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平;张宇龙;付泽娴;代杰;赵晶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人们生活改善、体力活动减少,各种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其中2型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全球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数达300万,70%~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也是失明、肾衰竭和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而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病例中占85%~95%.其巨额的医疗费用也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合理有效的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成为当前糖尿病诊治的重要问题.
作者:王战建;苏杰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在很多国家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研究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y inhibitor,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均能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脏病进展[2].因此,这两类药物在DN治疗中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胡志娟;刘月欣;高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围生期缺氧和(或)缺血是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致病因素,脑血流调节异常与脑损伤密切相关.新生儿HIE的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内皮素(ET)作为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一种生物活性肽,参与了HIE发病过程.我们对2004年2月至2005年8月出生时窒息、经临床证实患有HIE患儿的外周血浆内皮素-1(ET-1)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并探讨其对HIE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明琪;王宏;刘建花;李君霞;王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炭疽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曾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和危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属乙类传染病,其中肺炭疽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我县今年出现了因宰杀病死牛3名屠宰工同时导致了皮肤炭疽,现就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卢秀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患者,男,64岁,因阵发胸闷7年,加重2周于2005年10月20日入院,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2型糖尿病,10月21日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长段狭窄病变,重处狭窄90%,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商品名Cypher)3.0 mm×33 mm和3.0 mm×13 mm两枚,术前1天应用氯吡格雷300 mg及阿司匹林500 mg,口服,术中应用普通肝素8 000 U,术后继应用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及阿司匹林300 mg,每日1次,口服,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12小时1次,术后4小时测活化凝血时间为123秒,拔除股动脉鞘管,30分钟后予盐酸替罗非班(商品名:欣维宁)10 μg/kg,3分钟内静脉注射,之后以0.15 μg·kg-1·min-1,静脉滴注,约10分钟后患者突发寒战,考虑为输液反应,立即停用欣维宁,并给予非那根25 mg及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约30分钟后患者寒战渐好转,但体温升高,高达38.7 ℃.
作者:刘菁晶;王志坚;林文华;史宏岩;任自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肾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1] .
作者:郭彩萍;张强;王景泉;梁连春;吴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肝组织病理严重程度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5例,分别根据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分为3组,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血清HBV-DNA的含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HBeAg.结果随炎症程度加重(G1~2,G3,G4),HBV-DNA(对数值)逐渐下降(6.19±1.36,5.42±1.52,4.42±1.33)(P《0.05),HBV-DNA与炎症程度呈负相关(rs=-0.481,P《0.01);随纤维化程度加重(S1-2,S3,S4),HBV-DNA亦逐渐下降(6.37±1.22,5.51±1.52,4.60±1.42),P《0.05,与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s=-0.501,P《0.01);同时HBeAg阳性率随炎症程度加重而下降(84.2%,57.1%,46.7%)(P《0.05),亦随纤维化程度加重而下降(87.5%,61.1%,47.6%)(P《0.05).结论随肝组织病理程度加重,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BV-DNA载量、HBeAg阳性率逐渐下降.
作者:任桂芳;王尉;何朝霞;郄兰霞;梁智慧;张晓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传统的口服和静脉注射较大剂量激素全身不良反应较多,而雾化吸入可使药物直接到达气道黏膜的靶细胞,取得较好疗效.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应用丙酸氟替卡松对102例哮喘患儿进行吸入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哲玲;杨书良;李凤铭;闫丽婷;王晓华;丁建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在我国是常见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慢性气道炎症是COPD主要发病机制,影响COPD发生、发展及转归.
作者:许珊;鲁燕;王瑜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性白血病呈逐年上升趋势[1].老年性白血病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骨髓检查,诊断并不困难,而不典型病例常被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218例老年性白血病患者的诊断和误诊做如下分析.
作者:邱丽君;陈春红;赵海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影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mass infant,VLBMI)喂养方式的因素以及不同营养方法与体质量增长关系.方法 54例VLBMI生后12小时内先给予肠道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当出现肠鸣音或排出胎便即开始鼻饲喂养,病情较重者从0.5~1 ml/h微泵持续鼻饲开始,逐渐从全部肠外营养过度到部分肠外营养,当肠道内营养供能达到418.4 kJ·kg-1·d-1时停PN,按照PN应用的时间分为两组;组1: PN<10天,平均(5.79±1.99)天,共计28例;组2: PN≥10天,平均(15.92±5.36)天,共计26例.结果 54例平均应用PN时间为(10.67±6.47)天;组1的胎龄、出生体质量均高于组2,并发低T3综合征的患儿少于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等措施有助于肠道内营养的早期建立,肠道内营养能提供更足够的能量以满足VLBMI的体质量增长,传统PN治疗方案存在能量供给不足,有待改善.
