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品元;侯凯;徐丽峰;井山泉;宋剑
患者,男,49岁.因颈椎病术后4个月于2010年8月2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6个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麻木,双手活动笨拙,洗脸困难,逐渐发展为握力减退,手指伸不开;5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无力,站立困难;无发作性肌跳,无吞咽困难,无肌痛.颈椎MRI示:C3~C6椎间盘轻度后突,硬膜囊分别受压,考虑脊髓压迫变性可能.4个月前诊断为颈椎病给予颈椎病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术后四肢乏力逐渐加重.
作者:曾国华;包正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便秘是小儿排便功能障碍中常见的症状之一.正常人群小儿便秘的发生率为0.3%~28,0%[1],在早期由于症状较轻,常被家长忽视,到了发病很长一段时间症状严重才就诊.便秘症状如长时间内不能有效缓解常影响患儿的食欲,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且便秘还是其他一些疾病的首发症状,早期发现也有利于对原发疾病的诊治.现将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符合小儿便秘诊断标准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脑出血的病因很多,由脑血管淀粉样变性引起者临床少见,现将我院发现的1例报道如下.患者,女,70岁.主因突发头痛、右侧肢体无力、意识障碍伴恶心呕吐2小时,于2010年9月18日入院.患者于人院前2小时无诱因突发头痛,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意识不清,急来我院,查头部CT示:左侧额叶出血破入脑室,出血量约40ml.
作者:陈丽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急危症之一,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作者:张宏力;彭丽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血小板减少是恶性肿瘤化疗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它的发生限制了化疗药物的剂量,影响了化疗疗效,而且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有自发性出血的倾向,可能危及患者生命.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为近年来开发的一种促血小板生长因子,研究表明,促进血小板恢复[1-3].
作者:武迎喜;吴欣爱;王瑞林;樊青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颈椎骨质增生及颈椎损伤可刺激或压迫颈部血管、神经、脊髓及邻近器官,由此可产生的相应的症状,如头晕、上肢疼痛、麻木、运动障碍等[1].据统计30~50岁人群有25%患过或者正在患颈椎病,60岁以上的则达50%[2].近年来,此病的发病年龄逐渐低龄化[3].青少年颈椎病患者占发病人群的10%~20%L4].现就青少年颈椎病的预防及保守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刘亚梅;徐振奇;刘岩;崔向宇;祝金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急性期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的变化,研究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58例急性期哮喘患者(试验组)治疗前、后IL-12水平;健康非吸烟的自愿献血者30例,为血清对照组,检测其血清IL-12的水平;以胸痛为主诉进行BALF检查证实为健康者12例,作为BALF对照组,检测其IL-12水平的水平.结果 急性期哮喘患者血清和BALF中IL-12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治疗后)和健康对照组(P<0.05),缓解期血清和BALF中IL-12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示急性期哮喘患者IL-12分泌减少,不能有效抑制炎症或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合成及释放,亦即不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导致或加重气道炎症的原因之一.动态测定IL-12水平是判断支气管哮喘病情变化的有益指标.
作者:周洋;张涵;马经平;张家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糖尿病人迅猛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逐年增加[1].我国12%~25%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2],糖尿病足是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严重者需截肢,甚至死亡[3].虽然球囊扩张术能提高保肢率,但还是有部分患者重复血管成形术、截肢或是坏疽.中医药在血管重建后防治再狭窄方面逐渐被重视,并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高印生;姚玮;张君儒;王旭初;李景庆;杨迎国;赵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小时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治疗困难,病死率高[1-2].据报道,VAP的发病率为9%~60%,相关病死率达13%~60%[3].现对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108例基础疾患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生VA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燕;王磊;葛燕萍;张冬惠;李万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紫癜性肾炎(HSPN)是一种继发于过敏性紫癜(HSP)的肾损害,在小儿肾脏疾病中占很大比重,学龄儿童多见,约占儿科住院患者泌尿系疾病的8%左右.仅次于急性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而位居儿童时期肾脏疾病的第3位[1],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多数国内外学者认为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作者:胡国华;易著文;党西强;姚静婵;尹亦清;林益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恶性度高、进展快,已成为癌症患者死亡原因的第4位,85%的患者就诊时已属进展期,失去手术机会,故化疗在进展期胰腺癌综合治疗中占重要地位.吉西他滨是胰腺癌化疗中有显著疗效的药物[1],但化疗后骨髓抑制,尤其血小板减少致出血风险增加,防治棘手,使药物剂量受到限制,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侯继院;刘兴安;单国用;张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Apelin是近年发现的孤儿G蛋白耦联受体一血管紧张素受体1(ATl)相关蛋白(putative receptor protein related to the angiotensin receptor AT1,APJ)的内源性配体.各物种的Apelin原前体肽(preproApelin)均由7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被分解后以多种形式肽片段存在于体内,其中Apelin-36、Apelin-13和Apelin-12较为常见.人类Apelin及其受体APJ广泛表达于中枢和外周的众多组织器官,以心血管系统、脑、肺和乳腺中居多.
