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霞;郭惠芳
目的 研究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activin 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2,ARIP2)在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AS斑块的相互关系;检测小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探讨其与AS的关系.方法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16只,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养8周后.分离血清检测MMP-9、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畔(TC)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AS斑块中ARIP2的表达水平.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MMP-9与ARIP2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 ①高脂模型组比空白对照组血清MMP-9、TG及TC水平升高,MMP-9(405.76±53.82)μg/L vs (335.78±46.57)μg/L,TG(1.54±0.35)mmol/L vs (1.13±0.28)mmol/L,TC(23.72±5.43)mmol/L vs (17.59±4.30)mmol/L(P<0.05或<0.01).②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主动脉内膜稍增厚,泡沫细胞极少,高脂模型组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可见大量泡沫细胞,胞体增大,胞浆呈空泡状.③ARIP2在空白对照组中表达量很低,而在高脂模型组中呈强阳性表达,其表达量分别为365.46±132.71 vs 1536.73±634.92(P<0.01).血清MMP-9水平与ARIP2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853,P<0.05).结论 小鼠AS组织中ARIP2表达明显上调,调节激活素信号转导,干预ARIP2表达水平有望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一种新手段.
作者:宁亚媛;宁静;张敏;张晶;丁旭;金春杰;陈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血管通路之一,优先于人工血管通路及中心静脉置管.内瘘血栓形成是内瘘失功的主要原因[1],血栓形成不仅影响患者的透析质量,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导致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目前并无定论,尤其是糖尿病对于内瘘失功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2000~201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人群内瘘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进行荟萃分析,以探讨国内人群内瘘血栓形成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为今后对内瘘失功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崔立文;徐金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左心房直径(LAD)与左心房容积指教(LAVI)对转律成功患者心房颤动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7月至2009年10月于我院药物或电转律成功并给予胺碘酮预防复发的心房颤动患者124例,对比心房颤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临床特征,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比较LAD和LAVI对于心房颤动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117例患者完成研究,1年内32例复发,复发率为27.4%.心房颤动复发组LAD、LAVI均高于未复发组,LAD(39.5±6.5)mm vs (36.2±4.2)mm (P<0.01),LAVI 40.2±8.5 vs 32.4±6.6(P<0.01);两组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是否服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以及是否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交.Logistic多元回归显示,LAVI为心房颤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70,95%可信区间=1.463~6.868,P<0.01).结论 与LAD比较,LAVI是更为准确的预测心房颤动复发的临床指标.
作者:张国茹;胡喜田;王永贤;刘金波;吕新湖;李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网织血小板(RP)是由骨髓巨核细胞释放入外周血的新生血小板,含有少量的核糖核酸(RNA)和粗面内质网,保留着合成少量蛋白质的能力,是血液循环中年轻的血小板,其在外周血中水平的高低可反应骨髓对血小板的代偿能力.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检测常规血细胞的同时,也可以检测RP[1].我们利用该分析仪,检测了不同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RP、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梅;杨爱云;丁玉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患者,女,53岁,因反复头痛半年,加重伴呕吐1天于2009年9月20日入院,既往发现子宫肌瘤5年,无颅面部外伤及感染史,无口服避孕药及其他药物病史,平素月经量多,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50/100 mmHg(1 mmHg=0.133 kPa).重度贫血貌,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睑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牙龈无增生,胸骨无压痛,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9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黄延新;李臣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围生期缺氧所致的颅脑损伤,围生期脑缺氧缺血是脑瘫、智力发育迟缓及癫痫的主要原因.探索临床上安全、有效地治疗HIE方法是国内外围生医学研究热点[1],而免疫系统及其功能异常在围生期窒息中的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视[2].一般认为新生儿容易发生感染,尤其是呼吸系统感染是其免疫功能暂时性低下所致,故免疫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本研究对HIE新生儿在急性期及恢复期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水平,观察其动态变化,以了解缺氧缺血对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以采取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许津莉;孙芳;孔令霞;蔡艳霞;麻丽娟;郭华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5种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方法的比较,寻求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快速简便的Hp检测方法,促进Hp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近1个月内未使用过抗生素、质子泵抑制荆、H2受体阻滞剂等可能影响Hp检测结果的95例患者同步完成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细菌培养、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血清学(幽门螺杆菌抗体Hp IgG)检查、Hp病理组织学检测等检查,以细菌培养、病理组织学检测中任何1项阳性为Hp感染阳性为诊断标准,比较RUT、细菌培养、13C-UBT、Hp IgG检查、Hp病理组织学检测5种检测方法检出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敏感度以RUT高(95.7%),其次为病理组织学(87.5%)、细菌培养(82.9%)、13C-UBT(78.1%),低为Hp IgG(43.9%).特异度由高及低依次为细菌培养(96.3%)、13C-UBT(91.4%)、病理组织学(89.7%)、Hp IgG(70.4%)、RUT(65.7%).RUT检测、13C-UBT、病理组织学检测、细菌培养的敏感度与Hp IgG检潮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RUT、病理组织学、细菌培养、13C-UBT检测的敏感度4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UT检测的特异度与13C-UBT检测、病理组织学检测、细菌培养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C-UBT检测的特异度与Hp IgG检测的特异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病理组织学、细菌培养、13C-UBT检测的特异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C-UBT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更能反映HP感染的变化状况,可作为临床诊断Hp的首选方法.
