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娓娓;顾文君;沈锡中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发热(FUO)病因和诊断方法,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选择152例符合FUO病例,对病因和确诊的终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38例(91.8%)FUO患者通过血清学和(或)细菌学、体液或骨髓、组织活检、手术探查以及观察临床过程和(或)治疗反应获得明确诊断.感染性疾病组占48%(73/152),在感染组中,传染性疾病共27例,占17.8%(27/152),而结核病(肺结核、肺外结核)17例(17/152),占11.2%;肿瘤性疾病占27.6%(42/152),血管结缔组织病占15.1%(23/152),仍有9.2%(14/152)诊断不明.结论: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是我院FUO主要原因,在诊断FUO时,应尽可能获得病原学、免疫学、病理学依据,这样有助于避免误诊、漏诊和治疗的盲目性.
作者:张鸿文;赖国祥;柳德灵;林庆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持续温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998~2001年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的随机分成术后早期腹腔持续温热灌注化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随访3年,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等指标,Ⅰ期胃癌无显著差异;Ⅱ期、Ⅲ期、Ⅳ期胃癌有显著差异.肿瘤未浸润至浆膜的胃癌无显著差异;浸润至浆膜的胃癌有显著差异.结论:Ⅱ期、Ⅲ期、Ⅳ期胃癌及肿瘤浸润至浆膜的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持续温热灌注化疗可减少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3年生存率.Ⅰ期及病变未浸润至浆膜的胃癌可不必常规行术后早期腹腔持续温热灌注化疗.
作者:应敏刚;陈路川;陈夏;周东;叶文飞;严俊;游原喻;臧卫东;曾毅;黄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有效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分析总结31例PCNSL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不同治疗方案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发病年龄11~81岁,中位年龄52岁,年龄越大,预后越差.病理类型全系非何奇金淋巴瘤,B细胞型占90.91%,其中中心母细胞型占90.00%,T细胞型仅9.09%,T细胞及富T的B细胞型预后较差.生存时间5~4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全部手术切除病灶,术后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其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单独放疗8个月,单独化疗13个月,放疗联合化疗13个月,化疗或放疗联合鞘内给药均为19个月,比较单独放疗组与放疗联合化疗及鞘内给药组的生存时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生存期短,其预后主要与发病年龄、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法有关,化疗或放疗联合鞘内给药为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王建英;贾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骨形态蛋白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修复牙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颗牙周骨缺损患牙,其中骨形态蛋白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10颗(BMP组),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10颗(GTR组),常规牙周翻辨术治疗10颗(OFD组)作为对照组.术后12周、24周分别观察各组的牙周探诊深度(PPD)、临床牙周附着丧失(CAL)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等临床指标变化.用SPSS10.0软件包对相关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术后PPD、CAL和SBI均有明显减少,BMP组、GTR组与OFD组相比较,减少更为明显,有显著差异(P<0.05),BMP组与GTR组相比,PPD和CAL减少更为明显,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SBI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与术后X线比较,BMP组牙槽骨密度增加更为明显.结论:骨形态蛋白联合GTR技术与传统的GTR术和牙周翻辨术相比,更能有效减轻牙周炎症、减少牙周袋深度、增加临床牙周附着水平和促进缺损处骨组织修复.
作者:何建明;王慧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单剂与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正在口服抗高血压药物至少1个月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380例,按服用单剂(EH1组,212例)和联合用药(EH2组,168例)进行分组,对比分析血压控制情况及降压有效率.单独分析31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EH2组的降压有效率(83.9%)明显高于EH1组(56.6%,P<0.005);EH2组的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EH1组(P<0.001);服用单剂降压药物无效而改为增加药物剂量的患者,其血压降低均值明显小于改为联合用药的患者(P<0.01);31例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降压有效率仅为35.5%,并且多为联合用药的患者.结论:小剂量联合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单剂药物,单剂药物效果不明显而改为联合用药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单剂药物增加剂量的效果.
