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泉;姜宗来;丛兴忠;张炎;张传森
超声引导微波介入治疗肝癌能否实现和怎样实现三维适形治疗是人们探索的方向.肝脏肿瘤组织多呈类球形,三维适形就是构造与肿瘤形状吻合的有效治疗温度区(>54oC),对于单天线微波热场,已经有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它对于小范围的呈梭型的肝部肿瘤能有效覆盖,但直径超过3cm或呈类球形的肿瘤,单探头微波热场无能为力,局部区域温度不足以杀灭肿瘤细胞,这与介入式微波热疗的原则(一次彻底灭活)相违背.
作者:陈新;南群;彭见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简称RK(Radial Keratotomy)手术, 是通过对人眼角膜进行放射状的切开,角膜在眼内压的作用下,其形状发生改变,从而来恢复视力的一种常用的近视的矫正方法.由于这种手术能使人运动自如,并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而且手术简单, 疗效显著,因此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因而成为常用的近视治疗手段.但是其手术后的应力分布情况和变形情况一直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本课题便以此为研究核心.
作者:王家权;蒋和洋;曾衍钧;伍时桂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粘附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细胞与表面的粘附是产生多种生物效应(包括生长、分化、迁移等)的基本要素.比如,细胞与表面粘附较强时,细胞通常生长;细胞与表面粘附减弱时,细胞发生分化;而细胞要进行分裂,首要的是先去粘附.
作者:胡江;王战会;应佩青;李涛;陶祖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二十年前,我们提出在测量体外血栓形成时,统一采用37° C恒温[1]以便于比较.当时的考虑是因为人的体温是37° C,而血栓在体内也是在体温情况下形成的.
作者:刘建刚;钱民全;彭荣蕤;赵笃凤;钱大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成人创伤性桡骨头脱位的损伤机理.方法对13具成人上肢标本进行了桡骨头脱位的动态模拟冲击试验和扭转试验.观察桡骨头脱位的发生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结果冲击试验(7具)显示:在轻度屈肘、前臂旋前位,摆锤冲击腕掌尺侧部位,可导致挠骨头前半脱位;当前臂轻度旋前或中立位时,则发生桡骨头后外侧半脱位或后半脱位.
作者:沈铁城;苏虹;徐晓峰;孙保苍;胡白香;周志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交变应力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促进某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使得植株生长茂盛,根系发达.本研究采用圆二色光谱(C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等生物物理技术研究了交变应力对植物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进而揭示交变应力对植株生长影响的机理.
作者:席葆树;蔡国友;沈子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血管壁为可渗透的情况下弯曲血管的传质问题.在不同的Dean数下,10≤De≤10800,计算了弯曲血管内的二次流函数场、轴向速度场和剪应力沿管壁分布的情况.计算求得了在不同Dean数和Peclet数下,其中10≤De≤2000,1≤Pe≤4,在可渗透边界条件下弯曲血管内的浓度场分布,并分析了诸如壁面剪应力及跨壁流量等参数对浓度分布的影响.
作者:汪忻;黄浩;温功碧 刊期: 2000年第02期
Cowin曾指出,在密质骨的生理结构中,由骨陷窝和骨小管组成的孔隙系统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其内部组织液的流动,将影响其内部骨细胞的生理活动.因此,关于该系统的研究,成为当今生物力学的热点问题之一.
作者:刚芹果;华筑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医疗检测影像技术的发展,MRI技术不断改进,特别是SPAMM磁化空间调制法的出现,在收缩末期对心脏壁进行格子状的磁标记,使得磁标记格子点在整个心动周期随心脏壁同步运动,以显示心肌内部成分和收缩期室壁运动情况,从而对标记的物质粒子的移动进行追踪,使得心脏壁的变形、应变的计测、解析成为可能,为定量、客观地评价心功能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作者:王春耀;田中英一;関岡清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明确应力松弛接骨板固定对骨折愈合骨痂及板下骨改建的影响.方法将兔胫骨干横形截骨后,分别以应力松弛接骨板(Stress-relaxation plate SRP)和坚硬接骨板(Rigid plate RP)固定.术后4~24周,偏光及透射电镜检查对两组骨痂及板下骨改建进行研究.结果早期两组间骨痂及板下骨结构改变相仿,表现为骨痂胶原排列紊乱,折光性弱,板下骨吸收腔形成.
