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对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细胞因子作用研究进展

白雯;阎小萍;吕素飞;陶庆文;王建明;金玥;陈璐;赵超群;朱笑夏

关键词:中医药, 骨关节炎, 动物模型, 细胞因子
摘要:骨关节炎以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受累为主,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细胞因子可能通过复杂的作用机制参与骨关节炎的形成。中医药能有效改善骨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从细胞因子作用研究方面,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认为中医药能够抑制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IL)的形成,降低血清和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上调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表达,提高TGF-β的水平,下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表达以降低CTGF介导的软骨细胞的增殖与表达,达到保护关节软骨,减缓骨关节炎骨赘的形成,减缓发病进程的目的。
环球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2015北京热病论坛暨姜良铎、宋乃光教授名医传承研讨会通知

    中医热病学对感染性疾病和免疫介导性疾病都有深入系统的研究。中医治疗急慢性发热性疾病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2015年9月12日,“2015北京热病论坛暨姜良铎、宋乃光教授名医传承研讨会”将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举办。届时将呈现姜良铎、宋乃光等名家治疗发热经验,并有多位中西医专家介绍中药抗病毒、抗耐药菌、治疗免疫疾病等前沿研究成果,互相切磋以提高医学同仁对发热性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从脏腑辨证治疗黄褐斑的研究概述

    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属中医学的“面尘”“黧黑斑”“肝斑”等疾病的范畴,传统多认为与七情内伤、饮食劳倦、肝郁气滞、妇人经血不调等有关。随着中医基础理论的不断发展,医家对黄褐斑的有了更加全面与深刻地认识,现普遍将黄褐斑的病机责之于肝、脾、肾和心、肺功能失调以及气滞血瘀痰湿等有关,亦可见肝肾阴虚、脾虚肝郁、心脾血虚等脏腑兼见证。现通过概述黄褐斑的脏腑辨证治疗,分析其病因病机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为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提供更清晰的临床思路,为黄褐斑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治疗办法。

    作者:邢峰丽;冯建平;杨静霄;赵蓉;刘伟花;霍萌;白雪艳;赵振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风病患者的表型与中医体质分类关系的研究

    目的:观察中风病患者与中医体质分类的关系,探讨中风病人的主要病理体质类型,为从体质调控降低中风病的发病率寻找一条新的途径。方法选取201例患者,采用中医体质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作脉搏、血压、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心电图及血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痰湿质55例,阳虚质46例,气虚质31例,阴虚质11例,分别占27%、23%、15%、5%,占全部患者的71%;痰湿质与气虚质及痰湿质与阳虚质的胆固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中风病患者中以痰湿、阳虚、气虚、阴虚4种体质类型为主,痰湿质的血脂水平明显高于气虚质和阳虚质。

    作者:任国华;郭增元;屈原明;田巧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补肾活血中药联合塞来昔布对胸椎转移癌疼痛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联合塞来昔布对胸椎转移癌疼痛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因胸椎转移癌住院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加用补肾活血中药外敷的治疗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疼痛改善情况,采用Karnofsky评分评估体力状况,采用疼痛影响评估量表评估生存质量。结果(1)两组组内治疗7天后、治疗14天后与治疗前VA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7天后、治疗14天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两组治疗14天后与治疗前Karnofsky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14天后Karnofsk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治疗14天后与治疗前疼痛影响各维度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疼痛影响评分中日常活动、步行能力、正常工作、生活享受4个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补肾活血中药联合塞来昔布用于治疗胸椎转移癌可以加强止痛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吴亭;黄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宏微观相结合辨治男性不育症

    男性不育症是诸多男科常见病中较为难治的疾病,现从男性不育症辨证上要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治疗上宏调阴阳与微调阴阳相结合两方面探讨男性不育症的临床辨治,希望能给读者在诊治男性不育症上以启迪。

    作者:王旭昀;李曰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何世东名中医治疗肿瘤的临证经验

    何世东教授认为防癌、抗癌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产生“癌细胞”的“癌环境”,主张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调整人体内环境,恢复人体阴阳、气血平衡,从源头上控制癌细胞转移和扩散。其主要病机责之于正虚邪实,正虚在脾肾,邪实在痰瘀互结、情志郁结、热毒蕴结,确立攻补兼施,化痰散结、活血祛瘀、清热解毒时,不忘顾护脾肾之本为先的治疗原则,带瘤生存,辨病与辨证结合,动态辨证,分阶段审证,法随证立,方随法出,用药平和,灵活组方,综合调护。

    作者:邓丽娥;宁为民;房志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土郁夺之”的内涵及其临床应用

    “土郁夺之”为《内经》五郁之一。“土郁”应当包括脾胃郁滞所致的各种病证,主要以心腹胀满、肠鸣泄泻、胁肋疼痛、呕吐、下肢肿胀等为临床表现,与湿、食、热、痰等密切相关。“夺”法首当理解为通下之意,还包含消、汗、吐等治法,使用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土的重要性。“土郁夺之”的临床应用颇为广泛,包括脾胃系的诸多疾病,以及冠心病、水肿等皆可应用。

