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盈;邓玉莲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人凝血和纤溶活性的改变,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人血压以及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2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和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所有入选对象1个月内未服任何降脂药物,停用降压药1周以上,禁食10h后,次晨抽取血样,测定各项指标.结果: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降低,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则升高.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PAI-1与收缩压水平、总胆固醇和vWF呈显著正相关.高血压组给予氯沙坦50~100mg/d治疗,疗程6周,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PAI-1活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tPA活性较治疗前升高;ISI和vWF在治疗后无明显变化.结论:高血压病人存在一定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和凝血、纤溶功能紊乱.氯沙坦治疗能有效降低病人的血压,同时可以改善高血压病人的纤溶活性.
作者:孙东升;王锡田;张继业;黄慧芳;周永列;皇甫梅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伴尿微白蛋白(uAIb)、肾小球滤过率(GFR)轻中度减退的病人使用氯沙坦钾对血压、uAIb、GFR的影响.方法:30例平均年龄74.5岁高血压伴uAIb及GFR轻中度减退的病人,在7天洗脱期后,进行24周口服氯沙坦钾50mg/d或氯沙坦钾50mg/d+双氢克尿噻(DHCT)12.5~25mg/d的治疗.治疗前后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uAIb、双肾B超、GFR(99mTc-DT-PA肾动态显象及GFR测定).结果:24周平均动脉压下降21.94mmHg(P<0.01),uAIb下降29.38%(P<0.02),GFR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使用氯沙坦钾降压疗效好,且在uAIb降低时对GFR无明显影响,显示出其对肾脏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康建强;胡洁;王一尘;潘志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心房颤动可引起心房电生理特性的改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度的改变.此外,心房电生理特性的改变也可以诱发房颤,并使房颤得以持续.P波离散度能较好地反映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度,可作为临床预测房颤及其治疗效果的简易指标.
作者:吴小盈;邓玉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福辛普利与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心脏病(高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8例高心病患者随机单盲分为福辛普利组和依那普利组,每日早晨分别口服福辛普利10mg或依那普利5mg,2周后若坐位收缩压≥160mmHg和(或)坐位舒张压≥95mmHg者,则剂量加倍,4周后血压仍达上述水平则加服双氢克尿噻25mg/d,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用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测定二尖瓣口及瓣下3cm处左室内的舒张期充盈速度E0、A0及E3,计算E0/A0、E3/E0,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经治疗后E0、E0/A0及E3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与P<0.05),E3/E0升高更明显(P<0.001与P<0.01).福辛普利效果较依那普利更显著.结论:福辛普利可较显著地改善左室的舒张功能.
作者:张顺遂;冯清;胡莉梨;梁艳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文概述了心血管疾病心肌线粒体呼吸链改变的研究现状,呼吸链结构、功能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呼吸链异常的原因及治疗学意义.
作者:吴强;李隆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血压的昼夜节律是人体中众多生物节律之一.本文概述了正常人的血压昼夜节律及不同疾病状态时血压节律的变化,并且列举了血压节律调节的相关因素和中枢神经系统对血压节律的调节.
作者:陈安;杜立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氨力农改善冠心病(CHD)患者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的CHD患者30例,以氨力农静脉滴注,用左心室造影法测定用药前后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用左心导管持续监测用药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主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ASP、ADP).结果:氨力农静脉滴注后CO、EF明显提高(P<0.01),LVEDP、ASP及ESV显著降低(P<0.01).结论:氨力农可显著增加心排量,降低前后负荷,改善心肌缺血,提示其对CHD患者具独特的改善血流动力效应.
作者:郑宏超;吕宝经;徐伟平;舒红;朱玉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纤溶酶原激动-抑制系统参与新生内膜的发生及其程度,且通过生长因子调节,在PTCA后再狭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纤溶酶原激动-抑制系统与新生内膜增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臧红云;韩雅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年来,Adducin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通过对米兰高血压鼠及其正常对照系的研究,从肾小管细胞膜离子转运功能的差别直至分子水平的缺陷,膜骨架蛋白Adducin被认为是导致血压差异的重要原因.
作者:李超;党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