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宗;孟莉;刘晶;向绍杰;刘禾;甘雨;宋达夫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加速发展,人类生活及工作的环境和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由此,使得人类的疾病谱和健康需求模式也已经,并且在继续发生重大变化,这推动了生物医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在这一变化进程中,中医药学显现出了巨大的理论和技术优势,这些优势是推动中医药学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本土走向国际的内在基础和根本动力,而中医药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也彰显出了巨大的科学、文化和经济意义.
作者:牛青山;冯前进;刘亚明;宋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板蓝根颗粒和苦甘颗粒两种中药方剂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观察中药方剂对流感动物模型的防治作用,探讨其相应中医治法的理论内涵.方法 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达菲组(磷酸奥司他韦)及中药各剂量组,观察肺指数及肺指数抑制百分率.结果 板蓝根颗粒大剂量组、苦甘颗粒大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模型的肺指数(P<0.05或P<0.01).结论 板蓝根颗粒和苦甘颗粒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实验结果结合中医理论认识,寒凉清热药所具有的重要药理作用及其对温病的治疗,正与温病学说的创导者们所提出的温病的表证往往是里热怫郁所致,因而其治疗也应以清解里热为主的观点相符合;辛凉辛温,并用除邪,卫气同治,表里双解的治法,与当代中医药治疗流感的用药趋势相一致.实验结果为中药方剂治疗流感的疗效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翟志光;王克林;孙刚;王笑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近年来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与其他类型脂肪肝相比,酒精性脂肪肝发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进程相对较快,发生率相对较高[1].我院自2009~2010年应用藏诺参甘片治疗34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智森;赵献超;陈国雄;高飞;吴存虎;阎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以针刺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神经康复方案对脑性瘫痪(CP)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30例CP患者给予针刺、神经促通手法、电磁物理因子刺激、躯干肢体易化训练以及神经营养药物,分析治疗前、治疗1.5个月后(中评)、治疗3个月后(末评)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结果以及治疗效果的变化.结果 治疗1.5个月时FIM结果变化不明显(P>0.05),而治疗3个月后FIM明显提高,其中生活自理能力、转移行进能力以及社交交流能力好转明显(P<0.05),而括约肌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中评时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患者治疗的FIM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9岁患者的FIM值提高较明显(P<0.05).结论 以针刺为主的中西医神经康复方案能明显促进CP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行进转移能力以及社交交流能力的提高,而且以坚持治疗3个月以上者效果显著.
作者:孙远标;向宪文;刘伟;程子翠;董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急性期继发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临床证型分布规律及中医发病机制,为临床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临床调查的方法,观察了159例脑卒中急性期继发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依据<中医内科学>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资料制定辨证分型的具体标准以及临床证候调查表,观察记录脑卒中急性期继发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入院后一周内的临床症状、舌象及脉象,并进行辨证分型及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脑卒中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以便秘症状为多见,食少纳呆位居其次;各中医证型以痰热蕴脾、胃肠积热、肝气犯胃三种证型为多见.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基本病机以气机逆乱为主,其中痰、火、瘀等病理因素壅扰脾胃,影响脾胃气机升降之功,而继发胃肠疾病.
