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顾章愉;余优成;阮宏;丁小军
目的:比较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和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首次AMI患者,71例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62例接受直接PTC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和住院期及随访期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溶栓组院内死亡率高于直接PTCA组(P<0.05).溶栓组血管再通率为73.2%,梗塞相关血管(IRA)达到TIMI Ⅲ级血流者为64.3%;直接PTCA组血管再通率为100%,均达TIMI Ⅲ级血流.AMI后2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溶栓组为50.4±13.3%,直接PTCA组为63.8±9.4%,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溶栓成功者其AMI后2周LVEF也明显低于直接PTCA组(54.3±8.2 vs 63.8±9.4,P<0.05).溶栓组中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者其AMI后3、6个月的LVEF始终低于直接PTCA组(P<0.05).溶栓组因溶栓失败行补救PTCA者为18.3%,IRA开通率为100%,其AMI后2周及3、6个月的LVEF略低于直接PTCA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溶栓组因IRA未能开通或存在梗死后心肌缺血症状行择期PTCA的比率明显高于直接PTCA组(32.4%vs 0%,P<0.05).结论:与溶栓治疗比较,直接PTCA能使IRA安全有效充分开通,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近期和长期心功能,降低院内死亡率.补救PTCA也能有效开通IRA,获得TIMI Ⅲ级血流,挽救濒死心肌,改善心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惠永明;姚丹林;仲崇星;朱辉;严萍;熊永红;李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及Ⅳ型胶原(IVC)与慢性肝炎患者组织炎症程度与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76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A、IVC、PⅢP水平,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分析上述指标与肝纤维化及炎症之间的关系.结果:上述3项指标随着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上升,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随着肝脏纤维化分期的上升而升高,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A、PⅢP、IVC可做为反映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作者:周朝晖;佘为民;倪燕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提高腹部吸脂术的塑形效果.方法:采用屈膝半卧位,吸脂范围包括上下腹、两侧髂腰部及乳房下皱襞部分区域.结果:腹部吸脂52例,吸脂总量3000~5200ml,平均3500 ml.6例术后早期皮肤有麻木感;4例皮下有轻度瘀斑和硬块.术后腹围缩小6~12cm.结论:采用屈膝半卧位吸脂,方法简便易行,减少吸脂操作时的难度,并有助于确定吸脂范围,增加吸脂量,术后有较好塑形效果.
作者:陆平言;魏有志;许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非外伤性阴囊急症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DFI对45例非外伤性阴囊急症进行检查,观察阴囊内容物的形态、回声及血流变化,并通过手术及临床治疗随访证实诊断.结果:CDFI诊断符合率为100%,其中睾丸扭转100%(17/17),炎症100%(28/28).17例睾丸扭转均表现睾丸内无血流灌注和低血流灌注,28例睾丸炎和附睾炎表现为睾丸和附睾内高血流灌注.结论:CDFI可成为早期鉴别诊断非外伤性阴囊急症的首选方法.
作者:陈海蛟;顾勇主;张立;张永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应用盲针技术,用单盲法研究电针对中风后偏瘫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4例急性期中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常规电针治疗,对照组予以盲针通电治疗.在治疗前、治疗第10天和第20天行NIHSS、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0天行SPECT-rCBF脑显像检查,记录各脑区脑血流灌注(rCBF)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指数均有提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双侧额叶皮质运动区rCBF明显增加(P<0.05).结论:盲针法能够有效用于针灸临床疗效的研究,针灸与现代康复理论相结合能有效改善急性期中风患者功能康复的疗效,SPECT-rCBF脑显像检查表明其作用机制可能系促进脑功能激活后的重组.
作者:王东生;王新文;谢瑞满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索肺癌病人循环MMP-2和MMP-9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65例肺癌、45例肺炎和50例正常人血清MMP-2和MMP-9.结果:在上述3种血清样品中,MMP-2平均水平分别为91.45ng/nl,68.98 ng/ml和102.46ng/mi;MMP-9平均水平分别为257.01 ng/ml,149.22 ng/ml和110.69 ng/ml.正常人和肺癌病人相比较,血清MMP-2平均水平无显著差异,MMP-9的平均水平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正常人和肺炎病人相比较,血清MMP-2的平均水平具有显著差异,MMP-9的平均水平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循环MMP-9是诊断肺癌的一个候选标记物.
作者:孙书明;周妍;胡志雄;金盈;潘俊杰;金复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合理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腋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等因素在保乳手术决策中的价值.结果:本组患者100例得到随访,失访4例,随访率96.4%;随访时间1~5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其中1例于手术后26个月发现原发性子宫内膜癌,49个月后死亡;1例12个月后同侧腋窝复发改行改良根治术;1例发现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行放疗;1例发现对侧原发性乳房癌行根治性手术(原保乳侧为导管浸润癌,对侧再发为导管内癌);1例患乳再发纤维腺瘤而做局部切除术.结论:保乳手术将逐渐成为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主流手术,甚至部分ⅢA期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可以获得保乳机会,保乳手术的适应证有扩大的趋势.
作者:张勇;秦贤举;倪旭东;吴铮;陈问潭;赵大方;李文如;张华;成剑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纳洛酮是1960年合成的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自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其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如非麻醉药物过量、休克、新生儿窒息、肥胖症、重度颅脑伤及脑血管意外等[1].现将我院2001年5月~2001年8月临床应用纳洛酮抢救重度急性酒精中毒2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云甫;罗国君;孙圣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自2000年1月~2002年8月,我们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1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告如下.
