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辉;焦保华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ost-poliomyelitis syndrome,PPS)是一种继发性运动神经元疾病,是指脊髓灰质炎患者在症状恢复15~30年后,原先受累或未受累的骨骼肌再次出现肌肉无力、肌肉萎缩、疲劳及肌肉或关节疼痛等症状.
作者:李海燕;杨清成;齐尚书;马登飞;王永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长期以来,补体系统在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疾病中得以广泛认识,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补体在肾小球的沉积对于诊断肾小球肾炎的多种类型具有重要的意义.补体参与非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例如非典型性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进行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缺血再灌注、糖尿病肾病等,现就补体参与卜述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热点综述如下.
作者:黄俊;刘芳;苟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量不断升高,酗酒和酒精中毒也有所增加,酒精对神经系统有兴奋和抑制作用,饮酒过量可以引起以神经症状为主的疾病,慢性酒精中毒的相关报道近年呈逐渐增多之势,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慢性酒精性精神障碍患者易出现震颤谵妄,现将我院收治的慢性酒精中毒所致谵妄30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丁启方;王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吸烟诱导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的1A1、1A2和2E1酶升高,理论上降低经此酶代谢的口服药血浓度.相反,当戒烟时.1A1、1A2、2E1酶功能由升高回归正常,经此酶代谢的口服药血浓度又由降低回到正常.
作者:汪春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百草枯(paraquat)是全世界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为速效触杀型灭生性季胺盐类除草剂,其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中等毒性.但对人畜有很强的毒性,口服中毒病死率高[1-3],其口服致死剂量约10~15 ml(20%溶液),它是人类急性中毒病死率高的除草剂.目前世界上针对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方法研究很多,但是对其预后相关因素研究很少.本研究通过动态检测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液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了解血液淀粉酶及CRP在判断急性百草枯口服中毒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
作者:陈永忠;许志忠;邹德平;朱再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CD4+ CD05+ 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regulatory T cell,CD4+ CD25+ Treg)是一种表达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α链(CD25)的CD4+T细胞.CD4+ CD25+ Treg具有低反应性和免疫抑制两大特点.
作者:王欣;杨敬慈;张广杰;张建;林凤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糜烂性食管炎(EE)患者的反流症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等情况,为更好的诊治胃食管反流病提供帮助.方法 对274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及7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反流症状、食管外症状、精神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274例GERD患者中EE患者97例(35.4%),NERD患者143例(52.2%),Barrett食管患者34例(12.4%);与EE比较NERD患者中女性多见(62.2%VS 47.4%,P<0.05).EE组与NERD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及食管外症状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ERD患者的反流症状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及食管外症状发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且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正常对照者;与EE组比较,NERD患者反流症状、精神心理异常更明显,生活质量下降也更严重(P<0.01).结论 与EE患者相比,NERD患者有更明显的反流症状、更突出的精神心理因素,及更严重的生活质量损害,对NERD患者应重视包括心理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作者:张峻;崔培林;梁丕霞;徐有青;杨昭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从现实角度讲,精神科医生应当清楚精神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内科药物对精神药物的影响,通过查阅内科药物影响代谢的途径应当清楚;至于精神药物对内科药物的影响,精神科医生应当提供精神药物影响代谢的途径,由内科医生判断.本研究综述了细胞色素P450 1A2酶对精神药物的影响.
作者:喻东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脑钠肤(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左心室心肌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2月连续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6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肌肥厚标准:LVMI男≥120,女≥115.根据LVMI将患者分为左心室心肌肥厚组(92例)及无左心室心肌肥厚组(94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BNP、hsCRP水平与左心室心肌肥厚之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心肌肥厚患者的BNP与hsCRP明显高于无左心室心肌肥厚者,BNP(1.07±0.28)ng、L VS(0.91±0.24)ng、L(P<0.01),hsCRP(0.37±O.42)mg、LVS(0.26±0.31)mg、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患者血清BNP、hsCRP水平升高,左心室心肌肥厚的可能性增大.结论 BNP、hsCRP与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之间关系密切,BNP与hsCRP可作为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的标志物.
作者:岑强;杨明;王青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噬茵体微孔纸片法直接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MTB)及其对4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噬菌体微孔纸片法检测215例痰标本中的MTB,同时检测其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的耐药性.MTB检测结果与改良罗氏培养法、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法)结果进行比较,药敏试验结果与比例法、PhaB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微孔纸片法的MTB检测阳性率33.0%,改良罗氏培养法32.8%,PhaB法34.8%.以改良罗氏培养法结果为评价标准,微孔纸片法检测MTB的敏感度92.5%,特异度为94.9%,准确度94.1%,阳性预测值(PPV)为89.9%.阴性预测值(NPV)为96.3%.②微孔纸片法直接药敏试验成功率21.5%,涂阳痰标本成功率73.8%,均为痰茵(++)及以上标本.以比例法药敏结果为评价标准,微孔纸片法检测MTB对4种药物耐药性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和准确度分别为:(链霉素)91.7%、90.9%、78.6%、96.8%和91.1%;(异烟肼)86.7%、96.7%、92.9%、93.5%和93.3%;(利福平)89.5%、91.7%、85.O%、94.3%和88.9%;(乙胺丁醇)87.5%、86.2%、77.8%、92.6%和88.9%.结论 微孔纸片法直接检测痰标本中MTB及其耐药性快速、简便、价廉,且观察结果直观,不需特殊仪器设备,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崔幸琨;田艳生;杨宝财;孙莉;李红光;王江勇;张卫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又称为Binswanger病(BD).初报道的BD很可能是1例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但随后沿用BD这一病名,绝大部分是指一类大脑白质和皮质下区具有较广泛细小血管病变的缺血性脑部疾病[1].我们对腔隙性脑梗死(cerebral lacunar infarction,CLI)中鉴别出的部分BD与其他的CLI病例做比较,旨在对BD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有新的认识.
