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血清Th1/Th2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杨玉;杨利;谢理铃;柯江伟

关键词: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 细胞因子类, 儿童
摘要:弥散性毒性甲状腺肿(GD)和桥本甲状腺炎(HT)均是儿童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目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对辅助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的研究发现,其与AITD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检测20例GD和10例HT患儿血清IL-2、IL-4、IL-6、IFN-γ水平,并与正常儿童进行对照分析,以探讨其与AITD发病的关系.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射频联合抑酸治疗Barrett食管上皮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射频治疗术(RF)联合奥荑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BE)上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经胃镜和病理证实的BE患者23例,分别行APC或RF,并于术后给予抗反流和抑酸剂治疗.分别于术后1个月、治疗结束后第3、6、12个月进行复查,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采用APC治疗的15例患者中有12例首次治疗即全部清除病灶,另外3例经2次治疗病灶亦完全清除;采用射频治疗的8例患者中有3例治疗1次病灶即消失,4例经2次、1例经3次治疗后始见BE完全消除.12个月后复查5例患者复发.结论 应用APC、射频联合抑酸剂治疗BE方法简便易行、安全,且APC治疗效果优于RF.

    作者:代军;唐佳新;谢宁;熊霞林;刘春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隐源性脑脓肿12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隐源性脑脓肿发病率逐渐增多,但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易误诊.我院近3年接诊隐源性脑脓肿患者12例,为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总结诊疗经验,降低早期误诊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亚娟;曹桂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氯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蛋白尿或白蛋白尿是诊断糖尿病肾病(DN)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DN预后的重要指标[1].降低蛋白尿的治疗措施很多,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1阻滞剂)阻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常用的选择[2].

    作者:刘建萍;黄伟萍;张卫;汪玉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降逆散穴位贴敷治疗化学疗法呕吐疗效观察

    化学疗法(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是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65%~85%,其中顺铂(DDP)所致的呕吐反应几乎为100%[1].

    作者:刘淑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儿童哮喘危险因素311例分析

    目的 调查儿童哮喘发病危险因素,指导临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2005年6月至2007年5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的哮喘惠儿共311例,根据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地区选择非哮喘患儿进行1:1配对,经询问痛史及行体格检查,入选病例从生后首次喘息开始追溯,查找哮喘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调查了43个因素,终进入回归模型的有32个因素,其中高危因素7个,危险因素15个.高危因素有母孕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哮喘家族史、过敏性鼻炎、湿疹史、母孕期早孕反应、呼吸道感染、过敏史.危险因素有肥胖、母亲用化妆品、父母过敏史、荨麻疹史、住房狭窄、工厂、宠物、煤炉、母亲文化水平低、潮湿、开花植物、母孕期上感史、家庭收入低、被动吸烟、蚊香等.哮喘组中同时有多项高危因素和多项危险因素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 遗传因素与哮喘密切相关,母孕期疾病史及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儿童哮喘的危险性,特应性体质是儿童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危险因素,室内外环境不良、家庭经济状况与哮喘有关.

    作者:宋庆;安淑华;闫承生;史玲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炎为主要表现的POEMS综合征1例

    患者,女,56岁.主因双下肢无力2年,加重伴腹胀气短10余天,于2008年1月4日人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伴水肿,体力明显下降,无胸闷、胸痛、恶心、气促,晨起颜面水肿等,未予特殊治疗.3个月前症状加重,不能自行行走,并出现颜面部水肿及发热,体温高达39.5℃.

    作者:张光明;王雅依;崔炜;谷国强;杨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与T细胞免疫异常有关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1].有研究表明,在儿童喘息性肺炎中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感染率高于非喘息性肺炎,儿童患支原体肺炎后常继发过敏性咳嗽,并认为MP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或长期难以缓解的相关病原体[2].为此,我们对MP感染儿童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检测,旨在了解MP感染后机体是否存在与支气管哮喘类似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作者:王建国;鄢文海;苏爱芳;崔明辰;王凤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白血病细胞TIG2基因的表达及甲基化的研究

    抑癌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导致基因转录的沉默是包括白血病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的共同的发病机制.TIG2基因是新近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近的研究发现其表达的减低或沉默与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并多伴有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

    作者:王艳;崔桂荣;黄月华;魏雅;潘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全身性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许多研究认为HSP发作期处于高凝状态,缓解期可恢复正常.本研究旨在通过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检测,探讨其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胡上高;周建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儿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血清Th1/Th2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弥散性毒性甲状腺肿(GD)和桥本甲状腺炎(HT)均是儿童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目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对辅助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的研究发现,其与AITD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检测20例GD和10例HT患儿血清IL-2、IL-4、IL-6、IFN-γ水平,并与正常儿童进行对照分析,以探讨其与AITD发病的关系.

    作者:杨玉;杨利;谢理铃;柯江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丁苯酞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30例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是指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后,患者在度过急性期意识清醒后(一般2~60天)出现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表现为痴呆或去皮层状态,其生活不能自理,目前在治疗上尚无特效方法.为此,我们采用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恩必普软胶囊)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拥军;郭静霞;侯云生;刘冬云;雷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石症诊疗中的价值

    支气管结石症的诊断相对比较困难,主要根据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咳出结石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结石是该病的确诊依据,结石症的治疗多采取外科或纤维支气管镜取石的方法.

