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KTP激光联合泪道冲洗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观察

马晓萍;袁非

关键词:激光, 泪道阻塞, 泪道冲洗
摘要:目的:探讨激光治疗泪道狭窄、阻塞的效果.方法:自2005年10月-2006年5月共治疗59例各种原因引起泪道阻塞,共109只眼.其中92只眼治愈,17只眼再次行激光治疗,治愈12眼,5眼未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果:激光治疗泪道狭窄和阻塞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患者的痛苦小、不影响美容,可重复多次治疗.术后泪道冲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措施.结论:激光治疗泪道狭窄、阻塞及术后冲洗能有效的治疗各种泪道阻塞.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12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月-2006年9月对12例腹股沟疝进行腹腔镜疝修补的临床资料.结果:无中转开放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残留疝囊积液2例,随访3~20个月,复发1例.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潘洪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泼尼松龙和甲泼尼龙的效应机制及其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GCS)广泛应用于免疫介导肾脏疾病,其中泼尼松龙和甲基泼尼松龙(简称甲泼尼龙,MP)为常选用,并根据不同疾病、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及病情缓急轻重给予不同剂量,如有大、中、小剂量和冲击剂量.本文就不同剂量泼尼松龙和甲泼尼龙的药动学、药效学、分子机制和临床合理应用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方一卿;王文荣;王永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复发出现急性乳酸酸中毒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9岁.2005年3月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弥漫大B细胞型,IV期.经3个疗程化疗达到缓解,又行3个疗程巩固化疗.2005年11月6日出现发热伴气急,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毛玻璃状改变.当地医院考虑为肺部感染,予抗感染治疗,并用甲强龙40 mg/d静滴3d.症状有所改善,但仍有发热.

    作者:叶伶;金美玲;朱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肺段隔离症的CT表现

    目的:了解肺段隔离症的CT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肺段隔离症的CT表现进行回顾分析,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5例肺段隔离症均位于肺下叶后内基底段,4例位于左下肺,1例位于右下肺;其中2例为增多增粗的异常血管结构,1例为实质性肿块,1例为囊实性肿块,1例为囊性肿块;其中4例病灶周围可见局限性肺气肿;5例均可发现异常供血动脉.结论:肺段隔离症具有典型的CT表现,特别是异常供血动脉的显示在诊断上有重要的定性作用.

    作者:张雪梅;蒋亚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制作及免疫抑制剂应用

    目的:建立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并应用免疫抑制剂.方法:采用手术切除受体胰腺,制造1型糖尿病模型.移植物的门静脉与受体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吻合,移植物的腹主动脉下段与受体腹主动脉下段吻合、十二指肠与受体空肠吻合,术中及术后均用环孢素A(CsA)、硫唑嘌呤(AZA)、环磷酰胺(CTX)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结果:用CsA、AZA、CTX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的8头猪移植后效果满意,胰腺功能良好,移植胰腺后平均存活时间超过18 d,未作预防及抗排斥处理的另8头猪存活时间为7~15 d.结论:在胰腺移植的研究中,猪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是较理想的动物模型,采用CsA、AZA、CTX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基本可行,可延长动物模型移植物存活时间.

    作者:田磊;刘庆仪;周燕;林成新;覃钟;李斌;马韵;陆云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青春期输卵管扭转1例分析

    输卵管扭转是一种极少见的妇科急腹症,因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多于手术探查时明确诊断.2005年11月7日我院收治1例青春期输卵管扭转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劲松;李巨;于月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C-反应蛋白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营养状态、贫血及感染的关系.方法:68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转铁蛋白(TF)、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CRP,记录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观察C-反应蛋白与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CRP增高组rHuEPO用量、Epo/Hct比值均显著高于CRP正常组(P<0.01);Hb、Hct、Alb均显著低于CRP正常组(P<0.01);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及Kt/V指标未见显著差异.感染组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CRP水平(P<0.01).感染组Hb、Alb及TF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0.01),感染组PA也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0.05);两组间年龄、性别及体重等其它指标无显著差异.CRP水平与Hb、Alb、PA、TF呈负相关(P<0.01).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RP水平普遍增高,CRP升高是预测rHuEPO疗效的理想指标,监测CRP水平可能对于调整rHuEPO用量以达到有效纠正贫血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RP水平可反映贫血、营养不良及炎症反应,贫血、营养不良与炎症反应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查芳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1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acute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AMVT) 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8年至2005年收治的13例AMVT患者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13例经彩色多普勒、CT、MRI、手术及病理证实,11例行坏死肠段切除,2例死亡.结论:AMVT是一种少见病,临床上多以急腹症就诊,并具有症状与体征不符的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应用彩色多普勒、CT、MRI检查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围术期采取恰当的溶栓、抗凝治疗是防止复发、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手术治疗适用于出现腹膜炎等肠坏死征象的病例.

