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媒体背景下中医理论传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陈靓;张保春

关键词:新媒体, 中医理论, 传播
摘要:新媒体时代,传播中医理论变得更加便捷、快速和广泛。但由于新媒体传播的特性和中医学科的专业性,目前,中医理论的传播良莠不齐,存在着认识偏差、泛娱乐化、偏方泛滥、造神行销等问题。中医在现代社会的良好传播,有赖于政府支持与监管的加强、从业人员的发声、媒体的理性对待,以及受众的甄别能力的提高。
环球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射干麻黄汤对哮喘患者T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对寒哮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 IL)-5、IL-10 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1例轻中度寒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吸入100μg,每天4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中药配方颗粒冲服,每天1剂,早晚2次冲服。两组均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留取血液行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RT-PCR检测IL-5、IL-10 mRNA表达。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CD3+、CD4+、CD8+无显著差异,CD4/CD8比值(t=2.593,P=0.012)、IL-5(t=2.492, P=0.016)明显下降,IL-10(t=2.659,P=0.011)明显上升。结论射干麻黄汤调节哮喘患者T细胞CD4/CD8比例及IL-5、IL-10表达水平,改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控制哮喘症状。

    作者:杨硕;罗光伟;胡小萍;万军;夏倩;陈菁;袁文胜;孙洁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土郁夺之”的内涵及其临床应用

    “土郁夺之”为《内经》五郁之一。“土郁”应当包括脾胃郁滞所致的各种病证,主要以心腹胀满、肠鸣泄泻、胁肋疼痛、呕吐、下肢肿胀等为临床表现,与湿、食、热、痰等密切相关。“夺”法首当理解为通下之意,还包含消、汗、吐等治法,使用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土的重要性。“土郁夺之”的临床应用颇为广泛,包括脾胃系的诸多疾病,以及冠心病、水肿等皆可应用。

    作者:吴朦;李倩;胡镜清;王传池;刘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药抗菌成分及其抗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显著,但其毒副作用、所引起的二重感染及细菌的耐药等问题,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从单味中药及单体化合物、中药复方制剂的抑菌实验3方面的研究已证实多种中药均具有抗菌作用,且具有不易产生耐药的特点与优势。研究还发现,中药的抗细菌作用机制不同于抗生素,其作用机理较为复杂,表现为对细菌的直接抑杀、抑制酶的活性、逆转耐药机制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作用综合的结果。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制剂的抗菌作用、抗菌活性成分及其抗菌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刘云宁;李小凤;班旭霞;姜爱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林洪生教授运用益气养阴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经验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林洪生教授以气阴两虚为其基本病机,以益肺气养肺阴为基本治法,同时结合清热解毒、软坚化痰、活血化瘀等治法,在辨证的基础上灵活用药,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患者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小,其经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薛新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肾宁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组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糖肾宁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 KK-Ay小鼠肾组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和糖肾宁组各20只,设立C57BL/6J小鼠20只为空白组;药物干预12周后,测定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UAER),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肾脏病理,Western Blot检测PDGF、PDGF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24小时UAER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PDGF、PDGFR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和糖肾宁组24小时UAER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给药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组织PDGF、PDGFR蛋白表达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结论糖肾宁能够降低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24小时UAER,抑制PDGF及PDGFR蛋白的过度表达,保护肾功能。

    作者:刘迎新;邹大威;耿建国;高彦彬;尚雅文;李娇阳;龚慕辛;彭麒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从肝论治心脏神经症理法探讨

    心脏神经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身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日渐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中医脏腑的相关理论出发,探讨心肝的生理病理联系,阐述心脏神经症病因病机及从肝论治方法,心肝火旺证采用泻肝清心法、心肝阴虚证采用柔肝养心法、肝郁气滞证采用疏肝理气法、肝郁脾虚证采用疏肝健脾法,并附临床典型案例加以论证。

    作者:柳红良;赵志付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50例

    目的:观察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来本院门诊和病房治疗的胃癌术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中药口服。3个月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作对比。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的6个月、12个月、18个月以及24个月的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应用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采用卡方检验,统计结果表明:治疗3个月后,统计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随访2年,两组患者在6个月和12个月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18个月和24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更高,2年期间的复发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0.05)。结论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的临床疗效较单用化疗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孟燕;曹凤军;陈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炙甘草汤君药探究