作者:邱晓平;王连文;徐光如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1000万,死亡700万.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但大部分患者就诊时伴有转移病灶,原发病灶不能手术切除,化疗往往是可供选择的主要治疗方法[1].通过传统的注射途径应用化疗药物,药物均匀分布在全身循环中,药物在到达肿瘤之前,要经过同蛋白结合、代谢、排泄等步骤,血液中药物浓度迅速降低,终只有少量药物到达肿瘤部位.要提高肿瘤内化疗药物浓度就必须提高全身循环系统的药物浓度,也就必须加大药物剂量,从而也加大了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病人的顺从性较差.
作者:周平红;姚礼庆;秦新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甲氰咪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54)及对照组(n=41),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炎、抗过敏、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氰咪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为80.5%,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氰咪胍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肯定.
作者:孔庆兰;蔡俊荣;王彦英;张惠梅;张京君;王小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Graves病与并发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关系以及其治疗与预后.方法:近20年来手术治疗400例Graves病中14例并发甲状腺微小癌,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并发甲状腺微小癌发病率为3.5%,女性居多,有长时间反复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史,全部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经随访1~20年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本病临床少见,手术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方因;刘昭晖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2002年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3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病例.结果:23例中,由胆囊切除术引起的肝外胆管近端损伤21例,由胆总管探查术引起的胆总管远端穿通伤2例,22例治愈,1例死亡.出血和感染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应可预防,早期发现,合适的手术与通畅的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何秉;张厚康;张剑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人类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呈世界流行,感染率为0.5%~2%,感染者半数以上可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20%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约60%的急性丙型肝炎(HC)患者转化为慢性.到目前为止,以干扰素为主的抗病毒治疗只能使30%左右的病人得到根治,故尚未发现令人满意的治疗药物.因此治疗性HCV的DNA疫苗的研究对预防HCV感染和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和阻止病程进展十分重要.
作者:佘为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适合临床使用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方法.方法:332例入选患者进行快速尿素酶,病理组织学,现症感染血清学抗体快速检测法(CIM-GLD's Hp RT),3项中2项阳性认为有Hp感染.结果:CIM-GLD'sHp RT,病理组织学,快速尿素酶法敏感性分别为95.77%、91.01%、81.48%;特异性分别为95.10%、96.50%、93.0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22%、97.18%、93.9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37%、89.03%、79.17%.结论:CIM-GLDs Hp RT具有较高的准确诊断HP感染的价值.
作者:董玲;孙剑勇;王吉耀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1995年1月~2001年12月26例创伤性膈肌破裂.男23例、女3例.闭合性损伤15例、开放性损伤11例.多发伤25例,合并其它脏器部位损伤56处.伴有休克17例、腹膜炎15例、气胸8例、呼吸衰竭2例.术前确诊17例,术中探查发现9例.确诊时间24h内21例、1周内3例、2周内1例、半年内1例.手术经胸切口12例、经腹切口11例、胸腹联合切口3例.手术行疝回纳、修补膈肌裂口,并处理其他合并损伤.结果:治愈22例(84.6%)、死亡4例(15.4%).分别死于重型颅脑外伤、严重肝破裂失血性休克、延误诊断后结肠绞窄所致MOF、脑外伤机械通气3个月后严重感染.结论:提高认识、正确运用辅助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复苏、及早手术,正确处理其他合并伤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王晓东;景炳文;杨兴易;谢纯红;高泉根;郑志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79年~2002年间手术治疗的46例乳头旁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中,憩室切除术33例,憩室内翻缝合术4例,BillrothⅡ式胃切除和(或)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8例.憩室出血缝扎术1例.全组共有22例同时行胆道手术.术中损伤胆总管和主胰管各1例,均经手术治疗后治愈.术后死亡1例.全组40例获得随访,36例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总治愈率90%.结论:憩室切除术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首选方法,对不宜行憩室切除的病例可采用胃肠道转流或胆道内引流术.
作者:朱隽;孙益红;戈少云;王承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胰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我院收治的16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男性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1.9岁.肿瘤位于胰头7例(44%)、胰颈部1例(6%)、胰体尾8例(50%).良性5例(31.3%),低度恶性6例(37.5%),恶性5例(31.3%).术前得到影像学定性诊断者7例(43.8%),得到定位诊断13例(81.3)%.结果:14例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分别有肿瘤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及肿瘤+部分胰腺切除术.主要并发症为胰瘘5例(35.7%)、腹腔脓肿2例(14.3%)、假性囊肿形成1例(7.1%),无手术死亡,均获痊愈.结论:胰岛细胞肿瘤临床少见,易误诊和误治.CT和B超对定性和定位诊断准确率不高.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并不断积累经验是诊断的关键.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妥善的术后处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张宏伟;陈君雪;张诚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世纪初的HaIted根治术,20世纪50年代的扩大根治术,60年代的改良根治术,近年来的保乳手术[1].不同年代外科治疗乳腺癌的术式,主要反映了当时对恶性肿瘤生物学特性的理解程度和各种治疗的进展情况[2].
作者:高振祥;沈坤堂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呼和浩特市收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人中的15例死亡病例进行病案复习,就一般情况、流行病学、既往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案及直接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病死率10.42%,平均年龄54.67,6例伴基础疾病,14例死于呼吸衰竭和ARDS.结论:(1)有效的、早期呼吸支持至为关键;(2)激素不能改变病程进展;(3)营养支持不足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崔丽英;张越;李鸿斌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