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体骨膜移植治疗髌股关节炎

张雪华;于至悌;曲振海;张书永;王志强

关键词:骨膜, 移植, 髌股关节炎
摘要:目的:应用自体骨膜移植方法,治疗髌股骨性关节炎.方法:30例,46个膝关节患有髌股骨性关节炎,应用同一麻醉,同一手术切口,切取自体与髌骨面积相当的胫骨上端骨膜,同时磨平髌骨关节面至软骨下骨板,有新鲜血液渗出,然后将切取的胫骨上端的骨膜移植到髌骨关节面,使移植的骨膜生发层朝向关节腔,术后早期在CPM机上活动膝关节,并早期下床活动行走.结果:30例手术患者,有23例35个膝关节得到随访,其中优良率为95.6%,差的为4.4%.结论:髌股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可以应用同一次手术,同一切口,进行自体骨膜移植,治疗髌股关节炎,并取得良好效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根型颈椎病44例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定位诊断和影响手术结果的因素.方法:对44例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随访期平均3年2个月.结果:疗效优31例,良7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6.4%.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发病间隙应结合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定位.手术方法和病程对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

    作者:曾湘穗;林庆光;赵新建;曾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髓芯减压BMP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血流量及病理改变

    目的:研究股骨头坏死的早期治疗方法.方法:选取6月龄健康新西兰白兔42只,随机分组,注射激素制作股骨头坏死模型,行髓芯减压加植骨、髓芯减压植骨加BMP治疗,SPECT观察血流量的改变.结果:随着激素应用时间的延长,股骨头局部核素吸收量逐渐减少.应用激素4周血流量降至正常的72%,6周为69%,8周为56%.髓芯减压术后2周恢复至正常的82%,4周时恢复正常.髓芯减压加BMP骨泥治疗组4周后镜下改变为大量新生骨形成,爬行替代坏死的骨小梁,且在新生骨周围有大量的新生血管形成.结论:髓芯减压术能改善坏死股骨头的血运,骨诱导蛋白(BMP)对坏死的股骨头具有骨诱导作用,能刺激新生骨的形成,爬行替代坏死的骨小梁,而且能刺激新生血管形成.

    作者:胡彤宇;扈文海;李建衡;陈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亚太地区(北京)矫形外科发展研讨会预备通知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腰大肌瓣填塞治疗腰椎间盘炎2例

    我科从1990~2000年在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中发生椎间盘炎7例,其中2例采用腰大肌瓣填塞治疗,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陈施展;冯怀志;姚一民;衡代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改良胫骨结节抬高术治疗髌骨软化症

    髌骨软化症是前膝痛的主要原因,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近36.2%,且往往伴有关节内其它病变,如半月板撕裂、滑膜增生等.传统胫骨结节抬高往往需要同时膝关节切开,清理髌骨破碎软骨、撕裂半月板、增生滑膜,手术创伤大、恢复慢,易致关节粘连.1994年8月以来,作者采用关节镜下髌骨病灶清理和关节内其它合并症手术,胫骨结节局部切开抬高改良手术治疗髌骨软化症30例34膝,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卫国;杨华清;张鹏;徐昕;韩本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策略和方法

    目的:评估椎管成形术、椎板减压融合术、减压融合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方法:16例稳定性腰椎滑脱患者接受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15例不稳定性腰椎滑脱患者接受椎板减压加后外侧融合术,14例不稳定性腰椎滑脱患者接受椎板减压椎间融合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后进行疗效评分和影像学观察.结果:术后1年功能改善率:椎管成形术为85.7%,减压融合术为84.8%,固定融合术为86.2%,各组疗效无显著差别(P>0.05).术后4年功能改善率:椎管成形术为84.9%,减压融合术为75.6%,固定融合术为84.6%,减压融合术疗效下降显著(P<0.05).结论:椎管成形术治疗稳定性腰椎滑脱,术后近中期疗效与影像学评估满意.椎板减压后外侧融合术治疗不稳定性腰椎滑脱,腰椎假关节发生率较高和术后中期疗效明显下降.椎板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腰椎滑脱,术后中期疗效无明显改变.