作者:曹悦鞍;龙南展;彭朝胜;毛丽华;王玮;夏菁;臧贵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87年1月~2004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和解放军第149医院18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临床资料,男15例,女3例.均为多发伤.左侧膈肌破裂16例,右侧1例,双侧1例.手术经胸6例,经腹切口10例,胸腹联合切口2例.手术行疝回纳、修补膈肌裂口,并处理其它合并伤.结果:治愈15例,死亡3例.1例双侧膈肌破裂患者死于粉碎性肝破裂、创伤性休克、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严重的脑外伤;1例死于呼吸、循环等多脏器功能不全.结论:提高认识,正确应用辅助检查,尤其是X线、CT等检查方法,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复苏、正确处理其他合并伤、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徐善明;陈安清;钮海弟;钟金龙;卢正兴;陈喜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3年6月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用机械通气患者63例临床资料.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31例,非VAP 32例.结果:①VAP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长于非VAP组[(17.3±15.3)d vs(6.1±3.8)d,P<0.01],VAP组机械通气时间>10 d者(41.9%)多于非VAP组(9.4%),有显著差异(P=0.003).②VAP组给予营养支持者(31.8%)少于非VAP组(71.8%),有显著差异(P=0.004)③以是否发生VAP为因变量的Logistic分析表明,通气时间与营养支持是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论:VAP患者通气时间较长,合理营养支持的比例低,这两者可能是发生VAP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承惇;陆泽元;张贵昌;李浩;任南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在临床未扪及肿块乳腺原位癌中的外科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4月~2004年8月乳腺外科临床未扪及肿块的乳腺原位癌6例.全部病例经美国GE公司生产的平板2000D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机检查,并应用定位系统行病灶术前穿刺定位切除.结果:导管内癌4例,小叶原位癌1例,导管内癌伴Paget病1例.全部病例术前准确定位,2例行保乳手术,4例行改良根治术.结论: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结合术前病灶穿刺定位切除能发现更多临床未扪及肿块的乳腺原位癌,使其得以早期治疗.为提高乳腺癌治愈率和广泛开展保乳手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奠定基础.
作者:张亚男;尤承忠;陈卫东;汤文浩;刘万花;郑凯尔;何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介绍颈部大血管在临近颅底处损伤的两种手术方法.方法和结果:2例颈部邻近颅底处大血管损伤病人以不同方法得到救治.其一为椎动脉在第二颈椎左侧横突处的损伤并伴假性动脉瘤,缝合横突前方残余颈长肌及筋膜,达到与动脉瘤外包裹术相同的效果;另1例为颈内静脉出颅处的不全离断伴休克,远心端在不能结扎和缝合止血的情况下,用明胶海棉揉成团块填塞、压迫,止血疗效肯定.结论:颈部大血管临近颅底处的损伤,上述方法方便、简单、止血快捷,疗效肯定.
作者:黄宗文;宋跃明;朱毅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肾损伤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82例肾损伤病人的检查结果及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血尿152例(83.5%);B超检查66例,有异常改变43例(65.2%);CT检查86例,65例(76.1%)表现异常.136例非手术治疗,全部治愈.手术治疗29例,26例痊愈,3例死于多发伤失血性休克.17例肾动脉栓塞获得满意治疗效果.本组肾损伤治愈率98.9%.结论:血尿是诊断肾损伤的重要依据.对严重多发伤的病例,不论有无血尿,应常规进行B超和CT检查.轻中度肾损伤能用非手术疗法治愈,肾动脉栓塞对中度肾损伤疗效确切,对严重肾损伤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郑祥奇;袁捐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肌松状态下的术中知晓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本研究分析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罗库溴铵肌松状态下觉醒状态(wakefulness)恢复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16例ASA Ⅰ~Ⅱ级在单纯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成年病人.使用HXD-1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BIS.静注丙泊酚和罗库溴铵诱导麻醉,气管插管.采用独立臂技术判定觉醒状态的恢复与消失.待觉醒状态恢复后,以10 mg·kg-1·h-1持续静注丙泊酚直至觉醒状态再次消失.结果:觉醒状态恢复前后各30 s内,BIS值分别为62.1±6.2和65.9±6.1.觉醒状态存在时BIS值明显大于觉醒状态消失后(P<0.001).BIS预测觉醒状态恢复的Pk值是0.662.觉醒状态恢复概率为5%、50%和95%的BIS值分别是51、63和74.结论:BIS可以作为肌松状态下监测觉醒状态恢复的指标,但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待提高.
作者:陈伟;葛圣金;姜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接受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患者高血压病的患病及治疗情况,以指导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肾穿刺患者的资料,对其高血压情况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肾穿刺患者,尤其是其中的慢性肾病患者中的高血压发生率高,分别为54.9%和63.3%.肾实质性高血压发生率较高,在全部肾穿刺患者和慢性肾病患者中分别为25.9%和26.3%.各种急、慢性肾脏病几乎都可以伴发高血压.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尿蛋白排泄率和血清肌酐值高于不伴高血压的患者.高血压患者入院时血压低于140/90 mmHg的占14.2%,慢性肾病伴高血压患者入院时血压不高于130/80 mmHg的占7.0%.结论:高血压和肾脏病常常互为因果,伴随发生.高血压是肾脏病病情严重的表征之一.通过控制血压来延缓肾脏病进展,临床上仍大有可为.
