established, which on line were analyzed by vidiomicroscopy and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By used this state of the art technique, a platelet-thrombus model was employed to quanlify: 1) Dynamics of thrombus formation in vivo;2) The pharmacological profiles of rHirudin.
作者:Kai-feng Shao;Xiao Lu;Rui-fang Yang;Shao-xi Cai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骨的形态是骨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骨能够按着力学环境需要调整其质量和结构.目前,骨再造理论大体可分成两类,一是位置特定理论(Site-specific theroy),二是自优化理论(Self-optimization theroy).位置特定理论和自优化理论模型都是在骨优化过程中骨内的每一点适应其力学环境,而不是骨整体结构的优化适应.
作者:朱兴华;张春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研究了拱形交叉固定接骨板,天津产接骨板、张家港产接骨板抗扭转拔钉和抗冲击性能.选用拱形交叉固定接骨板、天津产和张家港产接骨板各6块,将接骨板固定在内径为25mm、外径为32mm、长300mm的硬质塑料管上,中间横断,模拟长骨横折,在计算机自动控制K-50型扭转试验机上进行实验,将试样装夹到扭转试验机的夹头内,将试样原始尺寸输入计算机,驱动机器以15°/mim的实验速度对试样施加扭矩,观察试样拔钉情况,计算机自动记录试样拔钉时的扭矩与扭转角度.
作者:马洪顺;刘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由于股骨近段髓腔形状和尺寸个体差异较大,假体柄在多数情况下不能与股骨近段髓腔匹配.确立股骨髓腔形状和尺寸的统计规律对指导假体的临床设计和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只有对截面的形状进行统计分析,才能获得一个假体设计的合理标准.由此,股骨上段髓腔截面的形状进行参数化描述和定量就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本研究就这一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作者:薛文东;戴尅戎;汤亭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简称RK(Radial Keratotomy)手术, 是通过对人眼角膜进行放射状的切开,角膜在眼内压的作用下,其形状发生改变,从而来恢复视力的一种常用的近视的矫正方法.由于这种手术能使人运动自如,并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而且手术简单, 疗效显著,因此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因而成为常用的近视治疗手段.但是其手术后的应力分布情况和变形情况一直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本课题便以此为研究核心.
作者:王家权;蒋和洋;曾衍钧;伍时桂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