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诊断甲状腺肿瘤的应用价值(附32例分析)

唐一兵;黄建宁;黄瑜

关键词:甲状腺, 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瘤的CT资料.结果:32例甲状腺肿瘤的主要CT表现为密度不均22例,边界不清19例,不规则坏死15例,囊性变12例, CT判断甲状腺肿瘤侵犯气管、食管、颈动脉鞘和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转移分别为:14例、6例、5例和8例.结论:螺旋CT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可靠,不仅能鉴别肿瘤良恶性改变,还可发现甲状腺肿瘤外侵与否,帮助临床术前分期,制定治疗方案.
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64层探测器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临床拟诊冠心病者行64层CTCA检查,采用多种重建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观察64层CT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起源、冠脉内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分析影响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因素,并对桥血管和支架通畅性进行观察.结果: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前降支重建的佳时相为75%R-R时相,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为65% R-R时相.以75%的相位窗重建得到容积再现的图像为佳.64层CTCA对冠状动脉1~3级分支和部分4级分支显示清晰,对变异血管及心肌显示较佳;对冠状动脉内斑块、冠脉狭窄显示较佳;对桥血管及支架通畅和有无再狭窄显示良好.结论:64层探测器CTCA可作为冠心病、壁冠状动脉、血管变异及心肌病变的筛选手段及对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复查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丽;周茂义;张立峰;李丽新;赵兴圣;岳奎涛;邵伟光;刘静;杨春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超声引导下对胸膜及肺周部位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胸膜及肺周部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胸膜及肺周部位病变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进行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初步诊断,并与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本组21例患者,其中30例获得了足够的敏感的细胞及组织学资料,穿刺成功率96.8%(30/31),诊断符合率100%,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胸膜及肺周部位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尤其对常规方法诊断困难的部分疾病诊断价值较大.

    作者:郑春梅;黄雪兰;王薇;卢晓潇;曹霞;杨欣;潘宁;张大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对重度妊高征患者左心功能的研究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检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左心功能.方法:应用QTVI技术测量30例重度妊高征患者和60例正常孕妇二尖瓣环六个部位的收缩期(Vs)、舒张早期(Ve)、舒张晚期(Va)室壁运动峰值速度并分别计算平均值(MVs、MVe、MVa).结果:①重度妊高征组二尖瓣环前间隔、左室前壁的Sm及除后间隔外各位点的Em值明显高于对照组;②重度妊高征组二尖瓣环各位点组织速度平均值MSm、MEm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重度妊高征患者因为心肌小动脉的损害,导致左心功能不同程度减低.

    作者:王心宇;姜凯辉;王艳艳;穆丹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巨大黏液性脂肪肉瘤1例

    患者女,65岁. 主因发现右股后侧无痛性肿物5月入院.查体:心肺未见明确异常,右大腿后侧皮肤隆起,皮肤色泽正常,无溃破及红肿,大小约20cm×8cm,无明显触痛,质软,表面光滑,病理征阴性.

    作者:李志军;王锋;刘占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螺旋CT扫描表面容积重建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螺旋CT扫描获得表面容积数据,凭借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工作站上进行高质量的重建后处理,实现了在表面空间对病变的全面观察,可以对外伤部位进行任意方向的切割,以显示骨折、血肿及其周围的情况,有利于临床医生全面了解病情,决定手术入路,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谢胜利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MSCT对药物性肺损害的诊断价值

    目的:通过对照分析药物性肺损害的CT表现与病理改变,探讨CT尤其是HRCT对本病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明确的13例药物性肺损害的肺部CT或HRCT表现,确认临床用药史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本组男9例,女4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59.1岁.结果:本组药物性肺损害CT表现为间质性肺炎3例、间质性纤维化4例、嗜酸性粒细胞肺炎1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2例、肺梗死1例、急性肺水肿1例、过敏性肺炎1例.结论:①药物性肺损害的影像表现是非特异性的;②CT尤其是HRCT可以清楚的显示肺损害的病理改变,并能追踪观察病变的发展变化,对临床制定或修改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提示或指导意义.