    作者:郭立新;刘蜀彬;马远征;孔祥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老年人长骨干骨血管瘤1例报告

    患者女性,72岁.因右小腿中段疼痛反复发作3年余,于2000年8月28日入院.开始发作时经保暖后疼痛有好转或休息几天,无须作其他特殊处理.本次发作已有1周,局部稍肿,微红,轻度压痛,无畏寒和发热.查:位右胫骨中段处稍有肿大,局部皮肤无色变和血管怒张,偏内后方软组织内可触及6cm×4cm×4cm的肿物,质地Ⅱ°~Ⅲ°,无转动,不活动,有压痛,白细胞计数正常.

    作者:刘同行;严粉琴;陆晓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德国医院见闻

    作者:刘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软骨组织工程中的细胞来源及其影响因素

    关节软骨在受到创伤或退变后,不能自我修复.传统的治疗方法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运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展示了令人鼓舞的前景.如何选择和改良种子细胞是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关键,本文就该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建荣;刘尚礼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藻酸钙载体复合软骨细胞成软骨的实验观察

    目的:通过软骨细胞复合于载体后在同种异体动物体内异位成软骨情况,为组织工程方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一定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与葡萄糖酸钙溶液按比例混合均匀,置特殊柱形模具中经冷冻、脱水得到具有一定弹性和韧性的柱形藻酸钙载体,将其复合软骨细胞植入同种动物体内,分别于术后2、4周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软骨细胞在体内生长增殖良好,4周时可见新生软骨组织形成.结论:藻酸钙可作为载体复合细胞进行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

    作者:刘松波;胡蕴玉;徐虎;吕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腰椎滑脱手术复位问题的探讨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手术复位问题.方法:本组87例,其中39例对单侧肢体放射痛的Ⅱ度以内滑脱位患侧椎板切除减压加对侧椎板植骨融合术.21例Ⅱ度以内脱位后路环形减压内固定加棘间横突间植骨融合术.27例不同程度的滑脱行后路减压滑脱椎体复位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结果:随访8~48个月,优良率分别为84.6%、90.5%、100%.结论:术前常规动态摄片,如存在动态滑移,术中应纠正滑脱平面客观存在的可逆性滑移,使滑脱获得可能的复位,在此基础上融合.如合并椎管狭窄,主要的应彻底减压、固定和融合,滑脱复位并非主要目的.

    作者:田小武;王力平;张宏良;容安;苟凌云;王景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复合骨环与自体髂骨块行犬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比较复合骨环与自体髂骨块行犬腰椎椎间融合的生物力学刚度.方法:8只杂种犬随机分成4组,分别以复合骨环和自体髂骨块行腰椎椎间融合,CSS万能生物力学测试机测定脊柱功能单位的5种抗载荷刚度.结果:复合骨环组在抗屈曲、抗伸展、抗侧弯和抗纵向位移方面与自体髂骨块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复合骨环行腰椎椎间融合明显优于自体髂骨块,可以成为理想的脊柱融合材料.

    作者:毕文志;王继芳;卢世璧;王岩;周勇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胸腔镜脊柱外科的教育与资格认定

    近年来,胸腔镜在脊柱外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许多常规手术都可以在胸腔镜下完成,脊柱外科医生面对许多伦理学和技术上的挑战.为推广内镜脊柱技术的发展,特将胸腔镜脊柱外科的教育与资格认定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李明;侯铁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周围神经损伤后S-100蛋白的分布和变化研究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中s-100蛋白的分布及周围神经损伤后s-100蛋白的分布变化及时相改变.探索其与神经再生过程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不同时期神经组织中s-100蛋白的分布变化.结果:在未损伤的神经中,s-100蛋白分布于雪旺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中.神经切断48h后,远近节段均出现s-100蛋白免疫反应表达减弱,远侧段1周后几乎没有s-100蛋白的表达,而近侧段在有新生轴索生长时重新表达s-100蛋白.结论:轴索对于雪旺细胞的成熟具有重要的作用,s-100蛋白对于轴索的再生具有刺激和诱导作用.s-100蛋白在周围神经中只存在于成熟的雪旺细胞.s-100蛋白的出现予示着雪旺细胞的成熟和神经再生的表现.

