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英
肝门部胆管癌是肝门部常见恶性肿瘤,随着肿瘤的生长和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患者会发生梗阻性黄疸,早期、准确的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肿瘤正确的分期及术前可靠的可切除性评估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1,2].本文通过分析30例肝门部胆管癌肝细胞癌患者的MSCT及MRI图像及临床资料,探讨MSCT及MRI对肝门胆管癌诊断及可切除性评价中的价值.
作者:郑国利;王天成;张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b值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局灶性肝癌的血供分析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或病理证实的31例原发性肝癌和30例转移性肝癌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和DWI扫描,按照增强动脉期的表现分为富血供组(42个病灶)和乏血供组(47个病灶);观察b值分别为50、500s/mm2时的DWI图像特征,并测量病灶的ADC值.结果 b值为50s/mm2时,富血供病灶组DWI图像上为均匀稍高或高信号,平均ADC值为(3.56±0.21)×103mm2/s,乏血供病灶组DWI呈均匀稍高信号,平均ADC值为(2.50±0.19)×10-3 mm2/s;同时对12个内部血供不均匀的病灶观察,在DWI图像上病灶内信号呈不均匀改变,b值为50s/mm2时富血供区较乏血供区信号下降更明显.在b=50s/mm2时,富血供病灶与乏血供病灶的ADC值有统计学差异(t=2.37,P<0.05).结论 依据磁共振DWI图像特点和ADC值测量,MRI对肝脏局灶性肝癌的血供分析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钱海峰;胡春洪;祝跃明;沈小勇;李凤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底憩室的CT与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提高胃底憩室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日常CT与MRI检查中发现的6例胃底憩室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结果 6例胃底憩室,发生于贲门下方,形态多样,呈不规则含气囊腔4例,软组织肿块2例.结论 胃底憩室较少见,憩室的大小、内有无食物、颈的宽窄可有不同表现,易误诊为肾上腺肿瘤和胃溃疡穿通,CT与MRI可清晰显示病变.
作者:俞炳根;王玉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32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搜集112例胸部外伤的病例,全部病例均行X线摄片及32层螺旋CT扫描,并以1.25mm层厚行多平面容积重组(MPR)及容积再现法(VR)图像后处理,观察分析骨折的位置、数量及邻近组织、脏器的情况.结果 在112例病例中,检查发现肋骨骨折98例,胸腰椎压缩骨折2例,胸骨骨折11例,胸椎棘突骨折3例,肩胛骨骨折16例.X线平片共发现肋骨骨折82例,胸骨骨折4例,肩胛骨骨折3例,肺挫伤21例,血气胸2例.结论 32层螺旋CT三维重组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的联合应用,能对胸部外伤患者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对判断胸部外伤骨折及邻近组织、脏器损伤,指导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海荣;杨军;郑敏;吕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成人上腔静脉下段后前位胸片投影是否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相关,以期提高床旁PICC体外测量的准确性.方法 成人体检资料100份,在后前位胸片上测量上腔静脉下段中点至右锁骨内端下缘距离(即横L体外测量法垂直段距离,以下简称“垂直段距离”),上腔静脉下段中点所在前肋肋单元平面,各数据会同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v19统计软件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上腔静脉下段中点所在前肋肋单元平面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无显著相关(r=-0.196~0.130,P=0.051~0,936);垂直段距离与身高、性别显著相关(r=0.197、-0.339,P=0.049、0.001),与年龄及体重无关(r=0.052、-0.066,P=0.604、0.512).结论 成人上腔静脉下段投影存在个体差异,相关因素复杂,难以通过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来提高床旁PICC体外测量的准确性.
作者:耿才正;陈姬雅;王建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生率可达4%~17%[1~3].本文对10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中的价值.1材料与方法收集2008年5月~2011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0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86例,年龄25~78岁,平均48.6岁.
作者:许媛媛;裘浙林;陈秋燕;尹静一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患者 男性,66岁.因“颌面部外伤后咬合困难10天”入院.患者10天前不慎从高处跌落致伤颌面部,左侧颌面部肿胀疼痛伴上下颌张闭口因难、咬合关系紊乱,急诊行上下颌水平位CT平扫未见左髁突明显骨折影像.外伤10天来,因上下颌张闭口因难就诊于多家医院,一直未明确病因,症状无好转,遂就诊我院.入院检查:左侧颧面部肿胀基本消退,咬合关系紊乱,左侧上下第三磨牙早接触,上下前牙开牙合,不能闭合,大开口度约三横指.入院后行再下颌骨薄层CT平扫后冠状位重建后示:左侧颞颌关节内可见高密度影像(图1).诊断:左侧颞颌关节内骨碎片.
