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瑞军;陈祖华;陈瑶
患者 女性,40岁.因左手拇指末端肿物半年就诊.查体:左手拇指远端腹侧见一绿豆大赘生物,质硬,触痛不明显.左手X光线片检查:左手拇指骨末端见直径约6mm结节状骨性突起,可见骨小梁结构与爪粗隆相连续,密度不均匀,见局限低密度区,边界清晰,结合临床诊断左拇指甲下外生骨疣(图1).术中所见:瘤体为骨样结构,顶端表面有纤维软骨帽.术后病理:镜下见肿物自外向内分别由纤维性包膜,软骨性帽盖及软骨化骨区域(图2),病理诊断甲下外生骨疣.
作者:杨嘉;夏进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胰腺对自身成分作为抗原由CD4阳性的辅助细胞的识别产生免疫应答的结果而造成胰腺的炎症性病变[1].病理学上表现为胰腺明显的淋巴细胞侵润并有胰腺的纤维化,导致胰腺功能障碍,可以分为胰管狭窄型慢性胰腺炎和局限性胰管狭窄型慢性胰腺炎两种[2].当为后者时,其表现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成为了影像学的难题,两者的治疗方案完全不同[3],本文探讨CT双期扫描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32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搜集112例胸部外伤的病例,全部病例均行X线摄片及32层螺旋CT扫描,并以1.25mm层厚行多平面容积重组(MPR)及容积再现法(VR)图像后处理,观察分析骨折的位置、数量及邻近组织、脏器的情况.结果 在112例病例中,检查发现肋骨骨折98例,胸腰椎压缩骨折2例,胸骨骨折11例,胸椎棘突骨折3例,肩胛骨骨折16例.X线平片共发现肋骨骨折82例,胸骨骨折4例,肩胛骨骨折3例,肺挫伤21例,血气胸2例.结论 32层螺旋CT三维重组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的联合应用,能对胸部外伤患者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对判断胸部外伤骨折及邻近组织、脏器损伤,指导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海荣;杨军;郑敏;吕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骶骨常见的肿瘤包括转移瘤、骨巨细胞瘤、脊索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等,其中,转移瘤所占比例高,其常见的原发肿瘤有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及肾癌等[1].MRI具有很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对骨髓病变十分敏感,可以早期发现骶骨病变[2].1材料与方法收集2004年2月~2010年10月间于我院诊治50例的骶骨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38~78岁,平均64.8岁.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并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骶骨转移瘤.
作者:储慧娟;宋敏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超声血管增强技术(vascular enhancement technology,VET)在外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0例外周血管病变的患者(52例颈动脉病变、16例下肢动脉病变及22例下肢深静脉病变)应用超声血管增强技术,显示病变的血管,并与传统二维谐波及彩色多普勒(CDFI)成像相对比.结果 常规二维超声检查28例(31.11%)图像不能清晰显示,应用VET技术,86例(95.56%)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血管腔、血管壁及病灶(斑块、血栓)更清晰显示,图像质量评分VET高于传统二维超声,为2.91:2.09,(P<0.01).结论 VET技术可提高能提高血管与周边组织对比分辨力,更清晰显示血管腔、管壁结构及病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殷平;李文巨;李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收集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35例经外科手术证实和CT确诊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资料进行分析[1],提高诊断水平.1材料与方法本组35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42岁.临床表现为上腹、腰背部剧痛,伴恶心头晕呕吐.采用Siemens Emotion 16层螺旋CT机,扫描范围从肝脏至肾脏下级.检查前空腹3~6h,扫描前20min,口服清水500ml,扫描时口服500ml,充盈空肠、胃、十二指肠,这样可以更好判断胰腺形状.
