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仲品;王风秀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肾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1] .
作者:郭彩萍;张强;王景泉;梁连春;吴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幼儿麻疹疫苗的普遍接种,目前成人麻疹的发病率日益增长.本院自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对收治的成人麻疹71例,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分析,探讨疾病早期机体的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惠威;郭彩萍;王景泉;梁连春;吴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近年来,结核病疫情在全球呈上升趋势.随着结核病疫情的上升,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的肠结核越来越常见,极易漏诊和误诊.有文献报道肠结核误诊率达20%~50%[1,2].为提高对肠结核的认识,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27例曾被误诊的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淑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50年来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如何更加简便、准确地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并预测预后,筛选高危患者,进行恰当治疗,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力,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一直是研究者们积极探索的努力方向.白细胞介素8(IL-8),是重要的多细胞来源的趋化性细胞因子,近来作为肿瘤细胞自分泌性生长因子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作者:胡洁;齐义新;姚智燕;魏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咳嗽是常见呼吸道症状, 通常根据咳嗽持续时间的长短而分为急性咳嗽(《3周)和慢性咳嗽(≥3周).其中咳嗽作为呼吸系统表现的惟一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周、胸部影像学未见异常、未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由于引起咳嗽的病因多种多样,呼吸系统以外的其他疾病也可以引起咳嗽,因此咳嗽的病因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常造成误诊、漏诊,而无针对性的治疗又使患者反复就医,增加了医疗费用,慢性咳嗽的合理诊治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临床医学和社会经济问题.现就慢性咳嗽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高伟良;邱晨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ue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是胰腺的一种罕见肿瘤,国内外文献多见个案报道[1-3,5],笔者收集到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现将这4例报告如下,重点探讨其影像学表现特点.
作者:夏瑞明;章士正;赵振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SS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进一步探讨ACS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各30例,分别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在心绞痛发作后的24小时内抽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测定SSCRP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测定末梢血白细胞计数(WBC),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SSCRP在上述3组患者中分别为(1.00±1.33) mg/L,(4.82±1.31) mg/L,(15.52±2.31) mg/L(P《0.01),TG分别为(1.40±1.61) mmol/L,(2.45±1.67) mmol/L,(1.47±1.66) mmol/L(P《0.001),WBC分别为(6.79±1.63)×109/L,(8.15±1.56)×109/L,(10.43±1.44)×109/L(P《0.001),LVEF分别为0.58±0.09,0.58±0.10,0.46±0.10(P《0.001).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模型分析,SSCRP、WBC计数、LVEF值与ACS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SSCRP水平在SAP、UAP和AMI 3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SCRP水平与冠心病不稳定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陈素欣;肖文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近年来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HCY)是冠心病发病的又一独立危险因素,而内皮功能损伤是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共同发病基础,HCY可通过多个环节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内皮功能失调可能是其重要机制.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HCY水平,同时测定一氧化氮(NO)、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探讨HCY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孟存良;齐晓勇;谷剑;李树仁;张建清;李英肖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患儿,男,9岁,因发热咽痛就诊于个体诊所,但是测体温39.2 ℃给予安痛定1 ml,肌肉注射,2分钟后患儿出现烦躁,胸闷,四肢厥冷,神志不清,呼吸微弱,脉搏,血压测不到,双侧瞳孔直径均为2 mm,对光反射迟钝,随即呼吸停止,立即保证呼吸道通畅,口对口人工呼吸,吸氧,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并给予肾上腺素0.5 mg,加生理盐水5 ml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5 mg加5%葡萄糖10 ml静脉注射,10分钟后心跳恢复到 60次/min,继续给予肾上腺素0.5 ml静脉滴注维持,此时血压仍测不到,迅速开通第2条静脉通路,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半小时后血压升至 60/30 mm Hg,加用多巴胺,间羟胺后血压升至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返回普通病房治疗.住院4天,痊愈出院.
