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钠抗凝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王全河;杨国杰;吴楠

关键词:心房颤动, 华法林, 抗凝药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AF)患者华法林钠(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60例老年(≥75岁)非瓣膜病性持续性AF患者,随机分入调整剂量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300 mg/d)组.观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80~2.50时华法林剂量、血栓栓塞事件与出血风险.结果 INR 1.80~2.50时华法林剂量1.43~3.57 mg/d,平均(2.373±0.304)mg/d.160例患者中,发生血栓栓塞13例(8.1%).其中华法林组2例(2.5%),阿司匹林组11例(13.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微出血:华法林组7例(8.8%),阿司匹林组5例(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结论 严密监测INR情况下,老年AF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与肥胖、胰岛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长期以来,脂肪组织一直被认为是仅供能量贮备的终末分化器官.但是自从1994年发现瘦素以来,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作者:贾爱华;徐静;苏鸿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口服普奈洛尔引起严重腹泻1例

    患者,女,54岁,因反复关节疼痛15年心悸1年,于2008年10月5日入院.查体:体温37.5℃,脉搏11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5/60 mm Hg(1mm Hg=0.133 kPa),双侧甲状腺Ⅰ度肿大,质中等,未闻及血管杂音.

    作者:周润华;朱芳晓;石宇红;莫汉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性普罗帕酮中毒致反复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1例

    患者,女,27岁,因头晕、恶心、心前区不适1小时,于2008年10月7日9;30时急诊入院.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6.6℃,脉搏84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95/60 mm Hg(1mm Hg=0.133 kPa),意识清楚,表情淡漠,皮肤黏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啰音.

    作者:梁凤;陈辉;杨擎;王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以高钙血症为首发表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患者,男,58岁,主因明显乏力、嗜睡2天,于2008年4月2日入住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既往糖尿病病史9年,应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尚可,无腰痛、骨痛、腹胀、胸闷等明显不适.入院后查体:精神差,消瘦,轻度烦躁,舌体干燥,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律齐,腹软,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各椎体无压痛及叩击痛;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作者:孟真;罗建民;王修乾;王东梅;李英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10例

    血液病,尤其是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临床上常应用化疗或大量的免疫抑制剂,不可避免地会引起骨髓增生抑制、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及免疫功能减退,常合并严重感染.

    作者:梁文同;谢旭磊;贾志强;颜晓燕;李琳;贾士强;赵彩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良性梗阻性黄疸的内镜下治疗

    良性梗阻性黄疸常继发于胆总管结石、缩窄性Vater乳头炎、手术损伤、慢性胰腺炎等,传统方法是以手术解除梗阻,创伤大,并发症多,部分患者术后会再次梗阻.随着十二指肠镜技术的发展,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相关技术已广泛用于良性胆管梗阻的诊治.我科对238例良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运用治疗性ERCP技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姮;黄晓东;吴杰;王萍;刘文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汶川地震援建工人发病情况调查

    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8.0级地震后,石家庄共有1267名工人赴川援建活动板房,在援建过程中,工人患病率较高.本研究对随机抽查的250名援建工人进行患病情况的分析,以探讨援建工人在震后援建行动中疾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

    作者:吴国斌;张晓博;张君;池云芳;王子金;高彩霞;孙春风;张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的变化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清内脂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及各项代谢指标之间的关联.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52例(DKD组),46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及40例正常对照人群(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内脂素水平,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脂联素和胰岛素,另外测量体质量、身高、腰围、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及各项生化指标,并分析内脂素、脂联素与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的关系.结果 DKD组及T2DM组内脂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58±7.32)ug/L,(12.04±6.17)ug/L vs(16.89±5.76)ug/L (P<0.05),而DKD组与T2DM组之间无明显关联(P>0.05);而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3.64±0.70)mg/L vs(6.91±3.26)mg/L,(4.82±1.86)mg/L vs(6.91±3.26)mg/L(P<0.01),DKD组与T2D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KD组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腰臀比呈正相关(r=0.406,P<0.01);脂联素与HOMA-IR、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2、-0.431、-0.761、-0.623、-0.380、-0.332和-0.393(均P<0.01).结论 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清内脂素及脂联素水平下降,且内脂素与脂联素是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文博;田林红;胡雪剑;张明;王春玲;张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丙基硫氧嘧啶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1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女,20岁.因眼球突出、颈部增粗2年,心悸2个月于2007年10月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球突出、颈部增粗,伴畏热、心悸、出汗、手抖、性情急躁、多食、易饥、大便次数增多,但体质量无明显下降.

