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小脑肿瘤14例病理及MRI表现

李俊;盛茂;郭万亮;吴继志

关键词:儿童, 小脑, 肿瘤,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小脑肿瘤MRI与病理特点,提高其在MRI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小脑肿瘤MRI特点.结果 14例中星形细胞瘤6例,髓母细胞瘤6例,室管膜瘤2例.11例伴幕上脑积水,6例伴有囊性变,6例合并坏死.MRI呈等或稍长T1、T2异常信号,边界清晰,增强扫描肿瘤实质成分多呈明显强化,MRI定性诊断准确率71.4%.结论 MRI在儿童小脑肿瘤诊断中具有相对特征性,能够更好辅助临床进行诊断及治疗.
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前纵隔类癌并异位ACTH综合征1例

    患者 男,47岁. 活动后胸闷、气促半月,伴双下肢水肿入院. 查体:全身水肿,无色素沉着,满月脸,水牛背. 实验室检查:pH 值7.502,红细胞计数 4.01T/L,白细胞计数8.41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79.70%,淋巴细胞百分比12.00%,空腹血糖 10.37mmol,血钾 3.0mmol/L,血钠149.62mmol/L,血钙1.950mmol/L,血ACTH升高,皮质醇节律异常.

    作者:王红;范光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会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诊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在本院接受自然分娩、剖宫产术及未孕女性采用三维容积或腔内探头进行检查,经会阴对盆底肌肉及盆腔器官位置、结构进行观察和评估,对比三组受检者的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三组受检者之间比较,在尿道旋转、静息状态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Valsalva膀胱下降、肛提肌Valsalva大面积、静息宫颈到耻骨联合下缘、Valsalva宫颈下降、尿道漏斗、直肠膨出等指标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进行两组间比较发现自然分娩组的尿道旋转明显高于未孕组和剖宫产组.自然分娩组、剖宫产组在静息状态下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距离明显低于未孕组,Valsalva动作时,未孕组膀胱下降均明显低于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自然分娩组的肛提肌Valsalva大面积明显高于未孕组和剖宫产组,未孕组静息宫颈到耻骨联合下缘距离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合剖宫产组,未孕组Valsalva宫颈下降数明显低于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Valsalva动作时,自然分娩组的尿道漏斗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孕组和剖宫产组,而自然分娩组的直肠膨出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孕组和剖宫产组(P<0.05).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器官结构及功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损伤,经会阴超声能有效诊断盆底功能功能性障碍性疾病.

