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月臣;樊兆民;李建峰;张道宫;徐磊;罗建芬;王海波
目的:探讨对比剂注射速率对家兔肺动态CT时间-密度曲线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2只,非离子型对比剂总量5ml/kg,对比剂的注射速率分别为0.1ml/s,0.3ml/s,0.5ml/s,0.8ml/s.在选定层面的肺动脉、主动脉、肺设置感兴趣区,绘制时间-密度曲线,纪录曲线特征参数.结果:兔肺动脉、主动脉、肺的时间-密度曲线表现为不对称的类钟形曲线.在对比剂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对比剂注射速率与强化峰值正相关,与到达峰值时间负相关.结论:对比剂注射速率是家兔肺动态CT时间-密度曲线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王欣;于丽娟;刘瑞宝;张修石;尚乃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本文回顾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侵袭性胸腺瘤的CT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侵袭性胸腺瘤9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为63岁.9例侵袭性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6例,上腔静脉综合征2例,其他临床表现包括胸痛、胸闷7例,咳嗽、咯痰3例,无症状体检时发现纵隔肿块2例.所有的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5例经手术切除,4例经活检后病理证实.
作者:廖庆厚;吴仕强;冯仕庭;陈境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颞骨HRCT表现特点,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经手术证实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颞骨HRCT表现.结果:胆脂瘤型中耳炎颞骨HRCT表现为: 软组织团块77例(100%),盾板破坏71例(92.21%),听骨链破坏77例(100%),面神经骨管破坏31例(40.26%),迷路瘘管19例(24.68%),天盖及乙状窦周围骨质破坏44例(57.14%).颞骨HRCT显示面神经骨管和镫骨上结构的准确率较低,符合率分别为70.96%和82.98%.结论:颞骨HRCT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诊断和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局限性在于对显示面神经骨管和镫骨底板上结构的准确率较低.
作者:韩月臣;樊兆民;李建峰;张道宫;徐磊;罗建芬;王海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肺结节患者进行灌注扫描,测定肺肿块的血容积(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的数值和时间-密度曲线(TDC).结果:肺恶性结节的灌注参数均高于肺良性结节和炎性结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结节、炎性结节、良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结论:肿块CT灌注成像提供了肺结节的血流模式的定量信息,对鉴别肺结节的良恶性有较大价值.
作者:舒圣捷;刘白鹭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运用MRI研究膝关节半月板周缘脱位征象,采用切合临床实际的测量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3月~2007年3月间因膝关节症状进行MR检查的539位患者共585个膝关节,结合50例健康志愿者的膝关节,分为骨关节炎组、非骨关节炎有症状组及正常组,分析其半月板脱位发生率.结合年龄、是否伴有骨关节炎等情况,以移位指数作为量化指标进行研究.结果:半月板周缘脱位病例共121例,总发生率为19%.半月板周缘脱位内外侧发生率之比为5.4:1.膝关节骨关节炎者与不符合该诊断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病例移位指数平均值为0.318±0.091,各年龄组间移位指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月板周缘脱位征象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半月板周缘脱位征象与骨关节炎具有密切联系.
作者:周自明;丁永生;田芳;鲍虹;薛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CT技术的发展对子宫颈癌的诊断和分期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分期方面,可以弥补FIGO分期的不足,对子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起着指导作用.本文从宫颈癌的FIGO分期与影像学分期、CT对子宫颈癌分期标准判断的准确性和局限性这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以了解目前CT扫描在子宫颈癌分期中的价值.
作者:李相生;周纯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血管成像术在糖尿病足合并严重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糖尿病足临床表现有下肢缺血症状患者行双源螺旋CT血管成像,扫描范围从腹主动脉水平达足底.同时一周内行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检查,对比评价双源螺旋CT血管成像术(CTA) 的应用价值.将观测动脉分为两组:A组:股动脉、股浅动脉、动脉;B组:胫腓干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结果:在A组,CTA对病变的诊断与DSA的一致性K值为0.787,而B组膝下动脉的一致性K值为0.649,较A组略低.在A组:CTA共发现68处病变,其中54(79.4%)个狭窄闭塞的程度与DSA一致,8个节段(12%) 狭窄程度被低估1个级别,6个节段(9%) 被高估了1个级别,1个节段(1.5%)被高估了2个级别.狭窄程度被高估2个级别的节段均伴有严重的管壁钙化.对管腔达中度狭窄以上(含中度狭窄)的动脉,CTA诊断的敏感度、准确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3%(95% CI, 91.4%~95.1%)、94.8% (95% CI, 92.1%~97.7%)、95.5% (95% CI, 93.2%~97.4%).在B组,CTA共发现141处病变,其中101(71.6%)个狭窄闭塞的程度与DSA一致,17个节段(12%) 狭窄程度被低估1个级别,3个节段(2%)被低估2个级别,1个节段(0.5%)被低估3个级别;19个节段(13.5%) 被高估了1个级别,2个节段(1.5%)被高估了2个级别.对管腔达中度狭窄以上(含中度狭窄)的动脉,CTA诊断的敏感度为91.9% (95% CI, 88.2%~96.1%)、90.6% (95% CI, 88.4%~93.1%)、91.7% (95% CI, 88.3%~95.8%).结论:作为一种无创、简便和相对便宜的检查方法,CTA能给临床医生提供相对准确和全面的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评估,对血管重建手术的术前准备和术后随访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秋;毕万利;孙增涛;赵家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纵隔病变穿刺活检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14~18G切割式自动活检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对34例纵隔病变需明确诊断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结果:34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成功率100%,35次穿刺取材,32例做出了明确的组织学分型诊断, 组织学确诊阳性率为94.1%(32/34).结论:超声引导下纵隔病变穿刺活检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并发症少及确诊率高等优点,可作为疑难纵隔病变确诊的首选方法.