    作者:吴朦;李倩;胡镜清;王传池;刘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肢体困重”释义

    本研究通过分析“肢体困重”的字义,试图明确“肢体困重”的定义,探索其主要病机和量化方法。研究表明:肢体困重是“一种患者的主观感受,意指四肢和(或)躯体额外的负重感,重则如包裹束缚、活动量减少”。肢体困重的病机实责痰湿,虚责于阳虚、气虚。以等级法为主辅以数字模拟法、量表法的测量方法,有利于对肢体困重严重程度进行客观评价。

    作者:刘刃;胡镜清;许伟明;吴朦;王传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三七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概况

    三七根中可分离出三七皂苷R1、R2、R3、R4、R5、R6和人参皂苷Rb1、Rd、Re、Rg1、Rg2、Rh1等多种单体皂苷成分,三七总皂苷含量高达12%。已经明确三七总皂苷和部分三七单体皂苷在抗肿瘤方面具有的多种活性:直接抑制肿瘤细胞、促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分化、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抗肿瘤转移等作用。三七在抗肿瘤方面具有很大研究潜力与开发前景,如果能从细胞、分子,或基因水平上更深入进行研究,明确其抗肿瘤的多种机制,将对临床合理应用三七治疗肿瘤产生更重大意义。

    作者:张静宇;张静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合并症对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证候要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合并症对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证候要素的影响,为提高临床辨证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进行多中心合作,纳入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803例,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不同合并症对证候要素分布的影响。结果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气虚、痰、血瘀、阴虚比例较高,存在火证的风险较低(OR=0.55,95%CI=0.31,0.99);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气虚、血瘀、痰、阳虚比例高,存在气虚的风险高于无冠心病的患者( OR=3.75,95%CI=2.65,5.31),存在阴虚的风险低于无冠心病的患者(OR=0.38,95%CI=0.23,0.65);合并脑血管病的患者气虚比例高,其次为血瘀,存在阳虚的比例高于无脑血管病的患者( OR=1.90,95%CI=1.23,2.95)。结论不同的合并症影响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证候要素分布,在四诊合参的同时,结合合并症综合考虑,有助于提高辨证的准确性。

    作者:陈宝鑫;金香兰;郭蓉娟;陈志刚;高芳;王乐;张艳霞;傅晨;牛焕敏;薛斐然;侯小兵;曹晓岚;黎明全;田军彪;张玉莲;白文;张允岭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论窠囊

    “窠囊”是痰瘀互结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本文基于古代文献,系统阐发了“窠囊”之病因病机、病性、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认为痰瘀同源是窠囊的病因基础;气血津液的运行失常是窠囊的病机关键;窠囊之为病,顽固迁延难治,其中蕴含着“病位”的概念。同时讨论了窠囊致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等,将窠囊理论与具体疾病相联系,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参考,对痰瘀互结证理论的研究有一定启发。

    作者:杜松;胡镜清;卢红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穴位电刺激联合栓剂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气滞血瘀型38例

    目的:观察穴位电刺激联合栓剂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阳性病例对照方法,用编码表将120例患者分为栓剂组、电刺激组、联合组,每组40例。治疗结束后栓剂组完成38例,电刺激组完成36例,联合组完成38例。栓剂组单独给予前列安栓纳肛,睡前1粒,每天1次;电刺激组单独给予穴位电刺激,穴位电刺激选取前列腺穴、中极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刺激参数为2/100 Hz疏密波、交替输出,每次30分钟,每天1次;联合组给予前列安栓联合穴位电刺激。疗程4周。以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标准量表、中医证候评分为主要评价指标,观察上述指标的积分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栓剂组总有效率63.2%,电刺激组总有效率52.8%,联合组总有效率78.9%。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标准积分组间比较,联合组在疼痛不适、症状总分方面与栓剂组、电刺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候积分组间比较,联合组在疼痛不适、性功能障碍、排尿症状、精神症状、总分方面与栓剂组、电刺激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组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发应。结论穴位电刺激联合前列安栓纳肛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气滞血瘀型)安全、有效。

    作者:刘清尧;韩亮;张新荣;陈朝晖;周文亮;马宝乐;焦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郝学君教授以火针治疗湿疹经验

    郝学君教授从事针炙临床工作近40年,所治疑难杂症众多。郝教授在以火针治疗湿疹方面自成一法,并非针对局部皮损施针治疗,而是以辨病、辨证理论为指导,依据“外症发于外而源于内”的观点,调内以治外。治疗选穴时避繁就简,依据病在皮肤、多有瘙痒之特点选定3个基本穴,再辨湿、热、瘀邪之有无和轻重,针刺相应穴位以祛除病因,并利用火针之特性益脏腑,引邪外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长期以来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值得借鉴。本文从针具选择、基本穴和辨证选穴原理以及除湿重益脾等角度,深度剖析了郝教授采用火针治疗湿疹的观点。

