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复方糖耐康对KKAy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吴丽丽;刘铜华;孙文;周静鑫;秦灵灵;李佳;郭璇;穆晓红;杨丽霞

关键词:糖耐康, KKAy小鼠,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肾脏保护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糖耐康对KKAy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2周龄雄性KKAy小鼠50只,按血糖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糖耐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设10只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0.9豫氯化钠溶液,其余组给予对应浓度的药液灌胃,用药8周后处死,取肾脏组织,进行Mosson、PAS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分布;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肾纤维化面积显著增大(P<0.01),α-SMA蛋白表达呈现较强阳性,E-cadherin蛋白表达弱阳性。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糖耐康各剂量组肾纤维化面积显著减小(P<0.01),α-SMA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KKAy小鼠肾脏组织TGF-β1蛋白表达较正常小鼠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糖耐康低、中和高剂量组TGF-β1蛋白表达含量都显著降低(P<0.01),其中糖耐康高剂量组与缬沙坦组相比较TGF-β1显著降低。结论:中药复方糖耐康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发生,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相关文献
  • 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虚型克罗恩病大鼠结肠VIP及其受体的影响

    目的:观察脾虚型克罗恩病(CD)大鼠结肠粘膜中血管活性肠肽(VIP)及其受体(VIPR1)表达的变化,以及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破气耗气加饥饱失常之复因脾虚造模法结合Morris方法复制脾虚型CD动物模型,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灌胃给药,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VIP及VIPR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VIP及其受体VIPR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B5组(白术:茯苓=12:15)、B6组(白术:茯苓=15:12)、B7组(白术:茯苓=18:9)结肠组织VIP及其受体VIPR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白术茯苓汤B5组、B6组、B7组剂量配比能下调脾虚型克罗恩病结肠组织VIP及其受体VIPR1蛋白表达,从而防止致炎因子的分泌,减轻结肠的炎症反应,发挥其治疗作用。

    作者:跃强;贾波;刘兴隆;祝捷;张丰华;姜岑;彭腾;李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复方石菖蒲颗粒对戊四唑致痫小鼠行为学及海马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石菖蒲颗粒(CSCP)对戊四唑(PTZ)致痫小鼠行为及海马结构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苯妥英钠组,CSCP高(4000 mg·kg-1)、中(2000 mg·kg-1)、低(1000 mg·kg-1)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除外,其他组别给予对应药物,连续灌胃7天,末次给药1 h后,按80 mg·kg-1剂量腹腔注射PTZ(空白组除外),造成急性癫痫模型,观察CSCP对PTZ致痫小鼠的发作潜伏期、行为分级、发作次数等的影响;采用脑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海马结构的改变。结果:CSCP可以改善癫痫小鼠的发作程度,延长轻度发作潜伏期,减少Ⅳ、Ⅴ级癫痫发作次数;观察HE染色切片可见PTZ致痫小鼠海马结构发生改变,细胞数量减少,苯妥英钠和CSCP可有效保护小鼠海马神经元。结论:CSCP对PTZ致痫小鼠有一定抑制作用及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损伤,其抗癫痫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秀菊;何巧玲;罗秀;明建军;黄仁彬;张士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HPLC测定不同产地毛果婆婆纳中桃叶珊瑚苷和梓醇含量

    目的:建立HPLC测定不同产地毛果婆婆纳中桃叶珊瑚苷和梓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外标法,Gemini C18(110 Ao,4.60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3:97)流动相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03 nm。结果:测得11个产地毛果婆婆纳中桃叶珊瑚苷和梓醇含量高分别为6.82、8.18 mg·g-1,低1.01、1.28 mg·g-1,平均含量4.95、4.16 mg·g-1。不同产地毛果婆婆纳中桃叶珊瑚苷和梓醇含量由于土壤、海拔、等各种因素影响差异明显。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对毛果婆婆纳药材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崔红梅;杨安东;罗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论祛湿四法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为脾胃虚弱,湿邪为患,故祛湿是其主要治则。根据湿邪相兼邪气的不同,总结祛湿四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临证运用清热化湿法、温阳祛湿法、苦辛燥湿法、健脾运湿法时,应明确其适应症,理法方药,环环相扣。灵活运用上述四法,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药复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Meta分析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研究中药复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效果,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中药复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文献,建立“中药复方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研究文献评价表”,比较中药复方和西医治疗该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对文献的一般情况、诊断纳入排除标准、疗效标准、研究方案设计等进行分析,并用Rev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相关文献137篇,13篇纳入系统质量评价。其中,8篇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5篇采用随机分组,13篇有纳入和排除标准,12篇有具体的统计学方法、统计量和P值,2篇提到随访,1篇体现失访,3篇提及观察不良反应,所有文献都未描述是否实施分配方案的隐匿。结论:现有临床文献所评价的中药复方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研究较西医有一定优势,不同中药复方的疗效也有差异,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手段。但由于终进行Meta分析的临床研究较少,且文献本身方法学质量较低,各个试验存在潜在的发表偏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本系统评价尚不能对中药复方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肯定结论。

