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中应用产钳的体会

吴虹霆;陈智慧;王柳燕;郑忠君

关键词:剖宫产术, 产钳, 娩头困难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取头困难时应用产钳的优势.方法:选择手娩胎头失败改用产钳助产291例为观察1组,因胎儿窘迫情况紧急、胎头高浮和深嵌直接使用产钳助产159例为观察2组,徒手取胎头1 565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术中情况.结果:观察组应用产钳均1次助娩成功,娩头时间缩短,无一例发生产伤或因取头时间过长导致新生儿窒息.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产钳,可安全地娩出胎头,减少手术并发症.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持续温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持续温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998~2001年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的随机分成术后早期腹腔持续温热灌注化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随访3年,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等指标,Ⅰ期胃癌无显著差异;Ⅱ期、Ⅲ期、Ⅳ期胃癌有显著差异.肿瘤未浸润至浆膜的胃癌无显著差异;浸润至浆膜的胃癌有显著差异.结论:Ⅱ期、Ⅲ期、Ⅳ期胃癌及肿瘤浸润至浆膜的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持续温热灌注化疗可减少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3年生存率.Ⅰ期及病变未浸润至浆膜的胃癌可不必常规行术后早期腹腔持续温热灌注化疗.

    作者:应敏刚;陈路川;陈夏;周东;叶文飞;严俊;游原喻;臧卫东;曾毅;黄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宫颈刮片、阴道镜及HPV检测在诊断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宫颈刮片、阴道镜及高危HPV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对发现宫颈异常的患者同时进行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及高危HPV检测,对一项或多项异常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134例病理结果阳性(CINⅠ、CINⅡ、CINⅢ、宫颈浸润癌)的患者,比较三种方法的检出敏感度.结果:宫颈刮片阳性者70例,敏感度为52.2%,阴道镜108例,敏感度为80.6%,两者阳性检出率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高危HPV感染者阳性118例,敏感度88.1%,与宫颈刮片的敏感度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阴道镜的敏感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及早期诊断,应以宫颈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及高危HPV检测相互结合以提高检出率,降低假阴性.

    作者:王静;绉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危重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用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3年6月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用机械通气患者63例临床资料.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31例,非VAP 32例.结果:①VAP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长于非VAP组[(17.3±15.3)d vs(6.1±3.8)d,P<0.01],VAP组机械通气时间>10 d者(41.9%)多于非VAP组(9.4%),有显著差异(P=0.003).②VAP组给予营养支持者(31.8%)少于非VAP组(71.8%),有显著差异(P=0.004)③以是否发生VAP为因变量的Logistic分析表明,通气时间与营养支持是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论:VAP患者通气时间较长,合理营养支持的比例低,这两者可能是发生VAP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承惇;陆泽元;张贵昌;李浩;任南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磁共振成像及诱发电位的综合研究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起病形式,类型,分析磁共振成像和三种诱发电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确诊为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成像,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结果及相互间关系.结果:本组患者以视神经脊髓炎和东方型多发性硬化为多见,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成像均有病灶,视觉诱发电位的敏感性高.结论:本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符合亚洲多发性硬化的特点.磁共振成像和诱发电位相结合,能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毛悦时;吕传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以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鉴别腹水性质的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在腹水性质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7份不同性质的腹水进行有关项目的检验,同时采用传统腹水鉴别法和SAAG鉴别法进行鉴别并比较.结果:漏出液的SAAG(21.68±4.65 g/L)和渗出液的SAAG(7.01±2.38 g/L)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15.28,P<0.01).传统四项鉴别法(白细胞计数、腹水总蛋白、Rivalta试验、比重)中的各单项鉴别符合率分别为69.3%、85.3%、84.0%、84.0%,同时符合传统四项指标的总符合率为46.7%;而SAAG鉴别法的鉴别符合率为96.0%.结论:SAAG鉴别法的鉴别符合率明显高于传统腹水鉴别法;以SAAG法鉴别积液的性质更容易、更准确.

    作者:毛维荣;季广厚;卢金环;乔尚平;董艳;杨修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输卵管插管及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1101例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COOK导丝用于电视宫腔镜下输卵管阻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101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在电视宫腔镜下对阻塞的输卵管行插管加压疏通治疗,对未能疏通的输卵管进一步用COOK导丝疏通治疗.结果:1101例患者中1555条输卵管阻塞,139条通而不畅:经输卵管插管加压疏通治疗,85条通畅;进一步用COOK导丝治疗,1213条通畅及70条通而不畅,输卵管的通畅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输卵管插管及COOK导丝用于电视宫腔镜下输卵管阻塞的治疗,能有效疏通输卵管,显著提高输卵管的通畅率.

