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东;马杰;赫立恩;张淑慧
目的 探讨SORL1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 否存在关联.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14倒AD患者及111例健康对照者的SORL1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结果 AD组SORL1的rs12285364SNP,C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7.2%vs 16.2%,P<0.05);AD组TT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 vs 4.5%,P<0.05).CT基因型与女性AD存在正关联(OR=3.100,95% CI=1.260~7.629),而与男性AD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基因型可能与AD有关,此种关联主要影响女性.
作者:王燕;伍力;余发春;杨杨;李超;伍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胃癌新生血管和淋巴管是肿瘤侵袭转移机制中重要的一环,而淋巴转移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胃癌早期以淋巴道转移为主,晚期才发生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定位于淋巴管的内皮生成因子受体3(VEGFR-3),受淋巴管内皮生成因子C、D诱导并与之结合,在肿瘤淋巴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3].
作者:刘艳;金延安;刘俐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患者,男,58岁,主因间断胸骨后疼痛伴心悸、头晕、黑矇7年,加重3天,于2009年7月11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血压高达16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嗜烟酒.患者缘于7年前劳作时出现胸骨后闷痛伴心悸,随后出现黑矇、晕厥,无大小便失禁,无恶心、呕吐,持续约数秒钟后恢复意识,无肢体及言语障碍.
作者:任慧敏;谢瑞芹;刘凡;崔炜;鲁静朝;杨秀春 刊期: 2009年第23期
十二指肠憩室相当常见,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数无特殊症状,不需要处理,少数患者由于十二指肠降段憩室压迫胆总管,或由于乳头移位,影响了胆汁、胰液的排泄而发生黄疽、胆系感染或胰腺炎的表现,称之为Lemmel综合征.
作者:赵卫东 刊期: 2009年第23期
尿酸是人体中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临床上许多系统性疾病中均可出现高尿酸血症,如痛风、高血压、恶性肿瘤、肾脏疾病等.近年来研究发现组织缺氧能引起血尿酸升高,且有可能作为氧化代谢受损的标志及一些疾病的预测因子,如慢性心力衰竭、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等[1-2].
作者:杨青兰;杨晓芸;景丽玲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疾病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由于脑静脉回流障碍和脑脊液的吸收障碍,产生脑组织瘀血、水肿及颅内压增高,从而表现出-系列相关症状与体征.其临床表现复杂又无特异性,常规CT检查易漏诊和误诊,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1].
作者:刘宏顺;王志红;吴建维;郭力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分类及预后判定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明确诊断、衡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以及判定药物疗效的金标准[1].但肝活组织检查为有创性检查,患者不易接受.
作者:盛慧萍;成江;朱琪;杨岩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患者,男,53岁,因间断心悸10年,加重伴胸闷咳嗽2周于2006年6月3日入院.人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功能Ⅳ级.入院时体温36.8℃,呼吸20次/min,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40次/min,心律不整,心音强弱不等.双肺底少量湿哕音.心脏彩色超声检查:会心扩大.纠正心脏功能治疗10天后(6月13日)经右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动脉狭窄,除外心肌缺血.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9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锁骨下动脉(sbubclavian artery,SA)窃血综合征临床并不少见,是影响患者健康生存的血管疾病.文献报道介入技术手段治疗SA的狭窄和闭塞并发症少、疗效确切[1-2].常规经股动脉行SA狭窄或闭塞的支架植入,由于途径太长或成角等原因使导丝缺乏足够的支撑,难以顺利开通闭塞或影响支架定位.
作者:赵林;毕伟;李林芳;刘增品;王铁刚;周存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08例CHB患者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微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进行HBV基因分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非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辅助性T细胞(Th)1、Th2、自然杀伤(NK)细胞,对其中55例人白细胞抗原(HLA)-A2阳性CHB患者检测HBV特异性CTL.结果 108例CHB患者中,B基因型59例(54.6%),C基因型48例(44.4%),B、C混合型1例(0.9%),HLA-A2阳性55例(51.4%)中,C基因型感染者27例,B基因型感染者28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率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75.0%vs 49.2%)(P<0.01),C基因型的HBV DNA水平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6.12±0.81)log10 copies/ml vs(5.02±0.61)log10 copies/ml(P<0.01),HBV特异性CTL低于B基因型感染者(0.21±0.06)% vs (0.39±0.12) % (P<0.01).非特异性CTL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19.84±6.17)% vs (16.81±3.56)%(P<0.01),丙氨酸转氨酶(ATL)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505.12±312.91)U/L vs(222.11±205.16)U/L(P<0.01),血清总胆红素(TBIL)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45.71±41.12)μmol/L vs(28.18±15.12)μmol/L(P<0.05).结论与CHB B基因型感染者相比,C基因型感染者的HBV特异性CTL较低,导致HBV DNA水平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HBeAg阳性率也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因此C基因型感染者的肝功能损害比B基因型感染者重,C基因型感染者的肝功能损害比B基因型感染者重,可能也与C基因型感染者的非特异性CTL比B基因型感染者高有关.
