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结核27例误诊分析

胡淑源

关键词:结核, 胃肠, 误诊
摘要:近年来,结核病疫情在全球呈上升趋势.随着结核病疫情的上升,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的肠结核越来越常见,极易漏诊和误诊.有文献报道肠结核误诊率达20%~50%[1,2].为提高对肠结核的认识,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27例曾被误诊的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糖基化终产物及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 end products,AGEs)及脂质代谢紊乱与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关系.方法设立DPN病变组及无糖尿病神经病变组(NDPN),其中DPN患者84例,NDPN患者93例;对该177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GEs水平及脂质代谢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PN组较NDPN患者的血清AGEs水平显著升高,(19.7±3.1) mg/L vs (14.4±2.4) mg/L (P《0.05),DPN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均显著高于NDPN组,分别为(5.6±1.8) mmol/L vs (3.1±1.2) mmol/L,(2.4±2.1) mmol/L vs (1.5±0.9) mmol/L,(3.7±0.9) mmol/L vs (2.1±0.7) mmol/L,(1.2±0.9) g/L vs (0.7±0.3) g/L(均P《0.05);DPN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U-MA)排泄率水平较NDPN组显著升高,(90.9±193.5) mg/g vs (28.4±35.4) mg/g(P《0.01);多因素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GEs水平血清TC、TG、ApoB和LDL-C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0.52、0.54和0.63,均P《0.01).结论 AGEs大量生成和堆积、脂质代谢紊乱及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PN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AGEs、脂质代谢紊乱可能参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胡艳红;王尧;孙子林;金晖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安痛定致严重过敏性休克1例

    患儿,男,9岁,因发热咽痛就诊于个体诊所,但是测体温39.2 ℃给予安痛定1 ml,肌肉注射,2分钟后患儿出现烦躁,胸闷,四肢厥冷,神志不清,呼吸微弱,脉搏,血压测不到,双侧瞳孔直径均为2 mm,对光反射迟钝,随即呼吸停止,立即保证呼吸道通畅,口对口人工呼吸,吸氧,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并给予肾上腺素0.5 mg,加生理盐水5 ml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5 mg加5%葡萄糖10 ml静脉注射,10分钟后心跳恢复到 60次/min,继续给予肾上腺素0.5 ml静脉滴注维持,此时血压仍测不到,迅速开通第2条静脉通路,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半小时后血压升至 60/30 mm Hg,加用多巴胺,间羟胺后血压升至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返回普通病房治疗.住院4天,痊愈出院.

    作者:冯秀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乳腺癌患者白细胞介素8临床检测的意义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50年来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如何更加简便、准确地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并预测预后,筛选高危患者,进行恰当治疗,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力,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一直是研究者们积极探索的努力方向.白细胞介素8(IL-8),是重要的多细胞来源的趋化性细胞因子,近来作为肿瘤细胞自分泌性生长因子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作者:胡洁;齐义新;姚智燕;魏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性肌病2例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性肌病少见,近我们见到2例患者,其临床表现较为典型,并做肌肉活检.现将甲状旁腺机能减退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病因等方面的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薛平;张宇龙;付泽娴;代杰;赵晶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弹性酶治疗高脂血症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弹性酶肠溶片治疗高脂血症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耐受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76例高脂血症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弹性酶组(n=44),口服弹性酶肠溶片(300 IU/粒),每次2粒,每日3次,疗程60天,安慰剂组(n=32),口服安慰剂(淀粉),剂量及疗程相同;治疗前、治疗30天、60天分别检测肝、肾功能、血脂,并B超随访.结果 6例患者治疗中失访,70例患者纳入疗效统计.弹性酶组总有效率为85%(34/40),安慰剂组总有效率为20%(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弹性酶组肝功能、血脂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酶对肾功能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弹性酶肠溶片具有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防治高脂血症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

    作者:李俊峰;杨冬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宰杀病死牛导致皮肤炭疽3例

    炭疽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曾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和危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属乙类传染病,其中肺炭疽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我县今年出现了因宰杀病死牛3名屠宰工同时导致了皮肤炭疽,现就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卢秀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影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方法的因素及其与体质量增长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mass infant,VLBMI)喂养方式的因素以及不同营养方法与体质量增长关系.方法 54例VLBMI生后12小时内先给予肠道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当出现肠鸣音或排出胎便即开始鼻饲喂养,病情较重者从0.5~1 ml/h微泵持续鼻饲开始,逐渐从全部肠外营养过度到部分肠外营养,当肠道内营养供能达到418.4 kJ·kg-1·d-1时停PN,按照PN应用的时间分为两组;组1: PN<10天,平均(5.79±1.99)天,共计28例;组2: PN≥10天,平均(15.92±5.36)天,共计26例.结果 54例平均应用PN时间为(10.67±6.47)天;组1的胎龄、出生体质量均高于组2,并发低T3综合征的患儿少于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等措施有助于肠道内营养的早期建立,肠道内营养能提供更足够的能量以满足VLBMI的体质量增长,传统PN治疗方案存在能量供给不足,有待改善.

