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燕
随着公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也受到了国家政府和公民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层出不穷,如瘦肉精、地沟油、三鹿奶粉事件、假酒等事件,让人们不得不正视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人类已研究出食品检测的方法,经过多次改革与发展,形成现在的气相检测项目.在气相检测项目中,应用广泛、发展成熟的是气相色谱技术.虽然我国的气象色谱技术发展较为完善,但距离国外水平仍还有很大的差距.
作者:李之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氨基酸螯合锌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微量元素饲料,其锌含量在13%左右,氨基酸含量20%左右,适用于PPM级的痕量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并不适合它的检测.因此,可以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得到总氮含量.滴定硫酸锌则用EDTA标液而得到其锌的含量.氨基酸螯合锌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微量元素保健食品,应如何检测呢.
作者:姚毅;赵壮志;邓周鹏;邱亚林;范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二甲基甲酰胺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玻璃纤维滤膜过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方法的线性范围相关系数>0.9994,检出限为10 μg/m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5%~102%,标准偏差为1.83%,本方法处理简单、准确性高、快速稳定,适用于工业废水中的二甲基甲酰胺的测定.
作者:马芬丽;韩诗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近年来,市场上不断出现假羊肉、假牛肉.无良商家利用价格便宜的鸡肉、鸭肉、猪肉甚至老鼠肉等,用香精、香料等原料调制出类似于羊肉、牛肉的气味来贩卖,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甚至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黄金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山药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物,在我国已有了多年的食用历史,很多古代有关医学与药物的书籍都对山药有着一定的记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于山药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越来越关注,如何发挥山药这种食物大的价值是值得人们思考和考虑的问题,因此,山药制粉加工技术是一项有着现实意义的技术.
作者:刘进;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采用全自动葡萄酒成分分析仪测定葡萄酒中总二氧化硫,检测过程中自动完成加样本、读空白、加试剂、反应显色、比色检测和数据处理等步骤.与国家标准推荐的碘量法对比, RSD小于1.1%,同时测定了样品的加标回收,回收率为94%~105%,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该法具有无需样品前处理、样品和试剂耗量少、灵敏度高等优点,适合于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分析,是一种高效、准确、快速的分析手段.
作者:贺丽娜;徐淑飞;崔晓辉;荆甫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冷冻食品在存放过程中会受微生物、酶、氧气等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不良变化,大大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缩短了冷冻食品的保鲜时间,食用已变质的食物后可能会出现食物中毒现象.虽然冷冻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有效贮存食物的方法,通过低温抑制很多霉菌的滋生,从而大限度保存食物的新鲜程度,但冷冻并不能完全抑制化学反应,很多质变反应在低温条件下仍然以较低的速度进行.因此,在冷冻食品中添加防腐剂减缓腐败是常用的方式.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用天然物质防止食物变质的研究越来越多.
作者:樊振江;孟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在当下的食品监测技术中,生物监测技术的使用无疑为食品监测的相关途径注入了新鲜血液.在监管监督食品质量时,生物监测技术由于其精确度高和灵敏性强等特性而在业界中具有较乐观的发展前景.使用该技术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与革新.现如今,食品安全问题的热度居高不下,民众对食品的食用与购买也正陷入信任危机.因此,新技术的引用、发展在促进我国食品安全相关问题解决的同时,也能相应改善我国食品质量事故频发的现状.所以,肉质食品检验中生物监测技术的相关使用,需要得到业界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不断探索与完善.本文现就笔者观点,简要概述生物监测技术的相关使用.
作者:白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分析和探讨定量包装食品净含量计量检验中检验方法的正确选择、计量器具的合理选用、检验样本量的抽取和计量检验结论的评判等,并阐述检验中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以便提高定量包装食品净含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杨志敏;张喜萍;吴福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铅和镉是常见的有害重金属元素,过量摄入铅会对人的神经系统、肝肾功能等造成危害,而镉则会对人体的肾功能、生殖功能、骨骼等造成危害.本文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建立了奶粉中的铅和镉含量测定方法.本方法可达到快速准确分析的目的,减少了前处理过程中不同酸的使用,且对环境友好.
