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溴鼠灵中毒1例

张慧敏;刘清池

关键词:中毒, 体征和症状, 治疗, 超声检查
摘要:患者,男,21岁,因诊断“溴鼠灵中毒”9个月,为复查于2011年1月2日第3次入我院,查血常规、凝血6项、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活性均正常,血中未检出溴鼠灵.既往史:患者因间断牙龈出血、尿血、便血1个月,鼻出血3天于2010年4月2日首次入我院.缘于1个月前患者反复出现牙龈出血、尿血、便血,应用止血药物、输注血浆可暂时好转.3天前出现鼻出血,量较大,伴左下肢肿胀、疼痛,不能行走.人院后查体: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可见散在瘀斑.右侧鼻腔纱条填塞,仍有渗血.胸骨无压痛.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透析模式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影响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主要的疾病之一.在糖尿病肾病的终末阶段,合并高血压很常见,因其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的不良影响,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导致患者的存活率下降.尤其有一部分高血压经联合应用足够剂量3种或3种以上降压药,血压仍不能控制在正常水平者,我们称之为顽固性高血压( resistanthypertension,RH)[1].

    作者:刘华;刘翠兰;闫志云;郭立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单因素实验设计基本方法之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1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概念与特点完全随机区组设计(completely randomized block design)又称配伍组设计,是配对设计的扩展.本设计首先是在农业试验中应用的,认为小麦的产量不仅受其品种(处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田块(block,区组因素)的影响,因此,将每个田块分成若干单元(unit),每个单元所接受的处理足随机的,这样的设计既可分析处理因素的作用,也可分析区组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试验效率.

    作者:颜虹;徐勇勇;赵耐青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急诊内科昏迷258例临床分析

    昏迷时意识水平严重下降,是病理睡眠样状态,患者对刺激无意识反应,不能被唤醒.是急诊内科常见危重症,病死率高.现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58例昏迷患者做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发病原因,总结治疗经验,进一步提高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陆春双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儿童超细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体会

    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准确的方法.传统检查是普通胃镜经口检查,检查时反应较大,特别是儿童,而超细电子经鼻胃镜(简称鼻胃镜)管径细,经鼻腔进入消化道减少了对咽喉部的刺激,可以减轻患者在普通胃镜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鼻胃镜用于儿童检查的报道不多.现就我院应用鼻胃镜对50例患儿的检查结果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媛;杜瑜;梁冬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45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调查及细菌耐药情况分析

    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其病原体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迁.为了解这些变化,指导临床早期和合理用药,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我们对长寿区人民医院及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52例CAP住院患者进行了病原学及耐药情况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敦义;李勇朴;张桂蓉;夏维;甘洪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1991~2010年国内血色病荟萃分析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血色病的认识.方法 使用“血色病”为关键词,检索中国医院知识数据库(CHKD)1991~2010年的文献,发现经肝穿刺和(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的血色病患者71例,分为原发性血色病(primary haemochromatosis,PHC)和继发性血色病(secondary haemochromatosis,SHC),比较二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43例PHC患者,男36例,女7例,平均年龄(38.1±15.2)岁,12例可疑存在类似家族史;28例SHC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4.2±13.2)岁.SHC继发于血液病9例,慢性肝病19例.PHC和SHC的主诉主要为皮肤色素沉着、乏力、糖尿病、性功能低下、活动性气促;体征主要为皮肤色素沉着、脾大、肝大、肝脾均大和心界扩大,且多合并多器官受损;多器官损害以肝脏受损+皮肤色素沉着为多见,PHC和SHC的发生率分别为67.4%(29/43)和67.9%(19/28),上述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HC患者存在肝硬化者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糖尿病和皮肤色素沉着+糖尿病要明显多于无肝硬化者(P<0.05).实验室检查方面,铁蛋白在PHC患者中的升高率为94.3%,在SHC为100.0%(P>0.05);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在PHC患者中的升高率为78.6%,在SHC共检测2例,均升高.结论 血色病为多脏器受损的铁过载性疾病,国内确诊依赖于肝穿刺或腹部MRI;为避免误诊和漏诊,长期输血和慢性肝病患者应常规检测空腹铁蛋白和TS,升高者应进一步筛查遗传基因,早期治疗可能会改善预后.

    作者:范振平;石红霞;张文瑾;史雪敏;蔡少平;吉英杰;高峰;何卫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塞来昔布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周期阻滞中的作用及其对P21WAF1表达的影响

    研究表明,环氧合酶(COX)-2在包括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塞来昔布是一种COX-2选择性抑制剂[1],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预防家族型肠息肉的恶变.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们通过实验观察塞来昔布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细胞周期阻滞作用,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WAF1在其中可能的作用机制.

    作者:段争;赵晓东;郭聚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置管联合新鲜血浆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研究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问题.由于导致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主要原因——门静脉高压与低蛋白血症难于纠正[1],致使常规的利尿剂乃至非常规的腹水回输等办法都难于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国内外不断有研究报道人体白蛋白联合利尿剂辅治肝硬化腹水疗效好,不良反应少[2],但是由于白蛋白的价格昂贵,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本研究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置管放腹水联合新鲜血浆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疗效,旨在探索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方法.