    作者:刘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环球中医药》杂志2015年征稿启事

    《环球中医药》杂志(CN 11-5652/R,ISSN 1674-1749)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张伯礼院士担任总编辑。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西黄丸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和展望

    西黄丸是传统的防治肿瘤中成药物,可以单用或配合现代治疗手段治疗多种肿瘤。西黄丸不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血管生成、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从而发挥有效的抗肿瘤作用。同时,关于西黄丸的临床研究、抗肿瘤机制研究、转化医学研究以及组学研究等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探讨。

    作者:郭秋均;李丛煌;花宝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一贯煎汤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 I型胶原的影响

    目的:观察一贯煎汤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I型胶原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建立CCl4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中药组以一贯煎汤剂灌胃、西药组以秋水仙碱溶液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灌胃次数为1次/天。灌胃4周后,通过蛋白电泳法检测I型胶原纤维蛋白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组织细胞外I型胶原的沉积,分别以灰度值和积分光密度评价。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组织细胞外I型胶原蛋白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及西药组肝组织细胞外I型胶原蛋白明显减少。结论一贯煎汤剂可减轻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组织I型胶原的表达及其在肝细胞外的沉积。

    作者:白辰;车念聪;刘文兰;赵晖;司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射干麻黄汤对哮喘患者T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对寒哮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 IL)-5、IL-10 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1例轻中度寒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吸入100μg,每天4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中药配方颗粒冲服,每天1剂,早晚2次冲服。两组均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留取血液行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RT-PCR检测IL-5、IL-10 mRNA表达。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CD3+、CD4+、CD8+无显著差异,CD4/CD8比值(t=2.593,P=0.012)、IL-5(t=2.492, P=0.016)明显下降,IL-10(t=2.659,P=0.011)明显上升。结论射干麻黄汤调节哮喘患者T细胞CD4/CD8比例及IL-5、IL-10表达水平,改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控制哮喘症状。

    作者:杨硕;罗光伟;胡小萍;万军;夏倩;陈菁;袁文胜;孙洁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晚期卵巢癌中医证型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

    目的:研究晚期卵巢癌各中医证型的血栓前状态( PTS)指标的变化,探讨各项指标与中医分型关系。方法对8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气滞血瘀证组、气血亏虚证组、痰湿凝聚证组,分别对其采用鞘流阻抗法、免疫比浊法、ELISA法检测血小板( platelet,PLT)、D-二聚体( D-dimer,DDI)、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 PT )、纤维蛋白原量( fibrinogen, FIB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granule membrane protein 140,GMP-140),并与正常组进行对比。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晚期卵巢癌各中医证型组PLT增多(P<0.05)、PT缩短(P<0.01)、FIB升高(P<0.01)、GMP-140升高(P<0.01)及DDI升高(P<0.01),而APTT表达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与气滞血瘀证组相比,痰湿凝聚证组PT延长(P<0.05),FIB下降(P<0.05),GMP-140下降(P<0.05),DDI下降(P<0.05),而在PLT、APTT表达上无差异(P>0.05)。与气滞血瘀证组相比,气血亏虚证组 FIB下降(P<0.05), GMP-140下降(P<0.05),DDI下降(P<0.05),而在PLT、PT、APTT表达上无差异(P>0.05)。而痰湿凝聚证组与气血亏虚证组在PLT、APTT、PT、FIB、GMP-140及DDI表达上无统计学差异( P>0.05)。(3)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气滞血瘀证与FIB、DDI及GMP-140有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晚期卵巢癌气滞血瘀证、痰湿凝聚证、气血亏虚证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血栓前状态,以气滞血瘀证为明显,DDI、FIB及GMP-140可以作为提示存在血栓前状态的晚期卵巢癌气滞血瘀证的生物学指标。检测PLT、PT、APTT、FIB、GMP-140、DDI有助于指导中医药改善晚期卵巢癌患者血栓前状态。

    作者:王冬梅;庞瑞;茹明芳;黄艳春;王莹;杨格娟;谢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新媒体背景下中医理论传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新媒体时代,传播中医理论变得更加便捷、快速和广泛。但由于新媒体传播的特性和中医学科的专业性,目前,中医理论的传播良莠不齐,存在着认识偏差、泛娱乐化、偏方泛滥、造神行销等问题。中医在现代社会的良好传播,有赖于政府支持与监管的加强、从业人员的发声、媒体的理性对待,以及受众的甄别能力的提高。

    作者:陈靓;张保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胡荫奇中医辨证治疗成人斯蒂尔病经验

    本文主要介绍胡荫奇教授中医辨证治疗成人斯蒂尔病的经验。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分型、临床用药特色等方面出发,并结合具体验案整理和分析胡荫奇教授治疗成人斯蒂尔病的中医特色。胡荫奇教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正气不足、邪气痹阻,将该病分为进展期与缓解期,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制宜。治疗上擅于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的具有类激素作用及能减轻激素副作用的中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作者:曾真;王义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环球中医药杂志

环球中医药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