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杏石甘汤对重症肺炎肺功能及微观指标的影响

程永华;彭书玲;王元元;杨自生

关键词:重症肺炎, 麻杏石甘汤, 肺功能, 免疫功能, 微观指标, 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麻杏石甘汤化裁辨治对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微观指标、病情进展影响性,为重症肺炎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12例,按照入组顺序编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化裁辨治.2组均连续治疗2周(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RR)、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2)、大呼气中段流量(maMMF)、氧合指数(IO).微观指标:红细胞分布宽度(RWD)、血小板分布宽度(PWD)、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病情变化指标: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PIS评分情况.比较2组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和预后结果.结果:2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P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RR、FVC、FEV1、maMMF、IO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观察组RWD、PWD、HMGB1、TNF-α、PCT、IL-6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0 d内死亡4例,死亡率7.14%,对照组死亡7例,死亡率12.50%,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辅助西药化裁治疗重症肺炎能降低患者炎性反应、呼吸功能,减缓病情进展,更具优势,可有效提升患者预后,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世界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肾炎康复片与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与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肾功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MsPGN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疲倦乏力、口干、盗汗、浮肿、蛋白尿及血尿等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肿瘤坏死因子(TNF-α)、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尿蛋白(UAER)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与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治疗MsPGN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及肾功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疗效明显.

    作者:董艳华;朱桂栋;王琳琳;王凤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健脾固肾化瘀组方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对临床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及肾脏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脾固肾化瘀组方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肾脏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及病房的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片(20 mg/次,口服,3次/d)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固肾化瘀组方,1次/d,2组患者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2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肌酐(Scr)、胱抑素C(CysC)、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Ⅳ型胶原(CⅣ)指标以及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尿蛋白、Scr、CysC、TIMP-1、TGF-β1、CⅣ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固肾组方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降低尿蛋白,还可以有效改善血清肾功能指标与肾脏纤维化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吕树泉;宋慧丽;韩中千;张淑芳;苏秀海;王元松;于文霞;刘爱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氧化石墨烯作为抗肿瘤药物纳米载体的性能研究进展

    氧化石墨烯由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现已在各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肿瘤治疗方面,其常被用作抗肿瘤药物的载体.鉴于其表面丰富的修饰位点,可有目的性地对其表面结构进行改造与修饰以更好地发挥其载药与释药作用.本文综述了部分国内外对其结构改造方面的研究以及将其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旨在为今后进一步开发其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钟余特;赵立春;唐农;冷静;宋策;王雪;于培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黄连碱改善脂肪肝SD大鼠模型的效应及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黄连碱对脂肪肝SD大鼠模型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探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养构建SD大鼠脂肪肝模型,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黄连碱低、高剂量组(10 mg/kg、50 mg/kg),给药30 d,分析大鼠体重、肝指数、三酰甘油(TG)、肝功能(ALT,AST)及肝脏病理等指标;采用人肝癌HepG2细胞系,蛋白免疫印迹法(WB)观察黄连碱对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蛋白的表达,反转录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分析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1)mRNA、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mRNA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细胞内AMP的含量.结果:与高脂饮食组比较,黄连碱低、高剂量组均降低了TG水平、改善AST以及肝脏组织学形态,且黄连碱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在HepG2细胞中,黄连碱显著提高AMP的浓度,激活AMPK蛋白磷酸化表达,上调CPT-1 mRNA的表达,抑制HMG-Coa mR-NA的表达.结论:黄连碱具有显著改善大鼠脂肪肝的效应,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AMP的浓度,激活AMPK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王妮华;王琼熠;范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HPLC-DAD法测定八味茵术颗粒剂中6,7-二甲氧基香豆素、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的含量

