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发性L5横突骨折并发左下腹痛1例报告

李三喜;刘淑琴;赵晓勇;刘越

关键词:自发性, 横突骨折, 下腹痛, 复方氯唑沙宗, 腰椎, 腰部疼痛, 天和骨通, 肉眼血尿, 临床诊断, 患者, 骨质破坏, 阵发性, 会阴部, 骨折块, 侧腰部, 椎体, 主诉, 游离, 显示, 外用
摘要:患者男性,62岁,主诉下蹲过猛致左侧腰部持续性疼痛1d.骨科情况:L5左侧横突处压痛,腰椎活动部分受限.腰椎正位X线拍片显示:L5左侧横突上半角缺失,边缘不整、锐利,未见游离的骨折块,无骨质破坏.CT扫描:L5椎体及横突骨质无破坏,L5左侧横突部分缺失.临床诊断为:L5自发性横突骨折.给予复方氯唑沙宗0.55g日3次口服,天和骨通局部外用.1d后,患者复诊,腰部疼痛减轻,左下腹出现持续性钝痛,可放射至会阴部,无阵发性绞痛,无尿急、尿痛、尿频,无肉眼血尿,无寒战、发烧.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32例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讨论13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及相关问题.方法:40例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92例采取手术开放复位、交叉克氏针或骨片钉内固定,要求手术中解剖复位,保留尺骨鹰嘴窝的完整性.结果:闭合复位外固定并发肘内翻3例( 7.5%);手术组1例(1.1%)并发肘内翻;随访长达5年,本组优良率为96.9%.结论:通过本组132例治疗,认为手术精确复位、稳固固定、早期功能活动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因素,肘内翻发生率显著降低.内固定方式的改进有利于骨折的稳定和功能康复.

    作者:郭振河;郑晓明;谭春华;杨家辉;李敬中;黎华茂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空双头加压螺纹钉加折断式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目的:为了提高股骨颈骨折固定强度和愈合率,减少骨坏死及其它并发症.方法:应用中空双头加压螺纹钉加折断式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结果:经35例临床应用及术后平均28个月随访,优良率为88.6%.结论:本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时间短、固定较可靠,便于功能锻炼,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史源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逆行交锁钉治疗股骨髁上及合并髁间骨折

    目的:总结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及合并髁间骨折的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3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及合并髁间骨折58例,按AO分类:A1型8例、A2型9例、A3型12例、C1型8例、C2型13例、C3型8例.结果:58例其中53例随访6个月~3年7个月,骨折骨性愈合时间8~20周,42例已取出内固定.根据Neer等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50例(94.3%),良2例(3.7%),可1例(1.8%).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髁上及合并髁间骨折的好方法.绝大部分病人可通过早期CPM膝关节训练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肖良宝;李佛保;杨忠汉;李永彪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锁骨粉碎性骨折

    目的:评价锁骨粉碎性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以探讨锁骨粉碎性骨折更满意的治疗方法.方法:骨折类型采用Edward分型法,62例锁骨粉碎性骨折全部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62例患者中,57例获得随访(91.9%)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2.5年.结果:根据JOA肩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中优48例,良6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94.8%.结论:粉碎性锁骨骨折即是肩关节内骨折,应考虑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尽量恢复肩关节内的平整和锁骨的外形与力线,以避免日后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关林;姜志强;刘付明;徐绍东;李雄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骨折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类型分布的动态变化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快捷、灵敏的观察骨折愈合过程中胶原类型、分布动态变化的方法.方法:在健康中国绵羊左跖骨中段制造一个1cm长的骨缺损.分别在术后1、3、6个月取材,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术后1个月,骨折局部Ⅲ型胶原纤维占大多数;术后3个月,骨折处Ⅰ型胶原纤维明显增加,但排列尚未有序;术后6个月,Ⅰ型胶原纤维增粗、增多,呈斜行螺旋状交叉排列.结论: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不仅能区分Ⅰ、Ⅲ型胶原的类型还能清晰地显示Ⅰ、Ⅲ型胶原的形态、分布和比例关系,具有操作简单、省时、花费少,而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作者:李章华;王常勇;张玉富;廖文;赵强;夏仁云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并发症及防治

    目的:探讨DHS 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分析总结1996~2001年采用DHS治疗75例患者中出现的7处术后并发症.结果:并发症包括下肢旋转畸形3例,髋内翻2例,内固定失败2例.结论:造成并发症的原因有手术时机延误及操作不规范,适应证选择失误.防治方法:尽早手术,规范操作,合理选择适应证.