作者:何周桃;谢贤和;韦红;蓝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浆细胞病(plasma cell dyscrasia)是一组浆细胞克隆增殖性疾病,肾损害是其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同的浆细胞病其肾损害的临床类型和病理特征各不相同,甚至同一种浆细胞病也可引起不同的肾脏损害,其预后差异较大.部分患者以肾脏受累甚至肾衰竭为首诊原因,因此及时发现浆细胞病并明确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就近年来浆细胞病及其肾损害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通信作者:刘茂东,Email:lmdgxh@126.com
作者:王春杰;刘茂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急性脑梗死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是一类常见的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疾病.现今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易出现急性脑梗死并发症.如何能早期对脑梗死进行预防和检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血浆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关系密切,是早期诊疗的参考指标.本研究检测单纯性脑梗死患者、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并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萍;魏殿军;王国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对非糜烂性反流痛(NERD)和糜烂性食管炎(RE)患者以及正常人的食管远端黏膜病理组织学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症状产生的机制.方法 104例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20例、NERD组30例和RE组54例;在齿状线上2~3 cm取活检行光镜检查,现察其组织学改变,包括,①黏膜上皮细胞间隙增宽;②上皮细胞气球样膨胀;③乳头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乳头延长;④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⑤基底层过度增生,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反流相关病理组织学特征指标的总体检出情况:在组织学第①~⑤项中NERD与正常组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ERD与RE组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ERD患者与正常组远端食管组织通过光镜观察时病理改变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R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姜宗丹;张振玉;徐兆军;罗新华;黄文斌;张弓羽;王军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测定40例肺癌患者及21例良性肺病变患者BALF和血清IL-32的浓度.结果 ①在BALF中肺鳞癌组患者IL-32(156.49±32.84)ng/L显著低于肺腺癌组(224.70±54.00)ng/L及肺良性病变组(219.06±67.82)ng/L(P<0.05),而血清IL-32浓度无论是肺鳞癌组(149.08±31.31)ng/L还是肺腺癌组(158.03±46.58)ng/L均低于肺良性病变组(188.11±45.98)ng/L(P<0.05);②Ⅳ期肺癌患者BALF中IL-32(221.43±53.02)ng/L高于Ⅲ期(157.68±37.56)ng/L和Ⅱ期(135.06±21.03)ng/L(P<0.05),而血清IL-32浓度尽管在Ⅱ期(122.84±25.23)ng/L、Ⅲ期(147.59±32.52)11g/L、Ⅳ期(158.60±39.01)ng/L肺癌患者逐渐升高,但三者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32在肺良性病变及肺腺癌患者BALF中的高表达水平提示其可能参与肺部感染性疾病和肺腺癌的发病机制,肺癌患者BALF中IL-32浓度与肺癌TNM分期有关,表明它有可能成为肺癌的痛程进展及预后不良一个指标.
作者:罗美群;柳广南;黄斯明;钟小宁;李文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正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冠心病的防治.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龄、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一些新的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外有研究表明,无论肱动脉脉压、主动脉脉压(PP)、主动脉脉压指数(PPI)还是24小时动态脉压,均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且主动脉PP、PPI的预测价值更大[1-2].
作者:陈红英;常学伟;夏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通常由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血栓性冠状动脉阻塞所致.早期、持续、有效的再灌注治疗能明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挽救左心室功能,降低病死率,改善AMI患者临床预后.目前,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AMI的首选治疗方式.但静脉溶栓治疗仍占据很重要的临床地位.静脉溶栓治疗能及时开通梗死相关动脉,血运重建可降低其病死率.
作者:李恩;刘宗芳;孙利强;汪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免疫妥协宿主和严重性潜在疾病患者的人群中,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逐渐增加.深部真菌感染患者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诊断非常困难,而常见的真菌病原体仍然是念球菌属和曲霉属[1].基因干细胞移植中,约5%的接受者患侵袭性念球菌病.故研究和开发新型、高效、低毒、广谱的抗真菌药物迫在眉睫.
