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忠清;姜雨刚;陈念平;缪辉来
目的:探讨胃组织COX2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的表达及与血中内毒素水平、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2、4、8、12和24 h组,实验组建立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模型后,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胃组织中COX2活性;采用显色基质鲎试剂法检测各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胃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伤后各组胃黏膜COX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各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于伤后8 h达高峰;伤后各组胃组织出现逐渐加重的胃黏膜下充血、水肿,12、24 h组出现炎细胞浸润、浆膜下出血.结论: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胃组织中COX2的表达增强,同时胃损伤性变化随时间延长而加重,提示COX2在腹部肠管火器伤后胃损伤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薛会朝;刘江伟;史衍辉;李泽信;高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在各级医院广泛开展 [1].出血是LC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院2005年5月-2008年6月对220例胆囊疾病患者行LC治疗,其中术中出血45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董秀霞;宋振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旰细咆癌伴胆管癌栓临床少见,肝炎、肝硬化病史、甲胎蛋白的升高以及肝癌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是其诊断的主要依据.但术前漏诊、误诊率高,误诊原因多是片面强调影像学检查结果,忽视了对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并非晚期表现,胆管癌栓并没有增加手术的风险,也没有明显降低术后存活率,因此对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行合理术式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肝移植作为一种极端的手术方式值得探讨.
作者:卢俊;于光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回肠-门静脉置入埋植式给药装置ODDS)化疗肝肿瘤的新方法.方法:157例肝肿瘤患者中行回肠-门静脉置入IDDS术134例,导管头端置于门静脉主干及以上部位;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联合回肠-门静脉置入IDDS术者23例.另取行TACE者4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经回肠-门静脉置入IDDS化疗患者全部插管成功,平均操作时间为20 min,而TACE平均操作时间为45 min.置入IDDS并发症较少且易于处理,较TACE有明显的优越性.结论:经回肠一门静脉置入IDDS化疗较TACE血管堵塞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是-种新的、有效的肝肿瘤化疗方法.
作者:周文波;袁方均;孙少华;胡洪生;戴宗睛;郑启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胃癌组织中nm23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任明;端木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是临床常见的严重急腹症之一,发病急骤,过程凶险.病死率极高,临床多采用外科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及内科保守支持治疗,但仍有较高的并发症和病死率.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ANP已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 [1-3].我院自2005年1月-2007年4月为14例ANP患者行腹腔动脉插管持续药物灌注、出血动脉栓塞,配合临床其他支持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宁丹;李彩霞;李春海;谢富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就全球而言,2002年肝细胞癌(1a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约占所有新诊断恶性肿瘤的6%,其中半数以上发生在我国 [1].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HCC重要的病因.我国主要由HBV感染引起,西方和日本等地区则多由HCV感染所致.近年来我国酒精性肝硬化发病率上升,对HCC发病率的影响不容忽视.
作者:吴力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切口感染在腹部手术后患者中并不罕见,传统的清创、引流、换药等治疗方法往往需要较长的愈合时间,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开支均增加.我科对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切口内放置负压引流管进行治疗,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宏;郑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及无水乙醇注射(PEI)序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不能手术切除或不愿手术治疗的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联合组(13例)和对照组(21例);联合组行丁ACE+RFA+PEI序贯治疗,对照组仅行TACE治疗2~3次.观察患者肿瘤坏死程度、复发率和6、12、18、24个月存活率.结果:联合组肿瘤完全坏死率及6、12、18、24个月存活率分别为84.6%(11/13)及92.3%(12/13)、76.9%(1 0/13)、69.2%(9/13)、53.8%(7/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0%(4/21)及85.7%(18/21)、57.1%(12/21)、38.1%(8/21)、28.6%(6/21).联合组肿瘤复发率为15.4%(2/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0%(17/21).结论:TACE联合RFA及PEI序贯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其预后.
作者:穆振国;李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及硫酸吗啡控释片对癌性内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72例癌性内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OO组应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MO组应用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根据NCCN(2008年)原则,应用即释吗啡进行药物剂量滴定,后转换为控释剂.整个过程保持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记录应用控释剂后15 d的解救药用量及副作用,分析控释药物的成本-效果比,评价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及硫酸吗啡控释片对癌性内脏痛的治疗效果.结果:解救药用量OO组少于MO组(P<0.05).OO组便秘、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MO组(P<0.05),疼痛治疗有效率及成本-效果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和硫酸吗啡控释片都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但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在解救药用量及减少胃肠道副作用方面优于硫酸吗啡控释片,可作为癌性内脏痛治疗的优选药物.
