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辰生;方艺;徐少伟;丁小强
目的:探讨多沙普仑在提高悬雍垂腭咽成形手术(UPPP)患者全麻苏醒期安全性的作用及意义.方法:36例ASAⅡ~Ⅲ级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择期实施UPPP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多沙普仑组(D组),每组18例.所有病人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手术结束时停用全部麻醉药物,D组在手术结束时先静推多沙普仑1 mg·kg-1,继之静脉滴注0.1%多沙普仑+5%葡萄糖混合液;C组只在相应时间给予等量的5%葡萄糖液.记录手术结束至病人清醒和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后6 h内MAP、HR变化和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病人清醒时间与拔管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拔管后6 h内病人MAP、HR较早恢复稳定,舌后坠、呼吸抑制、误吸、喉痉挛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UPPP患者术后应用多沙普仑能降低全麻苏醒期的风险,具有安全、可靠、实施简便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谭明韬;肖秀华;苗传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对原发性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和糖蛋白抗原125(CA-125)血清浓度的影响.方法:测定92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上述4种肿瘤标记物血清浓度,根据其Ccr、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血浆白蛋白浓度进行分组,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浆白蛋白浓度对血清CA125水平有显著影响,尿蛋白定量增加及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者血清CA125均值升高.不同蛋白尿或Ccr组以上其他3种肿瘤标记物的血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尿蛋白定量增加和血浆白蛋白降低的慢性肾病患者,其血浆CA125浓度升高时并不一定提示恶性肿瘤,Ccr、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水平对AFP、CEA、CA19-9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悦;叶志斌;吉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取头困难时应用产钳的优势.方法:选择手娩胎头失败改用产钳助产291例为观察1组,因胎儿窘迫情况紧急、胎头高浮和深嵌直接使用产钳助产159例为观察2组,徒手取胎头1 565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术中情况.结果:观察组应用产钳均1次助娩成功,娩头时间缩短,无一例发生产伤或因取头时间过长导致新生儿窒息.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产钳,可安全地娩出胎头,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吴虹霆;陈智慧;王柳燕;郑忠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检测并探讨分析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AGE)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7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MAGE表达.结果:70例胃癌组织中MAGE-1、MAGE-3的阳性率分别为28.6%、35.7%,癌旁正常组织均不表达.基因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Hp感染、肿瘤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结论:MAGE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可以此作为靶抗原进行肿瘤免疫治疗.
作者:张颖;陈世耀;刘天舒;王吉耀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3年6月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用机械通气患者63例临床资料.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31例,非VAP 32例.结果:①VAP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长于非VAP组[(17.3±15.3)d vs(6.1±3.8)d,P<0.01],VAP组机械通气时间>10 d者(41.9%)多于非VAP组(9.4%),有显著差异(P=0.003).②VAP组给予营养支持者(31.8%)少于非VAP组(71.8%),有显著差异(P=0.004)③以是否发生VAP为因变量的Logistic分析表明,通气时间与营养支持是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论:VAP患者通气时间较长,合理营养支持的比例低,这两者可能是发生VAP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承惇;陆泽元;张贵昌;李浩;任南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患者社会学及性行为特征,了解尖锐湿疣的主要感染途径.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使用封闭式问卷,对417例患者进行社会学特征调查,对103例患者进行了性行为特征及感染途径调查.结果:社会学特征分析显示在婚(72.2%)、青壮年(83.3%)、中学文化程度(76.5%)、商业服务业(46.5%)、在沪居住年限10年以上(67.9%)所占比例较高;男性患者外出多见(63.6%),女性患者则以从不外出为主(65.5%).性行为特征分析显示首次性交年龄20~25岁(48.54%)、首次性交对象为恋人(40.78%)和配偶(52.43%)比例较高;有过婚前性行为的占51.46%,有过婚外性行为的男性为67.65%、女性为5.71%,性别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1);近3次性交连续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男性为20.59%,女性为28.57%.男性患者将感染途径主要归咎于商业性伴(35.29%)和临时性伴(29.41%),女性患者则主要归咎于配偶(45.37%).结论:控制高危人群与主要感染途径将有利于预防尖锐湿疣的发生.
作者:隗祎;吴惠琍;李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在成软骨诱导培养条件下,细胞传代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成软骨能力的影响.方法:不同代MSCs成软骨诱导后,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以及通过免疫荧光、RT-PCR测定特异性软骨细胞外基质aggrecan的表达情况.结果:经成软骨诱导后,第2、4代MSCs表达aggrecan明显较第6、8代细胞高.结论:MSCs很可能由多种形态功能接近,分化潜能有略有差异的细胞组成;在成软骨诱导培养条件下,对此传代后成软骨能力减弱.
