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三维重建在骨盆及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张宏

关键词:骨盆骨折, 髋臼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收集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同时采用X线平片、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的临床资料,探讨CT三维重建在复杂骨盆及髋臼骨折的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本组42例患者,男31例,女11例,年龄19~66岁,平均37.84岁.其中单侧39例,双侧3例;致伤原因:车祸32例,重物砸伤7例,坠落伤3例;入选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3.0T磁共振在腹部胰胆管成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在腹部胰胆管水成像中优势及其应用.方法 搜集我院2011年1月~2011年4月进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50例,采用西门子Veri03.0T磁共振,8通道相阵控腹部线圈,haste序列,spair序列及MRCP胰胆管成像序列进行轴位相扫描.结果 采用3.0T磁共振的haste序列能够在自由呼吸的状态下,缩短扫描时间同时获得高质量的图像;spair序列具有很好的脂肪抑制效果,能极大的提高对病变的显示;与haste技术结合的MRCP序列能对胰管、肝内胆管、胆囊、胆总管的病变显示的更加清楚.结论 西门子3.0T磁共振并行采集技术及haste、spair序列在腹部扫描中,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作者:张玉龙;陈金华;谭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周围型肺癌CT诊断的临床分析

    肺癌按解剖学部位分为中央型与周围型,本文通过分析93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表现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相关性,提高诊断水平.1材料与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8年4月期间我院诊治的93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0例,女性43例,年龄35~76岁,平均52.9岁.临床症状有咳嗽、痰中带血、胸闷和胸痛等.

    作者:赵小忠;舒锦尔;虞升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T双期扫描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胰腺对自身成分作为抗原由CD4阳性的辅助细胞的识别产生免疫应答的结果而造成胰腺的炎症性病变[1].病理学上表现为胰腺明显的淋巴细胞侵润并有胰腺的纤维化,导致胰腺功能障碍,可以分为胰管狭窄型慢性胰腺炎和局限性胰管狭窄型慢性胰腺炎两种[2].当为后者时,其表现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成为了影像学的难题,两者的治疗方案完全不同[3],本文探讨CT双期扫描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MRI新技术在脊髓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红双;史浩;于台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甲下外生骨疣1例

    患者 女性,40岁.因左手拇指末端肿物半年就诊.查体:左手拇指远端腹侧见一绿豆大赘生物,质硬,触痛不明显.左手X光线片检查:左手拇指骨末端见直径约6mm结节状骨性突起,可见骨小梁结构与爪粗隆相连续,密度不均匀,见局限低密度区,边界清晰,结合临床诊断左拇指甲下外生骨疣(图1).术中所见:瘤体为骨样结构,顶端表面有纤维软骨帽.术后病理:镜下见肿物自外向内分别由纤维性包膜,软骨性帽盖及软骨化骨区域(图2),病理诊断甲下外生骨疣.

    作者:杨嘉;夏进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MSCT在急性肾后性肾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急性肾梗阻在临床多见,分为肾前性、肾性以及肾后性三种.急性肾后性肾梗阻多为集合系统结石、炎症或肿瘤所致的肾脏急性功能衰竭,由于单侧发病多见和健侧肾脏的代偿,相应的肾功能不全、急性肾衰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被临床医师忽视而贻误佳的治疗机会;且若治疗不及时,会影响患侧肾脏功能甚至影响患者的血压而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在临床,对泌尿系统结石、炎症、肿瘤以及所造成的肾盂输尿管积水报道的较多,而关于与其并发的急性肾后性肾梗阻的报道却相对罕见.本文报道30例急性肾后性肾梗阻病例的临床以及多层螺旋CT( MSCT)表现,旨在提高对急性肾后性肾梗阻的认识.

    作者:张立君;李晓阳;张德江;邢国凤;赵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腹盆部横纹肌肉瘤的CT表现(附5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盆部横纹肌肉瘤的CT临床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腹盆部横纹肌肉瘤的CT表现.1行增强动脉期扫描,4例同时行增强三期扫描.结果 3例发生于腹腔,2例发生于盆腔,3例边界均模糊不清,2例可见假包膜形成.CT平扫显示5例均为不规则巨大软组织肿块,瘤内可见带、团状低密度区,1例可见散在斑点状高密度灶.5例肿瘤在CT增强扫描中动脉期均表现为轻中度不均匀强化,4例在静脉期显示肿瘤强化程度增高,平衡期强化度减弱,假包膜未见强化.5例周缘均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结论 若出现腹盆部巨大密度不均匀软组织肿块,CT三期增强以静脉期强化明显,横纹肌肉瘤应纳入鉴别诊断中,终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作者:唐浩;胡桂周;陈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T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

    收集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35例经外科手术证实和CT确诊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资料进行分析[1],提高诊断水平.1材料与方法本组35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42岁.临床表现为上腹、腰背部剧痛,伴恶心头晕呕吐.采用Siemens Emotion 16层螺旋CT机,扫描范围从肝脏至肾脏下级.检查前空腹3~6h,扫描前20min,口服清水500ml,扫描时口服500ml,充盈空肠、胃、十二指肠,这样可以更好判断胰腺形状.