    目的:探讨八味茵术颗粒剂中6,7-二甲氧基香豆素、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取DIKMA Diamonsil 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30℃,DAD检测(200~400 nm):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检测波长为340 nm,白术内酯Ⅲ的检测波长为220 nm,白术内酯Ⅰ的检测波长为275 nm.进样量为5μL,流动相为水(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结果:6,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0.1~1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0000)、白术内酯Ⅲ在0.1~1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0000)、白术内酯Ⅰ在0.1~1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0000),其精密度、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结论:本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可有效用于八味茵术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陆麟;王卓君;戈大春;钱浩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临床文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基于临床文献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证型、证素及舌脉分布特征,深入分析其病因病机,为NAFLD的中医药辨证施治提供循证支持.方法:检索3大中文数据平台(CNKI、WANGFANG DATA、VIP)2006—2017年(共12年)发表的NAFLD中医药临床研究文献共2297篇,严格遵循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得到符合要求的77篇文献,并对其从发表时间、地域、文献质量、证型、病性和病位证素多维度进行评价.结果:1)近年来NAFLD证候相关发文数量呈上升趋势,以沿海地区发文数多;NAFLD中医证候类文献类型以描述性研究(57.14%)和病例对照研究(31.16%)为主,随机对照(9.10%)和队列研究(2.60%)较少,文献质量参差不齐;2)剔除低质量文献(9篇),对中高质量文献(68篇)进行统计分析,NAFLD主要证型为:肝郁脾虚证(22.37%)、湿热蕴结证(21.96%)、痰瘀互结证(12.73%)、痰湿内阻(8.85%)、湿浊内停(7.87%)和肝肾不足(5.80%);3)主要的病性证素依次为湿(24.32%)、气滞(15.38%)、气虚(14.81%)和痰(14.22%);主要病位证素依次为肝(48.12%)、脾(39.03%)、肾(12.43%)、胆(0.32%)和胃(0.10%);舌脉以淡红舌、白腻苔、脉弦为主.结论:1)NAFLD证型随疾病的进展变化阶段呈现不同,初期以实证为主,中期呈虚实夹杂,后期以虚证为多见,虚实间常相互转化.病变脏腑主责之肝,与脾、肾等有一定相关性.湿、气滞、气虚、痰是NAFLD关键病性证素.2)NAFLD高水平和高质量研究不足,需开展多区域、多中心、大样本中医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以期为NAFLD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循证依据.

    作者:李敏谦;林育;项磊;朴胜华;郭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健脾生血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索健脾生血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的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同济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贫血患者1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给予健脾生血片治疗,3片/次,3次/d,疗程3个月;对照组给予生血宝合剂治疗,15 mL/次,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调素(Hepcidin)、血清IL-1β、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C反应蛋白(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量表(MLHFQ)和不良事件.并随访2组心血管事件次数,住院次数与全因死亡率.结果:观察组72例患者完成了前3个月的治疗,随访期间脱失2例;对照组治疗期间1例患者退出研究,随访期间脱失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贫血有效率98.6%,对照组有效率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计数和网织红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铁调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蛋白水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1β、血清TNF-α、血清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6 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量表(MLHFQ)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异常,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随访,观察组心血管事件人均发生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但2组住院次数和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生血片可有效治疗心力衰竭伴贫血,减少心血管发生次数,并且安全性良好,其作用机制与提供准确足量铁元素、抑制铁调素表达,抑制慢性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李贵平;欧阳慧;杨晓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银屑灵片对银屑病肥胖患者血清瘦素动态表达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银屑灵片对寻常型银屑病肥胖患者血清瘦素动态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男性银屑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外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口服银屑灵片,连续用药2个月.观察2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后1、2个月评价中医证候积分、皮损程度及体重指数(BMI),以及血清瘦素的动态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3%,较对照组的73.3%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1、2个月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BMI与皮损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治疗2个月的中医证候积分、BMI与皮损PAS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后1个月(P<0.05),组间比较以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治疗后1个月(P<0.05),组间比较以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银屑灵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BMI,减轻银屑病皮损斑块的严重程度,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瘦素水平以调节机体的代谢状态,通过调节瘦素水平从而降低IFN-γ水平,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作者:邓家侵;何伟;危建安;刘全知;伍慧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WHO国际植物药监管合作组织(IRCH)第二工作组章程介绍

    国际植物药监管合作组织是由WHO与多国政府发起成立的国际性合作组织,致力于通过完善植物药监管规章,保护并促进公众健康与安全.我国为该组织下属第二工作组(WG2:Quality control of herbal materials and products(including reference standards)的主席国,针对植物药对照物质开展合作和交流,以加强植物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保障用药安全有效.本文对作者起草的WHO国际植物药监管合作组织(IRCH)第二工作组章程的英文全文加以介绍,以期为相关国际交流和合作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聂黎行;戴忠;马双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复方中药强骨饮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愈合程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强骨饮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愈合程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广东省汕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中药强骨饮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尿脱氧吡啶酚(DPD)水平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ALP、DPD水平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腰椎L1~L4、大粗隆骨密度和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椎L1~L4、大粗隆骨密度和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期间,观察组再发椎体骨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中药强骨饮治疗可有效改善OVCF患者骨代谢及骨密度,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感及促进患者骨折愈合,且可有效降低再发椎体骨折的风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东生;苏先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糖脂代谢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现代文献研究

