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蒙药寒水石化灰小剂药效学研究

陆景坤;徐易德;赵立元;尹若熙;景慧萍

关键词:寒水石化灰小剂, 抗癌, 免疫, 抗菌
摘要:目的:研究寒水石化灰小剂的抗癌活性、免疫调节作用及抗菌活性。方法:利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寒水石化灰小剂的含药血清,MTT法观察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S180腹水瘤细胞和人食道癌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及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牛津杯法测定寒水石化灰小剂体外的抗菌活性。结果:寒水石化灰小剂含药血清抑制S180和人食道癌细胞增殖,对人食道癌细胞的抑制与5-氟尿嘧啶(5-Fu)有协同作用;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但对5-Fu所致的小鼠脾细胞转化率降低有抑制作用;汤剂浓度在0.25 g·mL-1以上表现有抗菌活性。结论:体外实验表明,寒水石化灰小剂能抑制S180腹水瘤细胞和人食道癌细胞增殖,显著逆转免疫抑制剂体外诱导的小鼠脾细胞转化率降低,抗菌活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相关文献
  • 正交试验法优化清开灵注射液中金银花提取液的醇沉工艺

    目的:优化金银花提取液的醇沉工艺,规范清开灵注射液中金银花提取液的生产,减少批次间差异。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为指标,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处理数据,优化醇沉工艺中加醇时的药液温度、搅拌速度和加醇速度3个因素。结果:金银花提取液的佳醇沉工艺为加醇时药液温度为20益,搅拌速度240 rpm,加醇速度1倍生药量/min。结论:优化的醇沉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孙秀玉;王英姿;乔延江;冯艾灵;段飞鹏;周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藏药三果汤散干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模型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利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低压缺氧环境对大鼠机体代谢的影响,同时评价藏药三果汤散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5只大鼠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高原模型组、红景天胶囊(诺迪康胶囊)组、三果汤散高剂量组及三果汤散低剂量组,每组5只,适应1周后,将模型组和给药组置于5000 m高原环境模拟舱中,缺氧40天(22 h·d-1),第40天后,测定大鼠的血常规指标和肺干湿重比,并取大鼠血浆ECF衍生后,进行GC-MS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模型组与正常组之间的代谢物差异,评价藏药三果汤散的干预作用。结果:血常规指标和肺干湿重比均有差异;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高原模型组和三果汤散高剂量组、三果汤散低剂量组、红景天胶囊组之间可显著区分,三果汤散干预HAPC大鼠内源性主要标志物为9-己基-十七烷、甘氨酸、N-甲基-N-甲氧基羰基-乙酯及2,4-二叔丁基苯酚。结论:三果汤散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具有干预作用。

    作者:邝婷婷;张海伟;陈一龙;范刚;王张;张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药减少Ⅱ、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分析杨宇飞教授中医治疗术后II、III期结直肠癌的患者生存状态和用药规律。方法:以西苑医院队列从2007年9月~2009年8月入组的II、III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查阅门诊病历并进行随访,分析随访结果。结果:截止2013年7月,失访率为8.6%,小于15%。高暴露组和低暴露组术后4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7.1%和25.0%,经Fisher精确概率检验,高暴露长疗程的中医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复发转移率(P约0.05)。挖掘杨宇飞教授的中医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的用药规律,辨证频次高的是脾胃亏虚,其次是肝肾阴虚。方剂使用频次高的是四君子汤和六味地黄丸。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具有改善II、III期结直肠癌预后的作用,对降低患者的复发转移率,延长出现复发转移的时间有一定意义。

    作者:杜欣;杨宇飞;许云;王建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药组分复方“BZL”的筛选及其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作用