作者:霍建忠;陈峥嵘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他汀类药物的出现是调脂治疗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近年一系列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可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二级和一级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血运重建术,而在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骨质疏松、肾脏疾病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也有很多进展;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以外的多效性是其作用广泛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就以上问题做一综述.
作者:裴志勇;崔吉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经验治疗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对经验性治疗的合理性作出评价.方法:将42例,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22例,首先采用哌拉西林/三唑巴坦4.5g静脉滴注,每8 h1次;对照组20例,待痰培养结果回报后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剂量及用法同治疗组,两组疗程均为5~10 d.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治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64%、86.36%、79.5%、4.76%和60%、85%、74.4%、5.4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肺部感染吸收天数(8.29±1.32)d,ICU住院时间(9.10±1.34)d短于对照组(P<0.05),总住院时间(21.71±5.21)d和机械通气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31株,药敏试验显示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敏感率89.1%.结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可作为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经验性用药,疗效确切.
作者:袁小玲;侯襄河;高绍衍;区秀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发热(FUO)病因和诊断方法,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选择152例符合FUO病例,对病因和确诊的终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38例(91.8%)FUO患者通过血清学和(或)细菌学、体液或骨髓、组织活检、手术探查以及观察临床过程和(或)治疗反应获得明确诊断.感染性疾病组占48%(73/152),在感染组中,传染性疾病共27例,占17.8%(27/152),而结核病(肺结核、肺外结核)17例(17/152),占11.2%;肿瘤性疾病占27.6%(42/152),血管结缔组织病占15.1%(23/152),仍有9.2%(14/152)诊断不明.结论: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是我院FUO主要原因,在诊断FUO时,应尽可能获得病原学、免疫学、病理学依据,这样有助于避免误诊、漏诊和治疗的盲目性.
作者:张鸿文;赖国祥;柳德灵;林庆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接受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患者高血压病的患病及治疗情况,以指导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肾穿刺患者的资料,对其高血压情况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肾穿刺患者,尤其是其中的慢性肾病患者中的高血压发生率高,分别为54.9%和63.3%.肾实质性高血压发生率较高,在全部肾穿刺患者和慢性肾病患者中分别为25.9%和26.3%.各种急、慢性肾脏病几乎都可以伴发高血压.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尿蛋白排泄率和血清肌酐值高于不伴高血压的患者.高血压患者入院时血压低于140/90 mmHg的占14.2%,慢性肾病伴高血压患者入院时血压不高于130/80 mmHg的占7.0%.结论:高血压和肾脏病常常互为因果,伴随发生.高血压是肾脏病病情严重的表征之一.通过控制血压来延缓肾脏病进展,临床上仍大有可为.
作者:傅辰生;方艺;徐少伟;丁小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4岁,尿频、尿急,马鞍区麻木3年,伴行走不稳半年.曾在外院泌尿科多次住院治疗,效果不显.查体:轻度贫血状态,腰骶部无异常毛发,胸椎轻度后凸,腰骶部均有压痛及叩击痛,活动轻度受限,马鞍区感觉消失,大小便功能严重障碍,充盈性尿失禁,双下肢肌力为Ⅳ级,行走不稳,偏向右侧.X线片示:L1下缘至L4上缘椎弓根间距明显增宽,椎弓根变扁,椎体后缘明显受压,边缘完整,有压迫性骨反应,椎体前后径缩短,椎管明显扩大,MRI显示T12~S2椎管内见条片状不规则异常信号,显长T1T2信号,信号不均匀,初步诊断为T12~S2椎管内囊肿.
作者:傅云根;顾连英;傅富英;甘心荣;罗正德;黄智雄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87年1月~2004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和解放军第149医院18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临床资料,男15例,女3例.均为多发伤.左侧膈肌破裂16例,右侧1例,双侧1例.手术经胸6例,经腹切口10例,胸腹联合切口2例.手术行疝回纳、修补膈肌裂口,并处理其它合并伤.结果:治愈15例,死亡3例.1例双侧膈肌破裂患者死于粉碎性肝破裂、创伤性休克、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严重的脑外伤;1例死于呼吸、循环等多脏器功能不全.结论:提高认识,正确应用辅助检查,尤其是X线、CT等检查方法,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复苏、正确处理其他合并伤、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徐善明;陈安清;钮海弟;钟金龙;卢正兴;陈喜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应用声学组织灰阶定量技术,研究扩张型心肌病人的心肌组织灰阶特征.方法:应用计算机软件对正常人42例和经临床确诊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0例进行图象分析.结果:病例组二尖瓣水平的短轴切面上,室间隔和左室侧壁的心肌灰阶值均高于正常人,均有显著差别(P<0.01),而前壁的心肌灰阶值均低于正常人,有显著差别(P<0.01).在乳头肌水平的短轴切面上,病例组室间隔和左室侧壁的心肌灰阶值稍高于正常人,但无显著差别(p>0.05),而前壁和后壁心肌灰阶值均低于正常人,均有显著差别(P<0.01).