作者:于慧;梁立双;王建峰;刘旭冬;张国转;刘恩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生物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新概念备受关注,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肿瘤治疗的第4种模式.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原发性肝癌的生物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领域,并已取得了越来越多可喜的成果,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内分泌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就生物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作-概述.
作者:徐立友;宋钊;刘钊;战志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和原癌基因c-myc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在HCC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OCS1蛋白和c-myc蛋白在41例HCC癌组织、癌旁组织和11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上述组织中SOCS1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临床、病理资料.结果:HCC癌组织中SOCS1蛋白阳性率和SOCS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1),SOCS1蛋白在低分化HCC癌组织中的阳性率较高分化HCC癌组织明显减低(P<0.01).HCC转移组SOCS1蛋白表达阳性率较未转移组低(P<0.05).HCC癌组织中c-myc蛋白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在HCC癌组织中SOCS1蛋白表达强度与c-myc蛋白表达强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SOCS1在HCC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通过一系列途径造成c-myc的激活,从而造成肿瘤的发生.
作者:潘忠清;姜雨刚;陈念平;缪辉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4岁,于2002年8月12日上午首次人我院普外科.患者自述自2002年上半年因上腹疼痛,逐渐消瘦,经当地县医院超声、CT、AFP及血、尿糖检测诊断为肝转移癌,慢性胆囊炎及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随后为进一步求治曾先后去多家医院,均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中晚期.
作者:孟照华;米文宁;吴战军;王梦兰;舒义;王振征;董燕;李新民;赵志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大鼠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后短时间内胃黏膜和血浆中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的动态变化.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腹腔浸泡伤1、2、3 h 4组,取相应大鼠的胃黏膜和血浆,采用镉粒还原和比色法测定其中一氧化氮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中前列腺素含量.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腹腔浸泡伤大鼠胃黏膜和血浆中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进行性升高(P<0.05),并在3 h时达高.结论:海水浸泡伤可引起大鼠胃黏膜和血浆中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水平升高,提示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在海水浸泡伤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宋东华;朱雄伟;李兆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血管组织支架是血管组织工程研究的重点内容.制备支架的材料包括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天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和组织相容性,人工合成的聚合物支架在结构形状、机械强度及规模化生产方面均具有很大的优势,但二者均有很多问题要克服.近年来,该领域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杂交支架、纳米材料支架等新型支架.就血管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春民;汪忠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供受体ABO血型不同肝移植的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ABO血型不同肝移植临床资料.血型相容的6例采用常规治疗.血型不相容的9例均于术中显微镜下吻合肝动脉和胆道,术后采用四联免疫治疗方案及抗凝治疗,其中1例术前行血浆置换,5例术中切除脾脏.结果:血型相容的6例无并发症出现.血型不相容的9例中,4例患者顺利恢复,无并发症;其余5例中,3例出现急性排异反应,4例出现胆道非吻合口狭窄,3例死亡.结论:ABO血型不同但相容的供肝肝移植效果良好,血型不相容的供肝肝移植并发症多.当供体缺乏而受者病情不能等待时,可以选择性进行,但应该尽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吴凤东;吴风云;陈新国;臧运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妊娠合并阑尾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我院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0年5月一2008年5月,我院收治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78例,年龄21~34岁,其中21~27岁54例,>27岁24例;首次妊娠70例,再次妊娠8例;发病孕周<12周9例,12~27周23例,28~32周36例,>32周10例.78例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8例,化脓性阑尾炎48例,坏疽性阑尾炎合并穿孔12例.
作者:胡少辉;广怡;沈雄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自从1990年Fowler和Jacoba开展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以来,大部分直肠手术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 [1-2].但在我国,此项技术目前集中在有超声刀、ligasure及辅助吻合设备的大型医院,而基层医院的开展受到明显的限制.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使用腹腔镜电钩辅助完成直肠癌根治术44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成交;张浩;孙自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华医学会胆道外科学组进行了2次大规模胆石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胆道结石的发生部位与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为胆囊结石患病率显著上升,而胆管结石的相对发病数大幅度下降,肝内胆管结石的降低尤其明显.而在胆囊结石中,70%~80%的结石为胆固醇性结石.
作者:王坚;鲁嘉越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