    炙甘草汤为张仲景始创,后世对其的探讨研究一直延续至今,仍未定论。此文查阅和收集了古今关于炙甘草汤的相关文献,摘取自汉朝以来历代医家对炙甘草汤之组成、功用、配伍之论述,深入对比分析,认为其方证为“营卫气血皆虚,阴阳俱衰”,治宜气血阴阳俱补。此外,参考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提出炙甘草为方中之君药,有助于指导炙甘草汤的临床应用,发挥更好地治疗效果。

    作者:王雨桐;王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从脏腑辨证治疗黄褐斑的研究概述

    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属中医学的“面尘”“黧黑斑”“肝斑”等疾病的范畴,传统多认为与七情内伤、饮食劳倦、肝郁气滞、妇人经血不调等有关。随着中医基础理论的不断发展,医家对黄褐斑的有了更加全面与深刻地认识,现普遍将黄褐斑的病机责之于肝、脾、肾和心、肺功能失调以及气滞血瘀痰湿等有关,亦可见肝肾阴虚、脾虚肝郁、心脾血虚等脏腑兼见证。现通过概述黄褐斑的脏腑辨证治疗,分析其病因病机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为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提供更清晰的临床思路,为黄褐斑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治疗办法。

    作者:邢峰丽;冯建平;杨静霄;赵蓉;刘伟花;霍萌;白雪艳;赵振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015北京热病论坛暨姜良铎、宋乃光教授名医传承研讨会通知

    中医热病学对感染性疾病和免疫介导性疾病都有深入系统的研究。中医治疗急慢性发热性疾病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2015年9月12日,“2015北京热病论坛暨姜良铎、宋乃光教授名医传承研讨会”将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举办。届时将呈现姜良铎、宋乃光等名家治疗发热经验,并有多位中西医专家介绍中药抗病毒、抗耐药菌、治疗免疫疾病等前沿研究成果,互相切磋以提高医学同仁对发热性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欢迎订购《环球中医药》2014年合订本

    《环球中医药》杂志2014年合订本于2015年2月中旬出版。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其中汇集了本刊2014年全部12期302篇精彩文章,约200万字,大16开,980页,印装精美。《环球中医药》杂志2014年合订本每本定价120元。免邮费挂刷投寄。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银屑病的“毒邪”现代理论探析

    “毒邪致病论”是中医学病因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医学者通过不断地理论探讨和临床实践,提出从“毒邪理论治疗银屑病”的学术观点,但是内容繁杂多样,缺乏系统性。本文将从简析“毒”的内涵、银屑病的“毒邪致病”理论、从“毒邪致病”出发探索银屑病的治疗及银屑病“毒邪”理论的展望4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提出“毒邪致病”是银屑病病因病机的重点之一,临证时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视解毒药的运用。

    作者:钱冬冬;张怀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合并症对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证候要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合并症对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证候要素的影响,为提高临床辨证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进行多中心合作,纳入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803例,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不同合并症对证候要素分布的影响。结果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气虚、痰、血瘀、阴虚比例较高,存在火证的风险较低(OR=0.55,95%CI=0.31,0.99);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气虚、血瘀、痰、阳虚比例高,存在气虚的风险高于无冠心病的患者( OR=3.75,95%CI=2.65,5.31),存在阴虚的风险低于无冠心病的患者(OR=0.38,95%CI=0.23,0.65);合并脑血管病的患者气虚比例高,其次为血瘀,存在阳虚的比例高于无脑血管病的患者( OR=1.90,95%CI=1.23,2.95)。结论不同的合并症影响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证候要素分布,在四诊合参的同时,结合合并症综合考虑,有助于提高辨证的准确性。

    作者:陈宝鑫;金香兰;郭蓉娟;陈志刚;高芳;王乐;张艳霞;傅晨;牛焕敏;薛斐然;侯小兵;曹晓岚;黎明全;田军彪;张玉莲;白文;张允岭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周绍华甘温除热法治疗多系统萎缩顽固性高热验案1例