作者:王丽妍;张东亮;刘文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Onyx-18血管内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5年来应用Onyx-18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患者16例,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策略及结果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Spetzler分级:Ⅱ级3例,Ⅲ级4例,Ⅳ级7例,Ⅴ级2例.16例患者中共进行20次栓塞,完全栓塞5例(31.2%),90%栓塞5例(31.2%)差6例.7例患者出现术后头痛,给予甘露醇脱水后症状缓解;3例出现一过性肢体偏瘫、麻木,给予相应处理后其中3例完全恢复;2例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2例发生微导管拔管失败,滞留体内,术后其中1例患者出现残留右上肢轻瘫.所有患者随访6~36个月,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未发现畸形血管团再通现象.13例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1例GOS=4;2例GOS=3.结论 Onyx-18行血管内栓塞脑动静脉畸形安全可行,在临床上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脑血管畸形治愈率,可以有效将大的血管畸形减客,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熟练掌握栓塞操作技巧及预防措施,可以使脑动静脉畸形获得更高的治愈率.
作者:张品元;侯凯;徐丽峰;井山泉;宋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女,64岁,因体检发现右上肺肿块3天于2010年2月8日入住云南省肿瘤医院.3天前患者欲拔牙到东川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测血压高达200/110 mmHg(1 mmHg=0.133 kPa),故行体检.胸片报:右上肺肿块性质待定(图1).遂转省肿瘤医院.既往体健,否认结核病史.查体:体温36.3℃,脉搏75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80/100 mmHg,一般状况良好,胸廓对称,右上肺呼吸音弱,未闻及哕音.
作者:李世媛;徐璈;邹朝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炎(CGN)患者大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脉搏波速度自动测量系统分别对28例健康人和46例CGN患者进行大动脉脉搏波速度(PWV)测量,行生化指标检测并记录一般状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GN患者的PWV结果为(11.98±1.78)m/s,显著高于健康人的(10.12±1.48)m/s(P<0.01).CGN患者的PWV与年龄(r=0.496,P<0.01)、收缩压(r=0.420,P<0.01)、脉压(r=0.410,P<0.01)、血肌酐(r=0.132,P<0.05)、血尿酸(r=0.118,P<0.05)呈正相关;CGN患者PWV与体质量指数、舒张压、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糖、血钙、血磷无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WV的独立正相关因素是年龄(P<0.01)、血肌酐(P<0.01)、收缩压(P<0.01).结论 CGN患者PWV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血肌酐相关,PWN检测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简便的评估CGN患者血管功能状态的方法,有助于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力增;王国宏;黄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急性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是脑血管病防治亟待解决的临床课题,缺血性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的80%以上,而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降压、抗血小板、抗凝、降脂等内科治疗一直被认为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朱永彤;曲桂艳;董志领;杜国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清蛋白电泳(SPE)诊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219例,其中病理学诊断为S0、S1、S2、S3、S4的患者分别为19例、50例、61例、38例、51例.SPE各组分含量构成比采用法国Sebia公司生产的Hydrasys全自动电泳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SPE各组分含量构成比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价采用Sayes逐步判别分析,分析方法采用Wilks lambda法,模型纳入变量的F>3.84,剔除变量的F<2.71.结果 血清白蛋白和α2-球蛋白与病理学分期呈显著负相关(rs=-0.388、-0.240,均P<0.01),α1-球蛋白和γ球蛋白与病理学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s=0.253、0.418,均P<0.01),β-球蛋白与病理学分期无显著相关性(rs=0.129,P>0.05).符合模型纳入变量、进入判别函数的指标只有血清γ-球蛋白含量构成比.判别函数诊断S0、S1、S2、S3、S4的符合率分别为63.2%、4.0%、3.3%、31.6%、62.8%.结论 SPE各组分中,只有血清γ-球蛋白含量构成比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有诊断价值;基于SPE构建的判别函数对非肝硬化不同纤维化程度的鉴别能力有限.
作者:张占卿;陆伟;陈淑琴;王雁冰;饶敏;童海涛;冯艳玲;周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缺血性卒中是常见的卒中类型,尤其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其常见临床类型,如不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可危及生命或导致不可逆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目前治疗以改善缺血区血液灌流及保护受损的神经细胞为主,改善缺血区血液灌流主要以溶栓为主,但是严格的溶栓时间窗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我们在抗血小板聚集的基础上加用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依达拉奉,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永红;李广义;杜国良;杨东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死亡的危险性显著增高[1].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是诊断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筛查动脉闭塞疾病的一种有效、无创的手段,ABI异常是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和病死率强有力的预测因子[2].本研究以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无创伤性ABI检测技术,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影响ABI的主要因素,为PAD的预防工作进一步提供依据.
作者:张旭;孙振学;吕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泵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血肌酐浓度只有在严重的肾小球损害时才会明显升高,对心力衰竭预测价值有一定的局限性,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CysC)是新发展起来的评价肾功能的理想的内源性物质,对肾小球滤过率(GFR)早期轻微改变较肌酐更为准确敏感.本研究通过测定血清CysC水平,探讨血清CysC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泵衰竭和住院病死率的影响.
作者:宗文仓;孔令军;冯晓云;刘丽霞;刘淑红;王继清;安国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