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镁对去甲肾上腺素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雪;朱文萍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 心肌损伤, 成心肌细胞, 能量储备, 保护作用, 阻抗, 治疗, 心衰, 生理, 临床, 剂量, 坏死
摘要:临床上通常采用去甲肾上腺素(NE)治疗心衰,但超过生理剂量时可造成心肌细胞能量储备耗竭,以至坏死,本文对镁阻抗NE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进行了研究.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对慢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慢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5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康复组88例,对照组71例,2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相同.康复组由专业训练的治疗师给予系统的康复训练,配合针灸.结果采用临床神经功能评分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FAM),2组康复前后评分显示,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慢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提高ADL水平,我们建议积极早期康复治疗,对慢性患者也应尽大的努力争取大限度的功能独立.

    作者:郭雪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临床护士的自我管理

    临床的护理工作绝大多数是护士的单独性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无菌操作是否规范、观察病人是否精心等,是别人很难监督、病人也很难了解的.这些工作特点要求临床护士必须自我管理,加强修养,在工作中自觉的学习和实践.

    作者:李丽;杜长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疗养员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护理

    慢性支气管是一种常见病.由于老年人呼吸道免疫及防御功能减退,急性发作时容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加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护理极为重要.我们对在我科疗养的11名老干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护理,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桃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食管癌的误诊和漏诊

    1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58岁.因进食困难,仅能进流质食物1个月,来院检查,3年前即有反复咽喉梗塞感,症状时轻时重,咽喉及食管钡餐透视均为阴性,诊断为梅核气.经安定剂治疗后能进较软食物,回家半年后症状加重,经当地医院X线检查证实为食管癌.

    作者:王微;张文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护士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一种艺术,具有无穷的魅力.健康人不太需要讲究语言艺术,但对患者来说,语言有着迥然不同的作用.当一个人生病,带着病痛来到医院时,常处于一种陌生、恐惧、抑郁、孤独、焦虑、痛苦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对医护人员的每一句话患者都非常认真.患者从入院到治愈出院,语言存在于疾病诊治过程的整个始末,语言可以给患者带来信任和希望,也可以给患者造成痛苦和绝望.也就是说语言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

    作者:唐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CRP、ESR和WBC的变化分析

    随着自动化仪器在医学检验领域的广泛应用,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有所提高,相关性分析更真实、可靠.本文应用自动化仪器测定了我院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和白细胞计数(WBC),并对该三项指标在手术前后的变化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田林;陶相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需要论在支气管哮喘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疗养期间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病人,应用马斯洛需要理论指导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10例均给予满足生理需要,如支气管解痉药、吸氧等常规医疗护理;治疗组同时给予满足心理和社会需要,如安全、爱与尊重、自我实现等的需要.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哮鸣音消失,全部好转,随访半年无一例复发;对照组仅部分好转,随访半年4例复发.结论需要论在支气管哮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王淑梅;叶凤萍;陈月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9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TCD检测结果分析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ibrobasilar arteryinsufficiency,VBI)是一种常见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脑病.笔者对今年来我院疗养的91例VBI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测结果进行了客观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刚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不典型小脑出血1例

    本文报导了1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疗养期间发生的不典型小脑出血,现就在诊治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伍军姣;孙士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疗养院要承担起飞行员健康教育的责任

    健康医学是社会发展科学进行的客观要求,是人类对健康认识深化的结果.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极大的损害了人们的健康.我国自80年代以后在前10位主要死因中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占37.7%,在前三位中占44.3%.在飞行员这一群体中,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尤为突出.搞好自我保健是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主要手段.

    作者:董婧姝;李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第三状态疗养康复的理论探讨

    目的探讨第三状态疗养康复的理论.方法应用应激、健康能级跃迁理论,利用疗养因子的全面、综合、多系统、多层次、多功能的作用.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疗养措施,可以消除功能失调,恢复健康,实现健康能级跃迁.

