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张志广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在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常见为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sckie virus,CoxA16)及肠道病毒71型(Entero virus71,EV71).
作者:陈海燕;李鲁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为研究慢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歇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05例慢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歇患者动态心电图的特征及伴发的临床症状,旨在探讨慢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歇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世琼;吴洁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北京市顺叉区南法信镇高血糖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当地3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测定空腹血糖(FBG),对血糖5.6 mmol/L及以上和有糖尿病史的人员进行进一步体检,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FBG、肌酐(Cr)、丙氨酸转氨酶(ALT)及血脂等.共筛查受试者1 293例,其中465例确诊为糖尿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总人数的25%进行7个视野眼底照相检查.结果 实际共有114例(98.3%)2型糖尿病及162例(78.2%)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参加了眼底照相.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DR的患病率为23.7%(27/114),其中增殖期DR(PDR)的患病率为1.8%(2/114).IFG人群的DR的患病率为5.0%(8/162),均为非增殖期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DR者同非DR者相比糖尿病痛程、FBG及收缩压显著升高(P<0.01或<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及FBG与DR发生密切相关(OR=1.122,95%CI=1.017~1.239;OR=1.340,95%CI=1.079~1.665).结论 对具有高危因素(长病程、血糖控制差、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危险因素,定期眼科检查以早期发现眼底病变.对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进行DR的早期眼底筛查的必要性及检查时机的选择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信中;马亚红;赵蕾;卢毅;石敬;杨金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随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世界性流行,我国AIDS的发病已经进人快速增长期,我院感染病科仅2008年就收治AIDS患者195例.为探讨AIDS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AIDS的认识,更好地预防AIDS,现将195例AIDS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并发症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周俊;苏慧勇;尹光芝;李加荣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初步探讨入院高血糖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预后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109例ACS患者按血糖>7.8 mmol/L分为A组(n=68例),血糖≤7.8 mmol/L为B组(n=41例),比较两组临床情况和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基线指标为自变量,以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住院期间对心血管事件有显著性影响的危险因素.结果 A组的心率、肌酐(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均高于B组,心率(116.9±10.8)次/min vs(105.1±21.2)次/min、Cr(142.0±8.9)μmol/L vs(109.0±10.1)μmol/L,CK-MB(0.38±0.01)μg/L vs(0.27±0.00)μg/L,cTnI(189.0±10.5)μg/L vs(86.0±9.8)μg/L(均P<0.01);两组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力衰竭(29.4%vs 26.8%)、心源性休克(4.4%vs 4.9%)、心律失常发生率(22.1%vs 34.1%)近期死亡发生率(2.9%vs 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心率、肌酐和血糖升高是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入院血糖水平升高是ACS患者风险发生的标志.为制定ACS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参考.
作者:何泉;陈安宝;陈嘉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综合征.临床表现不一,诊断缺乏特异性,不典型或不完全川崎病(atypical or incomplete,KD)早期诊断困难,KD所致的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小儿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
作者:蔡丽君;张弦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以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行为冲动为主要临床表现,伴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和学习困难.学习困难是否与智力水平有关说法不一.通过对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智力结构的分析,探讨ADHD儿童智力水平和智力结构差异,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吕娜;刘丽君;刘智慧;荆彦芬;王欣;崔海静;李杏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患者,男,12岁.主因间断手足抽搐2个月于2008年3月15日入院.患者于2008年1月1日在学校早饭后突然摔倒,意识不清,手足抽搐,发作时双侧拇指强烈内收,掌指关节屈曲,形成鹰爪状,口吐泡沫,头偏向一侧,眼斜向一侧,无大小便失禁,无呕吐,约5分钟后意识恢复,清醒后觉肌肉酸痛、手足发麻.于1月21日在学校做操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约20分钟后症状缓解.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卢燕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患者,女,23岁,因活动后呼吸困难1年,加重伴全身水肿20天于2007年11月5日入院.既往皮肤色素沉着约20年,糖尿病病史5年,血糖高达27.8mmol/L,使用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万苏林)控制血糖,晨27 U,晚间不详,近3天夜间均有低血糖发作.5个月前曾于外院就诊:常规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3度房室传导阻滞,T波改变.
