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dducin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李超;党群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Adducin Na-K-ATP酶 Gly460Trp 突变
摘要:近年来,Adducin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通过对米兰高血压鼠及其正常对照系的研究,从肾小管细胞膜离子转运功能的差别直至分子水平的缺陷,膜骨架蛋白Adducin被认为是导致血压差异的重要原因.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093 QT离散度对进展型心衰和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的病人无预测价值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心血管疾病心肌线粒体呼吸链改变及其意义

    本文概述了心血管疾病心肌线粒体呼吸链改变的研究现状,呼吸链结构、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呼吸链异常的原因及治疗学意义.

    作者:吴强;李隆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01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梗塞的治疗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普伐他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应用普伐他汀的疗效.方法:对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30例早期予普伐他汀10mg/d,观察治疗后发生梗死后心绞痛,冠心病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的情况,并比较服药前后血小板聚集度(PAg)、纤维蛋白原(FG)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应用普伐他汀使心梗后心绞痛发生率、冠心病死亡率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PAg、FG、CRP下降.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服用普伐他汀效果肯定,耐受性好.

    作者:秦晓云;金美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05 日服1次缓释地尔硫(艹卓)减慢和调节心率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福辛普利与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舒张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福辛普利与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心脏病(高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8例高心病患者随机单盲分为福辛普利组和依那普利组,每日早晨分别口服福辛普利10mg或依那普利5mg,2周后若坐位收缩压≥160mmHg和(或)坐位舒张压≥95mmHg者,则剂量加倍,4周后血压仍达上述水平则加服双氢克尿噻25mg/d,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用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测定二尖瓣口及瓣下3cm处左室内的舒张期充盈速度E0、A0及E3,计算E0/A0、E3/E0,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经治疗后E0、E0/A0及E3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与P<0.05),E3/E0升高更明显(P<0.001与P<0.01).福辛普利效果较依那普利更显著.结论:福辛普利可较显著地改善左室的舒张功能.

    作者:张顺遂;冯清;胡莉梨;梁艳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03 扩张型心肌病的二尖瓣手术:瓣膜成形还是瓣膜置换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Adducin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Adducin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通过对米兰高血压鼠及其正常对照系的研究,从肾小管细胞膜离子转运功能的差别直至分子水平的缺陷,膜骨架蛋白Adducin被认为是导致血压差异的重要原因.

    作者:李超;党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00 心电图有陈旧性心肌梗死表现的病人无高频QRS波群的改变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含血持续灌注加开放前温血灌注在危重瓣膜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灌注加主动脉开放前温血加甘露醇持续灌注在危重瓣膜病人手术中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对159例连续危重瓣膜置换术的病人进行分析,实验组(组Ⅰ)83例,采用中度低温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灌注加主动脉开放前温血+甘露醇持续灌注;对照组(组Ⅱ)76例,采用单纯中度低温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灌注.观察心脏自动复跳率,心脏停跳、主动脉阻断、辅助时间,应用持续左心功能监测仪(CCO)观察左心功能的变化,计算氧摄取率,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及心肌酶CK的变化.结果:两组心脏停跳良好,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心脏自动复跳率组Ⅰ为100.0%,组Ⅱ为68.4%(P<0.01);主动脉阻断、辅助时间及心肌氧摄取率无明显差异;心脏停跳时间组Ⅰ较组Ⅱ缩短(11.4±3.2)min;CCO显示术后左心功能组Ⅰ较组Ⅱ恢复快;MDA的变化组Ⅰ较组Ⅱ产量低(P<0.05).结论:采用含血心肌保护液持续灌注加主动脉开放前温血加甘露醇持续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够明显减轻术后早期再灌注损伤,加快术后左心功能恢复.

    作者:王军;徐美英;李志刚;王连才;朱家麟;郝家骅;徐志云;张宝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静滴地尔硫(艹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静滴地尔硫(艹卓)(diltiazem)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的疗效.方法:对32例经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变异型心绞痛14例和梗死后心绞痛18例)不能控制的夜间心绞痛患者,给予静滴地尔硫 (艹卓)30~40毫克/晚,维持8~10h,疗程7d,评价其疗效及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32例的临床和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0%,治疗前后心率和血压无临床意义变化.结论:静滴地尔硫(艹卓)治疗UAP疗效确切、安全,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蒋锦琪;王青;单慧敏;张悦;倪幼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099 急性下壁Q波型心肌梗死患者中V1导联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心脏记忆的研究现状

    心脏记忆是指T波的持续可逆的变化,本文对心脏记忆的研究现状进行论述.

    作者:张树龙;杨延宗;林治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092 绝经后女性激素治疗与中风危险(HERS)研究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人血压、凝血和纤溶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人凝血和纤溶活性的改变,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人血压以及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2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和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所有入选对象1个月内未服任何降脂药物,停用降压药1周以上,禁食10h后,次晨抽取血样,测定各项指标.结果: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降低,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则升高.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PAI-1与收缩压水平、总胆固醇和vWF呈显著正相关.高血压组给予氯沙坦50~100mg/d治疗,疗程6周,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PAI-1活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tPA活性较治疗前升高;ISI和vWF在治疗后无明显变化.结论:高血压病人存在一定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和凝血、纤溶功能紊乱.氯沙坦治疗能有效降低病人的血压,同时可以改善高血压病人的纤溶活性.

    作者:孙东升;王锡田;张继业;黄慧芳;周永列;皇甫梅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090 光血管成形术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使用Motexafin Lu进行光动力学治疗的Ⅰ期试验结果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阿斯匹林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097 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婴儿和新生儿主动脉缩窄:值得争议吗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纤溶酶原系统与PTCA后再狭窄关系的研究进展

    纤溶酶原激动-抑制系统参与新生内膜的发生及其程度,且通过生长因子调节,在PTCA后再狭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纤溶酶原激动-抑制系统与新生内膜增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臧红云;韩雅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107 噻氯匹定预治疗可降低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EPISTENT试验的资料分析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