    作者:方刚;牛聪;杨美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接骨汤抗泼尼松龙诱导斑马鱼骨丢失的作用研究

    目的:本文采用泼尼松龙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研究临床优效方接骨汤防止骨丢失,促进骨生成的作用。方法:将受精后5天的斑马鱼幼鱼暴露在含25μmol·L-1泼尼松龙的不同浓度接骨汤(0.025、0.25、2.5、25、100 mg生药·L-1)溶液中,同时设25μmol·L-1泼尼松龙模型药物组,含25μmol·L-1泼尼松龙的依替膦酸二钠(15、30 mg·L-1)阳性药物组及0.5% DMSO溶媒对照组。28.5oC下在24孔板中培养,每天换液培养至第10天处死。采用茜素红对培养10天的各组斑马鱼幼鱼骨骼染色,并以显微检测、数码成像方法定量分析骨骼染色区域。结果:与溶媒阴性对照组相比,25μmol·L-1浓度泼尼松龙组(模型组)的斑马鱼骨骼染色面积和染色光密度值显著减少;与模型组比,依替膦酸二钠(15、30 mg·L-1)和接骨汤(2.5、25、100 mg生药·L-1)组的鱼骨染色矿化面积和累积光密度值显著增加,且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用泼尼松龙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成功评价了接骨汤防止骨丢失,促进骨生成的作用,为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提供依据。

    作者:景莉君;王长梅;韦英杰;宁青;谢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芪归银复方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芪归银复方由黄芪、当归、金银花、青蒿、虎杖5味药组成,不仅能够配合抗生素治疗耐药菌,而且能延缓、甚至逆转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但是该复方化学成分复杂,尚未明确其治病的物质基础。因此,通过查阅文献,对该方中5种单味药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总结,并对其中所含的170种化学成分进行归类,以期为芪归银复方中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依据,终明确其延缓耐药的物质基础。

    作者:于小杰;张加余;刘清泉;刘永刚;冯欣;石航;马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药用资源菠萝叶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对菠萝叶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以更好的开发应用菠萝叶的药用资源。方法:利用组织切片法观察菠萝叶组织结构;利用薄层层析法以菠萝酰酯为对照品进行定性鉴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菠萝叶镜下可分上下表皮层,其间有气孔;薄层层析可以清晰检测到菠萝酰酯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准确的测定菠萝叶中对香豆酸和菠萝酰酯的含量,且不同产地的菠萝叶中对香豆酸和菠萝酰酯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以云南的菠萝叶含量高,广西的菠萝叶含量低。结论:以菠萝酰酯作定性鉴别,以对香豆酸和菠萝酰酯为指标成分进行定量检测,可以较好的控制菠萝叶药材的质量。

    作者:姜敬非;王伟;李振国;雷帆;谢伟东;丁怡;邢东明;杜力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计算机辅助下桡骨远端解剖型支架夹板的设计制作及应用

    目的:利用计算机3D-MAX软件辅助设计桡骨远端解剖型支架夹板,制作更符合人体解剖及治疗特点的支架夹板。方法:根据人机工程学设计原理,选取志愿者模特前臂及腕部制作石膏夹板,测量数据,经计算机3D-MAX软件处理,设计桡骨远端解剖型支架夹板的三维立体模型,并将数据转化为图纸,制作桡骨远端解剖型支架夹板。结果:桡骨远端解剖型支架夹板较纸质支架夹板更符合人体解剖特点,临床使用不需塑形,不影响夹板原有的生物力学性能,不会出现挤压不适等主诉。结论:利用3D-MAX软件辅助设计制作桡骨远端解剖型纸质支架夹板三维模型,提供了桡骨远端夹板各关键部位的重要参数,设计出的夹板更符合人体解剖形态及临床治疗需求,避免了进一步塑形而造成的夹板生物力学性能的丧失,临床使用更方便,疗效更确切,临床推广使用前景广阔。