    作者:鲍磊;周雪峰;马华松;白克文;王晓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近节指骨骨折28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11~72岁,平均42岁.受伤时间:30min~7d,骨折类型:横形12例,斜形和螺旋形骨折各5例,粉碎性骨折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食指10例,中指8例,环指7例,小指3例.

    作者:周忠礼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卵巢去势对骨折愈合超微结构和BMP-4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索雌激素对骨折愈合超微结构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基因的定位分布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卵巢切除(OVX)组和假手术对照(S)组.制成胫骨骨折愈合模型并分别于骨折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取材.通过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采用原位杂交方法研究卵巢去势对BMP-4基因表达影响.结果:(1)OVX组在骨痂形态及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与S组比较有明显差异;(2)骨折后1~3d BMP-4m RNA表达强度:S组<OVX组.结论:雌激素缺乏时,骨转换加快,从而BMP-4表达增多.雌激素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孙伟;李子荣;胡侦明;劳汉昌;张宝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泰斗仙逝丰碑永存--缅怀恩师陈中伟院士

    2004年3月23日,是个令我们悲痛万分的日子--国际显微外科奠基人、世界断肢再植泰斗、著名骨科与显微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陈中伟教授突然辞世!惊闻噩耗,泰斗仙去,我欲哭无泪而哽咽难语!尽管明知已与恩师永诀,阴阳殊途,但我依然感到,那慈祥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那令人仰目的丰碑矗立于心.

    作者:徐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性骨折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1年1月~2003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23例.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站立及行走等恢复情况评价内固定效果.结果:1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根据黄公怡评定标准,优9例,良6例,差2例.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高位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具有安全可靠、能允许术后早期部分负重等特点,是治疗高位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理想选择.

    作者:莫新发;卓新明;刘先银;曾昕明;郭建恩;周雪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周围神经缺损研究进展

    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关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自1880年Gluck、Vanlain首先报道用脱钙骨制成的骨性管道桥接周围神经缺损以来,众多学者分别使用动脉、静脉、筋膜管、硅胶管、胶原管、聚乳酸管及人羊膜基底膜管和变性骨骼肌等[1,2]桥接周围神经缺损.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国内外学者使用多种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导管进行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研究.

    作者:周佩兰;黄庆森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自发性L5横突骨折并发左下腹痛1例报告

    患者男性,62岁,主诉下蹲过猛致左侧腰部持续性疼痛1d.骨科情况:L5左侧横突处压痛,腰椎活动部分受限.腰椎正位X线拍片显示:L5左侧横突上半角缺失,边缘不整、锐利,未见游离的骨折块,无骨质破坏.CT扫描:L5椎体及横突骨质无破坏,L5左侧横突部分缺失.临床诊断为:L5自发性横突骨折.给予复方氯唑沙宗0.55g日3次口服,天和骨通局部外用.1d后,患者复诊,腰部疼痛减轻,左下腹出现持续性钝痛,可放射至会阴部,无阵发性绞痛,无尿急、尿痛、尿频,无肉眼血尿,无寒战、发烧.