作者:唐明;安朋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肛门水肿是肛门直肠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我们将地奥司明片用于肛门直肠术后肛门水肿的防治,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云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克痤隐酮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痤疮的临床诊断和分级标准,将70例轻中度痤疮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克痤隐酮凝胶组(治疗组)和维A酸乳膏组(对照组),治疗组每日早晚给予克痤隐酮凝胶外用,对照组每晚给予维A酸乳膏外用,根据皮损数量变化计算消退率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克痤隐酮凝胶组治疗寻常痤疮有效率91.42%,维A酸乳膏组有效率85.71%,克痤隐酮凝胶组疗效优于维A酸乳膏组,两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痤隐酮凝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A酸乳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28%,克痤隐酮凝胶组低于A酸乳膏组,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痤隐酮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
作者:蒋兴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肛肠疾病是外科常见病,发病率高,手术是治疗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等肛肠疾病的主要方法,但是由于肛门周围神经末梢丰富及肛门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导致肛门直肠患者手术后疼痛剧烈.为减轻手术后疼痛,临床上尝试使用复方亚甲蓝制剂长效止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发生了一些不良反应,如术后患者出现烧灼痛.我院应用亚甲蓝加局麻药配制成长效麻醉药,用于肛肠患者术后镇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新生;江志峰;韩宝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生血饮水煎剂对干扰素导致的骨髓抑制及不良症状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干扰素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234例,随机分为第1观察组与第2观察组,第1观察组治疗组在应用干扰素的同时即加用生血饮水煎剂,第2观察组治疗组在干扰素治疗两周血象下降后加用生血饮水煎剂;观察治疗前后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血小板(PLT)及治疗前后症状(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纳差等)变化情况.结果 两个观察组经过两周的治疗后,第1观察组生血饮可有效降低干扰素骨髓抑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0.01);第2观察组生血饮治疗组症状,骨髓抑制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以上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血饮为预防和治疗干扰素副反应的有效方剂.
作者:杜镭;李晓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6例急性脑梗死伴有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醒脑静注射液组)和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各68例,在治疗前后对患者分别用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GCS)和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判定.结果 两组GCS评分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24 h GCS评分即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7 d和14 d 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14 d后治疗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14 d后,治疗组基本痊愈率、显著进步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恶化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意识障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万继峰;高邦茹;杨芳;郝丽梅;徐云燕;周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阴道松弛症多由产伤引起,因阴道周围肌肉收缩力减弱,黏膜皱褶变少变浅,影响性生活和谐.随着人类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阴道松弛而影响性生活要求改善者日趋增多,在此背景下,阴道紧缩术应运而生.笔者2005年6月~2010年6月,用改良阴道后壁修补术治疗中重度阴道松弛症4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茂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早在青春期即开始发病,故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防治本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未病先防:调经成为防治本病的重中之重,而调经又重在补肾,肾精肾气充足,则经水自来.同时,尽量调整患者的作息时间及饮食规律,保持适度的活动,避免熬夜,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发生;已病早治,防其传变:本病若未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因其长期无排卵及胰岛素抵抗至中老年时期可能出现子宫内膜癌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综合征,而影响妇女的身体健康.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可防止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也是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所在.
作者:张宁;刘家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基于网络的方法研究生物学已经成为当下生物学研究的一个趋势.一些研究应用网络的方法来研究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疾病发生进展的机理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从而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网络心血管病学(network cardiovasology).基于复杂网络的研究,心血管系统被看作一个复杂网络,在不同的结构层次上有其特定的组成和拓扑属性.从网络的角度来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是危险因素,持续地干扰心血管网络,心血管网络产生抗干扰的反应和调控,逐步从代偿向失代偿转化,终引起网络结构和功能的损伤.通过比较和分析各种时间、空间和环境条件下正常和疾病的心血管网络,从关键的结点、通路和模块中寻找到可以用于预警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在治疗方面,由于心血管疾病属于复杂生物网络性疾病,对于单一靶点的抑制,并不能对整个心血管疾病网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整个疾病的心血管病理网络进行多靶点干预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作者:虞桂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慢性肾衰竭(CRF)是一组由各种慢性肾脏病所导致肾功能损害,不能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近来诸多研究发现,CRF患者普遍存在着微炎症反应状态.
作者:刘新华;王福荣;于俊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部位及分布特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统计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住院患者各类标本鉴定到的常见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对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20例.其中,有3例属于医院感染,占15%,17例属于社区感染,占85%.感染发生部位以胃肠道多见.病原菌种类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肠埃希菌EsBls(+)菌(60.00%)、AD大肠埃希菌EsBls(+)菌(20.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5.00%)、鲍氏不动杆菌(5.00%).并分析得出了常见多重耐药菌标本分布情况、临床分布特点及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结果.结论 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管理涉及医疗、护理、检验等多个学科,需要从诊断、用药、监测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督和指导,以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带来的医院感染.
