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跃;秦凤艳;孟荣贵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Bartter综合征是临床上发病率极低的一种肾小管疾病,国外统计约为1/10 6[1].它的临床特点包括:低钾血症、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血浆肾素活性增高,继发性高醛固酮血症,血管对血管紧张素-Ⅱ反应低下,血压正常或偏低,尿前列腺素E2及其它来源于肾脏的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常有血钙、血镁降低,肾活检示肾小球旁器增生,无组织水肿等[2].Bartter于1962年首先报告.现将本院近期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同时结合文献复习.
作者:李园;任跃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椎小关节变性不稳定变与腰椎滑脱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5例腰椎滑脱而未见椎弓峡部断裂患者的腰椎CT,主要观察滑脱椎体小关节的情况.结果:椎小关节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表现有关节突增生硬化、肥大及碎裂,椎小关节面毛糙、间隙狭窄消失,小关节半脱位等.结论:部分腰椎滑脱仅与椎小关节变性不稳定变有关,CT可以清晰显示.
作者:丁汉军;王海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索中国人群wilson病基因(ATP7B)第8、14、18外显子突变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银染技术初步研究了30例患者和15例正常人ATP7B基因第8、14、18外显子突变频率.结果:第8外显子有6例患者发现泳动异常(20%,6/30),且均为杂合子;14、18外显子及正常人未见异常迁移.结论:提示中国人ATP7B基因第8外显子可能为一突变热区.
作者:林豪杰;董强;李乃忠;汪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扁形筋膜血管神经蒂第二掌指背岛状皮瓣治疗拇指或虎口的适宜方法.方法:采用该皮瓣修复伤性拇指缺损10例,拇指中毒感染坏死2例,虎口外伤性缺损2例,电击伤坏死1例,外伤后后瘢痕挛缩1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而且都有感觉.结论:扁形筋膜血管神经蒂第二掌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或虎口缺损,简单易行,能克服解剖上变异,增加血运,比单纯的血管神经蒂更加安全可靠.
作者:梁家龙;施向春;闫飞;王忠远;吴锦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姑息性手术在晚期乳癌患者综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3~2000年间收治的227例晚期乳癌的资料,并对接受姑息性手术治疗组和未接受手术仅保守治疗组的生存时间和3年生存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晚期乳癌病人接受姑息性手术治疗者平均生存时间和3年生存率均要高于未接受手术治疗者.而在手术组,切缘阴性者生存率大于切缘阳性组.结论:姑息性手术可能在晚期乳癌患者综合治疗中有一定价值.
作者:成剑文;张勇;秦贤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急性暴发性肝衰竭是一危重病症,如不进行肝移植,死亡率可高达80%[1,2].近年来德国研制的一种新型人工肝支持技术--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在肝衰竭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疗效[3,4].
作者:邹建洲;陈利明;丁小强;滕杰;傅辰生;钟一红;袁敏;王吉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临床医师是否掌握肺功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有关肺功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的6道A1型多选题用多媒体当堂逐题放映.97位内科医师在答题卡上逐题回答,每题1分,总分6分.比较三级和二级医院、副高级及副高以上职称和中级及中级以下职称医师、呼吸内科及其它内科医师、本科及本科以上和专科及专科以下医师,工作时间10年及10年以上和10年以下医师总分以及每道题答对率.结果:①总分:三级医院相对二级医院医师、副高及副高以上职称相对于中级及中级以下职称医师、呼吸内科相对于其它内科医师、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相对专科及专科以下学历医师、工作10年及10年以上相对于工作10年以下医师的总分高,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②各题答对率:三级医院相对二级医院医师、副高及副高以上职称相对于中级及中级以下职称医师的2道题答对率高(均P<0.05);工作10年及10年以上相对于工作10年以下医师的3道题的答对率高(均P<0.01);呼吸内科相对于其它内科医师、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相对专科及专科以下学历医师的4道题答对率高(均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认真学习2001年WHO和NHLBI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和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发表的<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指南>,进一步认识肺功能在COPD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刘振威;顾宇彤;蔡映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对先天性腭咽功能不全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率.方法:22例CVPI患者,男性10人,女性12人,年龄4~25岁,平均为13岁,对其出现的局部和全身症状作相关的临床检查、头颅定位分析和语音测试.结果:22例CVPI患者,临床表现除了过高鼻音,鼻漏气及代偿性发音外,其中伴先天性心脏病2例,耳部疾患3例,视力异常3例,四肢畸形1例.韦氏智力测试IQ为轻度障碍.头颅定位分析CVPI组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语音测试CVPI组明显低于正常组.结论:通过对CVPl患者的临床检查,CVPI不仅有局部的临床特征,同时还可伴有全身系统的异常,充分认识此疾病可大大提高CVPI的诊断率和治疗率.
作者:俞立英;周艺;吴斌;王国民;陈阳;吴忆来;范洲际;蒋莉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肺癌中nm23 mRNA表达水平与肺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53例肺癌标本,46例(癌旁)正常肺组织,5例肺部良性结节性病变组织,用RT-PCR方法检测标本中nm23 mRNA的表达水平,根据手术、病理和影像学结果判断有无转移并确定分期,就nm23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变量之间进行分析.结果:nm23 mRNA在肺癌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3.4%(23/53)和39.1%(18/46),P>0.05;低分化、晚期、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其nm23 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nm23 mRNA与肺癌的分化、转移及病理分期有关,检测nm23 mRNA水平有可能推测肺癌的预后.
