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新技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分子ICAM-1表达的初步研究

金朝晖;陶英;杨梅如;刘薏芝;浦权

关键词:骨髓活检, 塑料包埋, 白血病, 髓系急性, 基质细胞, 粘附分子
摘要: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技术在研究AML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分子ICAM-1表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例AML患者骨髓活检标本同时应用Hemapun948/Hemapun959包埋,其余20例标本均采用Hemapun959包埋,然后用APAAP法行粘附分子ICAM-1的检测.结果:采用Hemapun959包埋技术可成功地进行骨髓基质细胞ICAM-1的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FAB各亚型间ICAM-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AML未缓解组ICAM-1表达高于缓解组(P<0.02).结论: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新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粘附分子ICAM-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有很大差异,ICAM-1高表达的患者有化疗抵抗特征,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36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86年1月至1998年10月共收治诊断明确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36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苏成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497例住院患者乙型肝炎与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关系观察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常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甚至中断化疗,影响预后.乙型肝炎(乙肝)时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应予重视[1].现对1996年至1998年8月我院497例住院患者乙肝与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关系进行观察并探讨对策.

    作者:陈尊杰;杨仪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第45讲兼症病学(各论部分)第2章第3节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

    1 概况1.1 定义再灌注性心律失常(Roperfusion evtyrniia RA)是指冠状动脉痉挛或血管在短暂时间内闭塞,血流中断,后因自然开放或药物作用、机械性再通等,使血流重新灌注心肌而发生新的生理生化改变造成的心律失常,是并发症.

    作者:刘桂蕊;张恩清;孙美;张东晟;高万;陈玉国;梁克山;李瑞昌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食管痉挛性胸前区绞痛的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99例患者均为1990~1997年住院患者.年龄:(48±17)岁,其中男69例;女30例.接诊后立即描记十二导联心电图,心肌酶检测(包括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3日内均测2次.够标准者诊为冠心病.对以上两项检查无法确诊的患者,全部给予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终排除冠心病.

    作者:刘汝锦;薛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癫痫持续状态96例临床分析

    癫痫持续状态属重危、急症,如不及时抢救常常危及患者生命.据统计,在抗癫痫药被广泛应用前,其病死率为20%~25%,至今病死率仍高达13%~20%,因而对该类患者应充分重视,及时救治.现将我院收治的96例癫痫持续状态临床分析如下,并提出防治措施.

    作者:杨福纪;李圣贤;蒋萍萍;陈新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

    低分子肝素(LMWH)是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从标准肝素中分离出的分子量较小片断,国内外研究表明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安全可靠[1,2],而关于LMWH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报道较少.为了研究LMWH治疗频发TIA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我院于1996年以来,对LMWH治疗频发TIA疗效及安全性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举祥;张冬梅;蒋建章;车峰远;冯雪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中药直肠给药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

    肝硬化晚期常因难治性腹水而诱发加剧病情恶化,治疗难度大.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或单用西医综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59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荣华;姜菊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云南白药、舒可捷加激素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慢性过程、自动复发、病因未明为其特征.临床以腹泻、粘液脓血便和腹痛为主要症状,并可发生严重的局部(肠道本身)与远处(全身性)并发症[1].对于本病的治疗比较困难,有关治疗的方法和疗效近年来各家医院报道不一.自1996年4月至1998年6月,我们采用云南白药、舒可捷(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和地塞米松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例,其中含急性暴发性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云杰;戚素萍;崔怀勇;杨正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反流性食管炎128例分析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所引起的食管病变.内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标准之一.我院自1991年1月至1996年1月经内镜检出RE12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杨希宁;王涛;陈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血液系统疾病医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我们对1993~1998年在我院住院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医院内感染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血液系统疾病医院内感染的特点.

    作者:徐荣贵;潘慧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川崎病28例临床分析

    川崎病(KD)是以冠状动脉为主的小血管变态反应性炎性疾病,可使全身各脏器受累,以心血管系统受累为严重.是小儿时期冠状动脉心脏病的主要原因.我院于1990年1月至1998年6月共收治川崎病2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珊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气管插管及心肺复苏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82例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82例均为我院1996年7月至1998年10月急诊科患者,其中男49例,女33例,年龄10~67岁.脑出血15例,脑梗死25例,电击伤1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15例,海洛因中毒15例,肺心病2例,溺水20例.

    作者:朱宇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第45讲兼症病学(各论部分)第2章第1节无症状性心肌梗死

    1 概况1.1 定义无症状性心肌梗死是指无心肌梗死病史及症状,但心电图改变完全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有多种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桂蕊;王春霞;宋绍林;孙卫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大剂量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评价

    目的:应用不同剂量促肝细胞生长素(cHGF)治疗重型肝炎96例,以评价其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对照的研究方法.常规剂量cHGF(80~120mg)治疗重型肝炎48例,大剂量cHGF(200~240mg)治疗重型肝炎48例,以病死率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结果:常规剂量组病死率为45.8%(22/48),大剂量组病死率为25.0%(12/48),两组间病死率经统计学处理χ2=4.554,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大剂量应用cHGF治疗重型肝炎能显著降低病死率,显示了cHGF的量效关系,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梅存金;王海舰;叶放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雷尼替丁合用呋喃唑酮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

    我科自1997年2月至1998年4月收治消化性溃疡55例,分治疗组30例,应用雷尼替丁合用呋喃唑酮;对照组25例,单用雷尼替丁.其中治疗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延水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时阿托品的应用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AOPP)常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机械通气是保证抢救得以继续进行的关键.由于机械通气对呼吸、循环生理状态的影响,使得此类患者阿托品的应用及观察发生困难.我科于1993年1月至1998年1月间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107例,其中27例并发呼衰.通过对27例患者的治疗观察,现将机械通气状态下阿托品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强;蔡盛庆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急性缺氧性脑病合并有害气体中毒86例抢救体会

    Ti鱼资源丰富,是生产鱼油及系列产品的重要资源.但在捕捞及储存过程中极易腐烂,释放有害气体及消耗氧气,再如不注意防护,极易造成缺氧、中毒.轻者经迅速脱离工作环境、通风等可自行缓解,重者烦躁昏迷,如不及时抢救,极易导致死亡或遗留后遗症.我院自1997年5月至9月共收治86例,全部抢救成功,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海波;刘豪;盛永富;林静;钱焕荣;谢培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三大兼症探讨(附30例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发展的严重阶段,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而引起急性心肌缺血、坏死,是内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发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早期可出现多种兼症,但常见的兼症是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亦是导致AMI死亡的主要病症,因此尽早防治严重兼症是防止猝死,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AMI主要兼症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杨文芝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慢性头痛的精神及药物治疗368例临床分析

    慢性头痛中常见的原因是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其发病原因除与体液因素等有关外,与精神和情绪密切相关.下面对我院神经科治疗368例慢性头痛患者应用精神疗法及和药物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作一总结.

    作者:杨福纪;李圣贤;孙敬春;陈新平;蒋萍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1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近年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认识、诊治有了许多新的进展,尤其是在通气支持方面,但病死率仍居高不下(50%以上[1]).本科近3年对17例ARDS患者进行救治,治愈12例(70.6%),死亡5例(29.4%),体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杰;王明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