    作者:刘勇;吴毛;沈杰枫;宁海龙;马勇;王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匙羹藤对胰岛素抵抗小鼠脂肪组织蛋白激酶B的影响

    目的:观察匙羹藤对胰岛素抵抗(IR)KKAy小鼠脂肪组织中蛋白激酶B表达及磷酸化的影响以及调节机制。方法:将18只胰岛素抵抗KKAy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DM)和匙羹藤水提物组(GS),并选取9只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C),连续灌胃给药8周。实验结束后取血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定附睾脂肪组织中磷酸激酶依赖的激酶1(PDK1)、蛋白激酶B(PKB)、P-PKB(Ser473),P-PKB(Thr308)蛋白相对含量,及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mRNA相对含量。结果:与DM组相比,GS组小鼠FPG、Fins降低,ISI升高,P-PKB(Ser473)蛋白相对含量及其磷酸化水平升高,P-PKB (Thr308)蛋白相对含量升高,PDK1蛋白相对含量降低,PTEN mRNA表达量降低。结论:匙羹藤可通过增加脂肪组织中P-PKB(Ser473)蛋白相对含量,增强Ser473位点磷酸化水平,以及增加P-PKB(Thr308)蛋白相对含量激活PKB,进而改善IR。

    作者:秦灵灵;刘铜华;穆晓红;徐暾海;孙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药用资源菠萝叶小鼠一般生殖毒性的研究

    目的:对菠萝叶小鼠的一般生殖毒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的评价该植物的药用价值。方法:分别灌胃给予成年雄性和雌性小鼠菠萝叶,然后合笼进行交配。对于交配成功的雌鼠继续饲养。分别对孕鼠的妊娠、胎鼠的发育及生产的子代小鼠的情况进行实验观察。结果:菠萝叶除了大剂量(4 g·kg-1)对亲本雄性鼠体重有一定降低外,对其它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影响。对孕鼠及其子代小鼠均未见有明显影响。结论:提示菠萝叶对小鼠一般生殖功能无明显毒性。

    作者:袁梽漪;卢希;雷帆;柴玉爽;冯天师;姜敬非;赵爽;王欣佩;李慧玉;邢东明;杜力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苗药组方雾化剂对染矽尘大鼠血清SOD、MDA和肺组织细胞凋亡Fas、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制备苗药组方雾化剂,观察苗药组方雾化剂对染矽尘大鼠血清 SOD 和 MDA 及肺组织细胞凋亡Fas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 SD大鼠分成5组,其中4组进行染矽尘造模,待模型成功后随机选其中3组分别给予糖皮质激素雾化、苗药组方雾化剂雾化、苗药组方雾化加中药灌胃治疗,治疗40天后,采用 WST-1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TBA 法检测丙二醛(MDA),提取实验大鼠肺脏组织 RNA ,采用反转录合成 cDNA ,通过 RT-PCR 技术检测 Fas、Caspase-3基因表达。结果:与染矽尘组比较,苗药组方雾化组大鼠血清中 SOD 活力明显升高(P约0.05),苗药组方雾化组大鼠血清中 MDA 含量明显降低(P约0.05),苗药组方雾化组大鼠肺组织 Fas 和 Caspase-3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约0.05)。结论:苗药组方雾化组能增强染矽尘大鼠血清SOD活力,减少染矽尘大鼠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大鼠肺组织Fas和Caspase-3基因表达。

    作者:黄高;何光志;宋贵喜;刘霞;曹峰;王文佳;刘育辰;杨长福;蔡琨;徐邦祥;覃川;万金伙;罗贞恋;黄建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理念:“质疑、检验、公认”,凸显中医理论科学内涵--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系列研究(中篇I)

    为阐明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新理念的内涵及其作用意义,本文从基本概念理念入手,厘清其起源及源流演变,揭示理念、科学理念、中医学理念、现代中医基础新理念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并尝试给出应有的定义;概括出科学理念的三大作用。以此为据,阐明新理念是科学理念的核心精神贯穿“理性质疑,科学检验,研究与结论取得公认”的三点一线环环相扣的科学理念;具有“改变中医理论,引导中医创新研究,提升中医学人思想”的三大作用。以本研究所提出的阴阳指代机体生理与病理及防治效应假说,实证分析“医哲分开”阴阳转向到医学的可行途径;展示新理念引导,方显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科学价值。