    作者:邹传胜;刘祥;何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放置口咽通气道和鼻咽通气道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探讨放置口咽通气道和鼻咽通气道的不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24例美国麻醉学会(ASA)分级I-II级的病人,年龄16~65岁,接受标准的麻醉方法,随机分配至口咽通气道组和鼻咽通气道组.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体重和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所有两组病人在麻醉诱导之后有显著的血压降低(P<0.01),在鼻咽通气道放置的过程中,病人的收缩压较放置前有明显的升高(P<0.001),与诱导前血压相比无明显升高(P=0.808);而口咽通气道组的血压较放置前没有显著变化(P=0.619),在放置后1 min,鼻咽通气道组平均动脉压为122±21.6 mm Hg,明显较口咽通气道组103 ±15.3 mm Hg高,有显著差异(P=0.017) ,舒张压具有同样的变化情况.心率(HR)在诱导后明显下降,放置导管的过程中HR进一步下降,在放置后4 min后HR较置管前和诱导前明显下降,而在两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372).结论:在麻醉诱导后的病人中,鼻咽通气道的放置较口咽通气道的放置具有更加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超过诱导前的水平,因此比口腔插管和鼻腔插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要缓和.

    作者:吴春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4例Castleman病临床观察及文献分析

    目的:分析Castleman 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4 例Castleman病因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男性2 例,女性2 例,年龄19~45 岁.临床分型:局灶型3 例,多中心型1 例.病理学分型:透明血管型4 例.局灶型经手术均治愈.多中心型经干扰素及联合化疗治疗后病情稳定.结论:该病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确定.手术、化疗可控制本病发展.

    作者:刘芳;李红华;金斗;杜广清;于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磁性阿霉素纳米微球抗兔VX2肝肿瘤毒副作用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应用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磁性阿霉素纳米微球(ADM-PNIPAM-Fe3O4)对兔VX2肝肿瘤行动脉化疗栓塞的毒副作用.方法:将肝脏已成功接种VX2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8只.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肝动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B组为ADM-PNIPAM-Fe3O4并在瘤区外加磁场组:肝动脉注入ADM-PNIPAM-Fe3O4 2 mg/kg(相当于阿霉素1 mg/kg),同时在肿瘤表面加0.4 T磁场.2组实验动物于介入术前1 d,术后3 d,术后14 d于兔耳缘静脉抽血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主要指标(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肌酐),比较术前、术后血常规及肝肾功能主要指标的改变.结果:血常规检查发现术后3 d 2组动物白细胞计数均值均明显升高,术后14 d均可恢复正常.而红细胞及血小板在术前1 d、术后3 d和术后14 d无统计学显著差异.肝功能检查提示术后14 d A组肝功能变差;B组表现出可短期恢复的轻度肝功能损害.2组肾功能术前术后均无明显改变.结论:经动脉途径应用ADM-PNIPAM-Fe3O4联合外加磁场治疗对兔正常肝组织损伤轻,并且损伤可在短期内恢复.初步肯定ADM-PNIPAM-Fe3O4是一种安全的介入化疗栓塞制剂.

    作者:李国平;王小林;龚高全;王建华;颜志平;陈颐;刘凌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烧伤患者供皮区愈合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烧伤患者供皮区愈合的作用.方法:第1部分将2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rhGH治疗组和对照组.rhGH组于切削痂手术后(供皮区为头皮)1 d开始每天皮下注射rhGH 9μ,共7 d,对照组未用药.第2部分将 35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rhGH治疗组和对照组,rhGH组于切削痂手术后(供皮区为大腿)1 d开始每天皮下注射rhGH 9μ,共10~15 d,对照组未用药.观察供皮区愈合时间.结果:rhGH组供皮区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烧伤病人早期应用rhGH,能加快供皮区愈合,利于反复多次供皮.

    作者:黎明;李卫;许涛;陆平言;吴晓峰;高成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尿脱落细胞中生存素基因表达与膀胱肿瘤的关系

    目的:通过检测尿脱落细胞中的生存素(survivin)表达水平,为膀胱癌的临床早期诊断、术后复发监测提供方便、快捷的方法.方法:收集尿脱落细胞、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内皮组织,提取其总RNA,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生存素基因mRNA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化进行病理分级.结果:56例膀胱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中生存素mRNA阳性率为96.4%,20例其他泌尿系疾病阳性率为5.0%,10名健康志愿者阴性.膀胱癌组织中生存素基因表达量在1、2、3级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RT-PCR法检测生存素 mRNA可以作为早期诊断、术后复发监测的指标.