    作者:李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壹期电焊工尘肺肺部HRCT表现及病理学对照

    目的 探讨壹期电焊工尘肺肺部不同HRCT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对比分析15例确诊为壹期电焊工尘肺的肺部HRCT资料和经支气管肺活检的病理资料.HRCT检查和经支气管肺活检的间隔时间在3~50天.15例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5±6.8)岁,电焊工工龄(8.8±3.5)年.将标本粉尘的量分为无、少量、中量和大量,将纤维化的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结果 HRCT上7例主要表现为小叶中心小叶核影的增大、增多,呈分支状线影;3例表现为小叶中心的磨玻璃密度的结节影,约4~8mm大小;5例表现为磨玻璃结节与分支状线影混合存在.其中5例有轻度小叶间隔增厚,6例可见小叶中央型肺气肿.病理学表现为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肺泡群内大量尘斑,并可见肉芽组织和少量的胶原纤维,支气管粘膜下肺组织和肺泡间隔纤维组织弥漫增生,胶原纤维沉积.偏光镜和普鲁士蓝铁染色证明尘斑中铁颗粒存在.弥漫性以分支状线影为主要表现的纤维化程度重于弥漫性磨玻璃密度结节为主的病例(t =9.00,P=0.00),但粉尘量以磨玻璃密度结节为主的病例较重(t=-4.71,P=0.001).结论 HRCT可以显示电焊烟尘所致的肺内尘斑及其纤维化的程度.

    作者:赵殿辉;陈达民;万卫平;王忠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MSCT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很容易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混淆[1~6],许多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也会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而采用了错误的治疗手段,结果却错过佳治疗机会甚至使病情加重,严重者甚至可致使呼吸功能出现障碍[7].本文收集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经病理诊断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螺旋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MSCT和MRI对肝门胆管癌诊断及可切除性的临床分析

    肝门部胆管癌是肝门部常见恶性肿瘤,随着肿瘤的生长和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患者会发生梗阻性黄疸,早期、准确的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肿瘤正确的分期及术前可靠的可切除性评估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1,2].本文通过分析30例肝门部胆管癌肝细胞癌患者的MSCT及MRI图像及临床资料,探讨MSCT及MRI对肝门胆管癌诊断及可切除性评价中的价值.

    作者:郑国利;王天成;张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关病理类型的影像表现

    目的 探讨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不同病理类型的影像学征象,以提高影像学认识.方法 回顾18例经病理证实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MRI表现,结合病理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1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病灶局限性11例(11/18),弥漫性7例(7/18),伴颈部淋巴结肿大10例.病理类型:B细胞型13例(72%),NK和T细胞型5例(28%).B细胞型以局限性多见(10/13),扁桃体好发(8/13),密度和信号均匀(12/13),边界清晰(10/13),常伴颈部淋巴结肿大(8/13).NK/T细胞型以弥漫性多见(4/5),易累及鼻咽部(4/5),边界不清(4/5)、密度和信号不均匀多见(3/5),其内可见气泡影(2/5),易侵犯鼻腔并铸形(3/5)和骨质侵蚀破坏(2/5).结论 咽淋巴环不同病理类型的非霍金奇淋巴瘤影像学具有一定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金瑞军;陈祖华;陈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全身DWI和全身一体化T2WI扫描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初步探讨全身DWI和全身一体化TzWI扫描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4例疑诊为淋巴瘤的患者进行全身DWI和全身一体化T2WI扫描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后诊断(以病理检查作为判断依据),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 全身DWI和全身一体化T2WI扫描检查结果与后诊断符合率为85.1%(46/54).在淋巴瘤病灶检测中敏感性为86.7%(118/136),特异性为95.5%(472/494).结论 全身DWI和全身一体化T2 WI扫描较常规MR更能敏感的显示病灶,从而有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

    作者:陈涛;李莉;张雷;李静;苟晓光;任转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11C-雷氯必利的自动化制备及其在新生猪脑PET/CT显像的应用

