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李彦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畸形,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超声检查
摘要:目的 先天性心脏畸形是胎儿常见的发育畸形,发生率高,预后差,妊娠期尽早发现胎儿心脏畸形,可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率,减少围产期胎儿死亡率,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目前二维超声心动图是临床胎儿心脏检查常用且有效的手段,但由于胎儿心脏体积小、搏动快、结构复杂及二维超声平面信息量有限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复杂先心病在产前仍然无法检出.STIC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专用于胎儿心脏的动态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可以实时地显示心脏运动过程,使胎儿心脏空间结构的显示有了很大改善,目前正在被临床逐步推广.STIC的出现为胎儿心脏畸形的产前检出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就近年来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畸形中的应用研究展开综述.
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卵巢肿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检查资料.结果 卵巢囊腺瘤6例,其中1例浆液性囊腺瘤呈均匀单囊状,2例粘液性囊腺瘤呈多房状、分隔及囊壁薄,3例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呈多房状、分隔及囊壁厚薄不均,可见壁结节;卵巢癌10例,多为囊实性肿块,增强后呈不均匀明显强化,术前误诊1例为卵巢转移瘤;卵泡膜纤维瘤组4例,1例单纯纤维瘤与2例卵泡膜纤维瘤的T2 WI低信号有一定特征性,1例卵泡膜细胞瘤术前误诊为卵巢癌;卵巢畸胎瘤7例,均含有脂肪信号;卵巢转移瘤4例,3例胃癌转移所致,1例淋巴瘤累及所致.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3.5%.结论 MRI对卵巢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理想的检查方法.

    作者:邵硕;齐先龙;郑宁;孟强;刘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软斑块增强类型与脑梗死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价颈动脉软斑块增强类型与脑梗死关系方面的作用.方法 运用超声造影对颈动脉软斑块增强类型进行研究,并分析斑块回声、斑块内增强情况与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与非脑梗死患者在常规超声颈动脉斑块厚度、斑块面积、截面积狭窄率等方面表现比较无明显差异.脑梗死与非脑梗死患者在EI方面比较存在明显差异(t=3.58,P<0.05);而两组在AT、TTP、BI等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参数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按照斑块超声造影分级发现脑梗死组Ⅰ级患者占10.00%,Ⅱ级为16.67%,Ⅲ级为33.33%,Ⅳ级为40.00%;非脑梗死组Ⅰ级患者占23.33%,Ⅱ级为43.33%,ⅢI级为20.00%,Ⅳ级为13.33%.进行组内比较发现,脑梗死组患者中Ⅲ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Ⅰ级和Ⅱ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与Ⅳ级比较在无明显差异(x2=0.46,P>0.05);而非脑梗死组则相反,其Ⅱ级患者所占比例高.结论 颈动脉超声造影是评价颈动脉软斑块增强级别的有效方法,具有方便、重复性好及无创性等优点.

    作者:宿阳;李宏丽;潘安莉;刘会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膜假性粘液瘤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腹膜假性粘液瘤的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3年10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2例腹膜假性粘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CT影像学表现.结果 12例均表现腹腔肝、脾边缘扇贝样压弧,腹盆腔分隔样粘液性团块,呈多发,囊内密度较为均匀,CT值比水略高,增强扫描后团块边缘略有强化;其中11例原发病灶,5例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合并网膜、肠系膜浸润生长,出现网膜饼状改变.结论 腹膜假性粘液瘤是一种少见疾病,腹盆腔脏器扇贝样压弧、网膜、肠系膜浸润生长及网膜饼状改变是腹膜假性粘液瘤CT检查特征表现.

    作者:李刚;易亚辉;苏刚;蒋伟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长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影像分析(附3例)

    目的 探讨骨促结缔组织纤维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3例骨促结缔组织纤维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信息,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影像学分析,3例均为男性,年龄20~30岁,平均年龄25岁.2例为股骨上段,1例胫骨上端,其中1例病理骨折术后1年复发,无远处转移.结果 3例均为单发病灶.X线平片表现溶骨性骨质破坏,呈轻度膨胀,沿长轴生长,呈中心或偏心性,病灶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清楚,或有硬化边,无明显骨膜反应,未见分隔,未见明显钙化.CT表现为正常骨小梁破坏吸收,被软组织密度肿物取代,其内可见骨嵴,边缘轻度硬化.MRI上病灶T1 WI呈稍低信号,信号尚均匀,T2 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结论 长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是极少见起源于结缔组织的原发良性骨肿瘤,较其它纤维性病变侵袭性更强,临床上手术宜扩大切除、密切随访,以防止复发,因此,术前在影像学上鉴别骨促结缔组织纤维瘤尤为重要.

