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幸琨;田艳生;杨宝财;孙莉;李红光;王江勇;张卫
长期以来,补体系统在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疾病中得以广泛认识,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补体在肾小球的沉积对于诊断肾小球肾炎的多种类型具有重要的意义.补体参与非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例如非典型性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进行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缺血再灌注、糖尿病肾病等,现就补体参与卜述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热点综述如下.
作者:黄俊;刘芳;苟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患者,男,60岁,主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蛋白尿8个月于2008年7月15日入院.既往无肾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及风湿病病史.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血压150、90 mmHg(1 mmHg=0.133 kPa),营养中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眼睑及颜面水肿,伸舌居中,无巨舌,颈软,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重度指凹性水肿.
作者:高瑞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糜烂性食管炎(EE)患者的反流症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等情况,为更好的诊治胃食管反流病提供帮助.方法 对274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及7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反流症状、食管外症状、精神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274例GERD患者中EE患者97例(35.4%),NERD患者143例(52.2%),Barrett食管患者34例(12.4%);与EE比较NERD患者中女性多见(62.2%VS 47.4%,P<0.05).EE组与NERD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及食管外症状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ERD患者的反流症状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及食管外症状发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且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正常对照者;与EE组比较,NERD患者反流症状、精神心理异常更明显,生活质量下降也更严重(P<0.01).结论 与EE患者相比,NERD患者有更明显的反流症状、更突出的精神心理因素,及更严重的生活质量损害,对NERD患者应重视包括心理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作者:张峻;崔培林;梁丕霞;徐有青;杨昭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噬茵体微孔纸片法直接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MTB)及其对4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噬菌体微孔纸片法检测215例痰标本中的MTB,同时检测其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的耐药性.MTB检测结果与改良罗氏培养法、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法)结果进行比较,药敏试验结果与比例法、PhaB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微孔纸片法的MTB检测阳性率33.0%,改良罗氏培养法32.8%,PhaB法34.8%.以改良罗氏培养法结果为评价标准,微孔纸片法检测MTB的敏感度92.5%,特异度为94.9%,准确度94.1%,阳性预测值(PPV)为89.9%.阴性预测值(NPV)为96.3%.②微孔纸片法直接药敏试验成功率21.5%,涂阳痰标本成功率73.8%,均为痰茵(++)及以上标本.以比例法药敏结果为评价标准,微孔纸片法检测MTB对4种药物耐药性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和准确度分别为:(链霉素)91.7%、90.9%、78.6%、96.8%和91.1%;(异烟肼)86.7%、96.7%、92.9%、93.5%和93.3%;(利福平)89.5%、91.7%、85.O%、94.3%和88.9%;(乙胺丁醇)87.5%、86.2%、77.8%、92.6%和88.9%.结论 微孔纸片法直接检测痰标本中MTB及其耐药性快速、简便、价廉,且观察结果直观,不需特殊仪器设备,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崔幸琨;田艳生;杨宝财;孙莉;李红光;王江勇;张卫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青海是喜马拉雅旱獭自然疫源地,鼠疫是这里(海南地区)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啮齿动物或接触因感染鼠疫菌死亡动物,经过生物媒介蚤引起.鼠疫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我国传染病防治确定为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1].
作者:王建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从现实角度讲,精神科医生应当清楚精神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内科药物对精神药物的影响,通过查阅内科药物影响代谢的途径应当清楚;至于精神药物对内科药物的影响,精神科医生应当提供精神药物影响代谢的途径,由内科医生判断.本研究综述了细胞色素P450 1A2酶对精神药物的影响.
作者:喻东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又称为Binswanger病(BD).初报道的BD很可能是1例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但随后沿用BD这一病名,绝大部分是指一类大脑白质和皮质下区具有较广泛细小血管病变的缺血性脑部疾病[1].我们对腔隙性脑梗死(cerebral lacunar infarction,CLI)中鉴别出的部分BD与其他的CLI病例做比较,旨在对BD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有新的认识.
作者:柏华;牟发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性.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男132例,女108例,全部受试者均采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定下肢动脉病变程度,按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所有入选病例分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病变组又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与非病变组,比较病变组与非病变组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同时根据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高纤维蛋白原水平和正常纤维蛋白原水平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病变严重程度情况.结果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非病变组(3.20±0.66)g、L VS(2.85±0.57)g、L(P<0.01),高纤维蛋白原患者较正常纤维蛋白原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增加,病变程度更重(50.94%VS 26.20%,P<0.05).结论 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是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许金秀;李新胜;李佳芮;张金成;王光亚;李玉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主要是由于T细胞介导免疫病理损伤,主要效应细胞是T细胞,CD4+和CD8+细胞对病毒抗原的应答与肝细胞病变相关[1].以往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可能不能真实反映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者机体的免疫状态[2],为此,我们对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D20+表达为阴性、标记CD3+表达为阳性的8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穿刺活检标本进行分析,以研究其肝组织内CD4+和CD8+的表达特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燕耀;肖影群;宋高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患者,男,20岁,因右膝关节疼痛半年于2009年1月30日入院.患者2008年8月初因训练不慎跌伤右膝关节部,而后出现右膝关节外侧间歇性隐痛,以久坐或久蹲后站立时明显,无红肿,亦无发热,自认为是训练跌伤引起的疼痛,未引起重视,未做检查和治疗.
