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玲;秦志慧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起病形式,类型,分析磁共振成像和三种诱发电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确诊为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成像,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结果及相互间关系.结果:本组患者以视神经脊髓炎和东方型多发性硬化为多见,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成像均有病灶,视觉诱发电位的敏感性高.结论:本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符合亚洲多发性硬化的特点.磁共振成像和诱发电位相结合,能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毛悦时;吕传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患者HPVs潜伏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A组:375例宫颈Ⅰ°~Ⅲ°糜烂患者为研究组.B组:为对照组,394例体检宫颈光滑者.采用PCR方法,对A、B两组进行宫颈HPVs检测,研究其潜伏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HPVs阳性率为31.2%,对照组阳性率9.14%,两组有显著差异(χ2=58.68,P<0.001).宫颈糜烂Ⅰ°与Ⅱ°、Ⅱ°与Ⅲ°间HPVs阳性率无显著差异(χ2=2.6,P>0.1;χ2=1.03,P>0.5),而Ⅰ°与Ⅲ°糜烂HPVs阳性率有显著差异(χ2=6.62,P<0.025).且Ⅰ°、Ⅱ°与Ⅲ°患者HPV潜伏感染的构成比分别为23.08%、35.9%和41.02%结论:宫颈糜烂患者HPVs潜伏感染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宫颈糜烂与HPVs感染相关更加密切.
作者:李季;曹文苓;颜景兰;黎小东;关艳冰;田广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IgE低亲和力受体(FcεRⅡ,CD23)基因点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外显子9上的G→A碱基突变.结果:本实验未能发现基因外显子9上存在G→A突变,PAGE电泳检测不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结论:所研究人群中FcεRⅡ基因不存在(G→A)点多态性.
作者:陈华军;曾红科;刘军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取头困难时应用产钳的优势.方法:选择手娩胎头失败改用产钳助产291例为观察1组,因胎儿窘迫情况紧急、胎头高浮和深嵌直接使用产钳助产159例为观察2组,徒手取胎头1 565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术中情况.结果:观察组应用产钳均1次助娩成功,娩头时间缩短,无一例发生产伤或因取头时间过长导致新生儿窒息.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产钳,可安全地娩出胎头,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吴虹霆;陈智慧;王柳燕;郑忠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近年来小儿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01年1月~2003年12月274例清洁中段尿培养阳性(菌落计数>10万/ml)患儿作细菌药物耐药性试验.结果:(1)病原菌分布情况如下: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05株(38.2%),肠球菌49株(17.9%),克雷伯菌39株(14.2%),奇异变形杆菌23株(8.4%),表皮葡萄球菌18株(6.6%),阴沟肠细菌12株(4.4%).(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情况: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细菌、大肠埃希菌产酶率分别为71.4%、41.7%、25.7%.(3)细菌耐药情况:ESBL阳性菌与ESBL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除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阴沟肠细菌对庆大霉素有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均无显著差异.ESBL阴性阴沟肠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分别为75%、57.1%、71.4%,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71.4%,产ESBL阴沟肠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100%.17.4%的坚忍肠球菌及12%的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但临床治疗仍有效.结论: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但肠球菌、克雷伯菌等其他细菌的比例在上升,产ESBL菌株增加,存在双多重耐药性,ESBL阴性菌,尤其阴沟肠细菌及肠球菌存在严重的耐药情况.
作者:赵传芳;徐虹;刘诗强;庄丽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枪在肾活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4例临床怀疑肾损害的病例分别用美国产BARD活检枪和半自动活检枪行穿刺活检术.结果:穿刺成功59例,成功率为92.3%(59/64).26例行BARD自动活检枪,成功率为92.3%(24/26),活检标本平均长度为13.2±4.63 mm,肾小球平均数目为14.8±6.5个,血尿发生率为7.7%(2/26),无包膜下血肿发生.38例行半自动活检枪活检,成功率为92.1%(35/38),活检标本平均长度为10.7±5.34 mm,肾小球平均数目为8.2±5.94个,血尿发生率为31.6%(12/38),包膜下血肿发生率为2.6%(1/38).BARD活检枪与半自动活检枪相比,在标本长度、肾小球数目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后者.结论:超声引导下肾活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BARD活检枪与半自动活检枪相比,更具优势,两者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枫;季正标;何婉媛;王文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肌松状态下的术中知晓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本研究分析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罗库溴铵肌松状态下觉醒状态(wakefulness)恢复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16例ASA Ⅰ~Ⅱ级在单纯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成年病人.使用HXD-1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BIS.静注丙泊酚和罗库溴铵诱导麻醉,气管插管.采用独立臂技术判定觉醒状态的恢复与消失.待觉醒状态恢复后,以10 mg·kg-1·h-1持续静注丙泊酚直至觉醒状态再次消失.结果:觉醒状态恢复前后各30 s内,BIS值分别为62.1±6.2和65.9±6.1.觉醒状态存在时BIS值明显大于觉醒状态消失后(P<0.001).BIS预测觉醒状态恢复的Pk值是0.662.觉醒状态恢复概率为5%、50%和95%的BIS值分别是51、63和74.结论:BIS可以作为肌松状态下监测觉醒状态恢复的指标,但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待提高.