作者:顾锡炳;杨小娟;王栋;华忠;吴杭源;徐月琴;陆忠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阿德福韦酯(ADV)是新一代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新药,具有较强的抗HBV作用,适用于治疗有HBV活动复制证据,并伴有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活动性病变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对拉米夫定治疗后引起YMDD变异耐药的cHB患者和乙型肝炎肝移植患者尤为适用;现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就ADV抗HBV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及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张旭东;马杰;赫立恩;张淑慧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e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是1型糖尿病的一种亚型,是从貌似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筛选出来的[1].国内外文献一般将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阳性成年起病的T2DM视为LADA,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其在糖尿病中所占的比例约为10%[2].该类患者同样存在各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晓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槲皮素(quereetin,Qu)对转染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周期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或未转染细胞HepG2周期的分布,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21CIP1/WAF1的表达.结果 用Qu处理48小时后,转染携带X基因载体组与转染空载体加药组或未转染载体的HepG2细胞加药组比较,G0/G1期所占细胞比例减少(50.3±1.54)%、(73.2±0.9)%或(74.5±1.1)%(P<0.01),S期细胞所占比例增加(38.1±1.2)%、(20.7±1.2)%或(16.9±0.6)%(P<0.01).转染X基因的加药组与转染X基因未加药组相比,G0/G1期所占细胞比例增加(50.3±1.5)%、(62.8±1.0)%(P<0.01),S期所占细胞比例减少(38.1±1.2)%、(28.6±1.3)%(P<0.01).转染X基因未加药组细胞P21wRNA或P21蛋白无表达;Qu可增加转染X基因细胞、空载体细胞及HepG2细胞P21wRNA或P21蛋白的表达,但前者较后两者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Qu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的作用,增加细胞P21waf1/cip1表达,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
作者:沈钦海;秦召敏;孙志军;陈国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与血脂和脂质比值的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分为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60例(B组),糖尿痛微血管并发症组60例(C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60例(D组),并选择正常对照组100例(A组),检测各组血脂并计算脂质比值.结果 B、C和D组与A组比较,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分别为TC(4.85±0.53)mmol/L、(5.24±0.90)mmol/L.(5.75±0.89)mmol/L vs(4.41±0.66)mmol/L,TG(1.93±1.26)mmol/L、(2.15±1.69)mmol/L,(2.02±1.16)mmoI/L vs(1.04±0.34)mmol/L,LDL-C(2.68±0.43)mmol/L、(2.93±0.68)mmol/L、(3.44±0.76)mm0I/L vs(2.41±0.47)mmol/L(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降低,(1.17±0.30)mmol/L、(1.17±0.24)mmol/L、(1.11±0.15)mmol/L vs(1.37±0.19)mmol/L(P<0.01);TC/HDL-C、LDL-C/HDL-C和TG/HDL-C的对数转换值(IgTG/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分别为TC/HDL-C 4.36±1.09、4.64±1.11、5.25±0.87 vs3.26±0.56,LDL-C/HDLC-2.45±0.75、2.60±0.70、3.13±0.64 vs 1.80±0.43,lgTG/HDL-C 0.16±0.31、0.20±0.29、0.21±0.23 vs-0.14±0.17(P<0.01).B、C和D组间TC、LDL-C水平依次增高(P<0.01或<0.05).与B、C组比较,D组TC/HDL-C、LDL-C/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TC和LDL-C增高是2型糖尿痛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脂质比值TC/LDL-C、LDL-C/HDL-C增高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翠英;任丽萍;王战建 刊期: 2009年第23期
1992年,西班牙学者Brugada等[1]报道了一种猝死综合征,其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阻滞、右胸导联(V1~V3)ST段提高.1996年,日本Miyazaki等[2]首次将上述心电图异常伴猝死者称为Brugada综合征.目前,一些文章报道非Brugada综合征患者心电图也可出现Brugada波样改变.我们发现Ⅰ例发热患者心电图出现Ⅰ型Brugada波,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涛;郭继鸿;商丽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传统观念认为,成年中枢神经系统是不可再生的,神经再生仅发生于胚胎期及出生后早期.近年研究表明,成年啮齿类和灵长类的海马、嗅球等部位可以产生新的神经元,神经再生持续于整个成年期,为神经系统损伤和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思路[1].
作者:杨艺敏;冯加纯 刊期: 2009年第23期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在自然界分布较为广泛,此外亦存在于人的皮肤和肠道,成为人体的正常菌群.PA也是重要的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之一[1].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PA较为有效的药物为亚胺培南(IPM),随着该药的广泛使用,其耐药菌株逐渐增多,给临床治疗和控制带来极大的困难.
作者:秦超;许爱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内膜撕裂后循环中的血液通过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导致血管壁分层,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多变,病死率高,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89例AD患者各个DeBaKey分型之间的临床资料,并探讨AD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诊疗及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洁香;陈弹;蒋廷波;宋建平;杨向军;刘志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胆道外科手术后并发胆道大出血,保守治疗和传统外科手术治疗预后较差,病死率高[1],近些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水平提高,介入栓塞材料不断更新,介入栓塞治疗急性胆道大出血效果好,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对本院收治的16例胆道外科术后并发胆道大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涛;解皓;窦剑;吴文娟 刊期: 2009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