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葛静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的生命健康,食品检验关系民生问题.食品检验是一项追求精准的工作,食品检验的准确性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人员素质、实验准备、样品处理等,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提高食品检验的准确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明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滁菊功能性饮料其色泽清亮,有明显且浓郁的菊花香气,味道甘甜醇美,清淡爽口,有良好的清热解暑功能,既有清凉饮料的功能,又有良好的保健功效.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抗炎作用、抗菌作用、抗病毒能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其配方优化则能得到更好的感官性状,容易被大众接受,发挥其功能性.
作者:张涛;葛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样品管理是食品检验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其管理是否妥当直接决定着食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本文主要对食品检验中样品管理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对策.
作者:张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就当前阶段而言,我国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还存在着市场准入机制不完善、检测监督不到位、检测方法不够科学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食品检验检测的效率.基于此,国家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从而保证食品安全.
作者:叶新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近年来,市场上不断出现假羊肉、假牛肉.无良商家利用价格便宜的鸡肉、鸭肉、猪肉甚至老鼠肉等,用香精、香料等原料调制出类似于羊肉、牛肉的气味来贩卖,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甚至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黄金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为积极配合国家的节能减排计划,降低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食品生产企业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制定低碳发展的战略规划,并率先建立起低碳管理体系与运行低碳管理的新模式.本文从碳排放量核算、低碳管理和低碳技术应用三方面进行阐述,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低碳发展的示范,以帮助其建立起低碳管理体系,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作者:陈震东;张延杰;胡志高;吴惠婵;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采用全自动葡萄酒成分分析仪测定葡萄酒中总二氧化硫,检测过程中自动完成加样本、读空白、加试剂、反应显色、比色检测和数据处理等步骤.与国家标准推荐的碘量法对比, RSD小于1.1%,同时测定了样品的加标回收,回收率为94%~105%,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该法具有无需样品前处理、样品和试剂耗量少、灵敏度高等优点,适合于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分析,是一种高效、准确、快速的分析手段.
作者:贺丽娜;徐淑飞;崔晓辉;荆甫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植物油的制取和实际加工技术也在有效升级,如何借鉴传统工艺的技法,实现新型技术的优化,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食用植物油提取方法的具体流程分析入手,集中阐释食用植物油制取和加工技术的进展,旨在为加工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作者:孙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为分析及检测牛奶中的酰胺类除草剂残留,以提升对奶制品产业的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采用分散液液微萃取+气质联用法,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6890/5973N)作为分析仪器,分别对牛奶中的酰胺类除草剂的残留进行分析检测.分析出了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在佳的实验条件下优化了萃取结果,分别选取萃取剂(四氯化碳40.0μL)、分散剂(甲醇1000.0μL),萃取时间设为60 s,得到酰胺类除草剂的添加回收率为66%~104%,RSD不足8.2%.可见,使用该种萃取方法灵活度较高,可以有效萃取牛奶中的酰胺类除草剂,在实际的牛奶萃取应用中具有相当高的可操作性.
作者:杨应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食品添加剂在各个行业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肉制品行业也不例外,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了肉制品行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科学合理,不仅能够保证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与卫生问题,有效延长食品保质期,同时还能起到改善口味和提高营养价值的作用.为了促进肉制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肉食加工行业将更多的应用食品添加剂.
作者:李玉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为体现《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诚信、保护客户机密、文件控制、报告管理等质量管理要求,通过阐述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报告系统软件流程设计,建立从检测、审核、签发的检验检测报告分级审批程序,全程实行电子化监控,探索将质量管理要求植入到检验报告系统中.
作者:刘丽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进而人们愈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基于此,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也备受相关人士的关注.本文就针对常见的几种现代生物技术,分析其在食品检验中的具体应用,并指出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白永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枸杞是传统的中药,具有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的功效.研究发现,枸杞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多糖、氨基酸、生物酶,可以改善人体的生理功能.在我国的枸杞生产产地中,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不同枸杞的品质具有差异性.因此,在枸杞的加工和储存中,需要鉴别枸杞的产地,并检测枸杞的品质,以便保证枸杞的佳使用效率.在本文研究中,通过PCA模型和SIMCA模型鉴别枸杞的产地,之后通过化学检测的方式检测枸杞中水分、多糖和粗脂肪的含量,以便确定枸杞的品质.
作者:庾秋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冷冻食品在存放过程中会受微生物、酶、氧气等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不良变化,大大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缩短了冷冻食品的保鲜时间,食用已变质的食物后可能会出现食物中毒现象.虽然冷冻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有效贮存食物的方法,通过低温抑制很多霉菌的滋生,从而大限度保存食物的新鲜程度,但冷冻并不能完全抑制化学反应,很多质变反应在低温条件下仍然以较低的速度进行.因此,在冷冻食品中添加防腐剂减缓腐败是常用的方式.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用天然物质防止食物变质的研究越来越多.
作者:樊振江;孟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地球上铝的含量十分丰富,仅次于氧、硅,居第三位.食品中的铝,一部分是来自食物原材料本身,另外一部分是通过食品加工所用的器材和大地土壤等污染带入食品.铝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健康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有医学研究表明,过多摄入铝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在1989年就明确将铝定义为食品污染物而加以控制.长期摄入铝盐不仅影响磷、钙代谢,更主要的是阻滞神经递质传导,引起脑的神经细胞功能萎缩、神经元变形,甚至造成儿童智力发育缓慢、老年痴呆症,还可以导致脾脏、肝、肾和骨骼方面的疾病.
作者:韩春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食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需求,食品问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在我国人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上,食品安全问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频繁发生,导致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失去了安全感.在几次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中,都将我国食品监管方面存在的缺陷暴露无遗,深入调查结果表明,发生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与食品安全监督方面的工作有不可忽视的联系.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作者:郭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加碘食盐碘含量检测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碘含量检测的准确性则关系到加碘食盐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实际的检测中碘含量检测准确性容易受到影响,造成了对加碘食盐合格性判断的失误.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影响加碘食盐碘含量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及改进措施,首先分析了加碘食盐碘含量测定取样方法,同时通过试验的方法对加碘食盐碘含量实施检测,其次对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重点就直接滴定法中影响碘含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后论述了提高加碘食盐含量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改进措施.
作者:蒋森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微波技术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项物理应用技术,家庭中常用的微波炉就是运用微波技术加热、加工食品的好应用.微波食品加工具有很多优势,如加热速度快、均匀性好、热效率高和易于控制与操作等特点.基于以上优点,在粮食和蔬菜等食品领域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微波加工食品的逐渐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对食品工业规模化生产和提高食品加工效率、产值和科技含量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微波技术毕竟是一项新型技术,微波加工食品的安全性又与人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和分析食品微波加工问题十分必要,不仅可以打消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顾虑,还可以提高食品企业对微波加工的认知,进而规范食品行业微波加工程序和方法,大限度地保护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作者:王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沙棘,别名沙枣、达普、吉汉、酸柳果、酸柳、其察日嘎察,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的一种耐干寒、耐盐碱、耐贫瘠、生命力极强的落叶灌木或乔木果树.我国是世界上沙棘资源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西南等地.沙棘是药食同源的植物,早在唐代,沙棘就已被蒙医、藏医、维医用于治疗多种疾病.随着科技进步,人们通过进一步研究沙棘,发现了其更多的活性因子与药用价值,将沙棘开发为多种功能性食品.
作者:刘君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