作者:陈伟;葛圣金;姜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首次心脏事件为急性心肌梗死(AMI)表现的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999年1月1日~2002年12月30日248例住院患者,116例是以急性心肌梗死为首次心脏事件的表现,列为AMI组,另外132例有心绞痛病史,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且无心肌梗死,列为冠心病对照组(CHD);通过Logistic回归的方法处理性别、血压、吸烟、尿酸、家族史、年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11个参数.结果:性别、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男性,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其首次心脏事件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较一般冠心病者显著增高.
作者:王培宁;汪师贞;杨新春;汪爱虎;陈明;张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对原发性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和糖蛋白抗原125(CA-125)血清浓度的影响.方法:测定92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上述4种肿瘤标记物血清浓度,根据其Ccr、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血浆白蛋白浓度进行分组,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浆白蛋白浓度对血清CA125水平有显著影响,尿蛋白定量增加及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者血清CA125均值升高.不同蛋白尿或Ccr组以上其他3种肿瘤标记物的血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尿蛋白定量增加和血浆白蛋白降低的慢性肾病患者,其血浆CA125浓度升高时并不一定提示恶性肿瘤,Ccr、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水平对AFP、CEA、CA19-9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悦;叶志斌;吉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检测并探讨分析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AGE)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7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MAGE表达.结果:70例胃癌组织中MAGE-1、MAGE-3的阳性率分别为28.6%、35.7%,癌旁正常组织均不表达.基因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Hp感染、肿瘤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结论:MAGE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可以此作为靶抗原进行肿瘤免疫治疗.
作者:张颖;陈世耀;刘天舒;王吉耀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损伤的胰岛素瘤βTC-6细胞功能与AKT基因各异构体(AKT1/AKT2/AKT3)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体外培养条件下STZ诱导的βTC-6细胞损伤前后不同时间点,Insulin基因和AKT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在STZ作用前和作用后24 h、72 h,βTC-6细胞的AKT基因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其中,AKT1基因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下降(P<0.05),在STZ作用后72 h则更为显著(P<0.01).AKT2和AKT3基因表达水平亦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Insulin基因表达水平亦下降,且在STZ作用后72 h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βTC-6细胞功能与AKT基因的表达相关,并且Insulin基因的表达与AKT1基因的表达呈正向关系.
作者:阳峻;宋陆军;沈坤堂;牛伟新;秦新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促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夹闭大鼠肾动静脉的方法复制大鼠IRI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肾缺血及再灌注1 h、4 h和24 h时血清和肾组织中IL-6、IL-8和TNF-α含量,并对肾系数、血清尿素氮、肌酐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单纯缺血组和再灌注4 h、24 h组肾组织中IL-6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血清中IL-6水平仅在缺血组低于假手术组;血清与肾组织中的IL-6含量在不同时间内其变化呈直线正相关(r=0.89,P<0.05).肾组织中IL-8、TNF-α水平在单纯缺血和再灌注早期(1 h、4 h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0.05),随再灌注时间延长两者逐渐下降至对照组水平;血清IL-8在单纯缺血和再灌注1 h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接近对照组水平.血清SUN、Scr水平和肾系数在IRI各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IL-8、TNF-α可能参与了早期肾IRI过程,IL-6在肾IRI中可能起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刘凤;石增立;于小玲;石磊;张树华;董晓青;王宝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骨形态蛋白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修复牙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颗牙周骨缺损患牙,其中骨形态蛋白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10颗(BMP组),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10颗(GTR组),常规牙周翻辨术治疗10颗(OFD组)作为对照组.术后12周、24周分别观察各组的牙周探诊深度(PPD)、临床牙周附着丧失(CAL)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等临床指标变化.用SPSS10.0软件包对相关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术后PPD、CAL和SBI均有明显减少,BMP组、GTR组与OFD组相比较,减少更为明显,有显著差异(P<0.05),BMP组与GTR组相比,PPD和CAL减少更为明显,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SBI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与术后X线比较,BMP组牙槽骨密度增加更为明显.结论:骨形态蛋白联合GTR技术与传统的GTR术和牙周翻辨术相比,更能有效减轻牙周炎症、减少牙周袋深度、增加临床牙周附着水平和促进缺损处骨组织修复.