作者:傅辰生;方艺;徐少伟;丁小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起病形式,类型,分析磁共振成像和三种诱发电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确诊为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成像,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结果及相互间关系.结果:本组患者以视神经脊髓炎和东方型多发性硬化为多见,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成像均有病灶,视觉诱发电位的敏感性高.结论:本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符合亚洲多发性硬化的特点.磁共振成像和诱发电位相结合,能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毛悦时;吕传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术中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76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术中处理方法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术中除采用控制性降低收缩压、20%甘露醇加地塞米松快速静滴等措施外,采取适度的过度通气、迅速扩大骨窗等措施可降低患者死亡率,盲目探查对侧可致增加死亡率.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应采取过度通气、迅速扩大骨窗等综合措施,不宜盲目探查对侧.
作者:李和平;郗振东;孙红燕;邵连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估术前常规凝血试验(coagulation tests,CTs)预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出血的价值.方法:对2002年12月~2003年12月接受口腔颌面外科大手术的387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术前常规CTs筛选出12例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人并匹配24例对照,对两组间出血相关临床事件及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和输血量进行分析.结果: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病率为3.10%,其中血小板计数(PC)异常的发生率为2.07%,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异常的发生率为1.34%,CTs筛选出的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凝血功能异常为1.29%(5/387).病例组和对照组相比,在延缓手术或改变手术方式(66.7%vs.0%,P=0.000016)、术中术后全身使用生物止血剂(58.3%vs.8.3%,P=0.0025)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病例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5.77±1.37h vs.5.84±2.54h,P<0.01);而在术中因失血引起低血压(16.7%vs.4.2%,P=0.28),因出血再次手术(8.3%vs.4.2%,P=0.56),因出血导致死亡(8.3%vs.0%,P=0.33)及术中失血和输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术前常规CTs检查不能预测多数和术中出血相关的临床事件的发生,但对术前已有凝血功能异常病史和症状、体征的患者,CTs的结果能反映凝血功能异常的程度,对预测可能出现的出血性并发症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纪均;张凌;姜虹;朱也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在成软骨诱导培养条件下,细胞传代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成软骨能力的影响.方法:不同代MSCs成软骨诱导后,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以及通过免疫荧光、RT-PCR测定特异性软骨细胞外基质aggrecan的表达情况.结果:经成软骨诱导后,第2、4代MSCs表达aggrecan明显较第6、8代细胞高.结论:MSCs很可能由多种形态功能接近,分化潜能有略有差异的细胞组成;在成软骨诱导培养条件下,对此传代后成软骨能力减弱.
作者:霍建忠;陈峥嵘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检测并探讨分析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AGE)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7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MAGE表达.结果:70例胃癌组织中MAGE-1、MAGE-3的阳性率分别为28.6%、35.7%,癌旁正常组织均不表达.基因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Hp感染、肿瘤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结论:MAGE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可以此作为靶抗原进行肿瘤免疫治疗.
作者:张颖;陈世耀;刘天舒;王吉耀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枪在肾活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4例临床怀疑肾损害的病例分别用美国产BARD活检枪和半自动活检枪行穿刺活检术.结果:穿刺成功59例,成功率为92.3%(59/64).26例行BARD自动活检枪,成功率为92.3%(24/26),活检标本平均长度为13.2±4.63 mm,肾小球平均数目为14.8±6.5个,血尿发生率为7.7%(2/26),无包膜下血肿发生.38例行半自动活检枪活检,成功率为92.1%(35/38),活检标本平均长度为10.7±5.34 mm,肾小球平均数目为8.2±5.94个,血尿发生率为31.6%(12/38),包膜下血肿发生率为2.6%(1/38).BARD活检枪与半自动活检枪相比,在标本长度、肾小球数目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后者.结论:超声引导下肾活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BARD活检枪与半自动活检枪相比,更具优势,两者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枫;季正标;何婉媛;王文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调查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耐药性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双纸片协同筛选试验和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克雷伯菌属和大肠埃希菌仍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阿莫西林/棒酸、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超过40%.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妥布霉素呈现良好的敏感性,耐药率均小于36%.产ESBLs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头孢呋新、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比非产ESBLs菌株耐药明显升高,经卡方检验示有显著差异(P<0.001),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莫西林/棒酸的耐药率与非产ESBLs菌株无显著差异(P>0.05).细菌的多重耐药性与产ESBLs有关.结论:下呼吸道感染应根据抗生素敏感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并检测ESBLs.
作者:蔡培泉;王春新;赵寅滢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