作者:戴杰;施更生;童永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肠源性囊肿的MRI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肠源性囊肿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 7例肠源性囊肿,桥前池1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6例,3例病变位于颈段,2例位于上段胸段,1例位于腰段.6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5例囊肿位于脊髓腹侧,均可见“脊髓嵌入征”.多数囊肿T1WI呈等或稍高于脑脊液信号,T2 WI等或稍低于脑脊液信号.6例行MR增强扫描,5例囊壁及囊液均未见强化,1例囊壁轻度强化.结论 MRI对肠源性囊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涛;崔惠勤;朱里;黄力钊;铁超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MR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对30例非宫颈肿瘤女性的子宫颈和50例宫颈癌患者的子宫颈进行常规MRI扫描和横断面DWI(b=600s/mm2),比较正常宫颈和宫颈癌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IC)值.结果 正常子宫颈DWI表现为粘液,内、中、外带四层结构,其平均ADC值[(1.71±0.14)×10-3mm2/s)]显著高于宫颈癌的ADC值[(0.97±0.13)×10 3mm2/s)](P<0.01).结论 ADC值可有效地定量区分宫颈癌与正常宫颈,DWI更容易显示宫颈癌及其周围侵犯和盆腔淋巴结转移.
作者:韩晶;沈文荣;刘念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初步探讨全身DWI和全身一体化TzWI扫描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4例疑诊为淋巴瘤的患者进行全身DWI和全身一体化T2WI扫描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后诊断(以病理检查作为判断依据),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 全身DWI和全身一体化T2WI扫描检查结果与后诊断符合率为85.1%(46/54).在淋巴瘤病灶检测中敏感性为86.7%(118/136),特异性为95.5%(472/494).结论 全身DWI和全身一体化T2 WI扫描较常规MR更能敏感的显示病灶,从而有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
作者:陈涛;李莉;张雷;李静;苟晓光;任转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需接受冠状动脉CT(CTA)检查者,按照对比剂注射方案个体化原则,对比剂总量(ml)=患者体重(kg),对比剂流率ml/s=对比剂总量/(扫描时间+8)ml/s,同样流率追加30ml生理盐水}进行冠脉CTA检查,测量升主动脉根部左冠开口处CT值并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进行评分,分析对比剂注射方案个体化的可行性.结果 按照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行冠脉CTA检查后,100例检查者升主动脉根部左冠开口处平均强化程度为(420.19±56.59) HU,冠状动脉显示评分得3分比例为88.78%,得2分比例为11.22%,无得1分者.结论 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希明;黄美萍;郑君惠;巫梓斌;温孟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壹期电焊工尘肺肺部不同HRCT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对比分析15例确诊为壹期电焊工尘肺的肺部HRCT资料和经支气管肺活检的病理资料.HRCT检查和经支气管肺活检的间隔时间在3~50天.15例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5±6.8)岁,电焊工工龄(8.8±3.5)年.将标本粉尘的量分为无、少量、中量和大量,将纤维化的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结果 HRCT上7例主要表现为小叶中心小叶核影的增大、增多,呈分支状线影;3例表现为小叶中心的磨玻璃密度的结节影,约4~8mm大小;5例表现为磨玻璃结节与分支状线影混合存在.其中5例有轻度小叶间隔增厚,6例可见小叶中央型肺气肿.病理学表现为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肺泡群内大量尘斑,并可见肉芽组织和少量的胶原纤维,支气管粘膜下肺组织和肺泡间隔纤维组织弥漫增生,胶原纤维沉积.偏光镜和普鲁士蓝铁染色证明尘斑中铁颗粒存在.弥漫性以分支状线影为主要表现的纤维化程度重于弥漫性磨玻璃密度结节为主的病例(t =9.00,P=0.00),但粉尘量以磨玻璃密度结节为主的病例较重(t=-4.71,P=0.001).结论 HRCT可以显示电焊烟尘所致的肺内尘斑及其纤维化的程度.