作者:付丙月;唐辉;郑灿辉;刘嘉;周峰;周有骏;刘娜;朱驹;吕加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患者,男,16岁,自幼有左髋关节脱位,皮肤苍白,发色棕黄,指甲发育不良,智力发育迟缓,无汗.父母系姨表亲结婚.于2008年11月9日患者无诱因出现发热,呈持续性体温高时达39.5℃,自感有咽痛,偶有咳嗽,无咳痰,继而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有右下肢肌肉疼痛,无皮疹、关节疼痛、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光过敏、头痛、恶心、呕吐、盗汗,于外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5.5X109/L,尿沉渣支持肾小球源性血尿,予抗生素及退热药物治疗无效,物理降温体温可下降.查体:体温37.7℃.脉搏8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0/60mmHg(1 mmHg=0.133 kPa),皮肤苍白,干燥,多屑,弹性差,汗毛少见,发色呈黄色,咽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率8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双手皮肤粗糙多皱,十指粗短,指甲大多缺损,尤以拇指、食指和中指为甚.
作者:王金磊;赵克中;刘建峰;张莲;蔡永红;张德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期国外文献报道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可预示心血管疾病[1].其价值优于血清胆固醇等指标.GGT升高可预示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生,在切除的动脉硬化斑块中发现有GGT的酶活性[2].GGT作为心血管疾病诊疗及预后判断的一个新指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但却缺乏对正常人群不同性别及年龄生理性变化的了解,导致该指标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很多问题.本研究通过制作折线图展示正常人群不同性别GGT随年龄变化的趋势,了解GGT在正常人群不同性别及年龄段的生理性变化,以更准确的临床运用.
作者:冯磊;年士艳;徐文波;叶丹;罗曼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肺炎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重症肺炎目前仍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病因之一.细菌、病毒及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是引起肺炎的主要原因,但在儿童由于痰液采集困难及肺穿刺受限制,病原学确诊有一定难度,寻找一种简单、有效、快捷的鉴别方法非常必要.目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α1-酸性糖蛋白(AAG)的检测在临床已广泛开展,作为急性时相蛋白,其在各种感染性疾病及其他炎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同期住院肺炎患儿同时进行血清hsCRP、AAG检测,旨在探讨其对儿童肺炎病原学鉴别诊断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徐春萍;郭爱华;王淑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患者,男,57岁.因四肢水肿于2010年6月19日入院.7年前发现脾占位病变,无阳性体征,体格检查: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存在,于左季肋下2指可触及脾脏,腹部鼓音区正常,无移动性浊音,无压痛及反跳痛.超声所见:脾肋下可探及3.0cm,于脾实质内可见一个大小约9.0 cm×8.6 cm×8.4 cm的囊性包块,边界清晰,形态规整,其内透声差,囊壁较厚,可见圆环状钙化样强回声(图1).超声提示:脾囊肿伴囊壁蛋壳样钙化.手术所见:脾脏大小约14 cm×13 cm×10 cm,切面被膜下见一圆形肿物,质硬,内为一直径约8.3 cm的囊腔,无分房,囊壁钙化,璧厚约0.5 cm,呈完整的蛋壳状钙化,囊液为淡黄色(图2).病理诊断:脾单纯性囊肿,囊壁玻璃样变伴钙化(图3).
作者:潘虹霞;魏华聪;张晨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恶性胸腹腔积液是晚期癌症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58例患者用顺铂热灌注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2007年10月至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有胸水、腹水患者58例(其中肺癌30例,原发性肝癌10例,直肠癌5例,胃癌8例,乳腺癌5例),男32例,女26例,年龄45~75岁,平均(56.5±10.7)岁.均为癌症确诊病例,结合病史和体征可排除其他疾病所致.
作者:李志刚;谷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其病因多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等引起.长期慢性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加以控制,可发展成为老年性痴呆和缺血性卒中[1].血栓性疾病一旦发生,治疗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故对其预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的研究热点,并倾向于用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PTS)来对是否发生血栓做出预侧.有研究表明慢性脑供血不足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一个阶段,存在血栓前状态,在这一阶段如能积极有效的治疗有可能阻止脑梗死的发生.中医药在缺血性中风防治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平肝潜阳、清热通腑、活血化瘀是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常用治法.本研究通过观察星萎承气汤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栓前状态各因子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
作者:张海波;叶景郁;葛淑芝;杜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