    作者:蒋一茵;钱燕;王楸;池美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意义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肾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1] .

    作者:郭彩萍;张强;王景泉;梁连春;吴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丙泊酚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支气管镜检查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普遍的诊断治疗肺部疾病的手段,但常规麻醉(2%盐酸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或环甲膜穿刺),患者常因检查中局部刺激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以及精神紧张、恐惧和焦虑等原因,难以配合术者而影响操作甚至导致检查的失败.因此,采用局部麻醉复合一定程度的镇静药物(如丙泊酚、芬太尼等)完成支气管镜检查成为近年来所关心的问题.丙泊酚是一种新型快速、短效的静脉镇静药[1],临床特点为起效快、持续时间短、复苏快、无明显蓄积现象[2].我院2001年12月至2005年10月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503例患者施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柳慧;韩建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占肝脏良性病变的41.6%,直径大于5 cm者为巨大肝血管瘤[1].该型血管瘤有潜在破裂出血的危险,而且外科手术切除困难.随着介入放射治疗学的发展,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为肝血管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全新途径.本组17例患者,均采用碘油、明胶海绵和(或)钢圈经肿瘤供血动脉多级栓塞,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长霞;关太平;刘淑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白细胞计数和左室射血分数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SS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进一步探讨ACS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各30例,分别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在心绞痛发作后的24小时内抽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测定SSCRP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测定末梢血白细胞计数(WBC),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SSCRP在上述3组患者中分别为(1.00±1.33) mg/L,(4.82±1.31) mg/L,(15.52±2.31) mg/L(P《0.01),TG分别为(1.40±1.61) mmol/L,(2.45±1.67) mmol/L,(1.47±1.66) mmol/L(P《0.001),WBC分别为(6.79±1.63)×109/L,(8.15±1.56)×109/L,(10.43±1.44)×109/L(P《0.001),LVEF分别为0.58±0.09,0.58±0.10,0.46±0.10(P《0.001).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模型分析,SSCRP、WBC计数、LVEF值与ACS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SSCRP水平在SAP、UAP和AMI 3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SCRP水平与冠心病不稳定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陈素欣;肖文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缬沙坦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在很多国家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研究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y inhibitor,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均能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脏病进展[2].因此,这两类药物在DN治疗中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胡志娟;刘月欣;高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食管癌相关生物学分子指标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食管癌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中晚期食管癌5年存活率仅为10%~15%,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生物学分子标记物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发生不同分子变化的食管癌患者的生存风险,进一步了解食管癌预后的分子机制,对食管癌的诊治与效果的评估及预测预后均有指导价值.

    作者:李兰顺;张建国;高丽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肺栓塞47例临床分析

    肺栓塞(或称肺动脉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临床上发病率及病死率高,漏诊、误诊情况严重,应当引起特别重视.现将我院2001年4月至2005年6月,住院肺栓塞患者47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松年;荆凌华;吉晖晖;李兰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年性白血病218例的诊断及误诊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性白血病呈逐年上升趋势[1].老年性白血病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骨髓检查,诊断并不困难,而不典型病例常被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218例老年性白血病患者的诊断和误诊做如下分析.

    作者:邱丽君;陈春红;赵海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咳嗽是常见呼吸道症状, 通常根据咳嗽持续时间的长短而分为急性咳嗽(《3周)和慢性咳嗽(≥3周).其中咳嗽作为呼吸系统表现的惟一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周、胸部影像学未见异常、未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由于引起咳嗽的病因多种多样,呼吸系统以外的其他疾病也可以引起咳嗽,因此咳嗽的病因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常造成误诊、漏诊,而无针对性的治疗又使患者反复就医,增加了医疗费用,慢性咳嗽的合理诊治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临床医学和社会经济问题.现就慢性咳嗽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高伟良;邱晨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建立科学的糖尿病筛查和诊断标准--读IDF 2005全球2型糖尿病指南(一)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人们生活改善、体力活动减少,各种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其中2型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全球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数达300万,70%~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也是失明、肾衰竭和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而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病例中占85%~95%.其巨额的医疗费用也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合理有效的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成为当前糖尿病诊治的重要问题.

    作者:王战建;苏杰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近年来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HCY)是冠心病发病的又一独立危险因素,而内皮功能损伤是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共同发病基础,HCY可通过多个环节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内皮功能失调可能是其重要机制.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HCY水平,同时测定一氧化氮(NO)、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探讨HCY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孟存良;齐晓勇;谷剑;李树仁;张建清;李英肖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检测分析

    机械通气(MV)患者较易并发肺部感染,MV时气管插管可使气道进一步开放,咽部及下呼吸道的屏障直接受到损害,口咽部寄植菌、气囊上滞留物均可被误吸;插管内黏附的大量细菌,在吸痰时很易被带入下呼吸道;胃腔内细菌的逆向定植等均可为下呼吸道细菌的来源.

    作者:杨秀芬;宋敏花;阎锡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心综合征109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血管疾病常合并心脏损害,由于其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因此受人关注.我院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200例,其中诊断脑心综合征(BHS)109例(54.5%),为探讨BHS的临床特点,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贾锦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