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然产物多级膜与高压差提取器联用的设计与开发

宋力飞;李曼莎;刘乡乡

关键词:高压差提取, 多级膜, 联用设计, 分离浓缩, 成套装备
摘要:天然产物高压差提取分离浓缩器的核心技术在于多级膜与高压差提取器的联用设计.它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流程与自控设计以及排污和安装设计,将高压差提取、微滤澄清、超滤分离、纳滤或反渗透浓缩、在线清洗、过程自控等多技术单元进行组合,形成完整的技术及成套装备,可较好地实现中药提取物全过程低温(20℃以下)制备,达到洁净区流程化生产的目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相关文献
  • 大黄黄连泻心汤不同配伍浸渍剂中主要化学成分的HPLC-DAD分析和归属研究

    目的:建立大黄黄连泻心汤中主要化学成分的HPLC-DAD分析方法,结合LC/MS/MS进行该复方不同药味配伍前后浸渍剂中化学成分的归属研究.方法:在HPLC分析的色谱条件中,采用Luna苯基柱(250mm×4.6mm,5μm),DAD检测器在紫外区200~400nm范围内扫描,流动相为乙腈-0.5%三乙胺(磷酸调节pH至3.5),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进样量为20μL.通过对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各药味单独和不同药味配伍前后浸渍剂中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吸收光谱与对照品进行比较,并结合LC/MS/MS进行相关色谱峰的鉴定和归属研究.结果:本研究建立的HPLC-DAD方法,可较好的进行大黄黄连泻心汤中主要色谱峰的分离和对应色谱峰光谱扫描;在HPLC图谱共标出了20个主要色谱峰,结合对照品对其中的黄连小檗碱等11个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和来源归属;此外,对某些化学成分进行HPLC分离和LC/MS/MS定性,推断出了黄连碱等4个成分,并判断了它们的归属.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DAD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进行大黄黄连泻心汤浸渍剂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对15个色谱峰进行的定性和归属研究结果可对揭示该复方的物质基础、配伍规律和质量控制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作者:邹佳丽;黄萍;袁月梅;姚美村;周晓虹;George Qian Li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金银花体外抗结核活性研究

    目的:探讨金银花体外抗结核活性.方法:使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金银花、绿原酸、异烟肼对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和金色分支杆菌的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金银花对金色分支杆菌的MIC为0.83mg·mL-1,MBC为1.75mg·mL-1,对H37Rv的MIC、MBC均为0.18mg·mL-1;绿原酸对两种分支杆菌的MIC、MBC均为0.18mg·mL-1;异烟肼对两种分支杆菌的MIC、MBC均为10.51μg·mL-1,异烟肼配伍金银花使用,异烟肼对两种分支杆菌的MIC、MBC为5.25μg·mL-1.结论:金银花有抗结核活性.同异烟肼联合使用能显著降低异烟肼的MIC和MBC.

    作者:邱葵;刘宇红;孔繁翠;赵兵;顾昊;徐佳佳;王鹤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速逆流色谱法对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分离纯化研究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是中药补骨脂的特征成分,含量较高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已成为补骨脂及其产品的质量控制成分.本文以补骨脂干燥成熟果实为原料,经乙醇回流制备补骨脂粗提物,率先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所得样品由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纯度,并由对照品确定成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7:3:5:5)作为两相溶剂体系,经一步逆流分离可以从补骨脂粗提物中分离得到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二者纯度分别达到99.4%、99.1%.该法具有制备量大、分离效率高等优点.

    作者:白鸽;曹学丽;谭莉;唐亚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RP-HPLC法测定白细胞中LTB4和5-HETE的含量

    目的:建立了5-脂氧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RP-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Brava BDS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乙酸水溶液,流速为0.8 mL·min-1,5-LOX的主要产物LTB4和5-HETE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75nm和235nm.结果:LTB4和5-HETE分别在2.0~50.0μg·mL-1(r=0.9999)和5.0~125.0μg·mL-1(r=1.0000)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100.0%和97.7%(RSD分别为1.1%和1.5%);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0.7%,1.1%和0.3%,1.3%.结论:该法分离效果和重复性均良好,且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LTB4和5-HETE的检测,为筛选新的具有抗炎活性的中药成分奠定了基础.

    作者:林景瑞;陈晓辉;毕开顺;王灵芝;乔延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583例小儿肺炎证候病机学关联规则分析

    目的:通过数理分析探讨小儿肺炎的证候病机学.方法:运用关联规则分析583例小儿肺炎发病治疗前症状体征.结果:获得668项频繁项集,其中支持度大于80%者4项:肺部呼吸音粗糙、无恶寒、舌质红、咳嗽每咳数声,共获得关联规则6888条,高支持度80%,高置信度98%.结论:小儿肺炎48h内的主要症状体征为:咳嗽每咳数声、咳嗽阵作、气促、发热、多痰、舌质红、肺部呼吸音粗糙、无恶寒、无紫绀、无恶心呕吐等,并且咳嗽每咳数声与咳嗽阵作及发热、无恶寒、气促、多痰、舌质红等症状体征常常关联出现.在证候病机上表现:肺气郁阻是小儿肺炎主要的病机病理.热邪入里,肺热壅盛,肺气郁阻,津蓄为痰为常见的病机病理改变,且热与郁与痰的病机密切关联.