作者:何建明;王慧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心血管疾病和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显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人数逐年显著增加.近年来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总结的证据揭示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是心血管疾病死亡重要的预测因素.美国NHANESI普通人群调查(1992年,n=5926)资料分层分析后得出结论是血尿酸浓度大于416μmol/L(7 mg/dl)组发生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的危险性较血尿酸浓度小于321 μmol/L(5.4 mg/dl)组增加77%;血尿酸浓度每增加59.48μmol/L(1 mg/dl),心血管事件和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的危险比分别是男性1.09(95%CI:1.02~1.18)和1.17(95%CI:1.06~1.28),女性1.26(95%CI:1.16~1.36)和1.30(95%CI:1.17~1.45).
作者:姜林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吸烟、不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稳定期及发作期痰液中IL-8和TNFα水平变化以及炎症细胞的变化与其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对60例COPD患者(吸烟28例,不吸烟32例)在稳定期及发作期分别测定痰液的中性粒细胞数及II-8和TNFα浓度.结果:吸烟组在稳定期痰液中TNFα和IL-8均较不吸烟组高(P<0.05,P<0.05);吸烟组发作期痰液中TNFα、IL-8较不吸烟组水平增高(P<0.05,P<0.05);吸烟组在发作期TNFα、IL-8水平也较稳定期显著增高(P<0.05,P<0.05);不吸烟组发作期也较同组稳定期水平显著增高(P<0.01,P<0.01).发作期TNFα、IL-8的升高与炎症细胞数值相关(r=0.67,0.75).结论:COPD患者痰液中IL-8和TNFα水平升高,炎症细胞增多表明气道炎症程度较重,预示COPD急性发作频率较高.
作者:黄龙;郑玉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血清NSE值在不同时段的变化.方法:选取发病后24 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仔细询问发病时间,分为2~8 h、8~16 h,>16 h 3部分.与40例同期非神经系统疾病住院的患者相对照.结果:各个时间组血清NSE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8~16 h期间血清NSE水平高,与其它各时间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血清NSE水平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8~16 h达高.
作者:马驰骋;刘爱军;马英文;孙涛;张树民;黄玉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3年6月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用机械通气患者63例临床资料.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31例,非VAP 32例.结果:①VAP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长于非VAP组[(17.3±15.3)d vs(6.1±3.8)d,P<0.01],VAP组机械通气时间>10 d者(41.9%)多于非VAP组(9.4%),有显著差异(P=0.003).②VAP组给予营养支持者(31.8%)少于非VAP组(71.8%),有显著差异(P=0.004)③以是否发生VAP为因变量的Logistic分析表明,通气时间与营养支持是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论:VAP患者通气时间较长,合理营养支持的比例低,这两者可能是发生VAP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承惇;陆泽元;张贵昌;李浩;任南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在腹水性质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7份不同性质的腹水进行有关项目的检验,同时采用传统腹水鉴别法和SAAG鉴别法进行鉴别并比较.结果:漏出液的SAAG(21.68±4.65 g/L)和渗出液的SAAG(7.01±2.38 g/L)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15.28,P<0.01).传统四项鉴别法(白细胞计数、腹水总蛋白、Rivalta试验、比重)中的各单项鉴别符合率分别为69.3%、85.3%、84.0%、84.0%,同时符合传统四项指标的总符合率为46.7%;而SAAG鉴别法的鉴别符合率为96.0%.结论:SAAG鉴别法的鉴别符合率明显高于传统腹水鉴别法;以SAAG法鉴别积液的性质更容易、更准确.
作者:毛维荣;季广厚;卢金环;乔尚平;董艳;杨修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术中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76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术中处理方法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术中除采用控制性降低收缩压、20%甘露醇加地塞米松快速静滴等措施外,采取适度的过度通气、迅速扩大骨窗等措施可降低患者死亡率,盲目探查对侧可致增加死亡率.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应采取过度通气、迅速扩大骨窗等综合措施,不宜盲目探查对侧.
作者:李和平;郗振东;孙红燕;邵连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压的变化节律.方法:选择夜间打鼾、体重指数≥25的高血压患者95例,监测夜间7 h的血氧饱和度和24 h动态血压.根据夜间氧饱和度情况分为高血压合并低氧血症组和单纯高血压组,所有患者均经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脑血管病、肾功能衰竭、哮喘.结果:高血压合并低氧血症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心率、白昼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心率、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心率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合并轻、中度低氧血症组中75.3%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单纯高血压组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占7.1%.杓型组与非杓型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夜间平均舒张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夜间低氧血症患者血压水平及心率较单纯高血压组明显增高,随着低氧血症的加重,增高趋势明显;高血压合并低氧血症组多数血压昼夜节律消失;非杓型组夜间血压较杓型组增高显著.
作者:曹梅;李南方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