作者:李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脑池造影(MSCTC)对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例临床诊断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术前进行多层螺旋CT脑池造影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选择适当的显示层厚及角度,明确漏口存在,观察漏口的大小、形态及周围结构情况,并与术中所见对照,分析多层螺旋CT脑池造影对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漏口定位及漏口周围情况评估的准确性,指导临床医师术前准备.结果 全部病例检查后发现漏口存在,漏口大小、形态与术中所见基本吻合.结论 多层螺旋CT脑池造影及后处理重组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较直观的反映漏口的位置、形态及漏口的周围情况,为临床手术治疗脑脊液鼻漏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是术前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陈俊波;顾钱峰;李培;任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底憩室的CT与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提高胃底憩室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日常CT与MRI检查中发现的6例胃底憩室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结果 6例胃底憩室,发生于贲门下方,形态多样,呈不规则含气囊腔4例,软组织肿块2例.结论 胃底憩室较少见,憩室的大小、内有无食物、颈的宽窄可有不同表现,易误诊为肾上腺肿瘤和胃溃疡穿通,CT与MRI可清晰显示病变.
作者:俞炳根;王玉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肺癌按解剖学部位分为中央型与周围型,本文通过分析93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表现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相关性,提高诊断水平.1材料与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8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93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0例,女性43例,年龄35~76岁,平均52.9岁.临床症状有咳嗽、痰中带血、胸闷和胸痛等.
作者:赵小忠;舒锦尔;虞升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血管内多普勒导丝测定TIPS术后门腔分流量及血流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更可靠的检测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方法.方法 10例门静脉高压患者TIPS术后即刻,使用血管内多普勒导丝测定分流通道内血流速度,结合DSA技术,测出血流量;并予10例正常肝静脉血流作为对照.结果 测得TIPS术后分流通道内的平均峰值流速(APV)为(18.51±7.32)cm/s,大峰值流速(MPV)为(25.93±9,54)cm/s,分流道的直径为(0.80±0.26)cm,门腔分流量为(557.96±94.57)ml/min,并且获得血流频谱特点为波形呈单相,不随心动周期而变化.而肝静脉APV为(15.73±4.52)cm/s;MPV为(26.01±8.33)cm/s;血流量为(654.64±108.56)ml/min,血流频谱特点为波形呈三相,随心动周期而变化.结论 利用血管内多普勒导丝能准确而方便地测出TIPS术后门腔分流量并用于评价其血流特点,为检测静脉血流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实用性及可行性.
作者:徐晤;祖茂衡;王志荣;李国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患者 女,34岁.剖宫产术后7年.现停经2个月,阴道不规则流血17天.尿HCG(+).超声显示子宫内膜线清晰,未见妊娠囊回声,子宫左前壁肌层内可及一范围约6.7cm×4.2cm×5.4cm的不均质囊实性混合回声包块,边界尚清,内可及多处不规则的无回声暗区,包块向宫外明显突出,其前方与膀胱之间未见明显正常子宫肌层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包块周围见丰富的环绕血流信号(图1,2),多普勒频谱显示大量静脉样血流频谱及高速低阻的动脉血流频谱,RI约为0.43.根据图像表现,结合病史,超声提示:子宫左前壁囊实性包块,子宫瘢痕妊娠可能性大.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作者:黄福存;李致永;谢新刚;王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对犬碘化油肝动脉栓塞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碘化油栓塞犬肝动脉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取健康家犬12只,随机分为3组.A组经导管肝动脉注入生理盐水;B组注入碘化油;C组注入碘化油+CUR溶液.测定各组犬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姜黄素对肝脏的作用.结果 姜黄素能显著降低碘化油肝动脉栓塞性肝损伤犬血清ALT、AST值,降低MDA含量,并减轻碘化油肝动脉栓塞对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 姜黄素对碘化油肝动脉栓塞性肝损伤犬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孟巍;曹海利;白彬;徐伟;王凯冰;崔立明;周坦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作者:陈俊泽;王维;杨靖凡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患儿 女,1天.因重度窒息复苏入院,GIP133周顺产,肤色青紫,哭声弱不连贯,颅骨软化,巩膜轻度蓝色,四肢无自主活动、可触及骨摩擦感.CT平扫及三维:颅骨密度不均、呈不规则碎片状显示,四肢长骨及诸肋骨骨皮质菲薄,骨密度减低,横径略宽,可见多发骨折(约25处),骨折断端轻度成角、周围见球形骨痂,胸腰椎及骨盆诸骨骨质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先天性成骨不全(图1~4).