    作者:苏太洋;王俊凌;庞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中草药治疗异位妊娠

    目的探讨新的不需手术,对机体无损害易接受、简便、安全、可靠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方法.方法对10例异位妊娠未破裂型或流产型初、经产妇,每天清晨顿服米司酮150 mg,连服3天,并于服药第2天加中草药,每日二次,水煎服,连用1 5天,共计10付,观察治疗效果和副反应.结果10例患者,8例成功,2例失败,成功率80%.结论米非司酮是一种新的良好的杀胚药物,中草药能成功消除血胚块,其治疗方法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于丽达;刘文敏;许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矿泉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基础

    我国矿泉的开发与利用距今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矿泉的研究不断深入,矿泉的温热、压力、浮力等物理作用及其所含的多种化学元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是非常复杂的,表现在全身各个系统很多方面,包括皮肤、呼吸、循环、神经、血液、消化、泌尿、内分泌、运动、免疫等系统.

    作者:王绍林;李文章;张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老年病人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体质下降或体弱多病,社会和家庭角色以及经济状况的改变,易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又由于适应能力减弱,特别是患病期间常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患病后的不良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护理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临床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赵淑华;张丽萍;孟宪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原地区疗养员疗养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从高原地区到平原地带疗养的人员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并不多见.1998年2月~2003年2月,我院共接收来自高原地区的疗养员86例,其中17例(19.8%)在疗养期间出现头晕、乏力、失眠、焦虑、恶心、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现分析如下:

    作者:付育明;于海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如何做好疗养科责任护士

    以疗养员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目前在各疗养院广泛开展.护士在完成常规护理的同时,承担了为疗养员提供健康教育、导游、开展一些文娱活动等工作.通过给疗养员当责任护士融洽了护疗关系,又提高了业务水平,这是疗养护理领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空勤大体检发现肺结核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6岁,已婚,米-8飞行员,飞行时间300 h.既往飞行耐力好,平衡机能佳,空中生活适应,甲类身体.于2002-12-4入我院空勤科健康疗养.各科查体未见异常体征.血尿便常规正常.2002-12-5胸部正侧位片示左肺下叶背段可见不规则形密度增高影,密度均匀,边缘较清晰,约3.5 × 2 cm,位于肺内左肺门后方.追问病史,无咳嗽、咳痰,无低热、乏力,无盗汗及午后潮热.首先考虑结核灶,但仍不排除肺炎,给予抗炎治疗,5天后复拍胸片与前比较未见异常.考虑肺结核,为进一步诊治立即送上级医院.结论为飞行暂不合格.追踪调查确诊为肺结核.

    作者:张亚雄;郑阁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饮食、睡眠在飞行人员疗养中的作用

    饮食、睡眠的好坏是飞行人员主观感觉,也是疗养效果评定的重要内容.飞行人员通过30天的健康疗养,机体受疗养因子作用的应答反应,通过进行身心训练,疾病矫治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后,可引起体内各系统器官功能变化,增强适应与耐受能力,改善营养与代谢,加强调节与代偿,提高免疫与防卫以及机体反应的整体效应,从而提高身体素质,提高飞行耐力.

    作者:黄运菊;吕旭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指针松解手法治疗下肢水肿30例体会

    目的报道下肢水肿的诊断和指针松解手法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运用指针松解手法治疗下肢水肿的具体操作过程.结果30例病人中长经过2个疗程治愈,短经过1个疗程治愈,治愈率100%.结论指针松解手法治疗下肢水肿方法简便、安全、治疗效果好,容易掌握,便于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天军;杨莉丽;周斌;田双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飞行人员血液红细胞刚性指数的测定分析

    目的本文对飞行员红细胞刚性指数的测定,探讨其刚性指数与高空飞行的相关性特点.对象选择30例健康男性飞行员,机种为歼击机,年龄24~44岁,设同龄地面健康男性30例为对照.方法取空腹静脉血加入EDTA二钾抗凝管中,应用R-80血液流变仪测定.结果飞行人员红细胞刚性指数(平均3.94±0.74)较地面人员(平均为3.32±0.82)明显增加(P<0.05).讨论本结果显示飞行人员红细胞刚性指数高于同年龄组地面人员,可能与长期高空飞行使机体供氧能力下降或刚性指数代偿性增高有关.

    作者:王莉;郭莉莉;于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中国疗养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