    作者:MING Lu-min;明路民;闫呈新;于富华;陈松果;于台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脊髓栓系综合征40例MRI分析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患者的MRI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MRI可详细了解脊髓圆锥的位置、终丝、椎管内外脂肪瘤、脊髓脊膜以及脊柱等的各种病理变化.本组可见直接征象脊髓圆锥低位(40/40)、终丝粗大紧张(40/40)、脊髓及马尾粘连(40/40),间接征象腰骶管发育不良(35/40)、脊髓缺血性改变(6/40)、腰骶角增大(22/40)及脊髓空洞(12/40),另可见部分并发征象背部皮毛窦(17/40)、脊髓脊膜膨出(22/40)、椎管内脂肪瘤(28/40)、椎管内囊肿(7/40)、脊柱侧弯畸形(5/40)、椎体畸形(10/40)、脊柱裂(26/40)及脊髓纵裂(1/40).结论:MRI是脊髓栓系综合征有效的检查方法,能为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和手术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水兴;梁长虹;黄飚;刘红军;刘春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CT定位下肺大泡减容术前后的CT肺功能分析

    目的:研究定量CT肺功能对肺大泡减容术前及术后的肺功能评估.方法:18例肺大泡病例进行CT定位下肺大泡减容术,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及6个月行CT扫描,利用CT肺功能定量分析软件分析图像数据并得出相应CT肺功能参数值:CT值、像素指数(PI,分为-1024~-980,-980~-910,-910~-800,-800~-700,>-700五区)、容积,比较各组参数的差异.结果:①CT肺定量能检出介入术前肺大泡病灶的大小、数目及位置,并能顺利地用Volume软件测出欲减容的肺大泡容积;②CT肺功能术后与术前比较,肺总容积、PI-1024~-980明显减少,平均CT值、PI-910~-800明显增加(P<0.01).结论:CT定位下肺大泡减容术是治疗肺大泡的途径之一,定量CT肺功能可对肺大泡减容术前及术后的肺功能进行评估.

    作者:叶彩儿;叶民;董丽卿;余苔痕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颅骨多发骨瘤1例

    患者,男性,28岁.因头部多发肿物入院检查.查体:头颅大小及形态正常,前额及颅顶部可触及多个肿物,质坚硬,不能活动,大者约3.0cm×2.4cm大小.

    作者:胡海宏;杨东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超声诊断胎儿多处畸形1例

    患者女,26岁. 妊娠26周无明显不适,来我院常规检查,孕2产0,以往曾有孕3个月不原因流产史.采用百胜MYLAB 90 彩超诊断议,凸阵探头3.5MHz,患者仰卧位,探头置腹部检查.

    作者:张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脊髓马尾区神经鞘瘤的MRI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马尾神经鞘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马尾神经鞘瘤的MRI平扫和增强后的形态及信号特点,以及受累马尾神经的形态及信号特点.结果:18例马尾神经鞘瘤中16例为单发,2例为多发(共5个病灶),肿瘤长径平均30mm.14例位于硬膜内,肿瘤为圆形、卵圆形,相邻脊髓圆锥受压或马尾神经推压移位;3例跨硬膜内外生长,肿瘤为哑铃形,沿椎间孔向外生长,椎间孔扩大,椎体后缘压迫性骨吸收.1例位于硬膜外,肿瘤呈哑铃状,自椎管沿椎间孔向外延伸,相邻蛛网膜下腔受压变窄.病灶T1WI等或(和)低信号,T2WI等或(和)高信号,2例T2WI混杂斑点状低信号,13例内部见囊变区,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13例可见肿瘤上、下方或侧方有增粗强化的马尾神经.结论:MRI能清楚显示马尾神经鞘瘤的大小、形态、内部情况及与邻近马尾神经、硬膜囊的关系,对于临床诊断及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峰;陈淑艳;王明杰;叶叔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治疗老年大咯血的临床分析(附50例报告)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治疗老年大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老年大咯血患者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进行治疗.采用Seldinger法经皮动脉插管,作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证实出血动脉后,用明胶海绵行支气管动脉栓塞.结果:45例即时止血,5例在15h内出血停止.42例在拴塞后35天又出现小量的咯血,4例在6个月后反复咯血,4例在1年后又出现痰血或间歇性痰中带血丝.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术为治疗老年大咯血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