    作者:褚莉莉;王敏芳;孙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瘤的CT诊断与鉴别

    目的 分析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瘤的CT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6例,黏液性囊腺瘤11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22例,年龄在30~83岁之间,本组27例行CT平扫并增强扫描,分析病变在CT图像上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及肿瘤的强化特点.结果 16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中病灶位于胰头部10例,胰体尾部6例,6例见中央瘢痕,3例见钙化,3例见壁结节,其中1例实性部分较多,病理证实为交界性肿瘤,呈小囊型的8例,大囊型的5例,混合型的3例;11例黏液性囊腺瘤中病灶位于胰颈部的2例,胰体尾部的9例,4例囊壁见钙化,6例见壁结节,单囊3例,多囊8例;增强扫描病灶囊壁、纤维间隔及实性部分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结论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郝敬军;赵林;庄伟雄;崔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吸虫钙化性肝病CT分型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吸虫钙化性肝病的CT分型与肝脾测量和生化指标的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CT发现肝内钙化并经临床与病理证实的血吸虫肝病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进行CT征象及肝脾测量和临床资料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由2名高职医师根据CT所见肝内钙化的形态及分布对血吸虫肝病组进行分型(Ⅰ~Ⅳ型).结果 实验组100例中,Ⅰ型(27例)、Ⅱ型(42例)、Ⅲ型(19例)、Ⅳ型(12例);其中,Ⅰ~Ⅳ型的肝尾状/右叶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I~Ⅲ型脾指数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Ⅳ型脾指数较对照组减小(P<0.05);实验组CT分型中的GGT(Ⅰ、Ⅲ、Ⅳ)、ALP(Ⅱ、Ⅲ、Ⅳ)、TBA(Ⅰ、Ⅲ)较对照组不同程度升高(P<0.05);实验组Ⅲ型的TC、HDLC、APOAⅠ较对照组升高(P<0.05),Ⅱ、Ⅳ型的TG、APOB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血吸虫钙化肝病的CT分型与肝形态、脾指数改变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与肝功及血脂指标变化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张洪;孔鹏;李长富;胡明秀;孟令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MRI对海绵窦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海绵窦(cavernous sinus,CS)病变的MRI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和病理证实的海绵窦病变患者59例(男30例,女29例,年龄范围6~69岁,平均45.3岁)MRI资料.59例海绵窦病变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病变形态、信号及累及范围.结果 海绵窦原发肿瘤(脑膜瘤8例,三叉神经鞘瘤5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1例,胶质瘤1例);海绵窦继发肿瘤(鼻咽癌18例,侵袭性垂体瘤8例,脊索瘤6例);非肿瘤性病变(颈内动脉瘤6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鼻咽部动静脉瘘累及海绵窦1例).主要MRI征象:1)47例肿瘤性病变,一侧海绵窦受累29例,双侧海绵窦受累18例,其中13例包绕双侧颈内动脉,22例包绕一侧颈内动脉;2)非肿瘤性疾病12例,海绵窦内见异常血管流空信号,其中3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同侧眼上静脉扩张扭曲,6例动脉瘤表现为颈内动脉扩张呈类圆形流空信号,2例海绵状血管瘤呈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延时扫描强化范围增大.结论 MRI能清楚显示海绵窦区病变及其累及范围,了解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是否被包绕,对海绵窦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江林;张体江;李仕广;杨伟;刘衡;柏拉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640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永存三叉动脉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640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永存三叉动脉的诊断价值,提高对此类血管变异的认识,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6例行脑动脉或头颈动脉联合CTA检查中4例永存三叉动脉(PT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1)PTA发生率为0.35%(4/1146),所有PTA患者均为单侧,其中1例位于右侧,3例位于左侧;2)PTA其起自于海绵窦段后侧壁,其中根据血管走形与外展神经关系,分为外侧型(3例)、内侧型(1例).根据Weon分型显示后循环血供:Ⅱ型2例,Ⅲ型1例,特殊类型1例;3)4例病例均出现吻合口以下基底动脉发育不良或未发育,其中1例合并双侧椎动脉发育不良,1例合并对侧颈内动脉发育不良.结论 640层螺旋CT能快速、无创、清晰显示PTA位置、形态、走行及其毗邻关系,还可以发现是否合并其它脑血管疾病,是诊断PTA有效且首选检查方法.在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前,了解这种变异血管,更加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

    作者:梁占东;刘燕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128层螺旋CT尿路造影延时扫描在输尿管疾病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尿路造影延时扫描在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128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46例输尿管疾病患者患者进行检查,并于手术病理确诊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单纯横断面与横断面结合尿路造影对输尿管疾病定性诊断符合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8层螺旋CT延时尿路造影清晰显示了泌尿系的解剖结构,以及病变和尿路之间的空间关系.可以清楚显示输尿管病变位置,定位诊断符合率达100.00%,其中输尿管癌17例,其中单发16例,具体位置包括右移行处2例,右中段3例,右下6例,左上2例,左中段3例;多发1例,发病位置为管腔内多发占位.炎性狭窄15例,发生在移行处10例,右下2例,左下3例.结核2例,位于左侧1例,右侧1例.结石6例,位于右侧2例,左侧4例.结论 128层螺旋CT尿路造影延时扫描诊断输尿管疾病可以获得相较于单纯轴位像更多的诊断信息,可以有效地进行输尿管疾病的定性与定位诊断.