    目的:运用均匀设计方法,从“祛湿化瘀方”中的5个中药组分或成分中筛选出中药组分复方“BZL”,并验证其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作用疗效。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模型,将“祛湿化瘀方”中5种有效组分或单体(绿原酸、栀子苷、姜黄素、虎杖苷、白术多糖)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均匀设计方法进行分组设计,并且灌胃给药4周,筛选指标为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通过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而筛选出中药组分复方“BZL”方。再以同样的脂肪肝动物模型,用母方“祛湿化瘀方”和罗格列酮作为对照,测定实验大鼠的肝组织TG含量和血清ALT活性变化,观察其肝组织病理变化(HE染色和油红O染色),并进行Ridit分析,以此来验证其作用疗效。结果:经过筛选,从而得到回归方程:Y=15.083X1+5.321X2-5.186X3-16.157X4+9.35X5+17.667X3X4-8.422X1X2-6.617X3X5+16.571(X1绿原酸、X2虎杖苷、X3白术多糖、X4栀子苷、X5姜黄素),根据此方程,当绿原酸、白术多糖、栀子苷取大剂量时出现降TG佳效应,表明对肝组织TG含量抑制作用佳组分组合为白术多糖(X 3)、栀子苷(X 4)、绿原酸(X 1)组合(即“BZL方”);在相同的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大鼠模型中,筛选出的中药组分BZL均能可显著降低其肝组织TG含量和血清ALT活性(P约0.01),明显改善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结论:通过均匀设计方法筛选出来的中药组分复方“BZL”方有显著防治高脂肪饮食诱导大鼠肝脂肪沉积和损伤的作用。

    作者:孟胜喜;胡义扬;冯琴;彭景华;赵瑜;陈亮;徐琳;刘林;海亚美;梁春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前身是成都中医学院,始创于1956年,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为成都中医药大学。1992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开始招收藏医专科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已成为全国唯一拥有民族医学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多层次一体化办学经验和资质的学院。学院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药资源评价”科研三级实验室、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西部“民族医药”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高校“民族药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并建有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为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14年《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超声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大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死亡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西药治疗,此外治疗组加服抗纤益心方汤剂,日1剂。6个月后观察超声左室舒张末内径、左房内径、射血分数及缩短分数变化。结果:两组均能减少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心房内径,尤以治疗组明显(P约0.05),两组在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内径具有明显差异(P约0.05)。两组在射血分数、缩短分数方面均有明显提高,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P约0.01),且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结论:抗纤益心方能减少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左房内径,提高射血分数及缩短分数,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作者:曾垂义;王振涛;陈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藏药风毛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藏药风毛菊的质量标准。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相关要求,采用生药鉴别、检查项、TLC法及HPLC法进行研究。结果:藏药风毛菊显微鉴别特征明显。测得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平均值分别为10.46%、9.45%、1.33%、21.17%。TLC法鉴别特征明显,分离度好。HPLC法定量分析中,茵芋苷、东莨菪苷、伞形花内酯线性范围分别为0.1850~5.5512μg (r =1.0000)、0.06054~1.8162μg (r =0.9999)、0.03251~0.9752μg (r =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6%(RSD =0.41%)、100.26%(RSD =0.77%)、102.22%(RSD =0.87%)。结论:该标准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藏药风毛菊的质量控制。

    作者:谭荣;王毓杰;张艺;王宇;蔡霞;阿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藏药打箭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藏药打箭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薄层色谱法建立其鉴别方法;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相关方法测定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藏药打箭菊药材的显微、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打箭菊药材中木犀草素含量为0.036%~0.104%(均值0.078%),水分为9.32%~15.82%(均值13.11%),总灰分为6.65%~8.29%(均值7.45%),酸不溶性灰分为0.23%~0.59%(均值0.42%),浸出物为21.42%~30.15%(均值24.86%)。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控制打箭菊药材的质量。

    作者:周礼仕;周林;岳清洪;陈一龙;叶凡;张艺;范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彝药“麻补”止血活性物质基础及机理研究

    目的:阐明彝药“麻补”(狭叶重楼)的止血活性物质基础及机理。方法:采用植物化学技术从“麻补”药材中分离鉴定出一种C27甾体皂苷类化合物---重楼皂苷H(PSH)。测定了PSH对正常小鼠的断尾出血时间(B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PSH可显著缩短BT,显示出明显的止血活性;PSH对缩短正常小鼠PT、APTT作用不明显,但可显著提高FIB。结论:重楼皂苷H对内源凝血通路及外源凝血通路无明显促进作用,PSH升高FIB为其发挥止血活性的重要途径。