    作者:于玲;李欣迎;杨燕;刘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调查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耐药性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双纸片协同筛选试验和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克雷伯菌属和大肠埃希菌仍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阿莫西林/棒酸、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超过40%.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妥布霉素呈现良好的敏感性,耐药率均小于36%.产ESBLs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头孢呋新、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比非产ESBLs菌株耐药明显升高,经卡方检验示有显著差异(P<0.001),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莫西林/棒酸的耐药率与非产ESBLs菌株无显著差异(P>0.05).细菌的多重耐药性与产ESBLs有关.结论:下呼吸道感染应根据抗生素敏感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并检测ESBLs.

    作者:蔡培泉;王春新;赵寅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分析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为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方法: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穿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结果:TGF-β1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质,主要分布于肝脏非实质细胞中,包括内皮细胞、星状细胞、成肌纤维细胞.TGF-β1的表达随着炎症和纤维化评分增加而增强,且集中在炎症程度较重的门管区.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升高的TGF-β1主要由非实质细胞产生.TGF-β1的表达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呈正比.

    作者:顾文君;沈锡中;朱腾方;胡锡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阿托他汀钙、阿司匹林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血栓前状态的临床干预

    目的:观察阿托他汀钙、阿司匹林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血栓前状态的临床干预.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异常患者,在基础降压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用立普妥10 mg和阿司匹林0.1 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用阿司匹林0.1g,每日1次,口服.治疗4周后监测全部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有极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有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组间治疗前后变化值与对照组间治疗前后的变化值更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阿托他汀钙、阿司匹林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血栓前状态患者的干预有显著疗效(P<0.01).

    作者:劳永光;刘华荣;黎以斌;钱耀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经验治疗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评价

    目的:观察分析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经验治疗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对经验性治疗的合理性作出评价.方法:将42例,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22例,首先采用哌拉西林/三唑巴坦4.5g静脉滴注,每8 h1次;对照组20例,待痰培养结果回报后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剂量及用法同治疗组,两组疗程均为5~10 d.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治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64%、86.36%、79.5%、4.76%和60%、85%、74.4%、5.4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肺部感染吸收天数(8.29±1.32)d,ICU住院时间(9.10±1.34)d短于对照组(P<0.05),总住院时间(21.71±5.21)d和机械通气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31株,药敏试验显示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敏感率89.1%.结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可作为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经验性用药,疗效确切.

    作者:袁小玲;侯襄河;高绍衍;区秀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鼻内窥镜术后再手术64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鼻窦内窥镜再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体会.方法:采用Messerklinger技术对64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行筛窦、蝶窦开放,额窦、上颌窦窦口扩大等修正性手术治疗.结果:复发性鼻窦炎患者35例(55侧)治愈,5例(8侧)症状缓解,24例(46例)复发性鼻息肉患者有20例(40侧)痊愈,4例(6侧)症状缓解.结论:鼻窦内窥镜再手术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

    作者:储俊才;何培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福辛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安全性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122例CHF患者(男性93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59.19±12.52)岁,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3例给予福辛普利5~40 mg/d,美托洛尔12.5~100mg/d,对照组59例给予美托洛尔12.5~100mg/d.两组基础治疗雷同,疗程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良好.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7%,两组治疗前后相比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均有显著的改善(P<0.01).治疗组LVEF、6 min步行距离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福辛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CHF安全有效,可以增强疗效,明显改善远期预后.

    作者:朱海玲;秦志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处理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术中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76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术中处理方法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术中除采用控制性降低收缩压、20%甘露醇加地塞米松快速静滴等措施外,采取适度的过度通气、迅速扩大骨窗等措施可降低患者死亡率,盲目探查对侧可致增加死亡率.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应采取过度通气、迅速扩大骨窗等综合措施,不宜盲目探查对侧.

    作者:李和平;郗振东;孙红燕;邵连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磁性阿克拉霉素A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粒在正常小鼠体内靶向研究

    目的:考察自行制备的纳米级磁性阿克拉霉素微粒在有无外加磁场的情况下在正常小鼠肾脏的组织分布.方法:将正常小鼠分为3组,每组6只.3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磁性阿克拉霉素纳米微粒,其中,第2、3组左肾部位分别外加2000 Gs和4 500 Gs永磁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3组小鼠30 min时的左、右肾脏的阿克拉霉素浓度.结果:磁性阿克拉霉素纳米微粒体内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应用磁性阿克拉霉素纳米微粒给药,药物在靶向脏器的浓度明显高于普通水溶液给药,且靶器官药物浓度与外加磁场强度呈正相关性.结论:磁性阿克拉霉素纳米微粒在体内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作为肿瘤化疗药物的新型载体,磁性纳米微粒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能有效提高靶向器官内药物浓度.