    作者:刘金生;欧宗泉;叶贱辉;钟荣明;肖寒冰;陈健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磁共振成像检查丘脑肿瘤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磁共振在丘脑肿瘤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丘脑肿瘤患者采用MRI检查,分析丘脑肿瘤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42例丘脑肿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其中星形细胞瘤16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淋巴瘤3例,生殖细胞瘤12例,转移瘤5例,动静脉畸形2例;经统计,其中星形细胞瘤所占比例高,达38.10%.对42例丘脑肿瘤患者的分布部位进行分析发现,其中上丘脑多,占40.48%;其次是背侧丘脑,占38.10%.结论 丘脑肿瘤种类多,病理成分复杂,MRI检查早期丘脑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卢培丽;施军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多模态磁共振技术对比评估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价值

    目的 对比评估常规MRI(T2WI)、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探查结直肠癌肝转移灶的价值.方法共32例患者行3.0T MRI腹部扫描,两名放射医师独立分析所有受检者肝脏的常规MRI序列(T2WI),DWI序列及DCE-MRI序列,以手术病理、术中超声及治疗前后影像图像的综合评价作为金标准,评判各个序列探查肝转移灶的阅片间一致性,并两两比较各序列探查肝转移灶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PPV)及AUC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结果探查所有肝转移灶时,DWI及DCE-MRI序列均获得了很好的阅片者间一致性并明显高于T2 WI,在探查直径小于1cm的肝转移灶时,DWI的阅片者间一致性明显高于DCE-MRI及T2 WI序列;探查所有肝转移灶时,DWI及DCE-MRI序列的敏感性、PPV及AUC面积均高于T2 WI;探查直径小于1cm的肝转移灶时,DWI的各参数均明显高于T2 WI,敏感性及AUC高于DCE-MRI序列,DCE-MRI序列的阳性预测值及AUC高于T2 WI序列.结论非增强DWI序列可以有效探查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且与增强DCE-MRI序列无明显差异;而在探查直径小于1cm的肝转移灶时,DWI序列的整体价值较其他序列更高.

    作者:邝菲;颜志平;冯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双源CT大螺距心脑联合CTA对冠状动脉与头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初步分析

    目的 应用双源CT大螺距一站式心脑联合CTA,探讨冠状动脉与头颈动脉钙化积分的相关性,及钙化积分对动脉阳性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行心脑联合CTA扫描的63例患者冠状动脉、头颈动脉颅外段及颅内段的钙化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统计阳性狭窄组(≥50%)及非阳性狭窄组间钙化积分的关系,并寻找佳诊断点.结果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头颈动脉颅外段及头颈动脉颅内段钙化积分两两呈线性相关(P<0.05).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能很好的诊断及预测冠状动脉阳性狭窄,佳诊断点为107.5,曲线下面积为0.841,灵敏度为57.9%,特异度为96.6%;颈内动脉颅内点钙化积分可较好的诊断及预测头颈动脉阳性狭窄,佳诊断点为15.0,曲线下面积为0.762,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62.0%.结论 双源CT大螺距心脑联合CTA可用于初步评价冠状动脉与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作者:王臣;杜祥颖;祝小莲;王艳;李倩义;王苑丁;孙凯;李坤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乳腺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恶性征象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恶性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8例(共54个病灶),观察病灶动态增强扫描特征,记录病灶增强扫描的形态、强化方式、瘤周有无异常扩张、血管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结果 1)形态学:外形较规则7个(13.0%);不规则47个(87.0%),其中周边有毛刺征或尖角征40个(74.1%),边缘有分叶征29个(53.7%);2)强化方式:较均匀强化17个(31.5%);环形向心性强化28个(51.9%);导管样强化6个(11.1%);簇状强化3个(5.5%);3)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流出型28个(51.9%);平台型24个(44.4%);流入型2个(3.7%);4)其它恶性征象:淋巴结肿大13例(27.1%);乳头凹陷9例(18.7%);肿块相邻乳房皮肤增厚8个(14.8%);肿块周边出现血管扩张或截断6个(11.1%).结论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可以同时显示病变的形态学特征与血流动力学特征,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石峰;高阳;牛广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X线与螺旋CT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X线检查和螺旋CT扫描在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价值,已减少螺旋CT的使用,减轻患儿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014年怀疑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50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对于有明确异物吸入史,听诊有一侧呼吸音减低或者有呼吸困难的患儿采用普通X线检查,对于没有异物吸入史或者有异物吸入史但是听诊没有呼吸音减低和呼吸困难的患儿采用螺旋CT检查.选取我院2008年~2011年315例怀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为对照组,全部采用普通X线检查.结果 实验组阳性率为95.04%(479/504),对照组阳性率为89.27%(281/315);实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X线检查或螺旋CT检查方法是很重要的,可以在提高准确率的基础上明显减少对患儿的辐射危害.