作者:樊小开;陈晓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加味聚精食疗方对少、弱精子症大鼠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睾丸内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采取随机化法分为六组:G1组、G2组、G3组、G4组、G5组、G6组,每组10只.G1组蒸馏水灌胃52 d;其余五组予雷公藤多苷(GTW)灌胃26 d造模.造模结束后,G6组立即脱颈处死,以了解造模质量;G2组加味聚精食疗方灌胃;G3组枸橼酸他莫昔芬片灌胃;G4组五子衍宗片灌胃;G5组蒸馏水灌胃,以上均每天1次,连续26 d.治疗结束后CASA技术检测大鼠附睾精子质量;Envision两步法检测睾丸组织EGF、EGFR的表达.结果 G6组附睾精子质量的各项指标均较G1组明显减低(P<0.05),显示造模成功.G2组附睾精子质量所有指标均明显优于G5、G6组(P<0.05).G2组附睾精子密度明显优于G3、G4组(P<0.05).G1、G2组附睾精子质量所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1、G2组大鼠睾丸组织EGF、EGFR表达水平明显优于G5、G6组(P<0.05).结论 加味聚精食疗方能显著上调大鼠睾丸间质细胞EGF、EGFR的表达水平,改善精子质量.
作者:陈德宁;洪志明;周文彬;黄忠旺;黎杰运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反应与血瘀证关系及其在不同血瘀证亚型的变化特点.方法 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六组,分别造模为气虚血瘀组、气滞血瘀组、寒凝血瘀组、热毒血瘀组、外伤血瘀组,并设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与对照组血清中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CD62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的变化.结果 造模前,各组血清CD62P、TNF-α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各血瘀证亚型组血清CD62P、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模型组血清CD62P、TNF-α水平与各自造模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气滞血瘀组CD62P明显高于其他亚型组,热毒血瘀组TNF-α明显高于其他亚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小板活化及炎症反应与血瘀证形成有关,血小板活化在气滞血瘀证更为突出,而炎症反应与热毒血瘀证更为密切,从而可从TNF-α、CD62P及动物实验等方面阐述血瘀证各亚型有明确的血瘀证共性,但又各具特性,其发病规律及病理表现各有不同.
作者:胡文娟;赵凤达;张秉韬;吴锐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方对聚合性痤疮患者皮损内白细胞雄激素受体(AR)的影响.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为聚合性痤疮并符合中医痰热互结证型的患者126例,采用不平衡指数法结合患者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42例,予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方内服配合外用自拟痤疮洗剂(金银花等);对照1组42例,予内服美满霉素治疗配合外用自拟痤疮洗剂;对照2组42例,单纯外用自拟痤疮洗剂.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每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处的白细胞雄激素受体.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AR阳性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AR阳性率与对照组1组、对照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方降低聚合型痤疮患者的AR明显优于西药组及单纯外治组,为清热解毒散结法治疗痤疮提供了依据.
作者:翁丽丽;聂明;单敬文;柯岩;陈华;叶佩真;汪静宜;梅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眼睑下垂是针灸科常见临床症状,以各种原因引起的动眼神经损伤为其病理基础.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睑下垂,眼裂变窄,眼球不能向上、内、下三个方向运动,眼球位置向外下方偏斜、复视、瞳孔散大以及光反应消失等.多因脑血管病、颅内肿瘤、颅底炎症及颅脑外伤等所致,目前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韩碧英教授多年经验用穴,以针刺治愈中风后眼睑下垂患者1例,兹就其成功经验简介如下.
作者:莫倩;彭唯娜;黄漫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九虫丹联合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内服九虫丹联合中药外洗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12和静脉注射凯时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多伦多临床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九虫丹联合中药外洗疗法改善DPN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疗法;九虫丹联合中药外洗疗法在降低DPN患者的神经病变评分方面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疗法;九虫丹联合中药外洗疗法改善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疗法.
作者:张丽丽;李登宇;李显筑;冯丽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