    作者:卢志贤;曹利民;程华莉;陈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脂溢性脱发成年男性额部毛囊角蛋白15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正常成年男性与脂溢性脱发成年男性额部毛囊中角蛋白15(K15)含量有无差别.方法:取正常成年男性及脂溢性脱发成年男性额部头皮标本各10例,脱水,石蜡包埋,沿毛发纵轴方向切片,做K15免疫组化,每例标本随机选符合条件的1张免疫组化切片,在显微镜下计数K15阳性细胞计数,统计学分析两组K15表达有无差别.结果:两组共20例标本,选符合要求切片共20张.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毛囊中K15表达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正常成年男性与脂溢性脱发成年男性额部毛囊K15表达有明显差别,且前者高于后者.

    作者:邢书亮;亓发芝;徐剑炜;张勇;王研;冯自豪;杨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肩关节运动时肌肉力臂改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肩关节运动时各种肌肉的运动力臂大小及其变化,以揭示该类肌肉对肩关节不同方向运动的影响.方法:选用10侧尸体肩关节标本,分别测量三角肌的三个部分、肩袖诸肌在肩外展、前屈、后伸、内旋及外旋过程中的肌腱位移,并根据位移和关节运动角度计算力臂值.结果:在上臂外展过程中,外展0°~30°时,冈上肌力臂变化大;外展30°~120°时,力臂变化大的为中部三角肌.在臂后伸或前屈过程中,力臂变化大的分别为后部三角肌或前部三角肌.在臂内旋时,肩胛下肌的力臂值大,而臂外旋时冈下肌/小圆肌的力臂值大.结论:在上臂外展的起始阶段冈上肌腱功效较大,其次为中部三角肌;前部三角肌和中部三角肌分别在臂的前屈和后伸过程中有较大功效;在臂内外旋过程中,肩胛下肌和冈下肌/小圆肌功效较大.

    作者:朱鸣镝;汤锦波;凌树才;曹毅;王友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报告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特点包括:转氨酶异常;血浆总球蛋白,γ球蛋白,或IgG升高;血循环中有自身抗体;常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甲状腺疾病);肝穿活检为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中-重度慢性活动性肝炎,无胆管损伤;免疫抑制剂治疗常有效[1].现报告1例经血清生化学(肝功、免疫球蛋白等、自身抗体)病理检查并除外其他肝损害病因后,确诊为AIH.

    作者:李笠;蓝宇;梁学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UW保存液中不同缺血时间对肝移植效果的影响

    自1963年3月1日Thomas Starzl施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例肝移植至今,肝移植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作为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唯一有效手段,其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缺血时间即是其中之一.缺血时间包括冷缺血时间、温缺血时间和热缺血时间,缺血时间延长可以造成移植物的缺血性损伤,导致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增加血管并发症和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探讨合适的缺血时间对改善移植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艺伟;邱双健;樊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巨大子宫肌瘤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6岁,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伴阴道流血10 d,检查发现盆腔肿块7 d,于2006年2月2日入院.绝经2年,未婚,否认有性生活史,未定期行妇科检查.1个月前因头晕、恶心、呕吐外院拟诊脑梗死住院予对症治疗.2003年有脑出血史.入院时神志清楚,行动稍迟缓,表达欠佳,面颊赤红,双巩膜稍黄染.腹部可触及如孕8个月大小肿块,质硬,活动差,无压痛.

    作者:黄卫红;屠蕊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胶囊治疗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例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 μg/周,皮下注射,共48周,并联合使用利巴韦林胶囊口服,450 mg,每日2次.停药观察2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48周、72周,各检测HCV-RNA、抗HCV、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心电图,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10例完成48周治疗,ALT复常率70%,HCVRNA转阴率60%,应答率为80%.10例完成24周随访,ALT复常率80%,HCVRNA转阴率50%,应答率为60%,复发率10%.结论:180 μg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胶囊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廖柏明;罗光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危早期妊娠两种中止妊娠方式比较

    目的:观察高危早期妊娠的两种中止妊娠方式的阴道出血情况.方法:239例高危早期妊娠的患者分成两组:人工流产组120例,药物流产组119例.结果:人工流产组成功119例,失败1例,阴道出血35±15 ml,不良反应少.药物流产组成功110例,失败9例,改成人工流产后成功,阴道出血70±30 ml,不良反应较多.两种中止妊娠方式阴道出血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危早期妊娠的两种中止妊娠方式的效果无差异,但是药物流产阴道出血和不良反应较多.

    作者:陈升平;幺宏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