    作者:卢春;程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与超声诊断女性盆腔囊性肿块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女性盆腔囊性肿块患者采用超声与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9月~2016年5月13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确诊为盆腔肿块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超声检查,并对比两者诊断鉴别效果.结果 经检查发现,130例女性盆腔囊性肿块患者中,其中盆腔包虫、囊实性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囊性病变及卵巢腺癌分别为16例、82例、16例、16例;经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包虫、囊实性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囊性病变及卵巢腺癌诊断鉴别准确率分别62.5%(10/16)、58.5%(48/82)、62.5%(10/16)、62.5%(10/16);定位准确率分别为37.5%(6/16)、51.2%(42/82)、50.0%(8/16)、50.0%(8/16).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准确率分别为87.5%(14/16)、97.6%(80/82)、100.0%(16/16)、87.5%(14/16);定位准确率分别为100.0%(16/16)、87.8%(72/82)、87.5%(14/16)、87.5%(14/16).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准确率及定位准确率均明显高于超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多层螺旋CT于女性盆腔囊性肿块患者诊断鉴别中具有较高价值,且可提高诊断鉴别准确率和和定位准确率,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王海;陈小宇;林千早;魏玲;张小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Snap shot Freeze在CT冠状动脉成像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SSF在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在本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且在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0例患者资料,选取佳重建期相,分别用常规重建方法及Snap shot Freeze(SSF)技术重建图像.由2名放射科医师用5分法对两种重建方法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测量常规重建图像、SSF重建图像及DSA图像中各段冠状动脉的直径,对其差异行统计学分析;并记录患者的平均心率、心率变化、右冠状动脉的CT值,分析SSF技术重建图像的主观评分与RCA的CT值、患者平均心率及心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常规重建图像的主观评分为3.83±0.62,SSF图像的主观评分为4.49±0.7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具有相关性(Z=-5.17、r=0.76,P=0.00).252段血管的直径在常规重建图像、SSF图像及DSA图像上的直径分别为(2.59±0.79)mm、(2.57±0.81)mm、(2.48±0.82)mm,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0.27,P=0.77);常规重建图像及SSF重建图像的RCA的CT值分别为(284.57±106.76)HU、(296.15±101.89)HU,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73,P=0.48);SSF重建图像主观评分与CT值、平均心率、心率变化的具有相关性(r=0.73、-0.52、-0.52,P<0.05).结论 SSF能有效校正冠状动脉的运动伪影,提高冠状动脉CTA的图像质量,且不影响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延军;王景志;张延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能谱CT平扫综合分析平台鉴别不同来源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能谱CT平扫综合分析平台对不同来源恶性浆膜腔积液(MSE)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67例(男:女=33:34,年龄33~88岁)进行CT能谱成像(GSI),并经病理及影像学检查证实为MSE患者的平扫图像,按照原发肿瘤不同分为肺癌组(L组,32例,35个浆膜腔),卵巢癌组(O组,17例,24个浆膜腔),胃癌组(G组,18例,20个浆膜腔).应用GSI综合分析平台,由两位观察者分别测量3组图像的常规混合能量CT值、不同单能量条件下CT值(40~140keV每间隔10keV)、有效原子序数(Effective-Z)值以及不同基物质对浓度值,包括钙(水)、脂(水)、水(脂)浓度,并计算能谱曲线斜率(k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两位观察者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并对上述所有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3组间两两比较.结果 两位观察者获得的各项数据的一致性良好(ICC>0.75).3组积液的混合能量CT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 keV条件下L、G、O组积液CT值分别为(19.10±8.63)HU、(29.12±4.21)HU、(40.90±11.58)HU,50 keV条件下3组积液CT值分别为(15.57±4.76)HU、(23.35±4.25)HU、(30.91±8.41)HU,60keV条件下3组积液CT值分别为(13.30±6.49)HU、(19.68±5.62)HU、(24.58±6.58)HU,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0keV条件下,L、O组、L、G组间有差异(P<0.05),80 keV条件下,L、O组间有差异(P<0.05),90~140 keV条件下3组积液CT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值、Effective-Z值以及钙(水)、脂(水)、水(脂)浓度值在L、O组,G、O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 能谱CT平扫GSI综合分析平台中的低能量图像(40~60keV)可以有效区分不同来源的MSE.