作者:蒋一茵;钱燕;王楸;池美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肺栓塞(或称肺动脉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临床上发病率及病死率高,漏诊、误诊情况严重,应当引起特别重视.现将我院2001年4月至2005年6月,住院肺栓塞患者47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松年;荆凌华;吉晖晖;李兰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ue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是胰腺的一种罕见肿瘤,国内外文献多见个案报道[1-3,5],笔者收集到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现将这4例报告如下,重点探讨其影像学表现特点.
作者:夏瑞明;章士正;赵振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蛋白(Fhit蛋白)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hit蛋白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色素内镜初筛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标本94例,应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FCM),定性及定量检测Fhit蛋白在食管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从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随着食管病变的加重,定性及定量检测Fhit蛋白表达均呈逐渐降低趋势;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不典型增生Ⅰ级组、不典型增生Ⅱ级组、不典型增生Ⅲ级组、原位癌组、浸润癌组中Fhit蛋白表达分别为82.35%、75.00%、43.75%、35.29%、30.00%、33.33%;正常组与食管不典型增生Ⅰ级组Fhi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癌组与正常组、不典型增生Ⅰ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癌组与不典型增生Ⅱ级、Ⅲ级组、原位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FCM结果显示:不典型增生Ⅰ级、Ⅱ级组间Fhit蛋白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典型增生Ⅱ级、Ⅲ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典型增生Ⅱ级与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典型增生Ⅲ级与食管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it蛋白表达缺失是食管癌变过程的早期事件,随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增高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降低,其蛋白表达的缺失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孟霞;张立玮;于卫芳;郭晓青;尔立绵;丛庆文;吴明利;王顺平;王士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咳嗽是常见呼吸道症状, 通常根据咳嗽持续时间的长短而分为急性咳嗽(《3周)和慢性咳嗽(≥3周).其中咳嗽作为呼吸系统表现的惟一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周、胸部影像学未见异常、未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由于引起咳嗽的病因多种多样,呼吸系统以外的其他疾病也可以引起咳嗽,因此咳嗽的病因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常造成误诊、漏诊,而无针对性的治疗又使患者反复就医,增加了医疗费用,慢性咳嗽的合理诊治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临床医学和社会经济问题.现就慢性咳嗽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高伟良;邱晨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机械通气(MV)患者较易并发肺部感染,MV时气管插管可使气道进一步开放,咽部及下呼吸道的屏障直接受到损害,口咽部寄植菌、气囊上滞留物均可被误吸;插管内黏附的大量细菌,在吸痰时很易被带入下呼吸道;胃腔内细菌的逆向定植等均可为下呼吸道细菌的来源.
作者:杨秀芬;宋敏花;阎锡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近年来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HCY)是冠心病发病的又一独立危险因素,而内皮功能损伤是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共同发病基础,HCY可通过多个环节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内皮功能失调可能是其重要机制.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HCY水平,同时测定一氧化氮(NO)、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探讨HCY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孟存良;齐晓勇;谷剑;李树仁;张建清;李英肖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50年来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如何更加简便、准确地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并预测预后,筛选高危患者,进行恰当治疗,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力,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一直是研究者们积极探索的努力方向.白细胞介素8(IL-8),是重要的多细胞来源的趋化性细胞因子,近来作为肿瘤细胞自分泌性生长因子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作者:胡洁;齐义新;姚智燕;魏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SS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进一步探讨ACS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各30例,分别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在心绞痛发作后的24小时内抽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测定SSCRP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测定末梢血白细胞计数(WBC),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SSCRP在上述3组患者中分别为(1.00±1.33) mg/L,(4.82±1.31) mg/L,(15.52±2.31) mg/L(P《0.01),TG分别为(1.40±1.61) mmol/L,(2.45±1.67) mmol/L,(1.47±1.66) mmol/L(P《0.001),WBC分别为(6.79±1.63)×109/L,(8.15±1.56)×109/L,(10.43±1.44)×109/L(P《0.001),LVEF分别为0.58±0.09,0.58±0.10,0.46±0.10(P《0.001).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模型分析,SSCRP、WBC计数、LVEF值与ACS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SSCRP水平在SAP、UAP和AMI 3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SCRP水平与冠心病不稳定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陈素欣;肖文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急性脑血管疾病常合并心脏损害,由于其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因此受人关注.我院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200例,其中诊断脑心综合征(BHS)109例(54.5%),为探讨BHS的临床特点,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贾锦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