    作者:冯志军;黄志昂;张二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与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疗效

    目的 本研究联合应用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45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18 μg,每日1次)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500 μg,每日2次);噻托溴铵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千粉荆(18 μg,每日1次);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500 μg,每日2次),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测定肺功能.结果 治疗后第14天,与噻托溴铵组及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显著提高,(0.941±0.088)L、(0.935±0.078)L vs(1.136±0.086)L(P<0.01),用力肺活量(FVC)显著提高,(1.580±0.156)L、(1.575±0.181)L vs(1I 808±0.180)L(P<0.01).结论 3种药物联合治疗,对COPD患者具有更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张秀伟;杨健;朱颖;武良权;杨晻;文昱婷;施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河北省部分地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作者:邸军;支忠继;王燕;宋岩;张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静脉滴注硫普罗宁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49岁,因上腹部不适、隐痛3天,于2008年9月10日入院.入院体温36.2℃,脉搏69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06/70 mm Hg(1 mm Hg=0.133 kPa),无药物过敏史,否认肝炎病史.查体:意识清楚,精神尚可,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呼吸平稳,颈软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律整齐,腹部平软,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余书;汪龙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终断后肝炎复发23例临床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已获得巨大进步,同时也随之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临床热点问题.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可使临床大多数患者达到持续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复制这一现实目标,但要实现阻止、延缓肝脏疾病进展,防止、减少终末期肝病发生的长远目标,则需长期抗病毒治疗.

    作者:陈明发;孙水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胃息肉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端粒酶活化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是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无限增殖的重要分子基础,端粒酶基因被激活以后,有修复和维持端粒的作用,使染色体形态稳定从而逃避第二致死期(M2期),使细胞获得永生,肿瘤细胞发生无限增殖[1].本研究采用端粒酶重复扩增法(TRAP)对136例胃息肉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旨在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胃息肉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何小兵;王卫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308例医疗纠纷尸体解剖病理学分析

    目的 探讨医疗纠纷患者的死亡原因,分析死亡发生的病理学特点,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科学的法律依据.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958~2008年50年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档案资料中308例医疗纠纷尸检案例.结果 308例医疗纠纷尸检中,302例找到了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占98.1%.308例尸检病例中,病理性死亡268例,非病理性死亡40例.病理性死亡的病因主要为心血管系统疾病,共85例(31.7%),其余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等.结论 科学准确地尸体解剖,不但可明确死因,为有关部门处理医疗纠纷提供科学的法律依据,而且可丰富和发展相关临床学科的内容,对提高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玉华;马光;高洁;李志红;王汝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两种不同通气模式的比较

    目的 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24例存在自主呼吸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先使用辅助/控制通气(A/C)模式后改为ASV模式,另一组先使用A/C模式后改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模式,采用对照性研究方法,比较前后两种通气模式对患者的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的影响,以及两组间的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撤机成功率及调机次数.结果 从A/C模式改为ASV后患者的呼吸频率(RR)、气道峰压(Pp)、平均气道压(Pm)、气道闭合压(P0.1)和浅快呼吸指数(RSB)下降,潮气量(VT)和肺顺应性(C)上升(P<0.01);从A/C模式改为SIMV+PSV后RR、Pp、Pm、P0.1和RSB下降(P<0.01).两组其余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分析指标变更模式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的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撤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ASV组的调机次数明显少于SIMV+PSV组(8.5±2.2 vs 13.1±3.1,P<0.01).结论 ASV和SIMV+PSV与A/C比较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呼吸负荷,保护肺组织.运用于撤机时两种模式效果无明显差别,但ASV操作相对简单,适合于临床医师使用.

    作者:阎锡新;高耐芬;刘菲菲;石玉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脉压、脉压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脉压(PP)、脉压指数(PPI)与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并比较两者用以评价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对优越性.方法 547例行冠脉造影患者的冠心痛(CHD)病变的严重程度分别用冠脉病变的血管支数、冠脉狭窄程度和冠脉病变评分表示.测定外周肱动脉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计算PP及PPI.结果 冠脉病变程度随增龄而逐渐加重,冠脉狭窄积分3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冠脉正常组为89.1±38.6 vs 57.1±32.2 vs 26.05±22.1 vs 3.7±2.7(H=239.963,P<0.01);PP和PPI冠脉病变组>冠脉正常组;3支病变组>1支病变组,PP为(53±11)mm Hg vs(48±11)mm Hg,PPI为0.413±0.06 vs 0.375±0.06(均P<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P、PPI均与CHD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7,0.632;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PI与CHD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为密切,OR值为1.012,95%可信区间为(1.261,1.447).结论 脉压及脉压指数是较为简便的反映大动脉弹性的参数,与冠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且脉压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较脉压有更大的优势.

    作者:田丽晓;李凌;白雪洋;杨一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