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凤艳;常克
目的:本研究观察消心痹方治疗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疗效,评价其对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及HRV(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HCM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消心痹方口服,2次/d,2组疗程均为90 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超声心动图指标、心率变异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比较观察组乏力、气短、心悸、水肿、胸闷、食欲不振症状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指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V各项指标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HRV各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心痹方联合西药能够很好地改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呼吸困难、乏力、水肿、气短等中医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心率变异性,抑制交感神活性有关.
作者:张竹华;翟军鹏;戴梅;褚福永;韩垚;田伟;李腾飞;胡馨;张大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寻找紫草油或复方紫草油的研究方向.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建立数据提取表,筛出135篇治疗组为紫草油或复方紫草油的对照研究文献,并从多角度对135篇文献进行计数.结果:1)按研究方向计数:动物实验研究3篇,临床观察研究132篇,其中涉及作用机理研究仅5篇.2)按治疗的疾病种类计数:尿布皮炎、皮肤创面、黏膜损伤、烧烫伤报道多,其次为压疮、放射性皮炎,再次为湿疹、失禁性皮炎.3)按治疗组的治疗方案计数:联合用药的91篇.4)按紫草油或复方紫草油的制备方法计数:浸泡和高温2法联用的66篇.5)按辅料油品种计数:使用麻油的71篇.6)按紫草油或复方紫草油具有批准文号计数:仅12篇.7)按复方紫草油的药物组成计数:除紫草外,出现频率超过20次的药物仅有冰片、白芷、地榆、黄柏.结论:紫草油和复方紫草油外治疗效肯定,联合用药能增强其疗效;其作用机理研究亟待加强;其临床联合治疗方案、制备方法、辅料油的品种、制剂市场管理及复方紫草油的组方都有待规范.
作者:李陈;常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及抗心绞痛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8周.治疗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血小板活化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改善显效比例及总有效率均显著升高,无效比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FBG、2 h PBG、HbA1c及TG、TC、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2组HDL-C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仅PAC-1及MAR降低(P<0.05),而观察组LAP、CD62P、PAC-1及MAR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心舒胶囊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明显抑制血小板活化,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唐宏霞;董陆玲;王新婷;张贵山;宗晓春;杨秀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小儿过敏性紫癜早期多为风热伤络证和血热妄行证,病理因素主要在于热,兼有风邪、血瘀,刘教授治疗其概括为治火、治风、治血,故早期治疗当以清热解毒、凉血祛风和活血化瘀为主,加以体外培育牛黄辅治,辨证施治疗效显著.
作者:王文广;刘晓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刀松懈术联合手法对脊柱侧弯的治疗有效性,并做随访记录.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脊柱侧弯患者34例,并分为2组,观察组使用针刀松懈术配合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佩戴支具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以及在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和Cobb角矫正效果,对针刀松懈术联合手法使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2.35%,且前者的治疗效果为优的患者高达70.59%远远大于后者的29.41%,P<0.05;但是观察组平均评分更低为(2.6±0.5),对照组为(4.8±1.9)分,P<0.05;观察组矫正率为50.4%,对照组的平均矫正率为20.7%,P<0.05,2组治疗前后Cobb角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进行随访,观察组平均身高增加了(5.1-0.6)cm,对照组为(4.6±0.7)cm,P>0.05.结论:针刀松懈术联合手法治疗不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还能起到一个良好的矫正效果,增加身高,提高预后,是一个可靠的、有效的治疗脊柱侧弯的方案.
作者:聂宇;周纳新;吴星火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温阳利水化瘀法联合腹腔化疗治疗胃癌腹膜转移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胃癌腹膜转移性腹水病患92例,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2组患者均给予腹腔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阳利水化瘀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7.39% (31/46),显著高于对照组41.30% (19/46);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9.13% (41/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57%(32/46);治疗前2组KP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分别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为(82.9±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7.5);治疗前2组IL-6以及TNF-o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分别治疗后观察组IL-6以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利水化淤法联合腹腔化疗治疗胃癌腹膜转移性腹水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参虎半夏汤联合CF/DCF方案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期间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气虚毒蕴型ⅢB-Ⅳ期胃癌病患者6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参虎半夏汤联合化疗)和对照组(化疗),每组33例.观察2组临床症状、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浓度等临床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的KPS评分、生活症状积分、生存期、肿瘤大小及E-cadherin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症状积分、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虎半夏汤可能通过诱导E-cadherin表达,抑制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抑制肿瘤细胞侵袭浸润,减小瘤体,进而改善气虚毒蕴型ⅢB-Ⅳ期胃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马亚丽;马纯政;刘培民;孙宏新;黄莉;孙明月;张娟;闫喜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玉米须多糖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为自变量,以葡萄糖为对照品,以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实验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建立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数学模型.结果:实验研究表明,超声时间对玉米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比较显著.结论:终优选的超声波提取玉米须多糖工艺为:超声时间32.94 min,超声温度60.17℃,料液比1∶24.79,在此条件下,玉米须多糖提取率的理论值为5.5318%.