    甘温除热法为金元四大家李东垣应用辛甘温之剂治疗虚性发热的疗法,其疗法于《内经》中亦有论述,由李东垣先生创立代表方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于各科临床虚性发热均有良效,另有报道六君子汤、小建中汤等,未见应用参附汤的报道,周绍华主任应用补中益气汤联合参附汤治疗多系统萎缩顽固性高热1例,效果显著。

    作者:缴秀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郝学君教授以火针治疗湿疹经验

    郝学君教授从事针炙临床工作近40年,所治疑难杂症众多。郝教授在以火针治疗湿疹方面自成一法,并非针对局部皮损施针治疗,而是以辨病、辨证理论为指导,依据“外症发于外而源于内”的观点,调内以治外。治疗选穴时避繁就简,依据病在皮肤、多有瘙痒之特点选定3个基本穴,再辨湿、热、瘀邪之有无和轻重,针刺相应穴位以祛除病因,并利用火针之特性益脏腑,引邪外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长期以来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值得借鉴。本文从针具选择、基本穴和辨证选穴原理以及除湿重益脾等角度,深度剖析了郝教授采用火针治疗湿疹的观点。

    作者:刘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身疾病“刚柔辨证”四种证候与脑电慢波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心身疾病患者脑电信号慢波δ和θ波的功率值改变,探究心身疾病“刚柔辨证”四种常见证候与脑电慢波改变的相关关系。方法“证病结合”“以方测证”为研究方法,采用脑电地形图为技术手段,把经显效方剂对应治疗2~8周后疗效为显效和临床痊愈的“刚柔辨证”主证为心肝火旺、心肝阴虚、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证的患者治疗前脑电信号δ和θ波功率值与健康人对照组脑电信号δ和θ波功率值进行对照分析。其中心肝火旺证20例、心肝阴虚证32例、肝郁气滞证27例、肝郁脾虚证21例和健康人对照组23例。结果心肝阴虚证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δ波在额区和额极区功率值增高(在FP1、F3、F4,P<0.005;在FP2,P<0.05),θ波在除了双颞区之外所有10个脑区功率值增高(P<0.005)。心肝火旺证、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δ波和θ波功率值增高,以前头部为主,但此三组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初步揭示“刚柔辨证”四种常见证候与脑电慢波改变的规律性及特异性表现,初步从脑电生理学角度揭示“刚柔辨证”理论的物质基础和证候实质。

    作者:张成;赵志付;李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肢体困重”释义

    本研究通过分析“肢体困重”的字义,试图明确“肢体困重”的定义,探索其主要病机和量化方法。研究表明:肢体困重是“一种患者的主观感受,意指四肢和(或)躯体额外的负重感,重则如包裹束缚、活动量减少”。肢体困重的病机实责痰湿,虚责于阳虚、气虚。以等级法为主辅以数字模拟法、量表法的测量方法,有利于对肢体困重严重程度进行客观评价。

    作者:刘刃;胡镜清;许伟明;吴朦;王传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环球中医药》杂志2015年征稿启事

    《环球中医药》杂志(CN 11-5652/R,ISSN 1674-1749)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张伯礼院士担任总编辑。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近五年玉屏风颗粒儿科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综述了近五年玉屏风颗粒的儿科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在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常用于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感染后咳嗽、毛细支气管炎、哮喘、肺炎支原体肺炎及呼吸道复合疾病等;在泌尿系统疾病方面,常用于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在免疫与过敏性疾病方面,常用于过敏性紫癜、急慢性荨麻疹及人工性荨麻疹;传染性疾病用于手足口病;作为儿科临床科研的对照组用药,用于临床新药、新治法等的开发和研究。文献显示玉屏风颗粒可提高小儿机体免疫力,治疗疾病,更可减少甚至预防疾病的发生及反复发作,在儿科疾病的临床中认可度较高且应用广泛,疗效确切,尤其长期疗效稳定、确切。

    作者:白明华;周妍妍;张健;李英帅;郑燕飞;王停;王济;王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本刊声明

    近期有代理单位或个人利用虚假网站,或通过电子邮件、QQ、电话、信函,以“环球中医药杂志”的名义,征稿并收取版面费。这些行为,严重侵犯了我社的合法权益。为此,我社郑重声明:我社从未委托他人或组稿代理单位为《环球中医药》杂志征稿,我社将保留依法起诉的权利。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环球中医药杂志

环球中医药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