    作者:王爱军;李广平;马媛;田迎春;刘香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ARHI基因对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ARHI基因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和MiaPaCa-2凋亡的影响,探讨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稳定转染的胰腺癌细胞中ARHI和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的mRNA和蛋白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稳定转染的胰腺癌细胞中发生细胞凋亡的百分率.结果 转染ARHI和空载体质粒后,无转染组和空载体组均无ARHI mRNA和蛋白的表达,ARHI组可见ARHI mRNA和蛋白的表达;ARHI组PANC-1、MiaPaCa-2细胞凋亡的百分率分别为(32.9±6.7)%和(39.5±6.0)%,均高于空载体组的(13.8±2.9)%和(15.2±1.8)%(P<0.01);在稳定转染的PANC-1和MiaPaCa-2细胞中,ARHI组DAPK-1基因和蛋白表达均较空载体组和无转染组上调.结论 ARHI可明显的诱导胰腺癌细胞发生凋亡,DAPK-1参与了ARHI引起凋亡的机制.ARHI表达下调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路新卿;李桂英;王德峰;蔡莉;王友明;李校天;刘志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肺部感染1例误诊分析

    患儿,男,8岁,因咳嗽12天,呼吸困难1天于2011年2月16日入院.入院前1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有痰不易咳出,伴发热,体温38℃左右,自服阿奇霉素0.25g每日1次治疗5天,热退,仍有咳嗽,又给予“头孢类抗生素”(具体药名不详)口服2天,咳嗽无减轻,3天前于社区门诊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1天,“头孢曲松钠”1天,仍无好转,1天前出现呼吸困难,精神差,呕吐10余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不能进食,就诊于某省级医院,诊断为“右下肺炎”,给予“阿奇霉素、琥珀酸氢化考的松、细辛脑、西咪替丁”静脉滴注治疗1次,“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1次,患儿病情逐渐加重,出现意识模糊、谵语.

    作者:陈晓青;孙丽娜;马伟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舒利迭)对稳定期、重度及重度以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和总经济费用的改变.方法 将明确诊断的9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溴已新(必嗽平)和缓释茶碱片(舒弗美),必嗽平16 mg口服,每日3次,舒弗美0.2g口服,每12小时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利迭50/500 μg,每次1吸,每12小时1次.观察期为6个月,期间各组均可按需使用短效扩张剂.在疗程前后分别检测肺功能指标和症状评分,并记录两组的总经济费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68±0.28)L vs(1.46±0.16) L( P<0.05)、用力肺活量(FVC)(3.43±0.5) Lvs(3.02±0.4)L(P<0.05)、FEV1/FVC(53.4±9.0 vs 48.9±5.8,P<0.01);症状评分(37.6±0.9)分vs(42.5±0.8)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及天数、总经济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1).结论 舒利迭能够改善稳定期、严重程度为重度及重度以上COPD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总经济费用.

    作者:吴国锋;谭亚夏;秦茵茵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低分子肝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LMWH(25、50、100 U/ml)处理MCF-7细胞48~72小时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tetrzolium-based colorimetric assay,MTT)比色法检测LMWH对该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LMWH对MCF-7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诱导作用;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 transcription PCR,RT-PCR)半定量检测LMWH处理细胞48小时后p53、Bax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LMWH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依赖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显示LMWH 25、50、100 U/ml作用MCF-7细胞48小时后,随药物浓度增大,G0/G1期细胞逐渐增多,S期细胞逐渐减少.流式细胞仪可测得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LMWH 25、50、100 U/ml作用细胞48小时后凋亡百分率分别为11.6%、23.5%、30.8%.LMWH可上调MCF-7细胞的p53、Bax mRNA表达水平.结论 LMWH可通过上调p53、BaxmRNA表达水平而发挥其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诱导该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王鹏;庞新;姜达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生存素基因表达及其与急性白血病化疗效果关系的Meta分析

    白血病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发现在白血病患者中存在基因突变或异常表达.生存素(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小的成员,广泛表达于胚胎组织及大部分的人类肿瘤细胞,而不表达于已分化的正常组织.生存素是强的凋亡抑制因子,能够抑制细胞凋亡蛋白-3、细胞凋亡蛋白-7以及一些放疗、化疗诱导的凋亡[12].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大量学者对生存素家族在各种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进行了广泛检测,大量研究显示生存素与白血病的化疗反应密切相关[313].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进一步探讨生存素蛋白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及其与化疗反应的关系,为临床医生对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白莉;陈连香;任慧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肝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VOD)的临床特征、高危因素,并探讨其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接受HSCT的124例患者VOD的发生情况、高危因素及防治效果.结果 124例患者中6例发生VOD,发生率为4.8%;其中中型3例,重型3例;6例患者中4例经治疗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救治无效死亡,VOD中位持续时间29天.对于VOD发生的危险因素统计分析显示,移植前有肝炎病毒感染者VOD发生率42.9%(3/7),高于无感染者2.6%(3/117)(P<0.01);移植前肝功能异常的患者VOD发生率25.0%(2/8),也明显高于肝功正常患者3.4%(4/116)(P<0.05).对于VOD的预防,联合使用前列腺素E1组VOD的发生率为2.8%(3/108),低于未使用前列腺素E1组18.8%(3/16)(P<0.05).在疾病不同阶段、异基因HSCT和自体HSCT、是否含马利兰的预处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否全相合方面,各组间VOD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OD是HSCT中危及生命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病毒性肝炎及移植前肝功异常均明显增加HSCT后VOD的发生率,是发生VOD的高危因素.加用前列腺素E1预防,可降低VOD的发生率.