    作者:周亚茹;庞建华;李乃喆;王战建;支忠继;李玉坤;刘宽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临床分析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在全球迅速蔓延,随着AIDS患者人数的增多,各种机会性感染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马尔尼菲青霉菌(PM)由于气候的原因好发于我国南部的广东、广西及云贵地区.目前,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也是我院AIDS患者的特征性感染之一.该病发病急,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现回顾性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的6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张勇;李勇;卢瑞朝;蒙志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又名离散因子(sactter factor,SF),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的亲肝性生长因子,初从血浆和血小板中纯化获得,是一种刺激肝细胞增生的有丝分裂原,主要由间质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等)产生,在鼠、兔、人等的多种组织中表达.近年来,发现HGF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能够刺激多种类型的细胞分化、增殖、运动、迁移及新血管的形成,在保护和修复损伤的动脉内皮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目前已知生物活性广泛的生长因子之一.现对HGF与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王素星;王瑞英;王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008年心血管病学重要临床进展

    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改变未来.这句话同样适合2008年心血管病的临床进展.回顾2008年,知识的更新、科技的进步让我们震撼,给予我们启迪.

    作者:崔炜;郭艺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sclhemia,VBI)是神经科常见急症,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是由于动脉硬化或脑血管痉挛等原因引起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出现障碍,导致大脑后部、脑干、小脑缺血,临床上出现平衡障碍(站立不稳)、眩晕、耳鸣及眼球震颤等,症状缓解慢,复发率高,常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导致急性脑血管疾病.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及治疗VBI是许多学者一直关注的问题.笔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法舒地尔治疗该病,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刘双秀;杨万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药物性假性胆囊结石3例

    头孢曲松、避孕药等在胆汁中药物浓度高,形成沉淀引起假性结石,我院近年来在应用某些药物治疗过程中,曾发现这些患者合并胆囊泥沙样结石,导致腹痛、呕吐等胆道症状持续存在甚至加剧,应引起临床上的重视和注意.为进一步了解某些药物治疗后导致假性胆囊结石的发病情况,现将3例患者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叶平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急性血栓性脑梗死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一般用溶栓及活血化瘀治疗,由于大多数患者入院时已错过溶栓时间窗,得不到溶栓治疗,故疗效不佳.我院应用衣达拉奉并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其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和纤溶状况研究进展

    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患者多数伴有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功能的异常改变.这些改变不仅导致患者的血栓或出血症状,而且还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现就近年来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和纤溶状况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魏晓萍;惠起源;陈雅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慢性肾脏病脂代谢异常的诊断和治疗

    早在1982年Moorhead等[1]巳明确提出脂质肾毒性(1ipid nephrotoxicity)的概念.近20年临床资料表明慢性进行性肾损伤时常伴随脂代谢异常,后者又可促发肾损害.

    作者:李英;迟雁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周围性面瘫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CNSL),是由于白血病细胞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脊髓膜及脑实质白血病细胞局限性或广泛性浸润.在CNSL中,可以出现周围性面瘫(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但不是常见症状,尤其以单纯周围性面瘫为早期临床表现的CNSL更是少见.我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治疗的8例处于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状态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周围性面瘫,经观察6例确诊为CNSL,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业生;贾利红;马红霞;赵晓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Fahr病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Fahr病是一种散发性或家族性特发性双侧大脑基底节钙化症,1930年由Fahr首次报道.属于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少数为性染色体遗传,临床属于罕见疾病.该病的临床表现极其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精神障碍,癫痫发作及锥体外系综合征等.我院近3年收治Fahr病患者3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燕;李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1].近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氧化应激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萌;王瑞英;王素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