作者:斯佳彬;马烨晶;斯中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科技的进步对酱香型白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微生物技术、分子生物技术、计算机勾兑技术、现代分析技术等对酱香型白酒加工生产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微生物技术为例,分析其在酿造微生物分离鉴定、酿造微生物类群和数量结构研究以及株嗜热芽孢杆菌、4株酵母菌功能菌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胡重焕;陈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本文旨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地黄粗多糖,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单因素,根据单因素结果做L9(34)正交试验,确定地黄粗多糖的佳提取工艺参数:料液比1:20,温度100 ℃,时间3 h,提取2次,提取率9.2%.
作者:李培;孟艳;李红霞;宫彬彬;石晓云;郝长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食品中钙、铁、钾、镁、铝和砷等39种金属元素的半定量检测方法.食品样品经微波消解后,以钪、锗、铟、铼、铋作为标准物质,采用ICP-MS半定量分析法同时测定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国家标准物质GBW10014(圆白菜)和GBW10024(扇贝)对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测定值与参考值基本一致,偏差为-29.O%~24.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能快速测定样品中存在的重金属元素及浓度范围,可应用于食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扫描分析,快速测定食品中重金属元素信息,为食品安全评估提供更详细、综合性的科学依据.
作者:陈启钊;张云平;林冬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为了解常州科教城大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KAP)情况,随机抽取五所高职院校的93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为(5.69±1.32)分,不同专业、年级、生源地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的主要因素是专业、年级(P<0.05).12.50%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关注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79.73%)、电视、广播(87.47%)、杂志、报刊(58.35%)获得食品安全知识.常州科教城五所高职院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水平不高,食品安全行为习惯还需进一步改善.
作者:邵亭亭;浦如强;刘勺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虾中喹烯酮含量.试验表明:在0.5~10 μg/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8;检出限为0.1 mg/kg;回收率为83.7%~97.6%,RSD为2.3%~4.6%.
作者:陈德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食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需求,食品问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在我国人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上,食品安全问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频繁发生,导致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失去了安全感.在几次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中,都将我国食品监管方面存在的缺陷暴露无遗,深入调查结果表明,发生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与食品安全监督方面的工作有不可忽视的联系.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作者:郭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食品安全作为基本的民生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笔者探讨了食品检测及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食品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防线,通过检测手段的提高和结合,如色谱技术、光谱技术、质谱技术等可检测食品掺假、农兽药残留、过量使用添加剂等频发的食品安全危害因素,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对保障食品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贺志乔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蔬菜和水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据国际物质粮农组织1990年统计,人体必需的VC的90%、VA的60%来自蔬菜和水果.此外,蔬菜中还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化学物质,是人们公认的对健康有效的成分.目前果蔬中的可以有效预防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多种物质,正在被人们研究与发现.
作者:邹大维;张建炀;杨坤;吴凯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蜡样芽孢杆菌为需氧型革兰阳性杆菌,在土壤、水、淀粉、乳制品等中分布广泛,人类误食引起食物中毒.一般由蜡样芽孢杆菌(Bc)引起的食物中毒通常症状较温和且可自愈,但随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深入,发现少数Bc食物中毒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致死.本文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2月蕲春县136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案例为研究内容,分析如下.
作者:谢来球;瞿丽开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食品安全重于天,当前我国不断加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努力为人民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但食品安全问题依然频发,尤其是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袋的卫生性能依然引人热议,如塑料的性能不高、包装上的印刷对身体有害等.其实,食品包装的安全涉及很多方面,而且其之所以屡禁不止,与我国的监管体制不到位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维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彻底解决食品包装安全问题,有必要仔细研究,认真探索,才能够确保食品安全性,维护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毅;陈诚;杨耀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