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长激素、催乳素、甲状旁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刘茂林;徐刚;宁锂;陈兆军;项捷

关键词:肾透析, 生长激素, 催乳素, 甲状旁腺素, 甲状腺激素
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ESRD)和透析患者存在多种内分泌激素的紊乱.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发育代谢异常,性功能减退、泌乳、月经失调,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后,并不能恢复其激素平衡和生理功能[1].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血清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甲状旁腺素(iPTH)和甲状腺激素(TH)水平在MHD患者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替加色罗治疗功能性腹痛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功能性腹痛又称慢性特发性腹痛或慢性功能性腹痛,是指持续或频繁发作的下腹痛,病程超过半年,但无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虽然其不影响患者的生命,但若疼痛长期存在,可干扰痛觉传导通路的正常活动,并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2],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的康复.为此我们采用替加色罗(商品名:泽马可),治疗功能性腹痛,以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张东伟;陈锡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心脏磁共振延迟强化成像定量评价心肌梗死的研究

    目的 研究计算机辅助测体积法(CAVM)与视觉评分法(VSM)在心脏磁共振延迟强化成像上评价梗死心肌大小的相关性,并探讨梗死心肌质量与室壁运动异常、左室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次屏气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快速成像(FIESTA)序列,对21例心肌梗死患者行心脏电影MRI及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的延迟强化成像.①用CAVM及VSM分别评价患者的梗死心肌质量及梗死心肌范围程度.用VSM评价时根据延迟强化的透壁程度分为0~4分;0=无强化,1=1%~25%强化,2=26%~50%强化,3=51%~75%,4=76%~100%强化;②评价患者的室壁运动异常及左室功能.结果 两种方法评价梗死心肌高度相关(r=0.825,P<0.001);梗死心肌质量与室壁运动异常(r=0.740)、射血分数(r=-0.733)、收缩末期容积指数(r=0.702)、收缩末期容积(r=0.698)、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0.657)、舒张末期容积(r=0.648)均密切相关(P≤0.001).结论 计算机辅助测体积法及视觉评分法均可准确定量梗死心肌,梗死心肌质量与室壁运动异常、左室功能有高度相关性.

    作者:张青;王振常;赵波;鲜军舫;田其昌;张华;吴超;李岩;罗福燕;牛延涛;史旭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临床胰岛素制剂的发展及应用特点

    生理性的人胰岛素分泌模式包括基础状态分泌和餐时爆发分泌.1型糖尿病患者二者分泌均缺失,必须依赖胰岛素生存;2型糖尿病的特点是伴随胰岛素抵抗,开始时存在高胰岛素血症,随着病程的延长,胰岛功能逐渐下降,胰岛素补充治疗逐渐转为替代治疗.胰岛素缺乏或相对不足是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环节.如何使外源胰岛素更加接近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大限度的避免胰岛素治疗的不利方面,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动物和人胰岛素由于自身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局限,限制了它的应用.随着制备工艺的提高,以及对糖尿病病理生理过程和发病机制、胰岛素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的深入了解,现已相继研制生产出各种胰岛素制剂,并逐渐完善治疗方案,弥补了传统胰岛素的不足.现将各种胰岛素制剂的特点及用法综述如下.

    作者:王玉霞;杨文英;郭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蛇凝血素酶致速发性过敏反应1例

    患者,男,60岁.主因间断咳嗽、咳痰1年余,加重伴痰中带血1周,于2006年6月1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周咳嗽,咳痰加重,为黄黏痰,无发热,伴痰中带血,无大口咯血,在家给予对症处理不见好转,为了进一步治疗而入院.既往患糖尿病病史5年,皮下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阿卡波糖(商品名:拜糖平).空腹血糖7.0~8.2 mmol/L.有青霉素过敏史.未发现其他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6.5 ℃,心率8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语利,查体合作.辅助检查:白细胞5.2×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2,血小板269×109/L,红细胞450×1012/L,血红蛋白125 g/L.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诊断:右肺中心型肺癌伴右肺中叶不张放疗和化疗后;2型糖尿病.给予抗感染、增加机体抵抗力及止血合剂和中药治疗.5天后,患者痰中带血较前好转,于第6天晨起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咯血,为鲜红色,无胃内容物,给于注射用蛇凝血素酶(商品名:立芷雪)1 kU入壶,患者于给药后30秒出现呼吸困难、吸气费力、烦躁,自觉颈部增粗,腹痛,双手大小鱼际肌出现鲜红色斑点,手足发凉,血压85/50 mm Hg.考虑为立芷雪引起的速发性过敏反应.即刻让患者平卧位,给予吸氧,用生理盐水替换静脉滴注液体,氟美松5 mg入壶,苯海拉明40 mg肌肉注射,1分钟后患者症状缓解,血压105/75 mm Hg.