    作者:韩利杰;马红霞;董秀娟;赵晓武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诱发糖尿病及真菌性食管炎1例

    患者,男,47岁,2009年12月12日因明显消瘦、乏力,同时进食后胸骨后疼痛,恶心、畏食,尿量增多而就诊,无心悸、多汗等甲状腺功能异常表现.1998年因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时输同型血,1999年发现肝功能异常,丙氨酸转氨酶(ALT)11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60 U/L,给予保肝治疗;2005年又因肝功能异常查丙型肝炎病毒( HCV RNA) 3.32×107copies/ml,HCV基因型1b,抗-HCV阳性,超声提示慢性肝损害,甲状腺功能正常,自身抗体阴性,血糖、血脂正常.

    作者:周红霞;姜树勤;吴宝英;甄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溴鼠灵中毒1例

    患者,男,21岁,因诊断“溴鼠灵中毒”9个月,为复查于2011年1月2日第3次入我院,查血常规、凝血6项、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活性均正常,血中未检出溴鼠灵.既往史:患者因间断牙龈出血、尿血、便血1个月,鼻出血3天于2010年4月2日首次入我院.缘于1个月前患者反复出现牙龈出血、尿血、便血,应用止血药物、输注血浆可暂时好转.3天前出现鼻出血,量较大,伴左下肢肿胀、疼痛,不能行走.人院后查体: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可见散在瘀斑.右侧鼻腔纱条填塞,仍有渗血.胸骨无压痛.

    作者:张慧敏;刘清池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降钙素原和白三烯B4在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肺炎是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如治疗不当、病情进展加重极易并发呼吸衰竭,病死率明显增加.近年研究显示,严重感染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显著升高,并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1-3],提示PCT可能成为鉴别肺炎是否并发呼吸衰竭的敏感指标.同时白三烯B4(LTB4)是强有力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在呼吸道炎症及脏器衰竭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孙文舫;郭艳华;杜香提;史春花;王靖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F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F波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无症状组)50例、有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有症状组)50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上肢正中神经和下肢胫后神经F波,检测指标包括F波短潜伏期(Flmin)、平均潜伏期(Flmean)、F波离散度(Fchd)、F波出现率.结果 无症状组正中神经Flmin、Flmean、Fch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lmin(21.33±2.22)ms vs (20.27±1.14)ms;Flmean(23.53±2.01) ms vs(22.15±1.70) ms;Fchd(5.37±3.50) ms vs(2.74±1.02) ms,F波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4.45±15.55)%vs(92.25±7.78)%,无症状组胫后神经Flmin、Flmean、Fch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lmin(45.91±4.25) ms vs (43.79±2.98) ms;Flmean (49.48±3.61) msvs(45.48±2.96) ms;Fchd(7.35±4.77) ms vs (3.85±0.81) ms、F波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0.75±18.41)% vs (98.75±2.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有症状组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的Flmin、Flmean、Fchd又比无症状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糖尿病患者正中神经、胫后神经运动传导正常者中的F波总异常率达58.2%;在上下肢远端运动神经传导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中,Fchd异常率均高于F波出现率、Flmean和Flmin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远、近端周围神经均可受累,F波(尤其是Fchd)可作为早期诊断DPN的敏感指标,并有助于发现亚临床DPN患者.

    作者:张云茜;王建林;周颐;王廷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口服降糖药(OAD)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加用1天1次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治疗后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共入选40例T2DM患者,随机给予睡前注射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时间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体质量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结果 治疗12周时与治疗前比较,地特胰岛素组和甘精胰岛素组的HbA1c和FPG均有明显下降(P<0.01),FPG分别由11.41 mmol/L和11.36 mmol/L降至6.31 mmol/L和6.54 mmol/L,HbA1c分别由8.75%和9.17%降至7.41%和7.76%;治疗前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地特胰岛素组和甘精胰岛素组的体质量增加分别为(-1.30±1.82) kg和(2.20±2.84)kg(P<0.05).两组各发生1例低血糖,发生率均为5.0%.结论 OAD治疗不佳的T2DM患者,联合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治疗,具有相似的血糖控制,但地特胰岛素组体质量增加少.

    作者:张彦彬;张耀芬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低钠血症对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低钠血症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低钠血症在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判断中起重要作用[1],对CHF患者长期预后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近年来收治的中、重度CHF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了3年随访,观察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远期预后,为CHF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作者:赵悦;江新宁;张思宁;马良;睢岩;张邵民;杨小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