    作者:李三喜;刘淑琴;赵晓勇;刘越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活性骨水泥经后路椎体成形治疗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目的: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方法:经后路椎弓根短节段复位固定,伤椎内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羟基磷灰石组成的复合活性骨水泥.结果:收治老年性T11~L 4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13例,平均年龄67岁.均合并神经损害,椎体压缩1/3的3例,1/2以上10例,椎管内矢状径受压>1/3以上,术中术后均无脊髓损伤加重.随访11~18个月,术后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以上9例,术前Frankel 2级1例,术后无变化.伤椎恢复高度无明显丢失,无椎间隙塌陷,无内固定断裂或弯曲、松动.结论:在老年性或合并有骨质疏松的椎体爆裂性骨折时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伤椎椎体成形,即刻恢复伤椎强度和刚度,减少了后路内固定的应力,防止后凸畸形,减少并发症.

    作者:吴继功;靳安民;童斌辉;梁伦高;陈仲;张辉;朱立新;闵少雄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进展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损伤,每10万人群发生率约20~37人次,约占所有骨折的0.3%~6%,未合并软组织或内脏器官损伤的骨盆骨折死亡率约为10.8%,复杂的骨盆骨折死亡率约为31.1%.近年来,不稳定的骨盆骨折发生率逐年增高,现将其临床治疗及生物力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耀升;郑琦;毕大卫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全膝置换术后髌股关节的运动力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髌股关节问题是全膝置换术(TKA)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的一些资料显示,TKA术后髌股关节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12%,占人工膝关节翻修的50%[1,2],包括膝前痛、髌骨骨折、髌骨不稳、软组织撞击和假体磨损、松动等.目前的技术已能使手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超过90°,但研究表明髌股关节的接触应力在膝关节屈曲超过90°后明显增高;再者,TKA的手术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术后的活动量来越大,因此今后髌股关节的问题会愈加突出.

    作者:储小兵;吴海山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复合BMP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复合BMP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情况.方法:新西兰种兔,阶段性完全性骨缺损,将人工骨植入骨缺损处,分别进行(1)大体标本;(2)组织学;(3)X线片;(4)生物力学.结果:BMP+生物活性玻璃组已完全修复,颗粒已基本吸收,对照组修复效果较差.生物力学显示实验组扭转强度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结论:该人工骨具有高效的诱导成骨能力和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作者:张建新;徐展望;汤继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无骨折脱位急性创伤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治疗选择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急性创伤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ATCCSWORA)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的23例ATCCSWORA患者的疗效.分无压迫非手术(A组)、有压迫非手术(B组)及手术(C组)3组进行分析.结果:22例获随访,A、B及C组运动功能平均恢复率分别为65.7%、33.8%和75.4%.结论:有压迫或发育性椎管狭窄的ATCCSWORA患者,应早期手术治疗;对于进入亚急性或慢性期患者,手术同样有效;无压迫或发育性椎管狭窄患者,非手术治疗.

    作者:彭新生;潘滔;李佛保;陈立言;廖威明;万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1)寻找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体内转染的有效途径;(2)了解外源性VEGF基因表达对于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股骨干骨折模型,将Lipofectamine、pBLAST49-mVEGF质粒混合物局部注射于骨折断端的骨膜下,在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大体标本,X线摄片和HE染色比较,观察外源性VEGF基因在体内表达对于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大鼠股骨骨折术后,pBLAST49-mVEGF基因转染组骨折愈合及重新塑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2周.结论:(1)局部注射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质粒混合物是一种有效的体内转染途径;(2)pBLAST49-VEGF基因转染能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

    作者:钟刚;裴福兴;樊瑜波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

    1引言1951年Kreutz报道用冻干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治疗骨折,20世纪80年代中期,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开始应用于人工关节外科,重建股骨骨溶解和假体周围骨折[1].近年来人们对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组织学、X线表现、临床应用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就相关文献做一综述.

    作者:周宗科;裴福兴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韩国国立庆尚大学医学院骨科见闻

    笔者有幸于2001年12月~2002年7月赴韩国国立庆尚大学医学院骨科(Gyeong-Sang 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研修.在半年多的学习、工作和交流中,对其骨科的医疗水平有了较深的了解.同时,也看到和听到关于庆尚大学以及其它大学的一些情况.韩国教授的业务水平之高、勤奋敬业之精神、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情,均令笔者感到意外,感受颇深.在此做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作者:李祁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