    作者:殷浩;汤奕林;钟华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外伤性颈椎脊髓损伤临床MRI表现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椎脊髓损伤患者临床MRI表现,同时观察患者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96例外伤性颈椎脊髓MRI检查;同时观察脊髓MRI与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间的关系.结果 96例外伤性颈椎脊髓损伤患者,颈椎骨折脱位者50例,占52.1%,其中42例患者伴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无骨折脱位者46例,占47.9%;46例患者均伴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患者伴脊髓外血肿及椎旁软组织损伤者30例,占31.3%;患者不同期临床表现者的预后各不相同.结论 应用MRI诊断外伤性颈椎脊髓损伤可有利于观察患者临床表现,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更好地改善其预后.

    作者:郑新成;高薇薇;姜胜东;张加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3.0 T磁共振的同龄健康人群心肌原始T1和T2 mapping研究

    目的 本研究目的是初次探究同龄健康人群组心肌原始T1和T2 mapping的均质性和性别差异.方法 本研究纳入30例使用3.0T磁共振行心脏成像的25岁健康志愿者,左室心底、中部和心尖3层短轴层面(short-axis slice,SAX)的原始T1、T2 mapping用于图像分析.使用修正的11次单脉冲SSFP稳态反转恢复序列、3次不同T2准备时间的单脉冲SSFP分别获得T1及T2 mapping图像并定量获得每层面、每部分心肌的T1和T2弛豫时间.结果 心底、中部、心尖的T1、T2弛豫时间分别是:1274.1ms/36.5ms,1273.2ms/37.4ms,1297.8ms/38.2ms;变异系数(%)(T1/T2)分别是2.9/4.2,2.7/4.3,3.6/5.5.总体和每个层面的T1和T2 mapping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P<0.01).结论 根据年龄和性别建立一组心肌T1和T2 mapping的正常参照,给临床提供更精确的参考、更有效地区分病灶与正常心肌组织.考虑到未来心肌T1和T2 mapping技术的研究进展,对照组(健康人群)年龄分布和性别差异均需考虑.

    作者:王俊丽;赵斌;王宝;王海鹏;沈业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儿童小脑肿瘤14例病理及MRI表现

    目的 探讨儿童小脑肿瘤MRI与病理特点,提高其在MRI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小脑肿瘤MRI特点.结果 14例中星形细胞瘤6例,髓母细胞瘤6例,室管膜瘤2例.11例伴幕上脑积水,6例伴有囊性变,6例合并坏死.MRI呈等或稍长T1、T2异常信号,边界清晰,增强扫描肿瘤实质成分多呈明显强化,MRI定性诊断准确率71.4%.结论 MRI在儿童小脑肿瘤诊断中具有相对特征性,能够更好辅助临床进行诊断及治疗.

    作者:李俊;盛茂;郭万亮;吴继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影像生物学标记定量评价肝脏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随着影像学新技术设备的临床应用,涌现出了一系列影像学生物指标(Imaging Biomarker)使定量诊断成为可能.与传统的单参数成像的螺旋CT相比,能谱CT的物质分离图像、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等多参数信息,可进行物质成分的定量检测.3.0场强的高端MRI设备新的化学位移水脂分离如迭代小二乘法非对称采集水脂分离(IDEAL)梯度回波技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等技术,为定量分析组织脂肪含量变化,细胞内外水分子的扩散状态以及毛细血管血流的微灌注状态提供新的途径.本文就近年影像学定量评价的新技术在肝脏微环境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王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对比评估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价值

    目的 对比评估常规MRI(T2WI)、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探查结直肠癌肝转移灶的价值.方法共32例患者行3.0T MRI腹部扫描,两名放射医师独立分析所有受检者肝脏的常规MRI序列(T2WI),DWI序列及DCE-MRI序列,以手术病理、术中超声及治疗前后影像图像的综合评价作为金标准,评判各个序列探查肝转移灶的阅片间一致性,并两两比较各序列探查肝转移灶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PPV)及AUC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结果探查所有肝转移灶时,DWI及DCE-MRI序列均获得了很好的阅片者间一致性并明显高于T2 WI,在探查直径小于1cm的肝转移灶时,DWI的阅片者间一致性明显高于DCE-MRI及T2 WI序列;探查所有肝转移灶时,DWI及DCE-MRI序列的敏感性、PPV及AUC面积均高于T2 WI;探查直径小于1cm的肝转移灶时,DWI的各参数均明显高于T2 WI,敏感性及AUC高于DCE-MRI序列,DCE-MRI序列的阳性预测值及AUC高于T2 WI序列.结论非增强DWI序列可以有效探查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且与增强DCE-MRI序列无明显差异;而在探查直径小于1cm的肝转移灶时,DWI序列的整体价值较其他序列更高.