作者:侯敏娜;李永梅;辛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功能性肠病便秘患者和腹泻患者以及肠癌患者的穴位敏化出现部位,并对敏化穴位的大小进行比较判断.方法:采用电子Von Fray测定了功能性肠病、肠癌以及健康受试者的与胃肠疾病相关的13个穴位及其周围1寸、2寸、同神经节段的参照点的压痛阈值,并和穴位异神经节段的参照点进行比较,获得穴位的相对压痛阈值,再和健康志愿者的相对压痛阈值进行比较,分析功能性肠病和肠癌患者体表相关穴位压痛阈的变化和敏化面积的变化.结果:3组患者的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曲池等穴位,其压痛阈值显著低于健康受试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穴位的敏化.其中以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穴的敏化范围扩大,在旁开2寸处,仍出现显著痛敏,和健康受试者的痛阈值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池穴的穴位敏化范围主要集中在旁开1寸区域,和健康受试者比较痛阈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旁开2寸处压痛阈值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癌组的大肠俞,阴陵泉两穴出现显著的穴位敏化和敏化范围的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功能性肠病患者的此二穴痛阈值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功能性肠病和肠癌患者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出现穴位敏化和面积增大,此外肠癌患者在曲池,大肠俞及阴陵泉出现穴位压敏和面积扩大.
作者:漆学智;陈李圳;阚宇;张晓宁;何伟;宿杨帅;王晓宇;景向红;朱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常克,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医药儿科分会副会长;全国中医儿科、中西结合儿科、世中联儿科、高教儿科及新药评审委员会常委;国家第六批中医药名老中医师承指导老师,国家中管局首批国优人才.四川省名中医及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医学会、中医药学会、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及儿科常委.国家十二五、十三五本科及研究生规划教材《中西医儿科学》主编,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副主编;大型中医工具书《实用中医儿科学》副主编.发表论文65篇,出版个人专著6部,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培养博士、硕士生90名,国家及省市级师带徒弟子12人.现任成都中医药大学教研室及附属医院儿科主任.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比较经不同的药物方案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K)患者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确诊为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ftheknee,OAK)的初治患者共103例(132膝).男性/女性为1.24:1 (57/46).平均年龄(43.60±10.35)岁.平均病程(20.1±3.4)个月.将全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l组和观察2组,均经患肢制动、辅以超声下关节腔抽取积液或和关节腔冲洗治疗等.并分别经不同的药物方案治疗,其中观察1组:应用解热镇痛类药布洛芬缓释胶囊(早晚各1次口服,1片/次),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1片/次,3次/d).观察2组:在观察1组治疗基础上额外应用针灸治疗和推拿理疗(隔天1次,3次/周).疗程均为6周.考察治疗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组在治疗后2周、4周、6周的膝关节综合评分和治疗后6周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方面,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在观察1组和观察2组分别为9.62%和7.69%)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P=0.63,>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抗炎镇痛类等西药再联合中医的针灸和推拿按摩疗法,可以获得良好的缓解疼痛的效果,并明显改善患肢膝关节的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高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基于“肺鼻同治”观察麻杏石甘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取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86例,通过选取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麻杏石甘汤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过敏性鼻炎患者症状并进行评分和疗效指标;肺功能检测肺大小气道功能,包括PEF%、FEF25%、FEF50%、FEF75%和MMEF75/25%;血清免疫球蛋白IgE检测和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表达情况.结果:1)治疗前2组过敏性鼻炎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肺功能PEF%、FEF25%、FEF50%、FEF75%和MMEF75/25%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数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E和CD4 +/CD8+反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CD3+、CD4+、CD8+百分数增高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E和CD4+/CD8+的降低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基于“肺鼻同治”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效改善患者喷嚏、鼻涕等症状,改善肺大小气道功能,其疗效机制可能与下调IgE的表达水平及纠正T淋巴细胞亚群的紊乱有关.
