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

郭欣;樊胜彬;高香瑞;魏宏莲;范士英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半胱氨酸
摘要: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估计已超过4 000万[1].糖尿病及其各种并发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永久右心室流出道起搏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和稳定性.方法 55例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缓慢心律失常惠者随机分为2组,27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主动固定电极组),28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被动固定电极组),比较2组电极植入时间和心电图QRS渡宽度,电极植入时及随访起搏阚值、感知、阻抗,电极脱位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主动固定电极组的植入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固定电极组,(25.82±1.84)min vs(20.07±2.45)min、(15.75±1.99)min vs(8.50±1.89)min(均P<0.05).主动固定电极组起搏的QRS波时限较被动固定电极组短,(130.10±4.00)ms vs(152.30±10.80)ms(P<0.05).主动电极植入组即刻阈值比被动电极组高,(0.71±0.27)V vs(0.51±0.17)V(P<0.01),术后随访3个月,2组的起搏阈值、感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时主动电极组阻抗要低于被动电极组,(431.00±76.90)Ω vs(588.39±160.79)Ω(P<0.01),未见电极脱位等并发症.结论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的起搏应用可行而稳定.

    作者:李萍;石泉;胡建新;程晓曙;吴清华;吴延庆;程开诚;陈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硼替佐米临床研究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血液系统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一种名为硼替佐米(万珂,简称PS-341)的药物出现在该病的治疗中.本研究旨在探讨硼替佐米相关临床研究,评价其在MM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刘蕾;白砚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瘦素与肝硬化

    瘦素是由肥胖基因(ob)编码的一种多肽类激素,由Zhang等[1]于1994年首先发现,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产生.早期发现瘦素的主要功能是中枢性抑制摄食、增加能量消耗、调节体质量[2],但目前研究证实,除全身的脂肪组织外,肝脏、胃黏膜、胎盘、胎儿心脏、骨骼肌、骨及软骨组织等均可以分泌瘦素,瘦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3].

    作者:张宏力;赵东强;王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新生儿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

    例1,男,出生2天,生后周身瘀点、瘀斑46小时,皮肤黄染42小时,于2007年6月12日入院.患儿第1胎,第1产,孕40周顺娩,于生后2小时发现周身散在瘀点、瘀斑,生后6小时,出现周身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已排二便,睡眠好,人院治疗.

    作者:宋相冬;许玉梅;武丽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服用氯吡格雷致发热1例

    患者,女,70岁,因不稳定型心绞痛于2007年10月15日入院.人院后给予氯吡格雷75 mg/d治疗.1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中服用300 mg氯吡格雷,术后继续服用氯吡格雷75 mg/d治疗.患者无不适主诉.

    作者:潘冰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辛伐他汀联用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压引起的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的一个早期改变.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减少心血管相关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作者:孙彦素;刘海东;孙素芬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冠状动脉闭塞试验生活质量与医疗经济学评估

    2006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年会期间,正式报告了冠状动脉闭塞试验(Occluded Artery Trial,OAT)研究结果.该研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引起了很大震动.新近,OAT研究关于患者生活质量与医疗经济学分析的结果揭晓,表明对于已经失去佳再灌注时机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并不优于药物治疗,但其医疗费用却显著增加.此部分研究结果同样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作者:金雅丽;郭艺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化妆品胶囊过敏导致急性肺水肿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患者,女,31岁,因顽固痤疮,服用中药胶囊(排毒清痘素)3粒后1小时逐渐感气短,喘息和胸部不适,头晕无力,随后排橘红色尿1次.于服药后2.5小时来急诊科就诊.否认药物过敏史,不吸烟,幼年有哮喘发作,近10年内未发作.

    作者:阎渭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2008年肾脏病诊疗进展

    2008年肾脏病诊疗领域与其他学科一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笔者综述如下,供同道参考.1 临床指南1.1 法国微白蛋白尿(MAU)和尿白蛋白排泄指南[1] MAU定义:30~300 mg/24 h;晨尿:20~200mg/mL或30~300 mg/g肌酐或2.5~25 mg/mmol肌酐(男性),3.5~35 mg/mmol肌酐(女性).