作者:柏华;牟发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患者,男,60岁,主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蛋白尿8个月于2008年7月15日入院.既往无肾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及风湿病病史.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血压150、90 mmHg(1 mmHg=0.133 kPa),营养中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眼睑及颜面水肿,伸舌居中,无巨舌,颈软,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重度指凹性水肿.
作者:高瑞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石家庄健康女性血脂水平、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和腰臀比(WHR)的关系.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女性为1 992例.分别测量身高、体质量、WC、臀围并计算出BMI和WHR,同时抽取肘正中静脉血检测血脂.结果 血脂异常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有升高的趋势,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不同年龄段的变化为显著(P<0.01).TC、TG和LDL-C水平随体质量的增加而升高,且肥胖组与体质量正常组相比升高明显,TC(5.78±0.96)mmol、L VS(5.32±0.91)mmol、L(P<0.05);TG(1.98±0.59)mmol、L VS(1.17±0.38)mmol、L(P<0.05);LDL-C(3.27±0.44)mmol、L VS(2.86±0.57)mmol、L(P<0.05).WHR异常组TG明显升高(P<0.05),而TC、TG和LDL-C水平却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血脂异常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肥胖组的TC、TG和LDL-C水平比体质量正常者高.WHR异常者主要表现为TG明显升高.
作者:杨秀春;刘凡;王梅;崔炜;都军;谢瑞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例1,男,38岁.反复活动后胸闷、气促1年余,曾查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病变,下肺明显;CT指引下经皮肺活检示问质性肺炎.诊断:过敏性肺炎?肺血管炎性疾病?给予甲泼尼龙冲击及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稍缓解出院,院外以甲泼尼龙维持治疗(每次8 mg,每天3次).
作者:冼少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自1989年东京国际会议正式命名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和HE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至今已20年了,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都有了很多新进展,现将我院散发HE 67例患者相关资料报道如下,以探讨散发HE的感染途径、好发年龄、临床特征、影响转归因素.
作者:苏少慧;刘君;段昕波;甄承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社区一医院之间的高血压分级管理模式实施半年后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现状及效果.方法 采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对正在管理的234例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①高血压患者管理率达到89.7%;②极高危组有63例患者降到高危组,降级率为39.1%;高危组有26例患者降到中危组,降级率为50.9%;中危组有8例患者降到低危组,降级率为34.8%;低危组有11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占低危组患者的42.3%.在管理级别上,强化管理组有62例降到一般管理组,降级率为59.6%,中度管理组有8例降到一般管理组,降级率为47.1%.经统计学分析,管理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社区-医院之间的高血压分级管理是社区控制高血压的有效干预措施.②通过医患交流、健康教育等措施进一步加强患者自我管理,提高患者依从性.③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数字化网络管理体系,定期评估健康状态与危险分层、指导治疗,形成系统的疾病管理与评价体系.
作者:赵欣;李瑞杰;徐应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人体内的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高HCY血症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呈正相关,但近年来大规模试验结果对此产生争议,并对高HCY应用叶酸和维生索B治疗能否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也充满了争议,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燕慧;张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结肠镜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资料及结肠镜特征.结果 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老年人,多有相关基础疾病,女性多于男性(2.5%vs 1.4%,P<0.05),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便血及腹泻.结肠镜检查:结肠脾曲、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容易受累.病变黏膜和正常黏膜分界清楚,表现为黏膜苍白水肿、瘀斑、黏膜下出血、糜烂以及溃疡.多表现为一过性,若能早期诊断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具有心、脑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出现急性腹痛、便血、腹泻,应考虑可能合并缺血性结肠炎,及时行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在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和判断预后上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作艳;孙天燕;李迎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结核性脑梗死是指由结核性脑膜炎或脑结核引起的脑梗死,临床少见,早期易误诊,而且治愈率低,病死率及病残率高,我院近6年共诊治结核性的脑梗死6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秦志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PD是有较大危害的常见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是导致死亡的第4位原因,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是导致死亡的第1位原因[1].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指COPD发展过程中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和(或)咳痰在基础水平上出现急性改变,超出每天的日常变异,需改变治疗方案.
作者:王业建;郁春雷;杨晓霞;关琦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