作者:马登殿;孙聚兴;马林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脂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血脂、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华中师范大学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4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4例.2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血脂康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HDL-C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IL-6、IL-18和ET水平均显著降低,NO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3%,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降低炎性反应,同时也可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邹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我国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已知多重因素导致了IBD的发生与发展.近研究发现,精神情志的应激因素也参与其中,并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探讨精神应激因素对IBD患者影响的作用机制,及时发现精神应激因素并积极干预治疗,可以缓解IBD患者的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就精神应激因素对IBD影响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IBD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傅志泉;李珍;赵思宇;刘欣燕;曹红燕;李清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和解泄热安神法方药对乙醇依赖症大鼠戒断行为的干预作用.方法:21只雄性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除正常组大鼠外,其余均采用饮用含乙醇饮水(6%,v/v)21 d复制乙醇依赖症模型.之后采用和解泄热安神方药灌胃观察组、纯净水灌胃对照组大鼠共7天,灌胃期间仍饮用含乙醇饮水.第29天起撤除含乙醇饮水,所有大鼠均饮用纯净水,观察记录大鼠乙醇戒断行为.整个实验期间观察大鼠精神状态、活动、记录周体重变化及日饮水量.结果:随着乙醇依赖大鼠的戒断时间延长,戒断行为评分逐渐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的戒断行为评分明显升高(P<0.05),于戒断后6h行为表现明显并持续至24 h.观察组行为评分介于二者之间,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解泄热安神法方药可以减轻乙醇依赖症大鼠的戒断行为评分,缓解乙醇戒断症状.
作者:张晓霞;杨玲;薛晓轩;余轶群;王志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显著上升,脾虚是其常见的辨证分型,现代研究表明导致结直肠癌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肠道菌群,本文通过总结归纳文献,分别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结直肠癌的关系、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结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肠道菌群与脾胃的关系等阐述肠道菌群失调与脾虚型结直肠癌之间关系进展,为肠道菌群研究和结肠癌的防治提供新理论参考.
作者:戴玲玲;侯爱画;毛俊俊;孟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近年来,雾霾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与之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也随之增高.雾霾对于人体的影响和危害不可小觑.本文通过参阅近五年来国内外医学类期刊杂志中有关的报道及研究成果,从病因病机、治法治则、辨证论治、预防保健等方面对与雾霾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认识与治疗进展进行阐述,旨在综述雾霾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认识与治疗,为科研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沈熠;苏鑫;姚斌彬;田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荷芪散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伴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深圳市中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A组(中药组)、B组(西药组)、C组(中西药组),每组30例.中药组予荷芪散,西药组予二甲双胍,中西药组予荷芪散加二甲双胍.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指标、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中西药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西药组、中西药组均可显著降低胰岛素(FINS、2 hINS)水平、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 (P <0.01),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 (P <0.01),中西药组比西药组治疗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中西药组能降低血清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P<0.01)、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P<0.05,P<0.01),而西药组仅可降低T水平(P<0.01).结论:荷芪散联合二甲双胍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胰岛素抵抗,调节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
作者:刘玲;赵恒侠;李惠林;楚淑芳;刘雪梅;刘德亮;张学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西安市高陵区中医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 1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针灸组和针药组,每组52,针灸组仅给予针灸疗法,针药组同时给予针灸和中药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不同时间2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治疗后针药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6.15%,明显高于针灸组的81.0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灸组治疗后2~4周H-B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针药组治疗后1 ~4周H-B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明显高于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gA、IgG及IgM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针药组明显低于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针灸结合中药可迅速缓解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张印;邓媛;刘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小儿肠胃康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6期)、CBM、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搜集小儿肠胃康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6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然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3个研究共计1 39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小儿肠胃康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2倍[RR=4.20,95% CI(2.93-6.03),P<0.05].按腹泻类型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小儿肠胃康颗粒治疗秋季腹泻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3倍[RR =4.30,95% CI(2.24-8.27),P<0.05],小儿肠胃康颗粒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3.92倍[RR =3.92,95%CI(2.51-6.11),P<0.05].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与单用其他药物比较,联合应用小儿肠胃康颗粒能显著改善小儿腹泻,特别是秋季腹泻和消化不良性腹泻.但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样本量的限制,当前的结果建议开展更多高质量和大样本的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马融;付竹;曾宪涛;翁鸿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