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燕岗;葛均波
近年来,冠心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早于收缩功能减退,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而其治疗又与收缩功能异常不全相同.此外,在临床心力衰竭患者中,约有30%~40%属舒张功能障碍[1],即使存在收缩功能障碍,其症状和预后亦主要取决于舒张功能障碍的程度[2].因而,正确识别和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对于诊断、治疗和随访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心动图因其无创、简便,成为目前临床上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主要检测方法.本文将对目前用于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新技术做一综述.
作者:阮雯;舒先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讨论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0年2月~2003年5月行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的64例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的结果作分析讨论.结果:64例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术后患足功能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良率为89.06%.结论:对于关节内跟骨骨折,应用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是很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沈奕;董英海;冯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表达与其血管生成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中uPA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uPA表达、MVD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uPA阳性表达率为48.0%,MVD平均计数为31.3±10.4;uPA表达、MVD均与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密切相关,此外,MVD还与腹膜转移相关;uPA表达与MVD密切相关.结论:uPA能促进胃癌微血管形成,uPA与MVD可能是胃癌恶化进展的重要标志.
作者:麻继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参加体育运动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的方法抽样,选择40~65岁的妇女4489名进行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情况以及围绝经期妇女参加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文化程度高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占比例大,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其围绝经期综合征较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发生率低.结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除药物治疗外,改变生活方式(如增加体育运动)可降低或减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降低骨关节疼痛,从而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江雪芳;田丰莲;黄晓晖;李容汉;李洁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班狼疮(SLE)首发肺部表现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0月~2004年4月4例SLE首发肺部表现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病人,女性3例,男性1例,年龄29~52岁,从肺部首发症状到出现其它系统症状时间为1周~1年,所有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制订的SLE诊断标准.X线检查示两下肺间质纤维化1例,双侧胸腔积液伴心包积液1例,间质性肺炎1例,狼疮性肺炎1例.肾活检病理为Ⅱ型狼疮性肾炎2例,Ⅲ型1例,Ⅳ型1例.经甲基泼尼松龙及环磷酰胺等治疗,24h尿蛋白定量均较入院时下降50%以上,复查X线胸片示1例间质纤维化无变化,另3例病灶均有吸收.结论:以肺部症状为首发表现病例尤其是间质炎症或纤维化为主者,必须仔细除外SLE,不能简单地以抗感染治疗处理,需密切随访;必须强调急性狼疮性肺炎早期的正确诊断和治疗.
作者:吉俊;丁小强;滕杰;邹建洲;钟一红;袁敏;陈利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抑郁症的患病率,探讨糖尿病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SDS量表对226例患者进行调查评定,并且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忧郁症患病率为31.4%,高于正常人群.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发生与女性、文化程度高、体重指数≥25kg/m2,高血糖慢性并发症增加密切相关.结论:抑郁症在糖尿病人群中有较高的患病率,对糖尿病的进展及预后都具有不良的影响.
作者:周连华;周湘兰;施晓红;任风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创腋下小切口治疗肺大疱致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采用腋下小切口长(7.0±2.5cm),手术治疗肺大疱致自发性气胸患者32例,其中行肺粘连松解20例,肺大疱切除缝扎34例.结果:34次手术平均耗时40min,失血量均小于50ml,术后平均胸腔闭式引流量150±50m1,平均拔管时间2.5d,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3d,术后随访4~18个月无复发.结论:腋下小切口损伤小,恢复时间短,治疗肺大疱手术有实用性和普遍推广的意义.