作者:张先龙;戴尅戎;汤亭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髋部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部位的断裂.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虽然大多数研究认为,髋部骨折是骨密度下降,即骨质疏松的结果,但是髋部骨结构的几何参数,如截面积,截面惯性矩,骨质量的分布等等,也是决定骨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本文的目的是利用模拟侧位跌倒时股骨近端受力模型,研究利用定量CT获得的股骨颈部位截面的骨密度、骨几何及其综合参数和股骨近端的断裂强度和吸收能之间的统计相关性,以提出一个预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综合参数.
作者:冯祖德;Jae Rho;Israel Ziv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流室流动实验是当前生物力学领域中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其主要特点在于:(1)能实时地记录和观察流体流动对血细胞、内皮细胞等受试细胞的作用;(2)能定量研究血细胞、内皮细胞等受试细胞对不同状态流场的反映;(3)流动实验简便、快速、能实现自动化控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4)比Micropipette更为经济实惠.
作者:刘肖珩;陈槐卿 刊期: 2000年第02期
Womersley曾用受约束均匀弹性管模型分析动脉中的脉动血液流,由此得出了血流脉搏波波速随血管弹性、血液粘度、脉动频率、血管所受周围结缔组织约束等因素变化的特征.然而,近年来理论和实验研究发现血管存在一个非圆管的零应力状态.
作者:严育兵;柳兆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弹性元件,使其弯曲同一变形的力是不变的,去掉作用力后,弹性元件可以恢复原来的形状.
作者:钱民全;彭荣蕤;赵笃凤;钱大兴;肖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人膝关节是人体主要也是重要的关节之一.由于其在临床医学、康复工程、生物机械工程等领域的重要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长期来吸引了大量的生物力学研究者投入对其的研究,也是生物力学领域中具挑战性的课题之--.而人膝关节病变更是直接与膝关节处所受应力大小有紧密关系.
作者:王西十;白瑞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血液在毛细管内与大动脉内的流动速度可以相差4~5个量级,它们相应的雷诺数在10-3到10-2之间.因此研究血液流动速度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人们希望体外血栓形成与在体内形成血栓的流动条件有相似性,将体外流动速度调整到在体流动的速度,从而使其有可比性就是其中的措施之一.
作者:钱民全;彭荣蕤;赵笃凤;钱大兴;刘建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是贴壁依赖型细胞生长的前提,细胞只有在表面以一定的粘附力发生粘附并铺展后,细胞才能生长.当细胞与表面的粘附力较强时,有利于细胞生长,而当粘附力较弱时,则有利于细胞分化.现在普遍认为细胞粘附过程由细胞表面的受体对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的特异性识别所调节.
作者:应佩青;王战会;靳刚;陶祖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自从Akselrod 1981年实验证明了心率变异性频谱中的三个频率峰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控制后,心血管系统的自主神经调节已引起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广泛重视.血流动力学诸参数受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不断变化,以适应环境和心理对机体的作用.一般认为副交感神经系统调节心率变异性的高频和低频分量,而交感神经系统调节心率变异性的低频分量.
作者:吴国强;沈霖霖;赵耐青;汤大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血流以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动脉系统,冠状动脉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冠状动脉的特殊生理功能和解剖学位置,决定了冠状动脉将随心脏的舒缩搏动作整体大幅度的往复运动.因此,在研究冠状动脉中血液动力学问题时,不仅要考虑血管壁弹性对血液脉动流的影响,而且要考虑心脏有节律的收缩引起的动脉管壁周期运动的作用.但迄今为止,关于作轴向运动的血管中血液脉动流的研究报道,以刚性管模型的结果为主,尚未见到有关既考虑血管壁轴向运动,又考虑血管壁弹性的血液脉动流的分析结果.
作者:姚大康;柳兆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在体成骨细胞受到剪切、拉伸、静压等应力应变的复杂作用,在体外动力模型上单独考察拉伸应变对成骨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对认识力学因素与骨重建的关系十分重要.
作者:王红兵;黄岂平;王远亮;卢晓;秦建;蔡绍皙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