    作者:乔明琦;王文燕;孙英霞;杨焕新;魏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

    目的: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用有机溶剂水浴浸提法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以白藜芦醇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考察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和溶剂用量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效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72.0%,提取温度50℃,提取2次,每次1.1 h,溶剂用量12.7倍,白藜芦醇含量理论大值与实测值平均偏差为0.83%。结论:该优选工艺预测性良好,可为白藜芦醇提取的工业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王利洁;李建利;施明毅;罗悦;陈梓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14年《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羊胡髭草抗炎利尿作用及其急性毒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羊胡髭草的抗炎利尿作用,并进行相关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小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阿司匹林组(0.05 g·kg-1)、羊胡髭草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10、5、2.5 g(生药)·kg-1],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灌胃3天后,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造模,计算耳廓肿胀度及肿胀抑制率;另取大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阿司匹林组(0.05 g·kg-1)、羊胡髭草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10、5、2.5 g(生药)·kg-1],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灌胃5天后,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法造模,计算足趾肿胀率;另取大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呋塞米片组(0.01 g·kg-1)、羊胡髭草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10、5、2.5 g(生药)·kg-1],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5天,采用水负荷方法造模,计算5 h内尿量;采用大耐受量(MTD)测定其急性毒性。结果:羊胡髭草水提液高、中、低3个剂量组对小鼠耳廓肿胀度、肿胀抑制率、大鼠足趾肿胀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5 h内尿量有明显增加作用;小鼠羊胡髭草水提液灌胃给药MTD为640 g(生药)·kg-1。结论:羊胡髭草对实验动物模型有明显的抗炎利尿作用,且急性毒性很小。

    作者:张超云;黄显章;郝鹏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补气活血药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类中药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迁移的影响,并初步筛选出对 HUVEC 迁移能力具有较明显的促进、抑制作用的药物。方法:建立 HUVEC的体外培养的细胞模型,将赤芍、川芎、丹皮、丹参、莪术、三棱、黄芪、人参按照1:2,1:1,2:13种配比两两配伍组合,组成13对补气活血药药对,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应用划痕法观察不同活血化瘀药和补气活血药药对的10%含药血清对 HUVEC(5×105/mL 密度)作用24 h 后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空白血清组相比较,丹参组、川芎组、赤芍组,丹参黄芪(1:2)组、丹参黄芪(1:1)组、川芎黄芪(1:2)组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具有明显促进作用(P约0.05或 P约0.01);三棱组、莪术组、丹皮组,莪术黄芪(2:1)组、三棱人参(2:1)组、莪术黄芪(1:1)组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约0.05或 P约0.01)。结论:不同的活血化瘀药和补气活血药配伍组成对 HUVEC 的迁移能力具有不同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这可能是这些药物在细胞层面上促进或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李冰冰;殷沈华;唐德才;臧文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桑蒺合剂干预高血压病(肝火亢盛夹痰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

    目的:评价桑蒺合剂干预高血压病(肝火亢盛夹痰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 Toll 样受体4(TLR4)表达的作用。方法:60例高血压肝火亢盛夹痰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非洛地平或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加用桑蒺合剂,观察周期28天,检测治疗前后血压、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中医证候积分、TLR4表达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TLR4表达较对照组改变更明显(P<0.05)。结论:桑蒺合剂可改善肝火亢盛夹痰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免疫反应。

    作者:左可可;张明俊;顾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抗流行性感冒的传统药物专利信息分析

    专利文献是一种研究价值很高的科技文献,如今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利用《世界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WTMPD),对世界范围内过去近30年中,传统药物治疗和预防流行性感冒的专利进行了检索,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包含2423件专利的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角度的统计分析,形成了传统药物抗流感专利分析报告。由分析结果可见,在该领域内,国内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在数量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国内申请其他国家专利的数量还比较少。相比之下美国、日本、韩国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数量比较多。药品生产企业围绕自身产品研发、成果申请了大量优质专利,已成为专利申请的核心力量。金银花、甘草、板蓝根、连翘、黄芩是抗流感专利中使用多的5种药物。

    作者:马运运;邱俊霞;苏向银;孙志一;刘海波;彭勇;黄璐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知识经济时代的中药专利资源利用

    专利是一种兼有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科技文献,中药专利由我国专利制度的建立而产生,伴随中药现代化事业快速发展,到今天已经积累成为一种数量可观、内容丰富的重要科技文献资源。有效挖掘中药专利中的有用资源,对政府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药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中药领域科研人员的专利意识和专利专业知识都比较欠缺,导致对中药专利信息资源的利用力度远远不够。本文简要回顾了中药专利文献资源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对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尝试性的提出有效利用专利资源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并对中药专利资源的发展前景做了分析。

    作者:刘海波;刘延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主管: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主办: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