    作者:张殿英;姜保国;傅忠国;闫家智;唐杞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目的:分析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方法:75例患者,男45例,女30例;年龄42~64岁,平均51.6岁.病变累及1个椎节者29例,2个椎节者39例,3个椎节者7例.椎体次全切除提供向侧方抵达椎弓根前内缘的减压骨槽,其底宽一般为18~20mm,使椎管前壁近乎完全敞开.直视下切除骨化的后纵韧带.强调牵引下植骨.按JOA评分和X线片,判定改善率和植骨区骨性融合.结果:75例中有68例获3个月~6年2个月(平均2年7个月)的随访.X线片示:切除1或2个椎节者,术后3~4个月植骨区骨性融合;而切除3个椎节者,5~6个月获骨性融合.优良率85.3%,改善率3.4%~91.3%,平均70.8%.3例并发短期C5或C6神经根麻痹,2例并发硬脊膜损伤,无脊髓和椎动脉等损伤并发症.结论:椎体次全切除术使椎管前壁近乎完全敞开,给切除骨化的后纵韧带提供足够大的视野条件,使减压更趋完善.

    作者:杨庆国;江曙;张建湘;申才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组织工程化新生骨组织的构建方式及临床应用

    临床上由于创伤、肿瘤等原因导致的骨缺损发病率较高,传统的治疗方法中自体或异体骨移植存在着骨源有限和排斥反应等问题,预后不理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骨组织工程学的兴起和发展为骨缺损的修复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即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研究开发出修复、保持或改善骨组织功能的生物替代物,充填骨缺损,逐渐与宿主骨愈合并被自身骨组织替换,利用组织工程学方法制备的骨替代物称为组织工程化骨.

    作者:王珂;裴国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性疾病的临床电生理学和组织病理学的研究

    目的:评价骨矫形术治疗遗传性运动和感觉周围神经性疾病(HMSN)的疗效.方法:应用临床、电生理学和组织病理学的方法研究由HMSN V型所致进行性双足畸形.结果:HMSN V型临床表现为双足呈马蹄内翻畸形、腓骨肌萎缩并伴有脊髓椎体束征;电生理学检查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不到、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弱,上肢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腓肠神经光镜和电镜检查为有髓神经纤维,其数量和无髓纤维的直径减少,神经轴索和髓鞘再生.结论:对该病的外科治疗是手术矫形.

    作者:白跃宏;时述山;欧阳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硬膜外纤维化与椎板切除范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硬膜外纤维化与椎板切除范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腰间盘术后有症状患者的CT片椎板切除宽度及高度的测量,来研究硬膜外纤维化影像分级与椎板缺损范围的联系.结果:硬膜囊后方的纤维化严重程度与椎板切除范围在统计学上有显著相关性,硬膜囊前方的纤维化与之无相关性.结论:(1)椎板缺损越大硬膜外后方纤维化越严重;(2)硬膜外纤维化的来源于原位,减少创伤、彻底止血才是防治硬膜外纤维化的关键.

    作者:胡传亮;夏兆云;胡玉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改良髋臼周围截骨阶梯状植骨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大龄儿童先天髋脱位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改良髋臼周围截骨,阶梯状植骨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髋脱位48例62髋关节,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得到随访45例57髋,关节位置同心复位良好,无1例发生脱位及半脱位,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改良髋臼周围截骨阶梯状植骨术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孙道植;万世勇;梁义杰;孙福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龄患者颈椎手术围手术期的呼吸循环改变

    目的:观察高龄颈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呼吸循环改变.方法:20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A组为70岁以上组(n=100),B组为70岁以下组(n=100).观察和比较围手术期两组术前合并其他疾病情况、各组血压变化、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氧饱和度值及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合并循环、呼吸、血液等系统疾病者较多,术中血压下降>15%,基础血压的例数明显多于B组(P<0.05),出现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的例数亦较B组多(P<0.05).各阶段A组氧饱和度均低于B组(P<0.01或P<0.05).且A组术后近期脑血管并发症也多于B组.结论:70岁以上颈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易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须引起重视.

    作者:朱秋峰;徐海涛;钟雪萍;王成才;沈宏亮;王新华;贾连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