    作者:邝菲;颜志平;冯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前纵隔类癌并异位ACTH综合征1例

    患者 男,47岁. 活动后胸闷、气促半月,伴双下肢水肿入院. 查体:全身水肿,无色素沉着,满月脸,水牛背. 实验室检查:pH 值7.502,红细胞计数 4.01T/L,白细胞计数8.41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79.70%,淋巴细胞百分比12.00%,空腹血糖 10.37mmol,血钾 3.0mmol/L,血钠149.62mmol/L,血钙1.950mmol/L,血ACTH升高,皮质醇节律异常.

    作者:王红;范光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寰齿关节退行性变在CT矢状位重组图像中的表现

    目的 观察寰枢关节退行性变及其随年龄的增长的CT表现.方法 对219例有阳性临床症状病患的寰枢关节进行CT扫描、重组,按年龄分组对该关节的退行性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寰枢关节退行性变具有出现早,普遍性,时序性的特点.结论 寰枢关节退行性变的CT表现反应了其病理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宝贵信息.

    作者:Pritam Das;张洁;于乔文;孙庆举;刘庆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1例

    患者 女,11岁. 因阴道不规则流血半年余,发现盆腔包块2月余于2015年12月24日收入院. 患者自半年前月经来潮阴道流血淋漓不尽至今,少于月经量,伴有尿频、腹胀、恶心等不适. 查体:腹部膨隆,可扪及一大小约25 cm × 25 cm ×20 cm的囊性包块,活动差. B超提示腹腔内探及巨大囊性包块,大小约20.75cm ×10.39cm,上达剑突下,下至盆腔,内见大量分隔,呈蜂窝状.

    作者:任婧婧;韩先龙;阿艳妮;吴美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X线与螺旋CT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X线检查和螺旋CT扫描在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价值,已减少螺旋CT的使用,减轻患儿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014年怀疑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50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对于有明确异物吸入史,听诊有一侧呼吸音减低或者有呼吸困难的患儿采用普通X线检查,对于没有异物吸入史或者有异物吸入史但是听诊没有呼吸音减低和呼吸困难的患儿采用螺旋CT检查.选取我院2008年~2011年315例怀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为对照组,全部采用普通X线检查.结果 实验组阳性率为95.04%(479/504),对照组阳性率为89.27%(281/315);实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X线检查或螺旋CT检查方法是很重要的,可以在提高准确率的基础上明显减少对患儿的辐射危害.

    作者:卢春;程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UE比值法)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72例乳腺肿块的女性患者做为观察对象,进行常规超声扫描(对照组),后进行UE扫描(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诊断效果及其内部结构病变情况进行定期临床随访、统计实验检测数据分析影像学图像分析及记录详细临床信息.结果 观察组中对乳腺肿块良性与恶性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24,P=0.001;t=4.313,P=0.001).观察组在对乳腺肿块病变的良恶性诊断效果方面(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约登指数)更优于对照组,且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依次为2.871、3.032、3.643、6.511,P依次为0.001、0.001、0.001、0.023).此外UE扫描方式检查获得的影像学图像更为清晰准确,能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良好依据.结论 在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时,采取UE比值法检查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率高、分辨率高及特异性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慧;江华;周晓蓉;冯晓曦;蒋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640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永存三叉动脉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640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永存三叉动脉的诊断价值,提高对此类血管变异的认识,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6例行脑动脉或头颈动脉联合CTA检查中4例永存三叉动脉(PT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1)PTA发生率为0.35%(4/1146),所有PTA患者均为单侧,其中1例位于右侧,3例位于左侧;2)PTA其起自于海绵窦段后侧壁,其中根据血管走形与外展神经关系,分为外侧型(3例)、内侧型(1例).根据Weon分型显示后循环血供:Ⅱ型2例,Ⅲ型1例,特殊类型1例;3)4例病例均出现吻合口以下基底动脉发育不良或未发育,其中1例合并双侧椎动脉发育不良,1例合并对侧颈内动脉发育不良.结论 640层螺旋CT能快速、无创、清晰显示PTA位置、形态、走行及其毗邻关系,还可以发现是否合并其它脑血管疾病,是诊断PTA有效且首选检查方法.在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前,了解这种变异血管,更加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

    作者:梁占东;刘燕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及肛瘘MRI诊断(附45例报告)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肛门直肠脓肿及肛瘘患者术前的MRI影像资料,总结不同系列对病灶显示的准确性,以及MRI检查具有达到分型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5年7月~2016年5月临床通过体检已诊断肛周感染性病变的患者45例,进行术前盆底MRI检查,术后回访临床资料,把影像资料与术后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影像诊断符合率.结果 45例肛周感染性病变中,影像诊断肛瘘42例,肛周脓肿3例;肛瘘MRI正确分型39例,无法分型1例;分型错误2例;其中正确分型中,括约肌间型肛瘘15例;经括约肌型肛瘘肛瘘19例;括约肌上型肛瘘5例;括约肌外型0例.结论高场强MRI可清晰显示肛周脓肿、肛瘘与肛周组织的关系,脓肿可准确定位,瘘管与肛门外括约肌的关系可达到分型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