作者:王海峰;陈晓峰;高文;丁嘉安;易祥华;史德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去垢剂、胰蛋白酶对于猪主动脉瓣膜去细胞过程的影响,研究心脏瓣膜组织工程生物支架的佳制备方法.方法:将新鲜猪主动脉瓣膜用氯化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曲拉通和胰蛋白酶等处理,去除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常规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电子扫描显微镜检查,评价效果.结果:NaCl-SDS对瓣膜超微结构损伤小,但去细胞不彻底,胰蛋白酶法去细胞彻底,对结构损害大,曲拉通法能有效去除细胞成分,对瓣膜结构损伤小.结论:曲拉通法是一种有效去细胞的方法.
作者:赵强;孙晓宁;徐德民;陈安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3年3月,我们从1例肝脓肿患者的血液及肝脓性分泌物中同时分离出1株耐万古霉素的绿色气球菌,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兴利;王延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氏面瘫(Bell's palsy),又称特发性面瘫(idiopathic palsy),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病因不明,诊断依赖于对其他疾病的排除,治疗上尚无统一认识.
作者:任平治;马亚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免疫夹心法检测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3d内、第5、7、10、14天血浆NSE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观察血浆NSE含量与患者Hunt氏分级及G()S预后评分的关系.结果:患者血浆NSE的高峰值出现在发病5d以后,Hunt氏分级Ⅰ、Ⅱ级的患者血浆NSE在发病第5,7d时较对照组高,P<0.05,发病3d内血浆NSE浓度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Ⅲ、Ⅳ、V级患者的血浆NSE水平在发病14d内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较Ⅰ、Ⅱ级的患者血浆NSE升高更明显,在第14d时仍维持较高水平.患者平均血浆NSE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r=0.57,P<0.01),与患者的预后成正比(r=0.61,P<0.01).结论:动态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NSE有助于我们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代红源;杨友松;郭富强;韦永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并评价131I治疗的504例不同年龄组Graves病患者的疗效及甲减发生情况.方法:将504例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18岁)、B组(19~25岁)、C组(26~39岁)、D组(40~59岁)和E组(60~74岁),服131I量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相同;确定治愈、未治愈及发生甲减标准,治疗后每3~6个月随访1次.结果:治愈率A、B、C、D四组相近(90.3~94.1%),E组略低(78.4%);甲减发生率A、B组高,E组低.结论:老年人组Graves病患者1311治疗治愈率略低,但甲减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青少年组甲减发生率虽高,但也是可以接受的;对于少年儿童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不属于绝对禁忌.
作者:王强;杨吉生;余大富;徐燕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的声学组织灰阶定量技术评价二次谐波显像在不同切面、不同深度心肌与基波显像的差别.方法:采用美国Hewletr Parkard Image Point HX心脏超声诊断仪和2-4MHz探头.在增益、抑制、TGC和LGC不变的情况下,对20例患者,分别用基波显像和二次谐波显像采集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左室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及心尖四腔心切面.用Windows 98支持下的Photoshop 6.0软件对图象进行分析.结果:示二次谐波显像后近场的前间隔灰阶均值、离散度、中位数、小值、大值及优势灰阶分别高于基波显像19%、31%、24%、10%、15%和32%;远场的左室后壁的心肌灰阶均值、离散度、中位数、小值、大值及优势灰阶分别高于基波显像21%、45%、21%、17%、25%和46%.进一步研究发现二次谐波显像后左室侧壁的心肌灰阶均值、离散度、中位数、小值、大值及优势灰阶心肌灰阶各测值低于基波显像12%、47%、11%、16%、19%和30%.结论:二次谐波显像后心脏结构的轮廓更为清晰,尤其在透声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心内膜的显示能力明显增加.
作者:岑琪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可以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晚期阶段,病因比较复杂.一般通过询问病史、体检和相关化验检查等常可确定病因.但是,部分患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现伊始即为肾功能不全,因此确定病因比较困难.超声检查是肾病患者的常规检查之一.本文总结分析超声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因的情况,评价超声检查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益虎;石莹;陈伟明;吴意赟;王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的c-erbB-2表达,SPF与预后的关系,以及cath-D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128例乳腺癌病人的c-erbB-2和cath-D的表达.结果:c-erbB-2表达比不表达病人预后差(P=0.01).cath-D和c-erbB-2表达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001).结论:c-erbB-2阳性表达和cath-D阳性表达者,恶性程度高,易转移,预后差.
作者:孙燕翔;谢大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行血管内介入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髓内动静脉畸形的选择性动脉造影与栓塞治疗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脊髓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26例髓内动静脉畸形经血管造影检查,表现为隐匿性髓内血管畸形者6例,余20均能显示病变的范围、血供情况及其特征,其中供血动脉为单纯脊髓前动脉者10例,单纯脊髓后动脉者4例,脊髓前动脉和后动脉同时供血者6例.12例接受了栓塞治疗,达到临床治愈者3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58.3%.所有栓塞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选择性血管造影确诊后行栓塞治疗是髓内动静脉畸形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戚跃勇;孙清荣;梁开运;邹利光;周政;刘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遗传与环境因素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从正常查体人员中随机选择105例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大于4 g/L者作为实验组,在同一人群中按年龄、性别1:1配比的原则,选择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小于4 g/L者作为对照组;深入现场,检测可能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关的因素,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并随访比较了不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者一级亲属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体重指数,高脂肪饮食,吸烟,体力活动少,高血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一级亲属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等9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高纤维蛋白原者的一级亲属(6.1±0.8 g/L)明显高于低纤维蛋白原者的一级亲属的(4.4±0.5 g/L);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高者CHD的发病率(24%)高于血浆纤维蛋白原低者(10%).结论:遗传和环境因素均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有一定的影响;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是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孔令斌;纪德尚;杨本付;潘志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