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纤溶酶原激动-抑制系统参与新生内膜的发生及其程度,且通过生长因子调节,在PTCA后再狭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纤溶酶原激动-抑制系统与新生内膜增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臧红云;韩雅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年来,Adducin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通过对米兰高血压鼠及其正常对照系的研究,从肾小管细胞膜离子转运功能的差别直至分子水平的缺陷,膜骨架蛋白Adducin被认为是导致血压差异的重要原因.
作者:李超;党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应用普伐他汀的疗效.方法:对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30例早期予普伐他汀10mg/d,观察治疗后发生梗死后心绞痛,冠心病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的情况,并比较服药前后血小板聚集度(PAg)、纤维蛋白原(FG)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应用普伐他汀使心梗后心绞痛发生率、冠心病死亡率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PAg、FG、CRP下降.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服用普伐他汀效果肯定,耐受性好.
作者:秦晓云;金美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血压的昼夜节律是人体中众多生物节律之一.本文概述了正常人的血压昼夜节律及不同疾病状态时血压节律的变化,并且列举了血压节律调节的相关因素和中枢神经系统对血压节律的调节.
作者:陈安;杜立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心房颤动可引起心房电生理特性的改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度的改变.此外,心房电生理特性的改变也可以诱发房颤,并使房颤得以持续.P波离散度能较好地反映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度,可作为临床预测房颤及其治疗效果的简易指标.
作者:吴小盈;邓玉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心室内膜电-机械标测系统可同时反映心肌的电学和机械收缩性能,因而可确定坏死、缺血和正常心肌的空间位置,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作者:饶芳;苏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氨力农改善冠心病(CHD)患者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的CHD患者30例,以氨力农静脉滴注,用左心室造影法测定用药前后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用左心导管持续监测用药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主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ASP、ADP).结果:氨力农静脉滴注后CO、EF明显提高(P<0.01),LVEDP、ASP及ESV显著降低(P<0.01).结论:氨力农可显著增加心排量,降低前后负荷,改善心肌缺血,提示其对CHD患者具独特的改善血流动力效应.
作者:郑宏超;吕宝经;徐伟平;舒红;朱玉香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