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在西欧和美国居癌症的死因第5位,在我国其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也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明确诊断时几乎所有的病人已是局部晚期或有转移病变.
作者:郭绍举;刘禹翔;李健;谢纬;黄明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过去的10年中,肺部炎症和损伤机制一直是肺部疾病研究的焦点,特别是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肺内、外起因.这些疾病常常合并系统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衰竭综合征(MODS).
作者:白春学;孙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1997~2002年收治了57例DKA,其中老年者23例(40.4%),本文对此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探讨老年DKA的临床特征.
作者:苏会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从1999年1月~2001年12月以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9例.结果:获得随访33例,随访时间长20个月,短4个月,平均7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根据Neer膝关节功能评定优19例,良10例,优良率87.9%,可4例(12.1%),无术后感染及内固定断裂.结论:采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能提供坚强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桂召柳;程添栋;王尚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氏面瘫(Bell's palsy),又称特发性面瘫(idiopathic palsy),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病因不明,诊断依赖于对其他疾病的排除,治疗上尚无统一认识.
作者:任平治;马亚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简介超声内镜(endoscopy ultrasonography,EUS)的应用提高了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有助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Dukes A期患者(T1,T2,NO)现已增至结直肠癌的18%~24%,这些早期患者有局部或内镜下切除治愈的可能,因此术前正确、可靠的癌肿分期至关重要.
作者:冯跃;秦凤艳;孟荣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免疫夹心法检测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3d内、第5、7、10、14天血浆NSE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观察血浆NSE含量与患者Hunt氏分级及G()S预后评分的关系.结果:患者血浆NSE的高峰值出现在发病5d以后,Hunt氏分级Ⅰ、Ⅱ级的患者血浆NSE在发病第5,7d时较对照组高,P<0.05,发病3d内血浆NSE浓度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Ⅲ、Ⅳ、V级患者的血浆NSE水平在发病14d内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较Ⅰ、Ⅱ级的患者血浆NSE升高更明显,在第14d时仍维持较高水平.患者平均血浆NSE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r=0.57,P<0.01),与患者的预后成正比(r=0.61,P<0.01).结论:动态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NSE有助于我们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代红源;杨友松;郭富强;韦永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成人室间隔缺损及合并症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92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年龄18~46岁,平均34.6±5.6岁.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9例,三尖瓣关闭不全11例(其中中度以上关闭不全4例),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7例.术前肺动脉测压47例,肺动脉平均压46.8±18.9mmHg(高为78mmHg).室缺修补采用直接缝合45例,绦纶补片修补31例,同时行右室流出道狭窄解除7例,右室流出道白体心包片加宽2例,三尖瓣成形9例,赘生物清除7例,单纯三尖瓣置换1例,三尖瓣、二尖瓣双瓣置换1例.结果:92例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2%.右心功能不全6例,呼吸功能不全2例,术后残余漏2例,随访3~20个月,心功能均有明显好转.结论:年龄因素不是室缺手术禁忌证,适应证的掌握及合并症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程云阁;俞世强;张近宝;杨秀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内镜结合超声内镜进行临床诊断,高频电切及其它方法对直径小于2cm良性肿瘤行内镜下治疗.结果:48例内镜治疗后病理确诊黏膜下肿瘤,仅6例术前活检病理确诊,21例术前接受超声胃镜检查,其中16例与术后病理符合.47例1次切除,1例2次以上切除.单纯高频电切除24例,皮圈或尼龙圈套扎后切除12例,血管瘤栓塞和套扎治疗2例,黏膜切除术10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黏膜下肿瘤术前诊断主要依据形态学,超声胃镜可判断肿瘤起源层次,确诊有赖术后病理.内镜下治疗对机体损伤小,并发症少,为较小黏膜下肿瘤治疗首选方法.
作者:汪全红;陈世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以月经周期第3天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FSH/LH为卵巢储备检测指标,分析不孕症患者卵巢储备与超促排卵时卵巢反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0周期控制性超促排卵,按卵泡数目及取卵数分为取消组、低反应组、正常反应组,比较各组患者周期第3天血基础bFSH、bLH、b E2、bFSH/LH.结果:各组bFSH、bLH、b E2均正常,随年龄增加,辅助生育时卵巢反应性下降;随bFSH/LH比值升高,卵巢反应性下降,取消组bFSH/LH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反应组,低反应组与正常反应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bFSH/LH比值增加可作为辅助生育技术卵巢反应性降低的早期信号.