    作者:尹鸿翔;飞燕;张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土知母药材中射干苷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

    目的:建立土知母药材中射干苷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土知母药材中射干苷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对土知母药材中射干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Diamonsil C18(200 mm ×4.6 mm,5μm),流动相:乙睛-0.2%磷酸溶液(20:80),流速:1.0 mL·min-1,波长:265 nm,柱温:25益。结果:土知母药材定性方法专属性强,无其它成分干扰;射干苷在0.12~2.2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6%。结论:本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土知母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冯华;石尚友;聂明华;王样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于TCMGIS的青藏高原沙棘生态适宜性研究

    目的:明确影响沙棘的重要生态因子,分析其在我国的适宜生长地区,为民族药沙棘的引种栽培以及科学区划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文献研究、标本查阅和野外实地采样结果,应用ArcGIS和气候数据库提取各采样点生态因子,得出沙棘适宜的生态因子范围,并以此为依据应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平台(TCMGIS-域)对沙棘的生态适宜区进行分析。结果:沙棘生态相似度95%~100%的地区主要分布于西藏、四川、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15个省(区)387个县(市),适宜总面积为737994.71 km2。其中西藏适宜总面积之和占县(市)的比例大,包括察隅县、江达县、波密县、八宿县、芒康县等69个县(市)(适宜面积313857.73 km2,占县(市)比例42.53%,下同);其次为四川(223987.02 km2,30.35%)、甘肃(66314.43 km2,8.99%)、山西(4237.79 km2,0.57%)。此外,辽宁、北京、重庆和湖北等省(市)也有一定面积的适宜区分布。结论:本系统分析出了很多新的适宜区域,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田间试验,这些区域非常有可能开发成为沙棘潜在的适生区,这对沙棘的引种栽培、科学区划以及沙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谭尔;江道峰;苏永文;游佳莉;刘川;谢彩香;张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冷冻贮苗降低当归早薹率的生理机制探究

    目的:探讨冷冻贮苗降低当归早薹率的生理机制。方法:研究不同来源及大小当归种苗-10益处理前后根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种苗越大,可溶性糖含量越高、蛋白质含量越低、丙二醛含量越高;相同级别不同来源的当归种苗之间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无明显差异。-10益冷冻处理后,同一级别的当归种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处理前有所降低,丙二醛含量较处理前有所升高。结论:低温处理前后相同来源的当归种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与种苗大小显著相关。

    作者:陈红刚;杜弢;朱田田;高素芳;柴龙;何文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2004年9月列为高等中医院校第一部全国统编教材,2006年入选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1年入选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作者:赵宗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鼻渊舒口服液对慢性鼻-鼻窦炎模型鼻窦黏膜上皮GR及IκBα表达的影响

    观察鼻渊舒口服液对慢性鼻原鼻窦炎(CRS)模型鼻窦黏膜上皮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及核因子资B抑制蛋白(I资Bα)表达的影响,从抑炎机制角度,探索鼻渊舒对CRS的治疗机制。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100只,按每组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鼻渊舒组、克拉霉素组后,建立CRS模型,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不干预,鼻渊舒、克拉霉素组分别给予鼻渊舒(1.5 mL·kg-1·d-1)、克拉霉素(25 mg·kg-1·d-1)灌胃14天,治疗结束后取鼻窦黏膜,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鼻窦黏膜上皮细胞胞浆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及核因子资B抑制蛋白(I资Bα)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鼻窦黏膜炎细胞明显浸润,呈慢性炎症病变,腺体及杯状细胞明显增生;与正常组比较,GR表达显著降低(P约0.01),I资Bα表达显著增高(P约0.01)。鼻渊舒灌胃治疗后,鼻窦黏膜上皮得到较好修复,炎细胞浸润不明显,腺体和杯状细胞增生亦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GR表达显著增高(P约0.01),I资Bα表达显著降低(P约0.01)。结论:鼻渊舒在促进抑炎途径的GR表达的同时,通过抑制I资Bα表达,防止I资Bα对NF-资B促炎途径的过度抑制,动态调控了鼻窦黏膜上皮炎症的平衡。