    作者:田士峰;刘爱连;鞠烨;李烨;刘静红;陈丽华;陈安良;刘晓冬;刘义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造影在子宫滋养细胞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子宫滋养细胞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滋养细胞病变患者82例,进行超声造影观察.结果 82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其中恶性病变32例,良性病变50例;超声造影诊断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00%、80.00%、70.59%和83.33%,与病理检查一致性Kappa值为0.544;良恶性病变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弥漫型增强模式比例为71.88%,明显高于良性病变;侵蚀性葡萄胎与绒毛膜癌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变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在子宫滋养细胞病变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良恶性病变在造影增强模式上有一定差异.

    作者:张连花;武秀兰;贾志莺;马富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影像生物学标记定量评价肝脏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随着影像学新技术设备的临床应用,涌现出了一系列影像学生物指标(Imaging Biomarker)使定量诊断成为可能.与传统的单参数成像的螺旋CT相比,能谱CT的物质分离图像、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等多参数信息,可进行物质成分的定量检测.3.0场强的高端MRI设备新的化学位移水脂分离如迭代小二乘法非对称采集水脂分离(IDEAL)梯度回波技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等技术,为定量分析组织脂肪含量变化,细胞内外水分子的扩散状态以及毛细血管血流的微灌注状态提供新的途径.本文就近年影像学定量评价的新技术在肝脏微环境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王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胃肠道间质瘤肝脏转移灶的CT和MRI特点

    目的 探讨肝脏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CT和MRI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肝脏转移性GIST的CT和MRI图像共17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病灶多发的6例,单发的11例,单发病灶的平均直径约4.65 cm.15例病灶发生坏死,8例病灶出现出血,1例病灶内钙化.增强扫描13例病灶周边实性部分动脉期明显强化,4例静脉期强化为主.10例可见肿瘤边缘粗大血管供血.结论肝脏转移性GIST单发相对比较多见,病灶容易发生坏死出血,病灶实性部分有粗大的供血动脉,动脉期明显强化,密度或信号高于肝实质,延迟期强化减退,密度或信号低于肝实质.

    作者:陈立忠;徐敬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儿童小脑肿瘤14例病理及MRI表现

    目的 探讨儿童小脑肿瘤MRI与病理特点,提高其在MRI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小脑肿瘤MRI特点.结果 14例中星形细胞瘤6例,髓母细胞瘤6例,室管膜瘤2例.11例伴幕上脑积水,6例伴有囊性变,6例合并坏死.MRI呈等或稍长T1、T2异常信号,边界清晰,增强扫描肿瘤实质成分多呈明显强化,MRI定性诊断准确率71.4%.结论 MRI在儿童小脑肿瘤诊断中具有相对特征性,能够更好辅助临床进行诊断及治疗.

    作者:李俊;盛茂;郭万亮;吴继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1例

    患者 女,11岁. 因阴道不规则流血半年余,发现盆腔包块2月余于2015年12月24日收入院. 患者自半年前月经来潮阴道流血淋漓不尽至今,少于月经量,伴有尿频、腹胀、恶心等不适. 查体:腹部膨隆,可扪及一大小约25 cm × 25 cm ×20 cm的囊性包块,活动差. B超提示腹腔内探及巨大囊性包块,大小约20.75cm ×10.39cm,上达剑突下,下至盆腔,内见大量分隔,呈蜂窝状.

    作者:任婧婧;韩先龙;阿艳妮;吴美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