    作者:傅淑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西南边远山区1 000例纤维支气管镜与胸部X线对比分析

    纤维支气管镜应用40年以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及临床实践,是目前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现就我院1 000例肺疾病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与胸部X线和临床表现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徐萍;谢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心包恶性间皮瘤1例

    患者,男,19岁,因发热8天、胸闷5天,于2006年3月4日入院.8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5℃,伴全身肌肉酸痛,给予抗生索治疗无效.5天前出现胸闷.既往曾患乙型肝炎、伤寒,否认结核病史.查体:体温37.8℃,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无脓点.

    作者:丁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GF-Ⅱ)是生长激素发挥作用的中间信使,其主要功能是介导生长激素(GH)的蛋白同化作用和促有丝分裂作用.有关IGF的研究主要集中在IGF-Ⅰ方面,而IGF-Ⅱ的研究主要在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体脂转移等方面,国内研究较少.

    作者:欧阳迎春;郑舒展;余琴;罗兴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住院过敏性紫癜患儿100例临床资料分析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由免疫复合物介导引起的广泛性、无菌坏死性小血管炎,使血管壁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导致渗出性出血和水肿.主要病因有:感染、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环境变化和其他如花粉和预防接种等.

    作者:高晓琳;黄永坤;李琪;刘梅;曾洁;李海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安全有效的方法.它能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少夜间呼吸暂停次数,纠正低氧血症,并降低0SAHS患者多种并发症和病死率[1].

    作者:么太成;王贺龙;杜艳英;高文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简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敏C反应蛋白、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急性脑缺血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脑缺血中的变化,探讨其在脑缺血早期诊断及防治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83例急性脑血栓形成(ACT)、4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及30例健康时照者血清hsCRP、sCD40L及MMP-9水平.结果 ACT组和TIA组患者血清hsCRP、sCD40L和MMP-9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hsCRP(458.2±13.4)μg/L、(433.5±21.1)μg/L vs (224.1±29.9)μg/L(P<0.01),sCD40L(7.8±1.3)kU/L、(7.0±1.2)kU/Lvs(4.2±1.1)kU/L(P<0.01),MMP-9(81.2±10.3)μg/L、(72.4±7.9)μg/L vs(33.9±6.7)μg/L(P<0.01);ACT组血清hsCRP、sCD40L和MMP-9均较TIA组患者显著增加(P<0.01).结论 sCD40L、MMP-9及hsCRP水平增高与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斑块破裂的发生有关,表明其可预测近期发生急性脑血栓形成的可能,抑制炎症反应可减轻病情.

    作者:张雪梅;程立山;李艳;张晶;付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含克拉霉素的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性肺结核临床观察

    结核病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长期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随着艾滋病的蔓延,活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化学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得耐多药结核病例不断增加,对全球结核病控制构成了严重威胁.耐多药肺结核不仅疗程长、费用高,而且疗效差、病死率高.为了探讨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联合克拉霉素辅助治疗,并与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国容;包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单纯性肥胖伴暴食症患者胃排空与孤啡肽的相关性研究

    据新统计,美国成年人中19.5%的男性和25.0%的女性患有肥胖症.我国2004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综合调查结果显示,肥胖发病率为7.1%.肥胖症不仅给公共卫生医疗系统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肥胖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作者:刘红芬;刘丽;常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2008年呼吸内科疾病诊疗进展概要

    呼吸系统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进步,到专业科室就诊患者明显增加,我们深切体会到我国绝大多数呼吸病患者没有得到适当的诊疗,要使基层呼吸病患者成为先进医学科学与技术的受益者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

    作者:阎锡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纳洛酮联合甲氧阿米苯唑治疗急性地西泮中毒疗效观察

    急性地西泮(安定)中毒是I临床中毒常见的急症之一,笔者对急诊内科来诊的81例安定中毒昏迷的患者,采用了纳洛酮联合甲氧阿米苯唑(甲氯芬酯)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双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