    作者:李辉;朱天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HPLC法同时测定藏药川西千里光中的绿原酸、金丝桃苷和木犀草苷的含量

    目的:本文建立了HPLC同时测定藏药川西千里光中绿原酸、金丝桃苷和木犀草苷3种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SinoChrom ODS-BP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A)-0.1%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355 nm,进样量10μL,柱温30益。结果:绿原酸、金丝桃苷、木犀草苷在30 min内均达到基线分离,各成分在其线性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0.6972~5.2290μg(r =0.9994)、0.0858~0.6438μg(r =1.0000)、0.0827~0.6204μg(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09%(RSD=0.99%)、101.17%(RSD=0.69%)、100.91%(RSD=1.0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用于川西千里光的质量控制。

    作者:蔡霞;王宇;谭荣;张静;张艺;王毓杰;阿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滋补脾阴方药对脾阴虚糖尿病大鼠下丘脑胰岛素信号的调控作用

    目的:通过观察胰岛素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的变化,进一步探讨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及μ补脾阴方药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线索。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糖尿病组(DM),脾阴虚组(pi),脾阴虚糖尿病组(piDM),μ补脾阴方药治疗组(ZBPYR)5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观察下丘脑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及蛋白激酶C(PKC/Akt)丝氨酸磷酸化水平,以判定胰岛素信号传导是否出现障碍。结果:DM组、pi组、piDM组p-IRS-1ser表达较Cont组增加(P<0.05),DM组、piDM组p-Akt表达减弱(P<0.05)。ZBPYR组p-IRS-1ser较DM组、piDM组减弱(P<0.05),p-Akt表达较DM组、piDM组增加(P<0.05)。结论:DM组、pi组、piDM组大鼠下丘脑中胰岛素信号未正常向下传导,可能发生了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ZBPYR具有纠正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的作用。

    作者:梁丽娜;战丽彬;郑路平;胡守玉;闫云;隋华;张福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西藏沙棘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西藏沙棘药材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法及TLC法鉴别西藏沙棘药材;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测定西藏沙棘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其槲皮素、山柰素及异鼠李素含量。结果:确定西藏沙棘药材显微特征,建立槲皮素、山柰素及异鼠李素3种黄酮类成分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可用于西藏沙棘药材质量控制。

    作者:杨洋;苏永文;刘悦;游佳莉;张艺;王毓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国外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RCT试验设计特点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之一,也是中医防治的重点。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关于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RCT文献加以分析,表明国外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试验方法学质量较高,然而和其他针灸临床试验一样,存在治疗方案的中医理论不足,这可能是研究者中医学习不充分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所致,加之样本量较少,治疗干预方式较多,未设立空白对照,且大部分为采用24 h动态血压指标,难以客观评价针灸临床疗效。因此本研究团队在国家“973课题”的资助下,采纳严格的研究方法学时结合中医传统循经和辨证结合的干预方案基础上加以改进,进行高质量的RCT研究,以期进一步探讨经穴效应特异性的临床疗效规律。

    作者:郑华斌;郭太品;施静;郑晖;李涓;梁繁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野生道地与人工种植金莲花不同部位无机元素比较研究

    目的:测定人工种植金莲花的花、叶和茎不同部位无机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并与野生道地金莲花无机元素种类和含量比较,评判人工种植金莲花药用价值。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野生金莲花和人工种植金莲花的花、叶和茎的不同部位经处理后进行元素种类和含量分析。结果:人工种植金莲花无机元素种类与野生金莲花一致,K、Ca、Mg、Fe、Zn、Mn、Cu等主要元素含量基本相同,人工种植金莲花叶中大部分无机元素种类与花相同,含量丰富。结论:人工种植金莲花与野生金莲花无机元素种类相同,主要元素含量相近,人工种植金莲花满足药用,可进一步开发金莲花中叶的药用价值。

    作者:梁永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主管: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主办: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