作者:卢森;丁航宇;王朝敏;杨传平;苏祥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单次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非家族性、难治性高脂血症的短期疗效及对靶器官的长期保护效果.方法:28例非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接受二重滤过血浆置换疗法,取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的血样,分别测量血浆TC、TG、LDL、Apo(A)、Apo(B)、Lp(a)、HDL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20例患者具有完整的记录,平均年龄51.73±6.58(26~62)岁;平均病程6.8年.单次治疗的总置换量为4183±667(3000~5000)ml,治疗前后TC、TG、LDL、Apo(A)、Apo(B)、Lp(a)、HDL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6.86±1.17 mmol/L vs 3.42±0.63 mmol/L、3.92±2.13 mmol/L vs 3.57±1.82 mmol/L、4.03±0.86 mmol/L vs 1.13±0.66 mmol/L、1.34±0.37 g/L vs 0.85±0.30 g/L、1.34±0.57 g/L vs 0.70±0.34 g/L、176.14±75.53 mg/L vs98.43±44.08 mg/L、1.03±0.28 mmol/L vs 0.68±0.22 mmol/L、263.6±86.5 mg/dl vs 154.9±44.1 mg/dl.TC平均下降51%;LDL下降约72%;Apo(a)和Apo(b)分别下降32%和44%左右.Lp(a)平均降低40%,纤维蛋白原平均下降43%.配对t检验提示单次置换后血浆TC、LDL、Apo(A)、Apo(B)、Lp(a)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低血压、过敏等不良反应.11例半年后复查血脂水平,TC、TG、LDL、Apo(A)、Apo(B)、Lp(a)、HDL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5.48±1.22 mmol/L、3.49±1.36mmol/L、3.56±0.69 mmol/L、1.18±0.36 g/L、1.34±0.26 g/L、150.34±64.26 mg/L、1.03±0.20 mmol/L、231.6±48.5 mg/dl,血浆TC、TG和LDL水平低于首次治疗前水平(P<0.05).上述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生新的心、脑血管事件.结论:对高脂血症或不能耐受降脂药物的病例,二重滤过能显著改善脂质代谢异常.单次治疗后血脂可立即降至正常,有利于减少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的远期事件.
作者:方艺;丁小强;陈利明;滕杰;钟一红;傅辰生;邹建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28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的分析,提高对两病并存的临床表现的认识和合理处理.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1月~2004年6月我科收治的28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资料.结果:合并真菌感染的肺结核主要特点: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多,且发病部位以肺部多.临床表现不典型或受伴发病的影响;结核病史长,年龄偏大,肺部病变广泛,空洞多,病情较重;多有继发真菌感染的诱因可寻;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查.结论:临床医师应加强对结核病的警惕性,特别是有结核病史、免疫缺陷(包括长期使用激素或化疗、应用广谱或多种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病史或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原发病经正规治疗无缓解时,应警惕合并真菌感染的可能.合理正确应用抗结核药物,以免诱发结核药物引起的真菌感染.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早期、对症治疗疗效较满意.
作者:姜建平;杜宝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AECG)是长程记录体表心电图的一种检查方法,目前较普遍使用的是记录24h心电信息.被检查者一般不受活动的限制,即可以在日常活动中和处于不断改变的环境下作心电图检查,因此,能较全面的反映被检查者24h内完整的心脏生物电周期的变化.AECG记录时间长,捕捉的信息量大,它的重要性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AECG在心脏疾病的检查中已作为一项较常规的检查方法,临床较多的用于:对心律失常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晕厥的原因探索;一过性心肌缺血的检测;心肌梗死后高危患者可能发生的心脏事件的筛选;评定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以及起搏器功能的随访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李景霞;陈卫文;刘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男性患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共104例男性患者入选,年龄64.9±9.6岁.综合患者的人群因素、临床特征和无创伤检查结果(血液生化和心脏超声等),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单支病变24例,多支病变80例.以多支病变为因变量,慢性胸痛、血尿酸水平增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和左心房扩大是其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其余因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胸痛、血尿酸水平增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和左心房扩大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男性患者多支病变的预测因素.
作者:许澎;张高峰;伍旭升;乔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射频及手术切除在小肝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我院肝内科及肝外科随机选取的2003年采用射频和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病例各100例,对两组在住院费用、住院天数、肝功能恢复时间、术后1年复发率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射频治疗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为9.09±4.59d,少于手术组10.55±3.09d(P<0.01);射频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热,黄疸)比手术组患者明显少(P<0.001),且持续时间短;对于直径3.0cm以下的肿瘤,射频治疗组患者术后1年的肿瘤复发率等同于手术组(p>0.05),而直径在3.0~5.0cm的肿瘤,射频治疗组患者术后1年的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手术组(P<0.01);射频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是23504.28±4936.62元,手术组为22663.66±3949.61元.两组基本相当(p>0.05);射频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4.49±7.61d,少于手术组17.58±4.87d(P<0.01).结论射频治疗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其对于3cm以下的肿瘤的疗效等同于手术切除.且其治疗费用与手术切除相当.严格掌握射频治疗的指征是降低术后复发的关键.
作者:李立新;叶胜龙;杨毕伟;干育红;任正刚;夏景林;王艳红;张博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抢救的方法,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经治3例确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偶然原因病情加重,结果发现是血糖与脊液糖不平衡所致.结论: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可能与血糖与脑脊液糖不平衡有关.