作者:孙尧;荆雪虹;王刚;丛林;侯庆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在诊断宫颈癌原发灶及盆腔淋巴结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在手术前PET/CT显像结果,所有恶性肿瘤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良性患者经病理及组织学证实,将PET/CT显像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有28例为宫颈癌,PET/CT显像真阳性24例,真阴性28例,假阴性4例,假阳性2例,与病理结果对比,PET/CT诊断宫颈癌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9%、85.7%、90%、92.3%、84.3%.28例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共取出盆腔大小不同淋巴结162枚,其中转移淋巴结35枚,与病理和随访结果对比,PET/CT诊断真阳性29枚,假阳性10枚,其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1%、82.9%、92.1%;74.4%、95.1%.结论:PET/CT显像对诊断宫颈癌原发灶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高.
作者:卢宝彦;车文颖;姚树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于鉴别低度恶性星形细胞肿瘤和高度恶性星形细胞肿瘤的价值.方法:对45例术前怀疑为星形细胞肿瘤患者进行了常规MRI及DTI检查.其中19例为低度恶性肿瘤(相当于WHO分级的Ⅰ或Ⅱ级),26例为高度恶性肿瘤(WHO分级的Ⅲ或Ⅳ级).分别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FA值和对侧正常额叶白质或枕叶白质的FA值.将肿瘤实质部分的FA值与正常对侧白质的FA值比较;比较低度恶性星形细胞肿瘤和高度恶性星形细胞肿瘤FA值的差异.结果:正常额叶或枕叶白质的FA值为0.40±0.02.星形细胞肿瘤的FA值低于正常枕叶和额叶白质的FA值;低度恶性星形细胞肿瘤的FA值(0.16±0.02)低于高度恶性肿瘤的FA值(0.23±0.02).上述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形细胞肿瘤的FA值较正常脑白质降低,低度恶性肿瘤的FA值低于高度恶性肿瘤的FA值.FA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组织的结构特点.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于鉴别低度恶性星形细胞肿瘤和高度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可以考虑应用DTI鉴别星形细胞肿瘤的恶性程度.
作者:姜兴岳;曹新山;张林;刘新疆;王培源;李军;翟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表现及其随访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膝关节外伤后普通X线检查膝关节未发现明显异常而MRI检查发现骨挫伤的患者,所有病例均行膝关节T1WI、T2WI、STIR序列扫描,着重分析骨挫折的MRI表现.结果:112例膝关节骨挫伤发现病灶235个,在MRI表现为不规则的斑片状、地图状的异常信号区域,病灶在T1WI上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混杂高信号,在STIR序列上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区,其中99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其他损伤.235个骨挫伤病灶中,在T1WI上显示209个,在T2WI上显示病灶203个,在STIR上全部显示,而且病灶边界和范围较T1WI、T2WI显示更清楚.15例进行了MR随访复查,2例膝关节骨挫伤在24周尚未完全吸收.结论:MRI是早期诊断和定期随访膝关节骨挫伤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作者:严志汉;代敏;蔡志胜;虞志康;白光辉;林嘉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正常脐尿管及脐尿管病变的显示情况,提高对脐尿管及其病变的认识,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检查方法.方法:收集腹部MSCT平扫或增强扫描病例228例,均对其脐尿管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处理,按性别分为两组,观察正常脐尿管的显示率、长度、大小与性别的关系,按年龄段分四组(20岁以下,21~40岁,41~60岁,60岁以上),观察各年龄组脐尿管的显示情况并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脐尿管病变的CT征象.结果:MSCT轴位图像结合多平面重组图像对脐尿管全程显示30例(30/228,女性8例,男性22例);部分显示39例(39/228,女性13例,男性26例);未见显示162例(159/228,女性75例,男性84例).脐尿管长度为2.30~17.89cm,平均长度为13.84cm;底部前后径为2~11.0mm平均宽度为5.35mm;底部左右径为3.0~9.5mm,平均宽度为7.95mm.41~60岁组脐尿管显示率高(37.8%),20岁以下组脐尿管显示率低(13.3%).脐尿管病变8例为脐尿管憩室5例(其中4例合并结石),脐尿管囊肿1例,脐尿管肿瘤1例,脐尿管未闭1例.结论:MSCT轴位图像结合多平面重组图像对各年龄组脐尿管的显示有明显差异性,且与年龄、性别有关,MSCT能明确脐尿管病变的部位和性质,是脐尿管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罗敏;胡道予;关键;王秋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例1 男,53岁,汉族.因检查刨床运行情况时被高速金属碎片击中胸部,有鲜血流出并感胸部不适2h入院.查前胸剑突左下见一针眼大小伤口,周围见3cm×4cm的血肿,心尖搏动正常,心率85次/min,律齐,心音有力,血压16/10kPa,脉压差正常,未闻及心脏杂音,呼吸音正常.急诊CT检查显示心内异物,异物位于左心室出口处(图1,2).