作者:滕丽娜;潘翠珍;舒先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对经产妇再次分娩时的剖宫产率及手术指征进行分析,总结临床经验.方法:1999年1月~2003年12月期间在仁济医院产科分娩且符合条件(下述)的经产妇311例,统计其剖宫产率及手术指征,并加以分析.结果:经产妇的剖宫产率为29.90%,其手术指征中首位是胎儿宫内窘迫,占13.50%;其次是巨大儿,占6.11%;相隔10年以上再次分娩的经产妇更易发生相对性头盆不称.结论:胎儿宫内窘迫是经产妇剖宫产术的首要原因,及时手术是避免围产儿预后不良的重要措施;因巨大儿手术者居其次,对分娩方式应个体化考虑;相隔10年以上再次分娩的经产妇剖宫产率较高,更易因相对性头盆不称而不得不手术终止妊娠.
作者:钟一村;赵爱民;李卫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开放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2年12月对13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改良millin前列腺切除手术,其手术要点为前列腺摘除后将膀胱颈部粘膜拉下覆盖缝合于前列腺窝内壁.结果:手术时间50~135 min,平均81.5 min,术中出血50~750 mL平均失血量为150 mL,平均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70.5 g.平均6.5 d,全部病例拔除导尿管、排尿通畅.108例获术后随防3~25月,IPSS自术前平均26.8分下降至4.5分,QOL自平均4.5分降至1.2分,平均大尿流率自术前6.8 mL/s升至18.6 mL/s,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该改良术式尽量保留了尿道粘膜的完整、止血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宋杰;薄隽杰;黄旭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起病形式,类型,分析磁共振成像和三种诱发电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确诊为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成像,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结果及相互间关系.结果:本组患者以视神经脊髓炎和东方型多发性硬化为多见,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成像均有病灶,视觉诱发电位的敏感性高.结论:本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符合亚洲多发性硬化的特点.磁共振成像和诱发电位相结合,能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毛悦时;吕传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道结石的临床特点.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23例肝硬化合并胆道结石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肝硬化合并胆道结石的发生率为21.3%,有上腹部饱胀或隐痛78.2%,发热伴右上腹绞痛和压痛21.7%.其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合并胆囊结石21.7%,B级合并胆囊结石30.4%,C级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共占47.8%.经内科保守治疗症状改善或缓解78.5%.手术病人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2例死亡,占22.2%.结论:肝硬化病人合并胆道结石的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多数缺乏胆石症的典型临床表现,或其症状被肝病的临床症状所掩盖.应常规行胆道系统的B超检查,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此类病人对手术耐受性差,并发症多,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黄东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肺炎衣原体(Cpn)和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癌标本43例和非肺癌呼吸科病人19例肺组织中Cpn特异性抗原.结果:肺癌组Cpn抗原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肺癌组中Cpn-Ag阳性率88.4%(38/43),对照组阳性率26.3%(5/19),p<0.0001.结论:肺癌患者易患Cpn感染,Cpn感染与肺癌有一定的关系,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周妍;孙书明;胡志雄;金盈;徐坚;余竹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单剂与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正在口服抗高血压药物至少1个月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380例,按服用单剂(EH1组,212例)和联合用药(EH2组,168例)进行分组,对比分析血压控制情况及降压有效率.单独分析31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EH2组的降压有效率(83.9%)明显高于EH1组(56.6%,P<0.005);EH2组的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EH1组(P<0.001);服用单剂降压药物无效而改为增加药物剂量的患者,其血压降低均值明显小于改为联合用药的患者(P<0.01);31例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降压有效率仅为35.5%,并且多为联合用药的患者.结论:小剂量联合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单剂药物,单剂药物效果不明显而改为联合用药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单剂药物增加剂量的效果.
作者:曹悦鞍;龙南展;彭朝胜;毛丽华;王玮;夏菁;臧贵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