    目的:分析糖脂代谢相关疾病文献的证候分布规律,归纳临床常见证型及证候要素,进一步阐释病因病机.方法:检索CNKI(中国知网)2006—2016年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脂代谢相关疾病构成的主要证型分别为气滞痰浊证、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占所有证型比例的75.33%;主要病性证素为气滞、湿、瘀、阴虚、热、气虚、阳虚,占病性证素比例的90.1%;病位证素主要为肝、脾、肾,占病位证素比例的84%,其中与肝相关的证候多,为30%.结论:糖脂代谢相关疾病证候类型以气滞痰浊证多见,其次为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病性类证候要素虚实夹杂,主要以气滞、痰、湿、阴虚、热为主;主要病位依次为肝、脾、肾.

    作者:黄婧文;郭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中医要素分析以及源于精气理论运用肺岩宁方治疗肺癌

    目的:探讨肺癌的中医症候要素分布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源于精气理论的肺岩宁方对中医要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潍坊市中医院肿收治的肺癌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病理学调查方法对118例对象进行阴虚要素、阳虚要素、气虚要素、血虚要素及无虚症要素5种要素类型分型分析,分别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分析各要素与年龄、性别、病程、ECOG评分、治疗方法、病理类型及肿瘤位置的关系,并观察肺岩宁方对各中医要素的影响.结果:肺癌的中医要素以阴虚及气虚要素为主,占总要素的94.07%;阳虚要素与放疗、手术有关(P<0.05);血虚要素与病程、ECOG评分、手术有关(P<0.05);气虚要素与ECOG评分有关(P<0.05);肺岩宁方对阴虚及气虚要素改善明显(P<0.05).结论:阴虚要素及气虚要素在肺癌的中医要素分布上占主导地位,具有显著性;肺岩宁方对改善精气两亏型肺癌患者的症状及生命质量上有显著的疗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崔涛;王广春;蔡新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糖脂代谢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初步研制

    目的:研制糖脂代谢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使软指标量化和便于统计,为更加综合、客观地评价糖脂代谢病的临床疗效提供一种测评工具.方法:遵循国际量表研制程序规范,结合现代医学模式和中医理论,以及糖脂代谢病临床诊疗经验,构建糖脂代谢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概念框架;主要通过对糖脂代谢病患者的访谈提出条目,结合查阅文献、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条目进行初筛,然后进行小范围试用及预调查,对条目进行修改和筛选,形成调查量表初稿;用量表初稿进行临床调查,回收466例有效资料,采用条目分布法、离散趋势法、Cronbach′sα系数法、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t检验法和项目反应理论等7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条目进行筛选,形成糖脂代谢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结果:研制出包含生理、心理、社会和治疗4个领域,共54个条目的糖脂代谢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其中生理领域36个条目,心理领域6个条目,社会领域3个条目和治疗领域9个条目.结论:糖脂代谢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初步研制过程严谨可靠,可用于临床做进一步性能测评.

    作者:李硕;郭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麻杏石甘汤对重症肺炎肺功能及微观指标的影响

    目的:分析麻杏石甘汤化裁辨治对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微观指标、病情进展影响性,为重症肺炎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12例,按照入组顺序编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化裁辨治.2组均连续治疗2周(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RR)、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2)、大呼气中段流量(maMMF)、氧合指数(IO).微观指标:红细胞分布宽度(RWD)、血小板分布宽度(PWD)、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病情变化指标: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PIS评分情况.比较2组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和预后结果.结果:2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P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RR、FVC、FEV1、maMMF、IO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观察组RWD、PWD、HMGB1、TNF-α、PCT、IL-6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0 d内死亡4例,死亡率7.14%,对照组死亡7例,死亡率12.50%,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辅助西药化裁治疗重症肺炎能降低患者炎性反应、呼吸功能,减缓病情进展,更具优势,可有效提升患者预后,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程永华;彭书玲;王元元;杨自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益气活血方联合三联疗法对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炎性反应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方联合三联疗法对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炎性反应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CAG患者16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益气活血方,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炎性反应递质、血液流变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观察组痞满、脘痛、纳呆、嗳气、乏力、上腹压痛及舌象的总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皮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32(IL-3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的8.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血瘀型CAG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安全有效,并对其机体的炎性反应和血液流变学也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国庆;刘红军;梁素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动物模型移植人源肠道菌群在中医药防治糖脂代谢病中的关键技术和挑战