作者:冯秀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蛋白(Fhit蛋白)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hit蛋白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色素内镜初筛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标本94例,应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FCM),定性及定量检测Fhit蛋白在食管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从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随着食管病变的加重,定性及定量检测Fhit蛋白表达均呈逐渐降低趋势;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不典型增生Ⅰ级组、不典型增生Ⅱ级组、不典型增生Ⅲ级组、原位癌组、浸润癌组中Fhit蛋白表达分别为82.35%、75.00%、43.75%、35.29%、30.00%、33.33%;正常组与食管不典型增生Ⅰ级组Fhi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癌组与正常组、不典型增生Ⅰ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癌组与不典型增生Ⅱ级、Ⅲ级组、原位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FCM结果显示:不典型增生Ⅰ级、Ⅱ级组间Fhit蛋白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典型增生Ⅱ级、Ⅲ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典型增生Ⅱ级与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典型增生Ⅲ级与食管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it蛋白表达缺失是食管癌变过程的早期事件,随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增高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降低,其蛋白表达的缺失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孟霞;张立玮;于卫芳;郭晓青;尔立绵;丛庆文;吴明利;王顺平;王士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传统的口服和静脉注射较大剂量激素全身不良反应较多,而雾化吸入可使药物直接到达气道黏膜的靶细胞,取得较好疗效.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应用丙酸氟替卡松对102例哮喘患儿进行吸入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哲玲;杨书良;李凤铭;闫丽婷;王晓华;丁建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食管癌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中晚期食管癌5年存活率仅为10%~15%,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生物学分子标记物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发生不同分子变化的食管癌患者的生存风险,进一步了解食管癌预后的分子机制,对食管癌的诊治与效果的评估及预测预后均有指导价值.
作者:李兰顺;张建国;高丽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肺栓塞(或称肺动脉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临床上发病率及病死率高,漏诊、误诊情况严重,应当引起特别重视.现将我院2001年4月至2005年6月,住院肺栓塞患者47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松年;荆凌华;吉晖晖;李兰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一氧化氮(NO)作为气体信使分子已被研究多年,但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少见报道.我们观察肝硬化患者外周血、门静脉血NO水平的变化,并测定门静脉压力,与正常人对照,以进一步探讨NO在门静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常向云;郑勇;孙侃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糖尿病目前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内分泌代谢紊乱及某些急、慢性并发症,使机体的防御机能显著下降,容易并发各种感染而继发败血症[1].败血症则可使糖尿病患者原有的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极易引起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甚至引起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病死率较高,是临床治疗中的棘手问题.本院内分泌科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经血培养证实的糖尿病并发败血症患者31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顾敏峰;吴文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常有不同程度的高黏及高凝状态,易于形成血栓及栓塞性病变,影响激素的疗效,加重肾脏损害.因此抗凝,改善患者高黏高凝状态是NS的重要治疗措施.我们探讨了银杏叶提取物/双嘧达莫(杏丁)注射液辅助治疗对NS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凝血的影响.
作者:周海燕;徐岩;孙建平;刘金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支气管镜检查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普遍的诊断治疗肺部疾病的手段,但常规麻醉(2%盐酸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或环甲膜穿刺),患者常因检查中局部刺激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以及精神紧张、恐惧和焦虑等原因,难以配合术者而影响操作甚至导致检查的失败.因此,采用局部麻醉复合一定程度的镇静药物(如丙泊酚、芬太尼等)完成支气管镜检查成为近年来所关心的问题.丙泊酚是一种新型快速、短效的静脉镇静药[1],临床特点为起效快、持续时间短、复苏快、无明显蓄积现象[2].我院2001年12月至2005年10月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503例患者施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柳慧;韩建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冠状动脉造影术(冠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可靠的方法和主要的手段,可非常直观的了解冠状动脉的病变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状况.我们对临床拟诊冠心病的中年女性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对临床冠心病诊断的意义.
作者:李艳凤;李岐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早由Barone于1835年报道,指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或其分支发生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交通,依病因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CCF,外伤性CCF约占总发病率的80%,在颅脑外伤中有2.5%的患者可发生CCF.笔者就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TCCF) 应用可脱性球囊技术闭塞颈内动脉的有关问题结合文献探讨如下.
作者:田剑光;张皓峰;赵宗茂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正常人体内血脂的产生、消耗或转化等维持动态平衡,所以血脂含量基本恒定不变.血脂测定可及时地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状况,也是临床常规分析的重要指标.目前临床常规测定的项目主要有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另外还有载脂蛋白AⅠ(apolipoprotein 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和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
作者:鄢盛恺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