作者:杨瑛;朱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胆系肿瘤、胰头癌、肝癌及转移瘤是引起胆道恶性梗阻的常见原因.我院采用胆道支架置入结合动脉插管化疗的双介入方法治疗48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平;王卫东;童耀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腹水降钙素原(PCT)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肝硬化腹水患者73例,单纯腹水39例(无SBP组),肝硬化合并SBP 34例(SBP组),进行腹水和血清的PCT以及血清的CRP水平检测.结果 SBP组和无SBP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76.00±60.75)mg/L和(16.00±43.00)mg/L(P<0.01);以PCT≥2μg/L为阳性标准,SBP组血清和腹水PCT阳性率高于无SBP组(血清79.4%VS 10.3 %,腹水29.4%vs 5.1%,P<0.01);SBP组患者治疗好转后血清和腹水的PCT阳性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6.7%vs 3.3%,P<0.01).血清CRP及PCT联合检查有助于提高SBP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论 血清和腹水PCT及血清CRP检测对肝硬化合并SBP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颖;张志广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脏器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育龄妇女.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是治疗SLE的主要药物.我们对SLE患者合并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妊娠前必要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对妊娠期间病情控制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王芬;徐建华;徐胜前;刘爽;连莉;陈珊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常见的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件肠病.多因素参与发病,包括肠道平滑肌运动异常、内脏高敏感精神心理、感染、食物等.
作者:陈翔;侯晓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主要作用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诱导破骨细胞的凋亡.因此该药已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骨骼相关事件,如高钙血症、骨痛、病理骨折及骨转移需要放疗或化疗等.我们就舣膦酸盐在不同肿瘤骨转移中的研究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以期对广大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参考,进而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薛小梅;张坤娟;侯宁;闫征;刘东刚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患者,男,26岁,因头晕、视物不清2008年9月18日入院.查血常规:白细胞407.83×109/L,血红蛋白90 g/L,血小板112×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粒细胞0.005,早幼粒细胞0.001,中幼粒细胞0.210,晚幼粒细胞0.270,杆状核粒细胞0.170,分叶核粒细胞0.220,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作者:张玉珠;刘丽辉;施兵;叶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随着对幽门螺杆菌(Hp)研究的深入和对Hp感染与消化道溃疡关系的了解,治疗上更加重视对Hp的根除,然而在对Hp根除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由于Hp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年上升,还存在着地域差异[1],如何探索出高效、敏感、不良反应少、符合中国国情的Hp根除方案,是当前临床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范红云;牛巍巍;朱秀芳;王竞;段志英;霍晓辉;马金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Clq抗体、白细胞介素8(IL-18)和补体C3、C4在狼疮肾炎(LN)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61例,包括LN组39例,非LN组22例血清中的Clq抗体、IL-18的水平,同时检测补体C3、C4的水平,并与SLE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活动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N组的Clq抗体和IL-18明显高于非LN组,分别为(116±99)kU/L VS(17±9)kU/L和(425±198)ng/L vs(268±111)ng/L(P<0.05).C3、C4在LN组与非L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45±0.25)g/L VS(0.56±0.07)g/L,(0.15±0.09)g/L vs(0.19±0.08)g/L(均P>0.05).Clq抗体、IL-18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正相关(r=0.468、0.527,P<0.05).结论 在LN中存在Clq抗体、IL-18的高表达及补体的降低;血清C1q抗体、IL-18可能参与了狼疮肾炎的免疫发病机制;联合检测对LN疾病活动判定有重要价值.
作者:韩智杰;朱芸;张群群;李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患者,男,28岁,主因间断活动后胸痛1年,加重伴晕厥2次,于2008年4月21日诊断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hathy,HOCM)收入院.心电图(ECG)示心肌肥厚劳损(图1).超声心动检查示:收缩期左心室流出道(LVOT)可见湍流,流速峰值(velocitypeak,VP)6.7 m/s,压差(pressure gradient,PG)为180mmHg(1 mmHg=0.133 kPa),二尖瓣Ⅱ度反流(表1).
作者:曹月娟;许静;付乃宽;卢凤民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我国比较常见.复能剂和阿托品等的合理应用对轻、中度中毒患者的治愈率较高,但对于口服重度有机磷中毒,目前病死率仍高.血液净化技术,特别是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作为一种体外毒物清除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进入临床实践后,在中毒方面的应用已有数10载.自20C10年以来我院开展HP疗法共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41例,与同期常规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38例进行对比性观察,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作者:樊新海;王树民;张斌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