    目的 自动化制备D2受体显像剂11C-雷氯必利(11C-raclopride),并应用于正常新生猪脑D2受体PET/CT显像.方法 气相循环法合成11C-碘甲烷(CH3I)为中间体制备11C-raclopride,应用于正常新生猪脑PET/CT动态显像,绘制双侧基底节时间一活性动态曲线.结果 制备11C-raclopride终产物14.6±3.6(8.8~15.0)mci,比活度68.8±20.9(39.0~86.8)GBq/μmol,放化纯度>99%.PET/CT显像示:3~5min基底节区放射性达高峰,双基底节显示清晰,放射性分布明显高于脑内其它部位;随后,基底节区放射性缓慢降低,30min达稳定水平.结论 自动化制备11C-raclopride的方法简便,过程容易控制,可应用于新生猪D2受体PET/CT显像,为缺氧缺血脑损伤D2受体功能状态的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李红;王晓明;曹礼;李云涛;辛军;郭启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64层螺旋CT脑灌注联合CT血管造影对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应用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脑灌注(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对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病史或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为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的狭窄或闭塞50例患者分别行CTP和CTA扫描,评价CTP参数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以及造影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36例TIA患者患侧MTT延长较健侧具有显著性意义,rCBF侧较健侧无显著性意义,rCBV患侧较健侧无显著性意义.34例梗死组患者患侧MTT延长较健侧有显著性意义,rCBF患侧较健侧无显著性意义,rCBV患侧较健侧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CTP联合CTA可以同时判断颈内动脉狭窄和脑组织局部血流灌注情况.

    作者:王恢;张在人;李萍;李艳英;赵德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腰椎小关节退变的CT诊断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T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153例腰椎小关节退变的临床症状与诊断.分析椎小关节退变的CT影像改变,进行重新认识、领会与提高.结果 椎小关节退变CT影像表现为:小关节突的骨质增生、硬化、骨赘形成,关节软骨侵蚀,关节间隙狭窄、积气,关节面下小囊变及周围筋膜、韧带的钙化等.结论 CT扫描可准确显示腰椎小关节形态、结构等退行性改变,在目前临床医师未足够重视的情况下,运用CT的高分辨特性,对椎小关节退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充分提高他们对椎小关节退变的认识,为临床医师正确治疗反复腰腿痛的患者提供很好的帮助.

    作者:王丰富;戚洪波;杨旦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临床价值及随访观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价值及其分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109例(轻度61例、中度35例、重度组13例)有窒息缺氧病史,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行颅脑CT检查,初次CT扫描时间为生后5h~15天,并按影像分级标准分轻、中、重三度,其中有76例在生后1~6个月内进行了CT复查.结果 ①109例HIE患儿脑CT平扫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征象,CT值在8~18HU之间.诊断为轻度HIE的66例;诊断为中度HIE的为31例,合并颅内出血9例;诊断为重度HIE的为12例,合并颅内出血7例.并将临床分度与CT分度资料经统计学处理进行比较分析,经统计学处理r =0.775,(P<0.01),认为CT分级与临床分级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②随访复查:后一次CT复查所见,正常45例,单纯脑沟加深13例,硬膜下积液7例,脑软化7例,脑积水3例,脑萎缩3例,死亡2例.结论 CT扫描检查是诊断HIE的主要手段,能够准确的显示病变和范围,确定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及出血类型,对HIE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作者:张秀芸;丁娟;宋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颈动脉重度狭窄伴MCI老年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认知功能变化研究

    目的 了解颈动脉重度狭窄伴MCI(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经过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 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32例患者在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利用统计学分析对各时间点MoCA分值组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支架植入治疗后随访的1、3及6个月,MoC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而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MoCA评分有上升趋势;MoCA分值的提高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可以使老年MCI伴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患者短期内的认知功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作者:巴华君;陆川;孙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通过对2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术前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特征.方法 观察结节的超声表现,包括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钙化的特点、边界、形状、血流信号、有无侵犯被膜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等.结果 9例单发结节具有典型的甲状腺癌超声图像特征;4例单发结节仅表现为边界清,形态尚规则,低回声,内部回声均匀,血流稀少;15例多发结节中5例仅表现为边界清,形态规则,中等或偏低回声,8例内部可见微小钙化灶,血流较丰富,2例内部可见粗大或弧形的钙化灶.结论 高频超声具有准确、实时、方便、价格低廉,尤其适用于随访观察,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许周云;胡艳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小儿回肠重复畸形合并异物致小肠梗阻1例

    患者 男,1岁半.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腹胀、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渣样物质,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肠梗阻可能而转入本院就诊入院.查体:轻度脱水貌,精神萎靡,腹部膨隆,未见胃肠型蠕动渡,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腹胀,无压痛、反跳痛,未闻及气过水声,肛门指检无狭窄,有气便排出,腥臭,无粘液脓血,腹胀减轻.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降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肝肾功无异常.

    作者:代燕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