作者:李贤福;李瑛;韦仁锋;李贤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是一种针对人B淋巴细胞表面CD20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目前广泛用于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近年随着国内利妥昔单抗应用的逐渐增多,一些不良反应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科B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中的不良反应,供同道借鉴.
作者:刘海生;刁兰萍;高玉环;武莉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脑钠肤(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左心室心肌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2月连续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6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肌肥厚标准:LVMI男≥120,女≥115.根据LVMI将患者分为左心室心肌肥厚组(92例)及无左心室心肌肥厚组(94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BNP、hsCRP水平与左心室心肌肥厚之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心肌肥厚患者的BNP与hsCRP明显高于无左心室心肌肥厚者,BNP(1.07±0.28)ng、L VS(0.91±0.24)ng、L(P<0.01),hsCRP(0.37±O.42)mg、LVS(0.26±0.31)mg、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患者血清BNP、hsCRP水平升高,左心室心肌肥厚的可能性增大.结论 BNP、hsCRP与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之间关系密切,BNP与hsCRP可作为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的标志物.
作者:岑强;杨明;王青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结核病疫情回升.在造成全球结核病疫情升高的诸多因素中,耐多药结核病是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据WHO估算,全球每年耐药结核病发病人数约30万至60万,实际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数可能接近或超过100万[1],而中国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数占全球的1、4~1、3.遗憾的是目前全球对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缺乏快速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方法和治疗手段,使耐多药肺结核的不断产生和流行,成为当今全球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自从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于治疗肺结核后,给耐多药结核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日趋严重.现就我院近年来对结核杆菌培养后有左氧氟沙星耐药情况的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玉君;徐玲;李胡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多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肾癌肾静脉瘤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均于术前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观察肾静脉内和下腔静脉内有无瘤栓及瘤栓的范围,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评价CT对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的显示情况.结果 22例患者,均为单侧肾癌.手术病理共发现22处肾静脉瘤栓和8例下腔静脉内瘤栓.CT对肾癌瘤栓的检出率为100%.CT诊断22支肾静脉内有瘤栓,8支下腔静脉内有瘤栓.结论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癌瘤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杜煜;时高峰;王亚宁;王琦;彰俊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CD4+ CD05+ 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regulatory T cell,CD4+ CD25+ Treg)是一种表达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α链(CD25)的CD4+T细胞.CD4+ CD25+ Treg具有低反应性和免疫抑制两大特点.
作者:王欣;杨敬慈;张广杰;张建;林凤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2型糖尿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异常[1],CD4+助性T细胞(T help cell,Th)作为构成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在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近来有研究报告从莱姆病患者的炎症关节中分离出的CD4+T细胞包含一个产生白细胞介素17(IL-17)的Th细胞亚群.该亚群细胞在分化、生物学作用等方面都不同于已知的Th1和Th2,而被命名为Th17[2].
作者:杜爱民;曾姣娥;宁尚侠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患者,男,41岁.因全身不适、关节疼痛、四肢青紫、溃烂伴消瘦4年,于2009年1月21日收住院.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不适,疲乏无力,周身关节酸痛,双手足渐呈现青紫,出现双足趾溃烂、疼痛,足趾渐变黑,并延升至足部,胫部也出现散在疼痛性溃疡,渐变黑.到当地县医院就诊,诊断为关节炎、双足坏疽.
作者:孟芳;李文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吸烟诱导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的1A1、1A2和2E1酶升高,理论上降低经此酶代谢的口服药血浓度.相反,当戒烟时.1A1、1A2、2E1酶功能由升高回归正常,经此酶代谢的口服药血浓度又由降低回到正常.
作者:汪春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自1989年东京国际会议正式命名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和HE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至今已20年了,其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都有了很多新进展,现将我院散发HE 67例患者相关资料报道如下,以探讨散发HE的感染途径、好发年龄、临床特征、影响转归因素.
作者:苏少慧;刘君;段昕波;甄承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前认为脑缺血后氧自由基增多是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损伤加重、病情进展的主要原因,而血清铁蛋白、过氧化脂质(L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等可反映人体内的氧化和抗氧化水平.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临床症候群,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肥胖常合并出现.
作者:刘春燕;花爱辉;李嘉民;宋铁鹰;赵素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