    作者:崔国明;侯家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特点.方法:收集经手术或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25例,男性15,女性10例,年龄从39~74岁,平均55岁.均行螺旋CT检查,其中HRCT检查7例,增强扫描15例,根据临床、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孤立结节型14例,结节中心距胸膜均小于3.1cm,病灶直径为1.4~3.5cm,CT表现有边缘光滑2例,呈分叶征6例,短毛刺征5例,胸膜凹陷征11例,含气支气管征6例,空泡征12例;炎症型或实变型5例,病变呈多个肺段或肺叶的炎症样实变,见支气管气相4例,以及蜂房状含气腔3例;弥漫结节型6例,弥漫分布粟粒状与结节状致密影,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表现复杂,需结合临床及多种影像检查结果,认真细致地综合分析,才能提高本病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徐忠飞;谭恺;张燕;徐祖良;汪国余;陈再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酷似恶性淋巴瘤的肺大细胞癌1例

    患者 男,44岁.因双锁骨上无痛性肿物2月,声音嘶哑胸憋半月于2007年8月11日入院.

    作者:赵增虎;宁宇;李海;白培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超声诊断分析(附89例报告)

    目的:探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89例下肢动脉硬化性栓塞病例的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改变.结果:二维超声图像上表现为病变血管内中膜呈不规则增厚,局部呈强回声斑显示,并向血管腔内突起,血管腔内径呈不规则狭窄,病变段血管腔内可见实性光团充填,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血管腔内未见血流信号显示.结论:双功能超声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作者:王韶卿;王忠周;郭启振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征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资料,并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9例中4例为单发,5例多发,共有15个病灶,幕上13例,幕下2例,其中位于脑室旁深部白质的病灶7个,占46.6%,位于脑表面及灰白质交界区4个,占26.6%,位于小脑部2个,占13.3%.原发性脑淋巴瘤的影像学形态多为类圆形肿块或结节,瘤周多为轻中度水肿.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增强扫描呈团块状、结节状均匀强化;MR平扫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呈团块状或结节状均匀性明显强化.病理上肿瘤细胞均呈弥漫密集分布,瘤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及水分少,核大,染色质颗粒粗,可见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样浸润,未见明显的出血及坏死,亦未见钙化.网状纤维染色显示纤维结构较丰富,此种病理组织学特点决定了淋巴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结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病理学基础决定其CT、MRI表现特征,结合其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多可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黄斌;黄永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胎儿肢体畸形与羊水过多的相关性分析

    羊水是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羊水的新陈代谢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尤其羊水量的变化反应了胎儿的生理功能情况.

    作者:安绍宇;岳林先;王滟;刘军;蒋幼华;向素芳;魏秋鑫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膝关节低场MRI佳检查方法的回顾分析

    目的:探讨膝关节低场磁共振的佳检查方法.方法:在76例77个膝关节MRI检查中,冠状面图像的第一定位线是在横断面图像上内、外侧髁后缘连线的平行线;第二定位线是在矢状面图像上以胫骨髁间隆起的上缘为中心做股骨-胫骨长轴的平行线.矢状面图像的第一定位线是在冠状面图像上内、外侧半月板中心连线的垂线向外上内下倾斜,第二定位线是在横断面上内、外侧髁后缘连线的垂线向内前外后倾斜.结果:冠状面显示半月板、侧副韧带佳,矢状面显示半月板、交叉韧带佳,矢状面第一定位线平均倾斜角度(±s)为6.9°±1.3°,第二定位线倾斜角度平均为5.8°±1.4°.结论:在做膝关节MRI检查时,矢状面扫描双定位线的角度和方向要做适当调整,以便清晰显示前交叉韧带.

    作者:孟广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不全性Kartagener综合征1例

    患者男性,50岁. 主诉:胸闷、喘息伴呼吸困难1年余,加重3月.3年前体检,肺CT平扫提示:肺间质纤维化,呈蜂窝样改变,当时患者无咳嗽,咳痰,无发热、畏寒,无盗汗、胸痛、喘息等症,未行任何治疗.

    作者:秦德宝;王国华;曲洪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原发性肺淋巴瘤1例

    患者男性,56岁.因乏力、咳嗽、胸痛、颈部淋巴结肿大3个月入院.胸部 CT示:左上肺见巨大团片状软组织样密度影,大小约11cm×12cm,其内密度不均,CT值约30.4~56.8HU,边界尚清,见支气管充气征,左上支气管变窄阻塞.

    作者:孙宏亮;邱乾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