    作者:张伟;沈锡中;王吉耀;于晓峰;王根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医患关系是临床医学的基础

    临床医学工作涉及到医师和患者两方面:病人患病求医、去医院就诊,是作为求助者;医师看病和治病,是作为帮助者.这种在医院特殊社会场合中所形成或建立的医师与病人及其家属相互作用的人际交往关系,即医患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指医护人员在诊断、治疗与护理等医疗过程中与病人及其家属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人际关系.医患关系是所有临床工作的基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季建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胸、腰、骶椎椎管内巨大表皮样囊肿病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4岁,尿频、尿急,马鞍区麻木3年,伴行走不稳半年.曾在外院泌尿科多次住院治疗,效果不显.查体:轻度贫血状态,腰骶部无异常毛发,胸椎轻度后凸,腰骶部均有压痛及叩击痛,活动轻度受限,马鞍区感觉消失,大小便功能严重障碍,充盈性尿失禁,双下肢肌力为Ⅳ级,行走不稳,偏向右侧.X线片示:L1下缘至L4上缘椎弓根间距明显增宽,椎弓根变扁,椎体后缘明显受压,边缘完整,有压迫性骨反应,椎体前后径缩短,椎管明显扩大,MRI显示T12~S2椎管内见条片状不规则异常信号,显长T1T2信号,信号不均匀,初步诊断为T12~S2椎管内囊肿.

    作者:傅云根;顾连英;傅富英;甘心荣;罗正德;黄智雄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52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病因和诊断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发热(FUO)病因和诊断方法,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选择152例符合FUO病例,对病因和确诊的终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38例(91.8%)FUO患者通过血清学和(或)细菌学、体液或骨髓、组织活检、手术探查以及观察临床过程和(或)治疗反应获得明确诊断.感染性疾病组占48%(73/152),在感染组中,传染性疾病共27例,占17.8%(27/152),而结核病(肺结核、肺外结核)17例(17/152),占11.2%;肿瘤性疾病占27.6%(42/152),血管结缔组织病占15.1%(23/152),仍有9.2%(14/152)诊断不明.结论: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是我院FUO主要原因,在诊断FUO时,应尽可能获得病原学、免疫学、病理学依据,这样有助于避免误诊、漏诊和治疗的盲目性.

    作者:张鸿文;赖国祥;柳德灵;林庆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咪唑安定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咪唑安定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手术中的镇静、消除病人的围术期不良记忆(顺行性遗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各组入室后分别静脉给咪唑安定0.1 mg·kg-1(Ⅰ组)、0.075 mg·kg-1(Ⅱ组)、0.05 mg·kg-1(Ⅲ组)和NS 3 mL(对照组,Ⅳ组),术中以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咪唑安定至手术结束前20 min.记录基础值及使用咪唑安定后5 min、15 min、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观察镇静程度,遗忘率及术中、术后烦躁,恶心、呕吐,头晕及幻梦等不良反应.结果:Ⅰ组静注咪唑安定后5 min、15minMAP较基础值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组MAP、HR、R、SpO2与基础值比较虽有变化但无显著差异(P>0.05).镇静程度3级及以上Ⅰ组29例、Ⅱ组26例、Ⅲ组19例均较Ⅳ组0例有显著差异(P<0.05),Ⅰ、Ⅱ组间镇静程度无显著差异;但较Ⅲ组有显著差异(P<0.05);Ⅰ组遗忘率96.7%、Ⅱ组遗忘率93.3%、Ⅲ组遗忘率76.7%明显高于Ⅳ组无遗忘(P<0.05),Ⅰ、Ⅱ组间遗忘率无显著差异但明显高于Ⅲ组(P<0.05);镇静和遗忘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性.使用咪唑安定病人有8例出现烦躁不安,不听指令,术后出现恶心、呕吐3例,头晕3例.结论:咪唑安定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手术的抗焦虑、镇静及顺行遗忘效果好,按0.075 mg·kg-1给药效果满意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利东;朱彪;朱晓红;余树春;彭艺;徐国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肺癌与肺炎衣原体感染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肺炎衣原体(Cpn)和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癌标本43例和非肺癌呼吸科病人19例肺组织中Cpn特异性抗原.结果:肺癌组Cpn抗原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肺癌组中Cpn-Ag阳性率88.4%(38/43),对照组阳性率26.3%(5/19),p<0.0001.结论:肺癌患者易患Cpn感染,Cpn感染与肺癌有一定的关系,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周妍;孙书明;胡志雄;金盈;徐坚;余竹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肿瘤标记物在原发性肾脏疾病患者中的血清学浓度改变

    目的:了解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对原发性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和糖蛋白抗原125(CA-125)血清浓度的影响.方法:测定92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上述4种肿瘤标记物血清浓度,根据其Ccr、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血浆白蛋白浓度进行分组,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浆白蛋白浓度对血清CA125水平有显著影响,尿蛋白定量增加及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者血清CA125均值升高.不同蛋白尿或Ccr组以上其他3种肿瘤标记物的血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尿蛋白定量增加和血浆白蛋白降低的慢性肾病患者,其血浆CA125浓度升高时并不一定提示恶性肿瘤,Ccr、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水平对AFP、CEA、CA19-9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悦;叶志斌;吉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