作者:袁芳;王文新;王元元;唐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患者 女性,28岁.查体发现右胸腔占位1个月.无任何明显临床症状.胸部正侧位片显示,右上肺尖前段见有一4.8cm×6.5cm边缘光滑肿块,其密度均匀,边缘略有分叶.右下肺偏后也有一8.0cm×8.2cm圆形边缘光滑肿块,其密度均匀(图1,2).CT检查:右上、下肺病灶均边缘光滑,呈软组织密度.强化CT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尤以病灶周边部位强化明显(图3,4).
作者:尚延海;时季成;王世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本文对比分析CT和B超在急症腹部外伤诊断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本组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17~61岁,平均年龄33.5岁.临床结果为无腹部脏器损伤者6例,腹部有脏器损伤者24例,其中单一脏器损伤18例,多发脏器损伤6例.
作者:刘可夫;谢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CT导向下O2~O3混合气体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在CT引导下向突出椎间盘内注入60ug/ml O2~O3混合气体15~35ml,在椎间孔内注入40 ug/ml O2~O3混合气体5~10ml及得保松1ml+弥可保2ml混合液.术后3个月随访,疗效评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结果:臭氧在椎间盘内呈髓核腔内积聚状、裂隙状、弥散状分布.显效率为 40%(8/20),有效率为30%(6/20).结论:CT导向下O2~O3混合气体椎间盘注射具有定位准确、微创、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手段.
作者:林征宇;林应义;陈崇铃;彭立雄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迷走肝动脉的DSA表现,探讨其对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23例肝癌患者的DSA资料,将Michels肝动脉分型Ⅰ型以外的变异肝动脉称之为迷走肝动脉(aberrant hepatic artery,AbHA),统计每组迷走肝动脉的发生率.结果:223例中,AbHA 32例,占14.34%,共有40支变异肝动脉,其中迷走肝总动脉(aberrant common hepatic artery,AbCHA)2支(5%,2/40),迷走肝固有动脉(aberrant proper hepatic artery,AbPHA)1只(2.5%,1/40),迷走肝右动脉(aberrant right hepatic artery,AbRHA)24支(60%,24/40),迷走肝左动脉(aberrant left hepatic artery,AbLHA)13支(32.5%,13/40).有30支变异肝动脉直接参与肿瘤供血,其中24支行TACE治疗,6支行肝动脉化疗(TAI).结论:正确认识肝动脉的解剖变异特征对提高TACE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源义;刘四斌;胡久益;谢孝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各种导引手段和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经皮穿刺微创治疗已逐渐成为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治疗方法.我所自2005年4月开展臭氧治疗后,积极探索配合臭氧治疗的护理措施,有效地支持了介入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介绍如下.
作者:邱秀玲;曲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患儿 男,2岁.患儿出生后1个月因感冒就诊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右心房占位(图1),大小约15mm×10mm,建议随访.此次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右心房外侧壁见一稍强回声团向右房内突起,肿块较2年前明显增大,大小约26mm×25mm×22mm(图2),边界清楚,基底宽,无蒂,无活动,不影响上、下腔静脉回流,未阻塞三尖瓣口.超声诊断:右心房占位.
作者:赵景宏;唐红;安琪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药物冲洗加灌注治疗炎性乳头溢液的价值.方法:随机搜集经纤维乳导管镜检查证实的炎性乳头溢液患者67例,其中单纯乳导管炎患者18例,乳导管炎并导管扩张43例,闭塞性乳导管炎3例,导管积乳并炎症3例.对青霉素过敏实验阴性者应用0.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患乳导管加青霉素注射液导管内灌注治疗;对青霉素过敏实验阳性者应用0.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加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导管内灌注治疗.结果:67例患者中62例接受0.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加青霉素注射液灌注治疗,5例青霉素过敏试验阳性者接受了0.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加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灌注治疗.患者经治疗后3个月随访,18例单纯乳导管炎与3例导管积乳并炎症全部治愈,治愈率100%.乳导管炎并导管扩张43例,36例治愈,治愈率83.72%,闭塞性乳导管炎3例,症状均有所减轻.对所有乳导管炎性疾患的治愈率85.07%(57/67),治疗有效率100%.结论:以0.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炎性溢液乳导管加青霉素注射液灌注为治疗乳导管炎性疾患的新途径,治愈率较高,效果肯定.
作者:尚延海;张凤霞;冯鑫至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