作者:王宏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意义.方法:分析31例IHA的临床特点;17例表现为一侧肾上腺结节样增生,对侧正常或弥漫增生者行手术治疗.对手术病例的选取原则及疗效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共随访到手术病例15例,血钾恢复正常率80%(12/15),高血压治愈率13.3%(2/15),缓解率60%(9/15),手术无效率26.7%(4/15).治愈组术前血浆肾素水平(PRA)正常率50%(1/2),持续高血压组为30.8%(4/13)(P>0.05);治愈组高血压病程6.5年,持续高血压组6年(P>0.05).4例无效者2例行部分肾上腺切除,2例一侧肾上腺切除后对侧复发结节.结论:单侧肾上腺结节增生型IHA有功能自主性,手术可治愈或改善高血压,消除低钾引起的心肾毒性.术式选择不当、病灶切除不彻底或复发,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宇军;张永康;孙立安;张立;林宗明;朱同玉;王国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994~2002年间收治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9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男4例,女5例,年龄43~71岁(中位年龄53岁).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无特殊,多为Ⅰ~Ⅱ期的低度恶性肿瘤,病程长,进展缓慢,疗效好.术前活组织检查:HE染色仅3例可明确诊断,3例曾误诊为低分化腺癌;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7例可术前确诊为恶性淋巴瘤.结论:胃镜活检,HE染色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提高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率.
作者:缪国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阵发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机制主要以房室结折返(AVNRT)或房室折返性(AVRT)等较常见,其它类型较少见[1].其中AVNRT由多径路同时存在国内文献报道极少.
作者:朱文青;林佳雄;孙万峰;张国培;周达新;周京敏;蔡乃绳;葛均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回顾10年来采用电视胸腔镜治疗各类食管良性疾病的并发症,提出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医院院自1994年至2003年采用电视胸腔镜治疗食管良性疾病35例,男性28例,女性7例,年龄28~67岁,平均49.68岁.其中贲门失弛缓症18例,食管平滑肌瘤12例,食管囊肿3例,膈食管憩室伴平滑肌瘤1例,弥漫性食管痉挛1例.所有手术均在胸腔镜配合术中纤维食管镜下完成.统计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食管破裂穿孔5例,胸腔感染1例.5例食管破损穿孔术中发现4例,3例在内镜下修补成功,1例术中内镜修补后仍发生穿孔.1例术后1天发现食管穿孔,开胸行食管穿孔修补.胸腔感染患者经胸腔引流及抗感染后治愈.结论:术中食管破裂穿孔是胸腔镜食管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合理改进手术技巧结合术中食管镜是减少并发症的好方法.
作者:谭黎杰;王群;徐正浪;郑如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功能改变.方法:检测54例糖尿病患者血糖、甲状腺激素水平及TSH对TRH兴奋试验的反应.结果:54例患者中21例呈低T3血症,其中3例伴有T4水平下降,2例伴FT3、FT4下降,但T4水平正常.TRH兴奋试验均正常.低T3血症组患者空腹血糖值与基础T3(r=-0.533,P<0.05)、基础TSH(r=-0.488,P<0.050)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控制不良或合并严重并发症时呈现低T3综合征,但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正常.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助于糖尿病病情及预后的估计.
作者:高烨;何岚;王晓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主要评价强的松加用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例患者经肾穿刺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膜性肾病,24h尿蛋白定量>6g,或24h尿蛋白定量在3.5~6g,肾病综合征症状突出或出现肾功能不全者给予用药.用药方法强的松1mg·/kg-1·d1口服2个月后,每2周减量10%,至30mg/d,每月减量5mg到维持量.环磷酰胺0.8g静脉点滴,每月1次,总量≤9g.疗效评价:完全缓解:24h尿蛋白定量<0.4g,血浆白蛋白>30g/L,血肌酐恢复正常.部分缓解:24h尿蛋白定量0.4~1.0g,血浆白蛋白>30g/d,血肌酐恢复正常.未缓解: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g,血浆白蛋白<30g/h,血肌酐恢复正常或恶化.结果:1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5%.治疗过程中一老年患者因加大激素用量而引起肺部感染.肾功能受损4例,3例恢复正常,1例无变化.结论:激素加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可有效地治疗有大量蛋白尿的膜性肾病.可明显减少蛋白尿,提高血浆白蛋白,改善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简桂花;崔永平;张晓光;汪年松;唐令铨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瘦素是由肥胖基因(ob)编码的调节能量代谢的物质,主要由脂肪细胞合成,现已证实胎盘也合成瘦素,可调节滋养细胞的分泌功能及胎盘血管的生成,与生殖及PIH等疾病密切相关.现将瘦素及TNF-α的生物学特性、与正常妊娠的关系及它们在PIH发生发展中的意义综述如下.
作者:宋海波;尚丽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