作者:赵殿辉;陈达民;万卫平;王忠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不同病理类型的影像学征象,以提高影像学认识.方法 回顾18例经病理证实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MRI表现,结合病理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1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病灶局限性11例(11/18),弥漫性7例(7/18),伴颈部淋巴结肿大10例.病理类型:B细胞型13例(72%),NK和T细胞型5例(28%).B细胞型以局限性多见(10/13),扁桃体好发(8/13),密度和信号均匀(12/13),边界清晰(10/13),常伴颈部淋巴结肿大(8/13).NK/T细胞型以弥漫性多见(4/5),易累及鼻咽部(4/5),边界不清(4/5)、密度和信号不均匀多见(3/5),其内可见气泡影(2/5),易侵犯鼻腔并铸形(3/5)和骨质侵蚀破坏(2/5).结论 咽淋巴环不同病理类型的非霍金奇淋巴瘤影像学具有一定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金瑞军;陈祖华;陈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患者 女,34岁.剖宫产术后7年.现停经2个月,阴道不规则流血17天.尿HCG(+).超声显示子宫内膜线清晰,未见妊娠囊回声,子宫左前壁肌层内可及一范围约6.7cm×4.2cm×5.4cm的不均质囊实性混合回声包块,边界尚清,内可及多处不规则的无回声暗区,包块向宫外明显突出,其前方与膀胱之间未见明显正常子宫肌层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包块周围见丰富的环绕血流信号(图1,2),多普勒频谱显示大量静脉样血流频谱及高速低阻的动脉血流频谱,RI约为0.43.根据图像表现,结合病史,超声提示:子宫左前壁囊实性包块,子宫瘢痕妊娠可能性大.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作者:黄福存;李致永;谢新刚;王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肾梗阻在临床多见,分为肾前性、肾性以及肾后性三种.急性肾后性肾梗阻多为集合系统结石、炎症或肿瘤所致的肾脏急性功能衰竭,由于单侧发病多见和健侧肾脏的代偿,相应的肾功能不全、急性肾衰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被临床医师忽视而贻误佳的治疗机会;且若治疗不及时,会影响患侧肾脏功能甚至影响患者的血压而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在临床,对泌尿系统结石、炎症、肿瘤以及所造成的肾盂输尿管积水报道的较多,而关于与其并发的急性肾后性肾梗阻的报道却相对罕见.本文报道30例急性肾后性肾梗阻病例的临床以及多层螺旋CT( MSCT)表现,旨在提高对急性肾后性肾梗阻的认识.
作者:张立君;李晓阳;张德江;邢国凤;赵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WHOⅡ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WHOⅡ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CT、MRI表现,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36例(94.7%)位于幕上,累及额叶、颞叶者29例(76.3%),1例位于小脑半球,另见有2例累及胼胝体;病灶位于单个脑叶者31例(81.6%),两个以上脑叶7例(18.4%).肿瘤呈边界不清的异常信号或密度影,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轻,36例增强检查中20例无明显强化,另16例表现为小斑片状、结节样、不规则环状强化.结论 WHOⅡ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前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
作者:高峰;陈桂玲;盛会雪;张宗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收集2011年8月~2012年3月我院经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诊断6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得出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价值.1材料与方法本组64例患者(84个甲状腺结节),其中男12例,女52例,年龄29~67岁,平均41.6岁.人选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作者:许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患者男,48岁.主诉左侧后背及肩膀疼痛半年余,自用膏药及口服牛黄解毒丸治疗无效,无咳嗽、咳痰,心慌、胸闷.既往体健,病程中无低热及夜间盗汗,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软,未触及包快,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和肝肾功及电解质正常.结核菌素试验(-),AFP 570ng/ml,纵膈肿物穿刺物免疫组化染色结果:AE1/AE3(1+),CK18(2+),Hepatocyte(3+).CK7(个别细胞+),CK20(-)RCC(-),Vimentin(2+),TTF-1(-).
作者:张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阑尾粘液性肿瘤病理学分为粘液囊肿、粘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癌,占阑尾切除标本的0.43%[1,2].本病临床上无症状,或主要表现为慢性非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以及右下腹包块,容易误诊为卵巢囊肿、阑尾炎、盲肠肿瘤等.术前作出正确诊断有助于防止术中破裂引起腹膜假粘液瘤[1].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CT,MDCT)诊断阑尾病变的临床价值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充分肯定[3~6],本文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粘液性肿瘤的MDCT影像资料,探讨CT诊断阑尾粘液性肿瘤的准确性.
作者:金成宇;戚乐;陈仁彪;丁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淹溺肺较为少见,其诊断目前主要依赖于胸部影像学检查.有关本病的X线、CT表现,国内报道不多,本文收集1992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8例淹溺肺影像表现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本组18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3例.儿童8例,成人10例,年龄8~75岁,平均45.8岁.临床表现及体征主要为咳嗽、胸闷、意识模糊、呼吸急促或微弱、紫绀、呼吸、心跳停止等,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性及细湿罗音,血气分析示不同程度低氧血症.
作者:顾东华;王云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