    作者:李朝霞;李枝巧;王敏;徐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误诊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由于临床表现以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无明显肺部体征,故极易被误诊,造成临床抗生素的不必要频繁使用.对我院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8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30例被误诊,误诊率达30.6%.现将其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魏丽敏;葛素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变形性骨炎1例临床及病理表现

    患者,男性,66岁,全身骨痛1年,进行性加重,近1月活动受限卧床伴耳聋于2006年3月转入我科.查体:体温36.2 ℃,血压102/58 mm Hg(1 mm Hg=0.133 kPa)卧位,被动体位.体质消瘦,贫血外貌.全身皮肤无皮疹及皮下结节,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前额触及3 cm×2.5 cm骨性包块,触痛明显.

    作者:邱琳;李彩萍;张乌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危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胃肠出血延长了患者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时间,增加了病死率[1].但通过积极有效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常智忠;辛燕;杨素征;马瑞凤;吴子彬;田勇;卜彦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管新生机制是恶性肿瘤的重要发病机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参与血管新生作用强具特征性的促血管生成介质,它可刺激血管生成,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国外的许多研究证实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存在着血管新生,而且VEGF及受体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多种细胞系中表达,血清VEGF水平已成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的一项独立预后因素.本研究中我们主要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方法检测NHL患者血浆VEGF浓度,旨在探讨NHL患者血浆VEGF(P-VEGF)与临床病情的关系.

    作者:王红芳;岂连鹏;申建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氧化应激的相关研究

    心血管并发症是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缺血性心脏病在死因构成比中约占40%.透析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反应这种亚临床炎症的较好指标,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1].另外,透析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这是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检测hs-CRP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进而为血透患者心脏病的早诊断及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李桂英;佘鸿燕;李淑霞;栗军香;张军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肽性与IgA肾病的关系

    目的 了解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1受体(AT1R)基因多肽对IgA肾病的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选择了64例IgA肾病患者和80例健康献血者,分别测定AGT、ACE和AT1R基因多肽性,并观察患者的尿蛋白,肾功能、血压.结果 ①患者具有ACE DD基因型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2.59±0.75) g明显高于ACEⅡ基因型者(1.80±0.57) g,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CE DD基因型患者的血肌酐(134.0±22.5) μmol/L明显高于ACEⅡ基因型患者(92.0±19.2) μmol/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具有AGT TT基因型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2.32±0.78) g,明显高于AGT MM基因型(1.79±0.58) g和MT基因型(1.87±0.63) 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AGT TT基因型患者的血肌酐(135.0±23.8) μmol/L明显高于AGT MM基因型(98.9±17.3) μmol/L和MT基因型(105.1±25.3) 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患者具有AT1R AA AC CC基因型之间血压、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ACE与AGT联合作用结果发现ID+TT组24 h尿蛋白(2.10±0.81) g高于其他基因组,血肌酐(110.4±25.7) μmol/L高于其他基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TT组及DD+MT亦有24 h尿蛋白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基因多肽性与IgA肾病进展相关.联合基因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需加大样板数,加入IgA肾病其他易感基因联合分析.

    作者:李荣;张宁;康莉;夏天;苏如松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经胸超声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选择中的价值

    我院2004年8月至2006年9月,利用经胸超声引导封堵房间隔缺损(ASD)104例,效果满意.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指导ASD封堵曾有不少报道,但均是根据超声不同切面所测缺损的大径而选择封堵器,准确性较差.笔者研究依据超声所测缺损面积来选择封堵器,准确可靠,所有病例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文峰;张源祥;赵丽娜;何小梅;张立建;王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简化的尿素动力模型评价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充分性

    目的 探讨简化的尿素动力模型评价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充分性的可行性.方法 共观察60例行CAPD治疗半年以上的患者,分别计算每天4次交换液体所得的尿素清除指数(KT/V),并分别与1天总的KT/V值进行比较.结果 每天第1次交换液体所得的KT/V值与1天总的KT/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相关性极好(r=0.9516).结论 每天第1次透析所得的KT/V值可以代替1天总的KT/V值以评价CAPD的充分性.