作者:程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成人上腔静脉下段后前位胸片投影是否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相关,以期提高床旁PICC体外测量的准确性.方法 成人体检资料100份,在后前位胸片上测量上腔静脉下段中点至右锁骨内端下缘距离(即横L体外测量法垂直段距离,以下简称“垂直段距离”),上腔静脉下段中点所在前肋肋单元平面,各数据会同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v19统计软件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上腔静脉下段中点所在前肋肋单元平面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无显著相关(r=-0.196~0.130,P=0.051~0,936);垂直段距离与身高、性别显著相关(r=0.197、-0.339,P=0.049、0.001),与年龄及体重无关(r=0.052、-0.066,P=0.604、0.512).结论 成人上腔静脉下段投影存在个体差异,相关因素复杂,难以通过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来提高床旁PICC体外测量的准确性.
作者:耿才正;陈姬雅;王建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不同病理类型的影像学征象,以提高影像学认识.方法 回顾18例经病理证实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MRI表现,结合病理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1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病灶局限性11例(11/18),弥漫性7例(7/18),伴颈部淋巴结肿大10例.病理类型:B细胞型13例(72%),NK和T细胞型5例(28%).B细胞型以局限性多见(10/13),扁桃体好发(8/13),密度和信号均匀(12/13),边界清晰(10/13),常伴颈部淋巴结肿大(8/13).NK/T细胞型以弥漫性多见(4/5),易累及鼻咽部(4/5),边界不清(4/5)、密度和信号不均匀多见(3/5),其内可见气泡影(2/5),易侵犯鼻腔并铸形(3/5)和骨质侵蚀破坏(2/5).结论 咽淋巴环不同病理类型的非霍金奇淋巴瘤影像学具有一定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金瑞军;陈祖华;陈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在腹部胰胆管水成像中优势及其应用.方法 搜集我院2011年1月~2011年4月进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50例,采用西门子Veri03.0T磁共振,8通道相阵控腹部线圈,haste序列,spair序列及MRCP胰胆管成像序列进行轴位相扫描.结果 采用3.0T磁共振的haste序列能够在自由呼吸的状态下,缩短扫描时间同时获得高质量的图像;spair序列具有很好的脂肪抑制效果,能极大的提高对病变的显示;与haste技术结合的MRCP序列能对胰管、肝内胆管、胆囊、胆总管的病变显示的更加清楚.结论 西门子3.0T磁共振并行采集技术及haste、spair序列在腹部扫描中,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作者:张玉龙;陈金华;谭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发病率较低,多发生于胸部,胸膜外如颅内、鼻腔、腹腔等部位的报道较少,术前诊断正确较困难.笔者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征象,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同时也为临床术前提供参考.
作者:任基伟;郑芳;戴幼华;王秀云;靳宏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自动化制备D2受体显像剂11C-雷氯必利(11C-raclopride),并应用于正常新生猪脑D2受体PET/CT显像.方法 气相循环法合成11C-碘甲烷(CH3I)为中间体制备11C-raclopride,应用于正常新生猪脑PET/CT动态显像,绘制双侧基底节时间一活性动态曲线.结果 制备11C-raclopride终产物14.6±3.6(8.8~15.0)mci,比活度68.8±20.9(39.0~86.8)GBq/μmol,放化纯度>99%.PET/CT显像示:3~5min基底节区放射性达高峰,双基底节显示清晰,放射性分布明显高于脑内其它部位;随后,基底节区放射性缓慢降低,30min达稳定水平.结论 自动化制备11C-raclopride的方法简便,过程容易控制,可应用于新生猪D2受体PET/CT显像,为缺氧缺血脑损伤D2受体功能状态的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李红;王晓明;曹礼;李云涛;辛军;郭启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收集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同时采用X线平片、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的临床资料,探讨CT三维重建在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的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本组42例患者,男31例,女11例,年龄19~66岁,平均37.84岁.其中单侧39例,双侧3例;致伤原因:车祸32例,重物砸伤7例,坠落伤3例;入选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作者:张宏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