    作者:艾军;汪受传;杨宏宝;杨燕;李瑞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支持向量机在构建白介素-1β转化酶抑制剂药效团模型中的应用

    以24个作用于人体外围血单核细胞药理模型的白介素-1β转化酶抑制剂作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其表征分子的拓扑、电子、几何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质的1209个分子描述符,用CfsSubsetEval评价方法和BestFirst-D1-N5搜索方法筛选描述符,用Kennard-Stone方法选择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决策树、贝叶斯网络、人工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分类预测模型并使用Catalyst/HipHop系统建立药效团模型.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优于其他分类模型,正、负样本的预测正确率均达到100%.优药效团模型具有5个特征:2个疏水基团、2个脂性氢键受体、1个氢键给体;以此药效团进行中药数据库筛选得到384个候选白介素-1β转化酶抑制剂.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的分类预测模型对候选化合物的活性进行了预测,其中高活性化合物占96.6%,表明白介素-1β转化酶抑制剂药效团模型较准确地反映了高活性化合物的公共特征.该模型的建立有助于从中草药筛选新型白介素-1β转化酶抑制剂.

    作者:杨晔;张燕玲;乔延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型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装置的设计与开发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提取,成为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中药新药的开发及中药生产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报道了大型中药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装置的设计与开发,着重讨论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装置中关键设备提取、分离容器的设计要点以及工业化装置开发应用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设计与开发的大型超临界CO2萃取装置已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提取及中药生产中.

    作者:孙太林;宋泽耀;葛发欢;冉启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刺丹混合液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刺丹混合液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将充满1%肝素生理盐水的塑料导管从右颈总动脉一直插入到左心室,记录大鼠冠脉结扎15min后左心室压力变化.结果:刺丹混合液能有效对抗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左室收缩峰压(LVSP)的下降(P<0.05)、有效对抗左室压力大变化速率(±dp/dtmax)的下降(P<0.05)和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的升高(P<0.05),与刺五加组比较,作用优于刺五加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单用(P<0.05).结论: 刺丹混合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瑞鑫;谭银丰;李廷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决明子中橙黄决明素、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

    目的: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决明子中橙黄决明素、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用Kromasil 100A C18色谱柱(5μm,4.6mm×150mm,迪马公司);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0~15min(65:35),15~16 min(65~85:35~15),16~40 min(85:15);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85nm(0~15min),254nm(15~40min);流速:1mL·min-1.结果:橙黄决明素、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038~0.00608μg(r=0.9998)、0.0029~0.0464μg(r=0.9999)、0.00105~0.0168μg(r=0.9996)、0.00044~0.00704μg(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0%(RSD=0.71%)、99.59%(RSD=1.42%)、99.31%(RSD=0.59%)、99.74%(RSD=0.91%).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决明子中橙黄决明素、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

    作者:卫莹芳;谢达温;万丽;郭山山;闫婕;刘永;王化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现代中药制药生产中的膜分离技术及其装备

    本文就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相关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微滤、超滤、纳滤与反渗透的特点以及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两个具体实例,具体介绍了就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具体应用.根据目前的应用研究情况,总结了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应用中的优缺点,就有关膜设备改进方面提出建议.

    作者:苏薇薇;王永刚;刘忠政;李振峰;孙洪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名老中医经验共性规律及个性差异比较研究

    目的:探索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的共性规律及个性差异比较研究的内容及方法.方法:利用课题建立的名老中医数据仓库,针对不同主题,通过设置病例数据的范围,利用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实现对不同名老中医共性及个性经验的知识发现.结果:发现了名老中医运用某些治法、方剂及药物的特点得出了不同名老中医针对中、西医疾病的异病同治规律,从而总结出不同老中医临床经验的共性规律及个性差异.结论:比较名老中医经验的异同,有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医个体化医学的核心内涵,发现其共性规律,明确个性经验产生的原因,为今后开展验证性研究,形成更加科学的中医经验理论提供了基础.同时,为后学者博采众长、学习和汲取多位名老中医经验提供了示范,对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王映辉;张润顺;周雪忠;刘保延;薛燕星;李平;李文泉;李格;吴力群;冀晓华;宋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黄连体外改善胰岛素抵抗活性与HPLC指纹图谱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索黄连体外改善胰岛素抵抗活性与HPLC指纹图谱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P-HPLC法建立不同产地的黄连样品的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并采用体外测定药物改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生物活性,对化学信息和生物效应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多元相关分析,以探索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产地黄连药材化学成分含量及生物效应的有一定的差异.HPLC指纹图谱各共有峰中色谱峰10、6、3、7和巴马汀与改善胰岛素抵抗活性相关性较强.结论:基本明确了化学指纹图谱与改善胰岛素抵抗生物效应的相关性,有利于黄连改善胰岛素抵抗活性成分的筛选.