    作者:万启军;何永成;栾韶东;贺争鸣;陈洪滔;朱丹;唐娣;许慧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腹水诊断的意义

    对不同疾病所致腹水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是截然不同的.对此,寻找鉴别良恶性腹水的标志物十分重要,临床上腹水性质的鉴别是一个难点,肿瘤标志物在腹水病因诊断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选用癌胚抗原(CEA)、糖蛋白肿瘤相关抗原(CA19-9、CA-125)及乳酸脱氢酶(LDH)对腹水进行检测,并对这些指标进一步探讨和综合分析.

    作者:李淑坤;司雁菱;郑荣娟;高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小剂量华法林钠对2型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疗效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日趋上升,因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往往小于0.8,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较非糖尿病者明显增高及年轻化,而且再发、致残及病死率高,华法林钠用于预防血栓的传统剂量较大,要求INR目标值为2.0~3.0,而T2DM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应用此剂量出血率高,特别是脑出血、视网膜出血等.但对于小剂量华法林钠对2型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国内外尚无报道,现对我院近6年应用小剂量华法林钠预防2型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作者:韩书霞;贾海霞;李琳;苏胜偶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合并贫血120例分析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合并贫血的原因,国内目前无相关报道.本研究从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角度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证据.

    作者:张禄;韦嘉;陈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灯盏花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症状以对称性肢体疼痛、感觉减退、麻木为主要特征,可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可致残.目前尚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我院内分泌科应用灯盏花素联合甲钴胺(商品名: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内镜下胃造瘘术临床应用的研究

    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我院共行内镜下胃造瘘术(PEG)19例,现将其术前、术中、术后有关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旨在推广PEG在临床合理的应用.

    作者:周红兵;钟燎原;陈维顺;李亚玲;田双莲;宾冬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致乙状结肠回肠瘘1例

    患者,男,57岁,因下腹痛伴腹泻1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持续性胀痛,腹泻水样便,每日7~8次,无畏寒发热.体格检查:体温37.2 ℃,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75 mm Hg(1 mm Hg=0.133 kPa).慢性病容,无病理性浅表淋巴结肿大,心肺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5 g/L,红细胞计数4.27×1012/L,白细胞计数7.1×109/L,血小板计数294×109/L,粪常规:红细胞(++)/HP,白细胞(++)/HP.CT扫描无纵膈淋巴结肿大.结肠镜检查:进镜约15 cm见肠壁呈嵴状隆起,表面充血糜烂,覆黄色坏死物,质韧.嵴状隆起形成双腔改变:一侧可见正常乙状结肠肠腔;肠腔内有较多粪块;另一侧管腔其肛侧黏膜充血糜烂,表面有较多灰黄色坏死物,循腔进镜,见肠腔环形皱襞,黏膜呈绒毛状改变,并有混浊肠液及气泡(图1~3).将内镜用塑料导管以异物钳置于瘘管中,注入76%泛影葡胺20 ml,经摄X片证实造影剂进入回肠.病理报告:纤维组织中见弥散及成片的圆形、椭圆形细胞,异型性明显,部分细胞核仁清晰;免疫组化:CK(-)、CD3(-)、CD20弥漫强阳性、CD79a(+),病理诊断为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图4,5).

    作者:代军;熊霞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脑保护伞下颈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前3位,致残率可高达50%以上,而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类型和缺血梗死部位也不相同,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年卒中率可高达13%[1],治疗相当棘手.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CEA)虽然疗效可靠,但其病死率和术后卒中率较高.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对患者创伤小、痛苦小,易于被接受,将可能成为颈动脉狭窄CEA的替代治疗方法[2].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支架技术及脑保护技术的应用[3,4],颈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术应用更加广泛.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应用脑保护技术对21例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增品;王铁刚;赵林;付凯亮;张强;宗会迁;王藏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及内镜诊治研究

    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T)是一种少见的胰腺外分泌性肿瘤,具有独特的内镜表现和病理特征,国外已有较详细研究,并有上百例报道[1],国内仅见上海长海医院李兆申等[2]于2001年有9例报道及分析,其余均为个例报道.为了提高对IPMT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我们对近10年来我院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IPMT的内镜诊治.

    作者:周和平;邹多武;李兆申;孙振兴;杜慎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