    糖脂代谢病是影响和危害全球公共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糖脂代谢病和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改变密切相关.但是,临床研究很难在人群进行干预试验揭示肠道菌群改变与疾病核心机理的因果关系.因此,动物模型移植人源肠道菌群成为揭示中医药等干预策略或临床特征与肠道菌群改变因果关系的关键研究策略之一.动物模型移植人源肠道菌群研究方法主要包括4个主要步骤:1)采集观察组和对照人群的的粪便,进行移植菌液制备;2)广谱抗生素诱导的条件性无菌小鼠诱导;3)运用整体菌群或经宏基因组学分析鉴定出的特异性菌属,移植到条件性无菌小鼠后,进行代谢性疾病动物模型诱导;4)比较分别接受干预组和对照组人源肠道菌群移植小鼠的糖脂代谢表型.作为肠道菌群研究领域的前沿方法之一,动物模型移植人源肠道菌群为中医药防治糖脂代谢病提供了新思路和线索.

    作者:吴佳铭;高翔;谢抗;荣向路;叶得伟;郭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康复新液防治口腔疾病的研究进展

    康复新液为美洲大蠊的乙醇提取物,主要功效为通利血脉、养阴生肌,具有促进创面修复愈合、抗炎、消肿、镇痛、调节免疫功能、抗菌、抗肿瘤及抗氧化等作用,且其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因此,康复新液广泛应用于口腔疾病等的防治,现就近5年康复新液在口腔疾病防治中的临床疗效进行综述,并初步探讨其作用物质基础与机制,旨在为其临床应用的拓展与合理性、药效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机制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作者:桑文涛;余芳蓉;杨泽越;黎聪;罗学虎;钟未;曾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确定预后因素和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人群,为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三科收治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74例,根据治疗手段分为化疗组19例,中药组21例,中药联合化疗组34例.结果:中药组、化疗组和联合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61、521和769 d,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39、195和245 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9%、67%和67%,3年生存率分别为27%、16%和37%,5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17%.单因素分析得出中药静脉治疗≥8疗程或口服中药≥6月(P<0.01,r=0.48)、靶向治疗时间≥1年(P<0.01,r=0.33)和并发症(P<0.01,r=-0.28)为预后影响因素.对靶向和化疗进行分层后,仍得出中药干预为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同样得出中药干预(OR=0.09)和靶向治疗(OR=0.15)为预后影响的独立因素.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为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群体带来获益.

    作者:黄婉怡;赵丽红;田建辉;徐蔚杰;周蕾;姚逸临;慕晓艳;肖凌;刘吟絮;朱丽华;侯宛昕;尤圣富;李和根;周之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北京市隆福医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2组均行髋关节置换术并进行围手术期基本预防措施,对照组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活血舒筋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2组术前、术后3 d、14 d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统计2组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观察术前及术后2组髋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 d 2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明显降低,术后14 d观察组D-二聚体、Fib水平明显降低,PT、APTT明显升高(P<0.05),且2组术后3~14 d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显著升高,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法(VAS)显著降低,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低DVT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周海涛;闫志刚;李永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针灸治疗经行头痛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针灸治疗经行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经行头痛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针灸治疗与单纯针灸治疗2种方式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4).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一氧化氮(104.65±12.41)μmol/L、人前列腺素F2α(PGF2α)(27.13±9.59)pg/mL、人前列腺素PGE2(PGE2)(32.66±5.48)pg/mL与PGF2α/PGE2(0.85±0.22).对照组一氧化氮(92.39±13.85)μmol/L、PGF2α(33.84±10.51)pg/mL、PGE2(27.78±3.45)pg/mL与PGF2α/PGE2(1.17±0.43).观察组治疗后升压素(AVP)(173.36±15.35)pg/mL、纤维蛋白原(3.04±0.28)g/L、以及内皮素-1(ET-1)(85.94±13.27)pg/mL.对照组治疗后AVP(182.18±22.45)pg/mL、纤维蛋白原(3.84±0.39)g/L、以及ET-1(102.81±16.02)pg/mL.观察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15.95±0.38)分和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3.84±0.24)分.对照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15.79±0.42)分和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6.85±0.37)分.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改善值(1.57±0.68)分与疼痛时间改善值(1.56±0.59)分,对照组疼痛程度改善值(1.10±0.45)分与疼痛时间改善值(1.08±0.29)分.观察组治疗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4.15%.对照组治疗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5.00%.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针灸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提升血清一氧化氮与PGE2水平,降低凝血率,防止瘀血导致脑部血液循环不通造成的经行头痛.

    作者:缪冬梅;王智强;龚琳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世界中医药杂志

世界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