    作者:唐光曦;黄彦珺;张艺;孟宪丽;罗维早;李佳川;耿志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思路与方法探讨

    本文就目前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概念与内涵及有关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理清和概括了几种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萧伟;陈凤龙;章晨峰;宋爱华;尚强;王振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药浸膏用真空带式干燥机及其小型装置的研制

    真空带式干燥机是一种适合于中药浸膏的真空干燥设备,不仅具有真空干燥的优点且能够连续操作,其优点是更高效和节能,符合GMP规范,是中药现代化进程中一种值得推广的先进的浸膏干燥设备.

    作者:李建国;赵丽娟;刘冠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天然产物多级膜与高压差提取器联用的设计与开发

    天然产物高压差提取分离浓缩器的核心技术在于多级膜与高压差提取器的联用设计.它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流程与自控设计以及排污和安装设计,将高压差提取、微滤澄清、超滤分离、纳滤或反渗透浓缩、在线清洗、过程自控等多技术单元进行组合,形成完整的技术及成套装备,可较好地实现中药提取物全过程低温(20℃以下)制备,达到洁净区流程化生产的目的.

    作者:宋力飞;李曼莎;刘乡乡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复合酶法提取远志总皂苷的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酶法结合传统回流法提取远志总皂苷工艺条件.方法:利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远志总皂苷含量;考察植物复合酶的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传统提取工艺的强化效果;通过显微结构图和红外光谱图说明了复合酶法强化传统提取法的作用方式及提取物的结构.结果:酶用量为0.4%时,适宜酶解温度为55℃,优酶解时间为0.5h.结论:复合酶法结合传统回流提取后,可提高远志总皂苷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减少乙醇使用量,对于远志流浸膏的高效提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王颖莉;张丹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5F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机制的探讨

    目的:观察研究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5F(1la-羟基-15-氧-16-烯-ent贝壳杉烷-19酸)诱导人胰腺癌细胞株AsPC-1凋亡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UMA/siRNA导入AsPC-1细胞,G418筛选阳性细胞,获得稳定转染的阳性克隆.将转染载体的AsPC-1阳性克隆细胞和未转染载体的AsPC-1细胞分别暴露于浓度为8.875μmol·L-1、37.5μmol·L-1、142μmol·L-1的5F中作用72h.RT-PcR检测不同组细胞经5F作用24h后的PuMA表达;MTT检测细胞生长抑制,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Hoechst33258和PI双染色染色了解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5F促进AsPC-1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生长,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在细胞凋亡的同时伴有PUMA表达的上调;当PUMA表达抑制后,受5F作用的细胞出现PUMA表达的降低,同时伴有细胞凋亡的抑制及细胞的明显增殖.结论:5F促进体外AsPC-1细胞凋亡,并抑制其生长,其诱导凋亡与上调PUMA有关.

    作者:沈仕兴;张科郡;刘群声;谷水基;许海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医药国际组织标准在国际标准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发展,国际社会对标准和标准化的需求日益突出,国际组织及其制定的标准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对目前中医药国际组织与国际标准化机构的关系,以及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标准在国际标准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进行了深入阐释,进一步明确中医药国际组织标准与各国法律、法规的关系及其推行的内在动力和趋势.

    作者:李振吉;贺兴东;姜再增;黄建银;徐春波;王奎;秦树坤;朱晓磊;张相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动态轴向压缩柱色谱技术装备及其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分离手段渐渐难以满足生产所需的高纯度要求,人们把高效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重点转移到色谱法上,进而促进了色谱分离技术及装备的发展,使得色谱技术及装备从分析规模发展到制备和生产规模,从而促使工业规模制备色谱的产生.制备色谱的核心是色谱柱,而色谱柱的装填,尤其是工业生产规模大直径色谱柱的装填,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动态轴向压缩柱色谱技术及装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是常用、易实现的、效果较为理想的装填技术.本文重点介绍了动态轴向压缩柱色谱技术装备中色谱柱的特点和柱效的影响因素以及该项色谱技术及装备在长春碱类抗肿瘤原料药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许文东;陈日星;冯锦玲;葛发欢;崔万臣;沈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舌脉象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哮喘临床辨证有意义的舌脉象客观指标,以辅助临床诊断.方法:应用TP-Ⅰ型中医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检测108例患者舌脉象参数,分析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的舌脉象特征.结果: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舌象中,舌色以淡红舌、淡紫舌多见,舌苔以白苔、黄苔、薄苔为多见;脉象以弦脉、滑脉、弦滑脉为多见;舌脉象参数中舌色指数、苔色指数、厚苔指数、胖瘦指数在哮喘发作期各证型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RPSR1、RPSR3、RPSR4、RBF、RLMS2、PLMP2、RLMS3、RLMP3在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脉象参数、舌色指数、苔色指数、厚苔指数、胖瘦指数、RPSR1、RPSR3、RPSR4、RBF、RLMS2、PLMP2、RLMS3、RLMP3对其辨证分型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翁诗婷;张晓丹;郝一鸣;王忆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主管: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主办: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