作者:邱慧玲;沙爱国;任建枝;郑仁瑞;李萍;黄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3年3月,我们从1例肝脓肿患者的血液及肝脓性分泌物中同时分离出1株耐万古霉素的绿色气球菌,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兴利;王延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PTE的临床表现特点、胸部CT平扫、肺通气和灌注核素显像特点,并对胸部CT平扫和肺通气和灌注核素显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导致PTE的主要危险因素.慢性心肺疾患、外科手术、创伤及骨折和恶性肿瘤也是PTE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组病例肺通气和灌注核素显像呈高度可疑(HP)者为87.5%.本组病死率15.7%.结论:PTE仍是一个易被临床忽视的疾病,应密切加强关注其临床特征并综合加以分析,其胸部CT平扫的影像学特点对PTE的诊断价值也不容忽视.
作者:周玮;刘锦铭;冯元春;李秀忠;李惠萍;何国钧 刊期: 2004年第01期
Bartter综合征是临床上发病率极低的一种肾小管疾病,国外统计约为1/10 6[1].它的临床特点包括:低钾血症、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血浆肾素活性增高,继发性高醛固酮血症,血管对血管紧张素-Ⅱ反应低下,血压正常或偏低,尿前列腺素E2及其它来源于肾脏的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常有血钙、血镁降低,肾活检示肾小球旁器增生,无组织水肿等[2].Bartter于1962年首先报告.现将本院近期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同时结合文献复习.
作者:李园;任跃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留管法硬化治疗的疗效.方法:1999~2002年在B超引导下穿刺肾囊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采用先引流后注人无水乙醇的方法治疗肾囊肿83例.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治愈71例,占85.54%,显效8例,占9.63%,有效3例,占3.63%,无效1例,占1.20%.结论:利用B超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法硬化治疗肾囊肿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操作安全,是治疗肾囊肿的佳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李业山;任子云;王瑞珩;陈国俊;孟小鹏;吉光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对先天性腭咽功能不全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率.方法:22例CVPI患者,男性10人,女性12人,年龄4~25岁,平均为13岁,对其出现的局部和全身症状作相关的临床检查、头颅定位分析和语音测试.结果:22例CVPI患者,临床表现除了过高鼻音,鼻漏气及代偿性发音外,其中伴先天性心脏病2例,耳部疾患3例,视力异常3例,四肢畸形1例.韦氏智力测试IQ为轻度障碍.头颅定位分析CVPI组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语音测试CVPI组明显低于正常组.结论:通过对CVPl患者的临床检查,CVPI不仅有局部的临床特征,同时还可伴有全身系统的异常,充分认识此疾病可大大提高CVPI的诊断率和治疗率.
作者:俞立英;周艺;吴斌;王国民;陈阳;吴忆来;范洲际;蒋莉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电声门图(electroglottograph,EGG)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显微喉镜摘除术前后的声带囊肿患者进行EGG测试,分析其波形和参数.结果:声带囊肿患者EGG波形多呈现异常,且多为渐开相切迹或陡直.显微喉镜术后EGG波形多数转为正常,且振动的稳定性提高(jitter和shimmer降低,HNR增加),CQ、CQP和CIP降低.性别之间,EGG波形无显著差异,女性Fo显著高于男性,jitter、shimmer和CQP多数高于男性,HNR则低于男性.结论:声带囊肿患者的EGG波形和参数呈现病理性改变.EGG可作为临床上一项客观的评估手段.
作者:魏春生;王薇;陈小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急性暴发性肝衰竭是一危重病症,如不进行肝移植,死亡率可高达80%[1,2].近年来德国研制的一种新型人工肝支持技术--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在肝衰竭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疗效[3,4].
作者:邹建洲;陈利明;丁小强;滕杰;傅辰生;钟一红;袁敏;王吉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骨科微创技术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应用于临床,如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但微创外科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作为一种新的手术概念而兴起,早源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微创冠脉搭桥(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DCAB),它强调的不仅仅是一个手术小切口,而且非常强调在保证获得常规外科手术疗效的前提下,通过精确的定位技术,减少手术对周围组织造成的创伤和对病人生理功能的干扰,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促使病人的早日康复.
作者:阎作勤;姚振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空洞与肺结核空洞的CT表现.方法:收集经病理与临床证实空洞形成的肺癌45例,肺结核空洞31例,分析评价空洞壁的厚薄、有无壁结节、液平,是否偏心分布,及病灶本身的特点,包括分叶、毛刺、钙化、周围卫星灶,胸膜凹陷征等情况.结果:癌性空洞一般为厚壁,有壁结节,分叶及周围胸膜凹陷征多见,而结核空洞薄壁相对多见,常有卫星灶.结论:厚壁空洞出现壁结节伴胸膜凹陷征高度提示肺癌.
作者:冯斌;吕俊明;张兴伟;张志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