    作者:程静;赵云超;刘兴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Snap shot Freeze在CT冠状动脉成像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SSF在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在本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且在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0例患者资料,选取佳重建期相,分别用常规重建方法及Snap shot Freeze(SSF)技术重建图像.由2名放射科医师用5分法对两种重建方法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测量常规重建图像、SSF重建图像及DSA图像中各段冠状动脉的直径,对其差异行统计学分析;并记录患者的平均心率、心率变化、右冠状动脉的CT值,分析SSF技术重建图像的主观评分与RCA的CT值、患者平均心率及心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常规重建图像的主观评分为3.83±0.62,SSF图像的主观评分为4.49±0.7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具有相关性(Z=-5.17、r=0.76,P=0.00).252段血管的直径在常规重建图像、SSF图像及DSA图像上的直径分别为(2.59±0.79)mm、(2.57±0.81)mm、(2.48±0.82)mm,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0.27,P=0.77);常规重建图像及SSF重建图像的RCA的CT值分别为(284.57±106.76)HU、(296.15±101.89)HU,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73,P=0.48);SSF重建图像主观评分与CT值、平均心率、心率变化的具有相关性(r=0.73、-0.52、-0.52,P<0.05).结论 SSF能有效校正冠状动脉的运动伪影,提高冠状动脉CTA的图像质量,且不影响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延军;王景志;张延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双源CT大螺距心脑联合CTA对冠状动脉与头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初步分析

    目的 应用双源CT大螺距一站式心脑联合CTA,探讨冠状动脉与头颈动脉钙化积分的相关性,及钙化积分对动脉阳性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行心脑联合CTA扫描的63例患者冠状动脉、头颈动脉颅外段及颅内段的钙化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统计阳性狭窄组(≥50%)及非阳性狭窄组间钙化积分的关系,并寻找佳诊断点.结果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头颈动脉颅外段及头颈动脉颅内段钙化积分两两呈线性相关(P<0.05).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能很好的诊断及预测冠状动脉阳性狭窄,佳诊断点为107.5,曲线下面积为0.841,灵敏度为57.9%,特异度为96.6%;颈内动脉颅内点钙化积分可较好的诊断及预测头颈动脉阳性狭窄,佳诊断点为15.0,曲线下面积为0.762,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62.0%.结论 双源CT大螺距心脑联合CTA可用于初步评价冠状动脉与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作者:王臣;杜祥颖;祝小莲;王艳;李倩义;王苑丁;孙凯;李坤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能谱CT碘基物质分析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能谱CT碘基物质分析在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宝石能谱CT扫描仪进行检查,获得单能量CTPA图像及碘基肺灌注图,评价CT能谱成像定量碘基物质图在PE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结果72例PE患者经能谱CTPA扫描发现栓塞血管365支,其中中心型发生多,为110支,占30.13%;其次是闭塞型,为104支,占28.49%;锐角附壁型,为73支,占20.00%;钝角附壁型,为48支,占13.15%;不规则形,为30支,占8.22%.对比不同类型PE栓塞区与对照区的碘基值可以发现锐角附壁型、闭塞型、中心型等类型PE栓塞区的碘基值与对照区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碘基物质图灌注改变与栓塞部位有良好的吻合性,显示肺栓塞与肺灌注缺损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为PE诊断提供更多的形态及功能学信息.

    作者:邓全越;罗越凡;刘怀忠;欧阳可勋;黄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CDE)在高血压性心脏病(hypenensive hean disease,HHD)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并与血压正常且无心血管疾病的正常体检者进行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HHD患者与对照组正常体检者比较,在LVESV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t=0.87,P>0.05);但是,两组在LVEDV、LVMM、LAD、LVEF、E/A等四项参数方面比较存在明显差异(t=3.48、4.26、4.11、3.22、5.03,P<0.05).进一步对研究者中的Ⅰ期、Ⅱ期、Ⅲ期患者进行组内比较发现,LVEDV和LAD是Ⅲ期>Ⅲ期>Ⅰ期,而LVEF和E/A则是Ⅰ期>Ⅱ期>Ⅲ期.即随着血压的升高,高血压患者的LVEDV和LAD逐渐升高,而LVEF和E/A则是逐渐下降.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作监测HHD患者的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HHD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余红;乐怀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